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鐵木格在海拉爾河畔誓師起兵之際,中都城內依舊歌舞升平。
更準確地說,中都城從未如此歌舞升平。
中都城,會同館。
這里本來是金國招待各國的使者的所在,趙朔取了中都后,依舊是類似的職能。
忽必烈在半年多前入中都,自然被安排到會同館就住。
他想去拜見趙朔,趙朔此時卻沒在中都,而是從臨安趕來中都的路上,忽必烈也只能在中都繼續等。
趙朔見不著,忽必烈想先拜見拜見姑母華箏吧,華箏卻病了。
乃馬真害死孛剌合真是秘密進行的,處死特勒格妮卻是沒有任何遮掩。華箏得知這個消息后,意識到成吉思汗的恩澤將盡,黃金家族以后說不定還得因為內亂流多少血,憂思過度,生了一場重病。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趙朔才急匆匆從臨安返回中都。
好不容易華箏的病有了起色,忽必烈才得以拜見趙朔和華箏,談到了拖雷一系的條件。
華箏一聽忽必烈起了個頭,就借口身體不適離開了現場。
窩闊臺一系和拖雷一系勢同水火,趙朔就算不偏幫一方,他們就不內斗了嗎?那怎么可能?恐怕會斗的更加血腥,更加沒底限。
那趙朔偏幫哪一方呢?
手心手背都是肉,華箏自己都不知道該幫哪一個,干脆來個耳不聽為靜,隨趙朔去處置了。
趙朔聽了忽必烈的條件后,不置可否,告訴忽必烈一切等貴由從西方回軍再說。這些日子,忽必烈可以暫時在中都住著,和趙朔的子女們親近親近,順便游覽一下中都。
忽必烈聽了,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喜的是,趙朔對汗位如此不上心,那就是完全沒有揮軍北上爭奪汗位的心思了。
如今華夏一統,蒙古主力卻在西征,草原空虛。趙朔如果真的揮軍北上,二十多個漢軍八旗萬戶,誰能抵擋?
等貴由蒙哥率軍回來,那些西征將士的家眷都落在了趙朔手中,又能掀起什么風浪來?
只能說,成吉思汗對趙朔太好了,華箏和趙朔又伉儷情深,不忍心如此。
憂的則是,忽必烈所帶來的,已經是拖雷一系能開出的最好的條件了。趙朔依舊沒有明顯的偏向,看來這場汗位之爭,到底花落誰家,還真不一定。
不管怎么說吧,從那以后,忽必烈在中都住了下來。
趙朔現在有十四個兒子,十二個女兒。因為華箏生病的緣故,除了長子趙赫以及魯速丹女王給趙朔生的兒子趙慕外,全在中都。
次子趙衍、三子趙弈、四子趙聿,五子趙玹,已經成年,輪番宴請忽必烈,忽必烈自然也要回請。
其他幾個未成年的兒子,也和忽必烈多有接觸,互相送了禮物。
那些朝中大臣,忽必烈是知道分寸的,不會進行接觸。
時間久了,忽必烈才開始獨自帶著幾個從人,游覽中都。
他越游覽越是心驚。
這中都城,也太繁華了!
盡管趙朔以哈爾喀貴城為北都,以燕京城為中都,以呼羅珊地區的巴里黑城為南都,以羅斯的乞瓦城為西都,有四座都城。
但是,因為趙朔常駐中都的關系,這里已經成為趙朔汗國事實上的首都。
華夏人、西域人、波斯人、羅斯人、高麗人,這中都城里應有盡有也就罷了。扶桑、安南、大理、南洋諸國、法蘭克、英格蘭、神圣羅馬帝國……無數人或者經商,或者游歷,或者有著什么特殊的目的,來到了中都。
再加上他們所帶的各個種族的奴仆婢女,中都城簡直成了一個世界之都,能看到忽必烈所知的一切人種。
人口總數也是眾多,當初金國最繁華的時候,中都城有著近百萬的人口。后來,隨著戰爭的進行,中都的人口有所減少。
但現在,中都光官府在冊的人口,就達到了一百三十萬之眾。
世界第一繁華大城,非中都莫屬!
忽必烈自然是去過和林的。
那里雖然是大蒙古國的首都,住在里面的大汗還自稱是“全人類的皇帝”,但論起繁華來,連趙朔的北都哈爾喀貴城都大有不如,更別提和中都比了。
那也就罷了,草原承載力不足嘛,在和林附近的土地上種出蘿卜都算大新聞,沒有中都這么那么繁華不丟人。
但是,在和林才能看到多少種族的人?
