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已是一二三八年三月。
就在趙朔汗國內的報紙,議論紛紛,該首先向哪個國家征伐之時,又有三件大事發生。
其一,拉丁帝國,羅馬尼西亞帝國,正式納入帝國版圖,世子趙赫再為帝國開疆拓土四千里,而且還是地方繁華、人口眾多的地區!
這完全是個意外之喜。
本來,按照趙朔和趙赫原本的計劃,興建胡榘秦九韶運河,埃及敘利亞阿拉伯地區,恐怕得極力壓榨,死亡數十萬人。
所以,趙赫能保證這廣大地區安定,就難能可貴了,不必再繼續向西方用兵。
但是,這不是史嵩之去了埃及,輔佐趙赫了嗎?
此人不但是宋朝獨一檔的相才,而且功名之心最切。他輔佐趙赫取了阿拉伯半島之后,總想立下更大的功勞。
該怎樣既不大動刀兵,又能立功呢?
史嵩之盯上了拉丁帝國。
三十多年前,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打不過真神教諸國,卻打起了同樣信仰羅馬教的東羅馬帝國的主意,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建立了拉丁帝國。
東羅馬帝國余部,在原東羅馬帝國東部地區,也就是羅姆蘇丹國和拉丁帝國之間,建立了羅馬尼西亞帝國。
這算什么事?
教皇震怒,對拉丁帝國實行“絕罰”。
不過后來,蒙古的威脅太大,教皇又收回了旨意,赦免了拉丁帝國,令羅馬尼西亞帝國非常不滿。
干脆,取消了本國公主瑪利亞·拉斯卡里娜和匈牙利王子的婚約,將瑪利亞·拉斯卡里娜嫁給趙朔做了小妾。
從那以后,趙朔汗國供應羅馬尼西亞帝國部分武器,對付拉丁帝國。羅馬尼西亞帝國,保障黑海海峽通道的暢通,雙方也算合作愉快。
除了羅馬尼西亞帝國之外,東羅馬還有兩支余孽,在拉丁帝國周圍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國和伊庇魯斯公國,只是比羅馬尼西亞帝國弱小很多罷了。
在這三支東羅馬帝國余孽的圍攻下,拉丁帝國一天天的衰落下去。
好死不死的是,最近兩代拉丁帝國的國主,都是庸碌之輩,不但對外大敗虧輸,而且對內毫無理財之能,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如果歷史正常發展的話,這時候的拉丁帝國國主鮑爾溫二世,會開始遍訪歐羅巴諸國,尋求經濟援助。也正是因為如此,拉丁帝國獲得了一個“乞丐帝國”的屈辱稱呼。
不管多么屈辱吧,鮑爾溫二世最終還是得到了一些錢財,給拉丁帝國續命。直到四十多年后,拉丁帝國才為羅馬尼西亞帝國所滅,東羅馬帝國成功復國。
不過,這時候歐羅巴發動幾十萬大軍,和貴由打起了僵持戰,錢財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怎么肯出錢援助拉丁帝國?
沒錢,又怎么發軍餉,讓士兵們賣命?
拉丁帝國真是困窘之極。
史嵩之感覺這是個機會。
如今,拉丁帝國唯一可仗恃的,就是世界名城君士坦丁堡了。
此城不但三面環海,而且依次有兩道城墻守護。第一道城墻十一里,第二道城墻九里,全部以巨石筑成,易守難攻之極。
但是,不好強攻,可以偷襲啊!
現在拉丁帝國軍餉都發不出來,士氣低落之極,正是偷襲的好時機!
趙赫攻略埃及時,首先是讓海日格領兵,奇襲了埃及的杜姆亞特港,獲得了大量埃及的水軍和戰船。然后,利用這些水軍和戰船運輸給養和軍隊,蹂躪了尼羅河三角洲。
這些埃及水軍雖然戰力不強,但這時候,不是海軍正紅旗運輸大量江南移民來埃及了嗎?
