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41章 趙朔水師,世界帝國的風采

  趙朔一道旨意下,襄陽以北五百里內風云驟起。

  趙朔一向用兵神速,為何大軍前鋒進入京湖地區近一個月了,依舊沒有大戰發生?

  無他,趙朔在等待時機。

  其一,他通過黑冰臺的情報,已經知道魏了翁來到了襄陽。

  孟珙作為劃時代的軍事家,必定已經按照襄陽的山川地利,以及宋軍本身的實力,讓襄陽地區的防御達到所能達到的巔峰狀態。

  別說魏了翁來了,就是史嵩之來了,恐怕也只能拖孟珙的后腿,無非是力度大小的差別罷了。

  既然有便宜可占,趙朔為什么不占?

  其二,也是最關鍵的,趙朔在等待天時。

  襄陽難以攻打,絕非僅僅是襄陽和樊城這兩座隔著漢水相望的堅城那么簡單。

  還有漢水之上隨時會來援軍和后勤物資。

  還有城外的山川水陸防御營寨。

  趙朔大軍要圍襄陽,首先要做的,就是敲掉襄陽周圍一系列的水陸防御營寨。

  談何容易?

  比如山上的營寨吧。

  在歷史記載中,三十年后,蒙古是利用襄陽守將呂文德貪財的特點,以開辦榷場的名義,在鹿門山修建了蒙古營寨,破壞了襄陽的整體防御。

  雖然三十年后,蒙古軍的戰力下降的厲害,已經不那么能打了,但襄陽周圍山寨的難打可見一斑。

  水上的營寨更加難打。

  無論是金國攻打宋國,還是蒙古打宋國,都要首先打小樊洲水寨的主意。

  小樊洲是襄陽西北部,漢水中的十數個沙洲的統稱。

  此地雖然江面寬廣,卻江水頗淺,不利于船只行。

  宋軍在漢江江心的小樊洲建立水寨,在漢江兩側建立旱寨,連江面寬闊的缺點都補足了。敵軍的水師從北方而來,必須要攻破小樊洲附近的水寨和旱寨。

  趙朔的海軍正紅旗當然牛逼,但是,海里的大船,由于漢江水淺的緣故,在漢江段是有很多地方無法通行的。

  這些大船只能用在長江水戰上,而無法用在襄陽之戰中。

  這些年,趙朔為破襄陽,在河南順陽的丹江,又建立了一支內河水師。

  這支內河水師,由張世杰率領三個正紅旗千戶為骨干,并從安徽行省、江蘇行省、山東行省、河北行省,各調五千精通水性的府兵為輔助組成,用金國原水師戰船改進的船只進行訓練。

  只是還沒有授予正式番號,依舊打著海軍正紅旗的旗號罷了。

  單憑這支水師,能擊敗有水寨為依托的襄陽水師嗎?趙朔的信心并不充足。

  為了萬無一失,他決定等待天時。

  到了現在,漢江的江水更淺,如往年一樣,小樊洲和北方的陸地之間的江水干涸,露出了一片淺灘。

  這片淺灘名為安陽灘。

  因為這片淺灘和小樊洲相連,又名小樊安陽灘。

  這就讓水陸夾攻成為可能。

  攻下小樊洲,不但能拔除襄陽外圍最難拔的一顆釘子,而且能重創襄陽水師,趙朔的水師也可直抵襄陽城附近,讓后勤運輸更為方便。

  一二三三年,十一月十三,天晴,無風。

  趙朔麾下內河水師兩萬三千人,乘坐大小戰船六百余艘,順丹江口南下,向著小樊州安陽灘水寨,氣勢洶洶而來。

  守衛小樊州的,正是孟珙的五弟孟珷。

  這水寨中,共有大宋正規軍五千人,廂軍兩萬。在漢水的兩側旱寨中,又各有正規軍兩千人,廂軍五千。

  這已經不少了。

  要知道,整個襄陽地區,孟珙手下的正規軍才四萬多人。

  就這,孟珙都覺得太多了。

  他覺得,正規軍和廂軍在守城戰中的差距,遠不如野戰中大。

  最好是用大量的廂軍守城,消耗敵軍的銳氣。待將趙朔軍消耗地差不多了,再集中正規軍和趙朔軍進行主力決戰,一戰定乾坤。

  不過,這位“機動防御大師”,還需要一位深深信任他的權相輔助,才能發揮他的全部實力。

  而現在,孟珙卻是被大宋朝廷下旨,死死釘在了襄陽城,只能堅守了。

  當然了,具體襄陽之戰如何打,孟珙還是有足夠的權力的。

  他給五弟孟珷下的命令,就是如果趙朔水師前來,就主動出擊。如果能勝當然是最好,消滅趙朔的水師主力。

  如果不能勝,就馬上撤回水寨,進行堅守。

  實在不行,再撤回襄陽。

  孟珙雖然聽說了,海軍正紅旗在中都向趙朔獻禮之事。但是,這里畢竟是漢水,而不是長江大海。

  憑金國那些水師戰船,能是襄陽水師的對手?