恐怕,雖然蒙古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帝國,但中都城才能稱為“世界之都”!
也不單單是種族多。
每天傍晚,就開始亮起的徹夜不息照亮中都主要道路的煤油燈有沒有?中都城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夜城!
皇宮旁邊的中都圖書館有沒有?
攻取了南方的宋國之后,趙朔將南宋朝廷收藏的珍貴藏書都送到了中都,并且命人抄寫。
這些抄寫出來的書籍,讀書人經過一定的手續,就可以在中都圖書館內查閱了。
完全可以說,要想最學問,華夏最好的地方,就是這中都圖書館。
事實上,何止是華夏的典籍啊?
西遼、回紇、波斯的珍貴典籍,也在其中。
世界上做學問最好的地方,也在中都圖書館!
忽必烈甚至發現,在中都圖書館旁邊,有一片巨大的工地開始動工了。
據說,趙朔要在那里建一個中都博物館。
將世界各地的珍奇文物,不是放在皇家府庫之中,而是放在中都圖書館中,任由軍民百姓參觀。
中都城內,甚至早就修了一個中都動物園,凡是中都城內的環境能養的活的人類所知的大型動物,應有盡有。百姓們只要交十文錢,就可以任意參觀。
中都城內,還有供尋常百姓游玩的熱氣球。
這個要貴一些,一百文錢才能登上去一次,坐在熱氣球上游覽整個中都城。
別嫌貴,還供不應求。
飛天啊!自古以來,人類的夢想。
除了在中都城,你就是花再多的錢,能有這個享受?
只有在中都城,尋常百姓才能飛上天空。
什么是世界之都的風采,這就是世界帝之都的風采!
另外,忽必烈感觸最深的,就是中都城的富庶了。
隨著趙朔汗國的實力越來越強,中都的地位隨之水漲船高,商業也越發繁榮。
其一,各路貴人云集,有頭有臉的官員都喜歡在中都置業。此地完全可以說是趙朔汗國消費力最強的地方,自然吸引了無數天下各國的商人,前來貿易。
其二,中都本身的造血能力強。
原本在金國時期,中都就有十幾萬工匠,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匠人都能找到。
蒙古人攻中都,大量的工匠被送往草原。
不過,隨著趙朔完全取了中都,不但命原來的工匠大量回遷,而且他麾下一些不太核心的工坊也遷到了中都。
隨著這些工匠的回歸,中都的商品越發豐富。
他們生產的眾多商品再被商人們買走,賣到天下各國,形成了良性循環。
現在中都容納人口最多的工坊,是棉布紡織工坊。
棉布紡織不需要太高的體力,為城市內的普通女子提供了就業機會。
當然了,因為男女大防的存在,這些棉布紡織工坊分為男子工坊和女子工坊,有著嚴格的門禁。
不過現在,男子紡織工坊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女子工坊內卻高達三萬人。
很簡單的道理,中都各種就業的機會太多了。對于男子來說,一個月一貫錢的收入,著實吸引力不足。
但話說回來,對女子來說,一個月一貫錢就相當不少了。
畢竟,部分男子都能忍受的工錢,何況是女子呢?封建社會女子的就業機會太少了。
大部分女子能夠為家庭賺錢,讓中都各個家庭的消費力進一步提高,又促進了各種商業的發展,讓中都進一步繁榮。
事實上,中都如果僅僅是是繁華的話,忽必烈還能夠接受。
原來的金國,不比蒙古繁華得多了?還不是被成吉思汗一口口的吞下了?
關鍵是,忽必烈從這座城市中,看到了恐怖的戰爭潛力。
趙朔有意培養民間的尚武之風,那些遍布民間的武館就不用說了,馬也多啊!
趙朔本來就有撫昌桓三州的優質牧場,還有著呼倫貝爾大草原,整個草原又完全不對趙朔禁運,再加上趙朔鼓勵的尚武之風,以及中都百姓的富庶,讓中都人乘馬成了風氣。
忽必烈估計,整個中都民間的馬匹在十五萬匹以上,再加上騾子、驢、駱駝這些牲畜,恐怕能達到三十萬頭。稍微有點身份的人,沒有一匹好馬,簡直不好意思出門。
中都各坊之間馬球隊的對抗,更是讓中都百姓訓練騎術成風。
還有,趙朔工坊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講究協作,工人們自然也越來越有紀律性。
那些工人,只要集合起來,不就是合格的士兵嗎?