海軍正紅旗從埃及西部靠近紅海的古賽爾港上岸,加入趙赫在埃及北部杜姆亞特港的水師,以他們為骨干,一支頗有戰斗力的海軍就形成了。
然后,就可以扮作熱內亞商人的船隊,通過地中海,奇襲君士坦丁堡。
現在胡榘秦九韶運河還沒有完工,海軍正紅旗的戰船要想進攻君士坦丁堡,必須繞路非洲好望角,經直布羅陀海峽,才能進入地中海。相當于繞了整個非洲一圈和半個歐羅巴。到了那時候,整個世界都知道了,發動奇襲是不可能的。
海軍正紅旗上岸,加入埃及地方艦隊,從杜姆亞特港出兵直接進入地中海,卻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
趙赫同意了史嵩之的建議。
于是乎,海軍正紅旗奇襲君士坦丁堡,正式覆滅了拉丁帝國。
東羅馬帝國的三支余孽,原來西面是拉丁帝國,東面是羅姆蘇丹國,北面是隔著黑海相望的術赤汗國,南面是隔著地中海相望的阿尤布王朝。
如今,拔都已經平定羅姆蘇丹國,趙赫占據了拉丁帝國和阿尤布王朝,這三個國家已經落入了大蒙古國的包圍之中。
就算趙朔暫時騰不出他們,那還有殺人不眨眼的拔都呢?拔都在羅姆蘇丹國立下骷髏塔無數,實在讓他們膽戰心驚。
所以,現在東羅馬三國面對的,不是投不投的問題,而是投誰的問題。
三國中羅馬尼西亞帝國最強,而且又和趙朔有著瑪利亞·拉斯卡里娜公主的香火情,提議主動歸降趙赫。
于是乎,從亞洲的安條克河以東,到歐洲的色雷斯平原,盡皆為趙朔汗國所有。
成了!
自從吐蕃臣服之后,趙朔汗國的華夏地區,已經和北天竺呼羅珊阿富汗波斯地區,實現了陸地的聯通。
波斯地區又和阿拉伯半島,隔著波斯灣相望。
阿拉伯半島連接著敘利亞以及埃及。
埃及通過地中海,連接著拉丁帝國和尼西亞帝國。
地中海和黑海是聯通的。
黑海周圍,有趙朔汗國的三塊版圖,西羅斯、格魯吉亞以及原來的拉丁帝國和尼西亞帝國。
從現在開始,趙朔汗國已經完全能通過水路,連接在一起!
消息傳出,報紙上關于下一步該進攻哪個國家的討論戛然而止,開始連篇累牘的介紹,趙朔汗國的疆域。
無論是華夏的強盛漢唐,還是成吉思汗去世前建立的大蒙古國,都無法相提并論。
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度,就此誕生了!
消息傳出,天下沸騰。
百姓們受報紙熏陶,感覺與有榮焉。
文臣們,紛紛主動上書,要求去原拉丁帝國以及東羅馬三國去,安撫地方。
史嵩之立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想必能入三十六人大名單之列,真是讓他們眼紅!
武將們則紛紛主動要求,率本萬戶去西方換防。
理由當然是光明正大的。
長子西征的將士們,去西方征戰已經六七年了,實在是太過辛苦了,也該回中原的花花世界休整休整。
在邊疆開疆拓土之苦,還是自己來受吧!
就是這么高風亮節!
不過,緊跟著又有第二件大事發生。
世子趙赫要大婚了。
在埃及,趙赫和史嵩之合作愉快,史嵩之趁機把兩個女兒,史柔卿和史惠卿進獻給了趙赫。
趙赫對女色并沒有太強的執著。而且,他雖然未曾大婚,但是擁有的絕色佳人相當不少,漢人、蒙古人、波斯人、契丹人、回紇人、高麗人、塞爾柱人,以及西方美麗的少女,應有盡有。
但是,史嵩之的兩個女兒,尤其是史柔卿,依舊讓見慣了絕色的趙赫產生了強烈的驚艷之感。
難怪當初史家兩姐妹名動臨安,趙昀數次要求她們入宮呢。只是史嵩之實在不看好趙昀的前途,堅決頂了回去。
面對這樣的美女,趙赫也很難不心動。
于是乎,趙赫給趙朔寫信,請立史柔卿為世子妃,史惠卿為側妃。
關于世子妃的人選,趙朔本來就在史家姐妹,和張柔的女兒之間考慮。
既然趙赫愿意納史柔卿為世子妃,趙朔也就允了。
他下旨,趙赫將西方的軍政事務,暫時交給史嵩之、海日格和史天澤。
趙赫和魯速丹女王以及六弟趙慕,前往中都,舉行大婚納史柔卿為世子妃,史惠卿和張柔的女兒為世子側妃。
趙慕就是趙朔和格魯吉亞女王魯速丹生的兒子。
雖然趙朔派了官員去格魯吉亞為相,但這個兒子長大后還真沒見過。
魯速丹女王,也很長時間沒見過了。
正好趁這個機會,見一見魯速丹女王和這個兒子。趙朔準備讓他們母子在中都待上五年,多受一些華夏文化的熏陶,再回格魯吉亞。
另外,隨著福建、廣東和廣西落入趙朔手中,趙朔又編了三個八旗萬戶。