  如果宋國水軍都打不過金軍水軍,那宋國不早就被金國滅了嗎?

  所以,孟珙盡管盡量高估趙朔的內河水師了,但是,還是決定打一下。

  縱不能勝,也能逃得掉吧?

  孟珷深以為然,他甚至認為孟珙太保守了。應該說是:趙朔的內河水師再強大,宋軍縱不能勝,雙方也應該是個平手!

  堅守?

  如果趙朔的大軍從陸地進攻,他才會考慮堅守的可能!

  所以,當得知趙朔的水師大舉來襲之時,孟珷果斷下令,留下五千廂軍守護水寨。

  剩下五千正規軍,一萬五千廂軍,共兩萬人,乘大小船只四百余艘,出水寨迎敵。

  此時兩軍相距還足足七里有余。

  張世杰在自己的旗艦上,手持望遠鏡,眼見宋軍水師不守水寨,而是主動出擊,露出了穩操勝券的笑容。

  “傳我的話下去:宋軍出了水寨了,要和咱們水師決勝!”

  “此戰乃是我內河水師的第一戰!王上有旨,我水師若能獨立攻破宋軍的小樊洲水寨,所有府兵統一升八旗軍。建內河水師正紅旗、正藍旗!能否吃上皇糧,就看我們這一戰的威風了!”

  “是!”

  自然有小船四出,傳達張世杰的話語。

  “王上萬歲!”

  “愿為王上效死!”

  “殺宋賊,吃皇糧啊!”

  這些府兵都是從河北、山東各地的漁民選拔而來,被調入內河水師之后,待遇當然要超越府兵,但是只有正規八旗軍的一半。

  他們早就盼著有正式加入八旗這一天了,當此臨戰之際,得了張世杰發出的趙朔的承諾,全軍頓時士氣如虹,加速前進。

  很快,雙方的距離不足三里。

  孟珷也已經將趙朔軍內河水師的情況盡收眼底。

  “呵呵,這就是趙朔內河水師的實力么?似乎跟金國的船只,沒多大的差別嘛。今日,正該我孟珷立功!”

  眼看著遠方駛來的趙朔水師,船只跟他之前了解的金國水師差不多,船只遠沒有宋軍高大,孟珷嘴角露出了笑容。

  有什么啊?

  水戰有什么花巧可言?

  無非是大船勝小船,人多勝人少而已。

  就更不用提什么,北人擅馬,南人擅船了。

  今日之戰,他孟珷贏定了!

  “傳我的軍令,以五十艘艨艟船為鋒,以一百艘車輪船攻其左右兩翼,全軍壓上,消滅北軍!”

  “是!”

  所謂艨艟船,就是蒙沖船。

  整個船艙與船板由牛皮包覆,可作防火之用。兩舷各開數個槳孔以插槳船,且供櫓手劃船。

  而甲板以上有船艙三層,亦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敵人火攻。

  每層船艙四面皆開有弩窗矛孔,可作攻擊各方向敵人之用。

  正如杜佑《通典兵法》中記載: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后有駑窗矛穴,敵不得進,矢石不能敗。

  由此可見,艨艟形體雄偉,機動性強且便于水戰。

  七十年前,南宋名將虞允文曾在采石磯一役以艨艟船攻擊金帥完顏亮。

  孟珷乃是水師宿將,以艨艟船為先鋒,可謂非常恰當、

  所謂車輪戰船,則是宋朝楊么起義軍,在唐朝李皋車輪船技術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戰船。

  這種戰船既可通過風力前進,又可通過人力腳踏轉軸驅動槳輪連續劃水推進,不但速度比普通戰船更快,而且更加靈活。

  采石之戰中,宋軍的車輪戰船同樣大放異彩。

  所以,孟珷命令宋軍的一百艘車輪戰船,包抄趙朔水師的左右兩翼。

  在他看來,自己的戰術堪稱萬無一失。

  近了!

  越發近了!

  雙方的戰船,已經不足兩百步!

  轟轟轟!

  雙方戰船上安置的拋石車,開始將震天雷以及石塊,向著對方傾瀉而來。

  嗖嗖嗖!

  船上裝置的三弓床弩,開始發威!