也就是說,趙朔發了狠,單憑一個中都城,就能頃刻間組建三十萬戰力還算可以的大軍。
如此戰爭潛力,實在是可畏可怖!
最近更不得了,趙朔下了一道旨意,組建中都武學。
這個武學招收的學生,一半來自八旗軍子弟,一半來自民間。
他們從武學畢業,考察合格以后,直接補充進八旗軍。
其實,忽必烈天縱英才,已經感覺草原戰士的戰力有下降的跡象。
無他,草原戰士在鐵木真統一蒙古以前,處于黑暗時代。不夠勇武的孩子,根本就長不大,長大了也得在殘酷的廝殺中淘汰。
但是,自從鐵木真一統草原,已經近三十年了。
來自黑暗時代的戰士絕大部分已經退出了蒙古軍,新一代的草原戰士,沒有經過如此殘酷的自然挑選。
還有,草原戰士們隨著鐵木真廝殺,搶到的各種財物太多了,造成了新一代草原年輕人的養尊處優。
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父輩長時間的征戰在外,又缺少了各種戰斗技巧的傳承。
現在這個問題還不太嚴重,但忽必烈估計,以后補充的草原戰士,恐怕比現在這批還要大大不如。
原本他以為,趙朔的八旗軍,也大概如此吧?
日子久了,會逐漸墮落下去,遠不如他們的父輩,
但是,萬沒想到,趙朔開始組建武學了!
缺少父輩的教導算什么?趙朔統一進行教養!
日子好過了,養尊處優算什么?漢人的人口太多了,趙朔不愁找不著合適的人才,進行培養?
趙朔所建的武學,時間久了,會不會也開始墮落?很有可能!
但是,至少二三十年內,哪怕是趙朔死了,趙赫登基,八旗軍也會保持著如今的戰力。
甚至,由于嚴格而統一的訓練,名將的教導,讓他們的血勇縱然可能不如父輩,但是戰斗技巧乃至于軍事素養恐怕還在他們的父輩之上。
忽必烈估計,最近十年內,八旗軍的戰力很可能會獲得一定的提升!
現在漢軍八旗,都足以和草原戰士們分庭抗禮了。
那十年后,雙方戰力此消彼長,戰力會差距到何等地步?
偏偏,草原戰士的人數太少了!
就算忽必烈想學趙朔建立武學,恐怕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再說了,忽必烈別說不是蒙古大汗了,連拖雷一系都是聽蒙哥的而不是聽他的啊,忽必烈能做的實在是太少了。
每每想到這里,忽必烈都感到絕望。
當然了,這蒙古大汗的位置,他還是必須要幫蒙哥爭的。
其一,雖然即便蒙哥當上了蒙古大汗,也對趙朔沒有什么辦法。畢竟趙朔現在的主力是漢軍八旗的二十多個萬戶,而不是那十個草原千戶。但是,對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拖雷汗國,都有很大的影響。
“挾天子以令諸侯”,蒙古大汗這個名義,對拖雷一系的確非常重要。
其二,這意味著十數萬草原戰士的指揮權。
這是除了漢軍八旗外,排名世界第二的恐怖軍事力量了。有了軍隊,還愁搶不到地盤?
其三,拖雷一系和窩闊臺一系勢同水火。
拖雷一系只有登上汗位,才能報了那血海深仇!
相反地,如果貴由登上汗位,拖雷一系要想報仇就不知何年何月了。如果趙朔不再庇佑拖雷一系,他們面對窩闊臺一系自保都困難。
不爭,行嗎?
“有消息了!有消息了!”
正當忽必烈在會同館內胡思亂想之際,姚樞急匆匆走進了屋內。
他是拖雷的心腹謀士,拖雷去世之后,繼續效忠拖雷家族。這次和忽必烈一起,來到了中都、
忽必烈豁然而起,道:“貴由的消息?”
“是。”
姚樞道:“貴由和察合臺,將在三日后抵達中都。趙朔汗決定,親自出迎!”
以察合臺的身份,當然是值得趙朔迎一迎的。
“好!”
忽必烈輕輕一拍幾案,眼中精光閃爍,道:“該來的,總會來的。這未來的蒙古汗位屬于誰,就看這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