現在趙朔麾下的漢軍萬戶,達到了三十二個。
除了剛剛平定的阿拉伯半島、埃及、敘利亞以及拉丁帝國和東羅馬諸國的駐軍外,還有十四個色目萬戶。
趙朔下旨,這四十六萬戶的萬戶長,都到中都來,參加世子大婚。
各地主要文官,朝廷仔細斟酌之后,也可確定一部分官員,來中都參加世子大婚。
一場盛大的婚禮,即將在中都舉行。
第三件大事,就是經過兩年的籌備,趙朔的國家銀行,正式在全境的州以上大城,同時開業。
這銀行與后世的銀行不同,主要有兩項業務,一個是兌換,一個是匯款。
以后肯定要開展貸款業務的,但是,貸款的弊政太多,趙朔麾下現在也沒足夠的人才。所以,趙朔決定,對于貸款業務過幾年再慢慢進行試點,并且逐步開展。
銀行的兌換業務也很很簡單,真金白銀拿到銀行來,銀行就會兌換成金銀幣。
金銀幣分成三種,一種是一角的銀幣,幣值白銀一錢,供百姓們日常使用。
另外兩種,則是一元的銀幣和一元的金幣了,分別幣值白銀一兩和黃金一兩。
只是銀幣和金幣的兌換比例,沒有定死。
畢竟,趙朔汗國太大了,各地的金銀兌換比例是不同的。如果定下了固定的幣值,那商人們就可以通過銀行輕松進行套利了,反而不美。
當然了,金銀幣也可拿到銀行來兌換成金銀。
這種業務只能賺取百分之十的鑄幣稅,聽起來不算賺錢。但是,整個趙朔汗國所有金銀的百分之十啊,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了。
而且,銀行發行的金銀幣,因為有了齒輪這種高科技的防偽技術,絕對無法偽造,幣值穩定,還能無損交稅,大受軍民百姓歡迎。
匯款,就要收取百分之五的手續費了。
其實,這個時代,西方就已經有匯票了。
其核心驅動力,一個是是意大利北部城邦(如威尼斯、熱那亞、佛羅倫薩)的商人,在地中海和歐羅巴進行跨國貿易,迫切需要安全的資金轉移方式。
另外一個是十字軍數次東征,有長途金融匯款的客觀需要。
最后一個,就是利息收入了。
按照羅馬教的規矩,別管是不是高利貸,無論任何人,只要收取利息是不合法的。
于是乎,商人們另辟蹊徑,開始了匯票業務。
你在一個城市存入金銀,就可以收到一張匯票,到另外一個城市支取。
這匯票的手續費,實質就是一種利息收入,卻繞開了教會的禁令。
到了現在,匯票在西方,已經變成了一種可轉讓的信用工具。持有匯票的代理商可以將其背書轉讓給另一個債權人來清償自己的債務,使得匯票開始在市場上初步流通,
不管怎么說吧,無論是兌換金銀幣還是帝國的銀行提供全國匯兌業務,讓商人們非常激動。
除了黑心的奸商之外,誰不希望一種幣值穩定的貨幣?
州以上城市提供匯款業務,讓他們長途交易時不必攜帶真金白銀,極大地減輕了風險。
唯一的擔心就是,朝廷的金銀夠嗎?現在金銀幣的成色非常好,但會不會像之前宋金兩國發行銅錢那樣,成色越來越差呢?甚至于,朝廷會不會突然停了金銀幣兌換金銀的業務呢?
正在這時,代表朝廷的《中都時報》上,報道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扶桑有銀山!
扶桑有金山!
扶桑共有兩座金山,分別為佐渡金山和富士金山。一座銀山,石見銀山。
金山里面,也含有大量的銀。
銀山里面,也含有大量的金子。
每座礦山折合成白銀,都在一億兩以上。三座礦山,就是總價值三億兩以上的白銀!
地方和蘊含的金銀含量都標記的如此清楚,那還做的了假?
這么大筆的金銀,即將落入朝廷的手中,還用得著擔心銀行的信譽?
一時間,前來銀行兌換金銀幣的軍民百姓們絡繹不絕。
與此同時,征服扶桑的輿論,不但重新熱烈起來,而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
征扶桑!
征扶桑!
取了扶桑,獲得價值三億兩白銀的儲備金,奠定國家銀行的根基。
取了扶桑,趙朔汗國的文臣武將們不僅獲得渴望的功勛,還將獲得令人眼紅心熱的財富!
取了扶桑之后,從亞洲最東方的扶桑島,到亞洲最西方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將全為趙朔汗國所有!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