  一百步!

  強弓硬弩開始發射!

  當然了,水上既有船只遮擋,船只又不斷隨著江水起伏,這些遠程武器的效果,比陸地上要差遠了。

  這年頭的水師作戰,最重要的還是接弦跳幫戰!

  大宋的船大,從理論上講,船上裝的人就多,正好以多打少!

  南人擅船,按說在起伏不定的戰船上,站立更穩,北地武士應該不是對手。

  就更甭提,南方戰士水性好,即便不慎落水,也未必就死,膽氣更壯了。

  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孟珷都以為自己贏定了!

  然而,他看到了什么?

  就在宋軍和趙朔大軍的戰船,離著還有十來步遠,剛要接弦之際——

呼呼呼  趙朔的內河水師戰船上,一根根鐵管伸出,發出了恐怖的火焰、

  “啊呀!”

  “救我!”

  “救命啊!?”

  “這是什么火?怎么比猛火油還厲害?”

  “不但比猛火油厲害,還射的遠得多啊!”

  “船!我們的船啊!”

  一陣陣驚慌失措的聲音,陡然間從宋軍的口中發出。

  無數宋軍被那鐵管中伸出來的火焰點燃,發出了生生慘嚎。他們甚至驚恐地發現,那火焰其實是燃燒的液體。沾染到他們身上,水潑都難以熄滅!

  他們的戰船也是凄慘。

  三國時期就火燒赤壁了,這個時代更有震天雷,宋軍的戰船當然要考慮防火。那些用作先鋒的艨艟戰船,更是上面特意包裹了生牛皮。

  但是,趙朔水師放的這些火,在人身上水潑不滅,在這些生牛皮上同樣也是。

  這是希臘火!

  宋軍中其實有類似的武器,名為猛火油。但是,宋軍中的猛火油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比希臘火要遜色多了。

  希臘火,本來就是為海戰而生的。

  在歷史上,拜占庭帝國為什么能屹立千年?就是因為他們有希臘火這種鎮國神器。

  真神教諸國的實力雖然非常強大,但是,海軍經常被裝備了希臘火的拜占庭戰船一掃而空,根本就無法切斷拜占庭帝國的海上補給。

  趙朔當初征服花剌子模時,就從木剌夷人手中得到希臘火了。

  憑什么不用在內河水師的戰船上?

  對,趙朔的內河水師戰船,是用了金國水師戰船,論起技術水平,不如宋國水師。

  但是,南方北方都是華夏人,二者之間沒有代差。

  趙朔的戰船上用了希臘火,卻是可以讓趙朔的趙朔水師的戰船水平,提升了一大截。

  不得不說,這個年代論起科技水平來,華夏當然獨步天下。

  但是,西方也有其獨到之處。

  趙朔的水師華夏戰船為根基,再加上西方的獨到之處,當然能東方碾壓大宋,西方碾壓無數國度,無論是真神教諸國還是歐羅巴諸國了。

  歷史上的蒙古人也是這么做的。

  他們從東方學到了火藥武器,學到了三弓床弩這種遠程兵器,去欺負西方諸國。又從西方學到了配置拋石車技術,去欺負東方的宋國。

  這就是世界帝國的威風!

  這就是世界帝國的風采!

  不管怎么說吧,隨著一個個希臘火裝置的發射,宋軍水師吃了大虧。

  有的船只直接被引燃,無力再戰。

  有的船只見勢不妙,直接逃跑——南北官家都是趙官家,拼什么命啊?

  還有的船只上面將士忠勇異常,冒著希臘火,直接跳上了趙朔水師的戰船,與其進行接舷跳幫戰。

  然而,接舷戰和跳幫戰,他們也占不著什么便宜。

  無他,宋軍的正規軍實在太少。

  趙朔大軍雖然也只有三千正紅旗的戰士。但是,宋國的廂軍,能敵得過趙朔的府兵?

  與士大夫共天下,還是與武夫共天下,就造成這些府兵和廂軍,無論士氣還是待遇乃至于訓練,有著本質性的差別。

  這種本質性的差別,是那點子水性差別完全無法彌補的。

  “退!快退啊!我們快退回水寨去!”

  戰斗剛開始不到一個時辰,孟珷就意識到此戰己方是敗定了,趕緊發出了撤退的軍令。

  出戰的兩萬大軍四百多艘戰船,只剩下一萬殘兵敗將兩百多艘戰船,逃回了水寨。

  “水寨高聳,又有鐵鏈封鎖,趙朔的水師,應該攻不下來吧?”

  孟珷心懷僥幸地想著。

  然而,還是那句話,他低估了世界性帝國的實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