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85章 滅盡扶桑人屠村滅鎮,亡國換種

  此戰從當天上午卯時,戰斗到下午申時,才宣告結束。漢軍總共斬首兩萬三千四百六十七級,俘敵四萬七千六百多人,繳獲刀劍、盔甲、旗幟、金銀銅錢無數。

  扶桑的盔甲,從實用性上來講,漢軍簡直不屑一顧。

  那些扶桑武士的盔甲名曰“大鎧”,分為胴、兜、袖、草摺、籠手、佩楯、臑當共七個部分。

  這玩意兒拉風是拉風了,但太過沉重,一副大鎧足足五六十斤。

  而且,很多地方是竹子做的,防御力并不怎么樣。

  最關鍵的是,缺少柔韌結構,穿上這種鎧甲后,靈活性嚴重不足。

  鎧甲太重,一般人就不適合穿戴。如果不是一般人,為什么要穿這種防御力和靈活性都不足的鎧甲來湊合?

  張世杰和諸將商量了一下,除了要上繳的戰利品之外,全部給將士們發了下去,做個這次征扶桑的紀念品。

  最讓漢軍喜歡的,就是扶桑武士的刀。

  這種名為“太刀”的刀具,兼顧了鋒利和堅固,造型也足夠拉風。別說在這個時代了,就是到了明朝乃至于后世都大受歡迎。

  可惜這種“太刀”不能批量生產,只能能工巧匠慢慢制作,漢軍僅繳獲了四千多把。

  還有一個讓漢軍喜歡的,就是扶桑那些貴婦了。

  也不知扶桑人哪來的毛病,打仗的時候,喜歡帶著女眷。

  比如在七百多年前,也就是公元五六二年,向華夏世代稱臣的新羅人,掃平了扶桑在高麗半島的殖民地任那府。

  于是乎,新羅人付扶桑人展開了殘酷的報復。

  雞犬不留那都是小兒科了,新羅人甚至開始了針對扶桑人的美食研究。

  正所謂“巨牙、鉤爪,殘虐含靈,刳肝斮趾,不厭其快;曝骨焚尸,不謂其酷,任那族姓、百姓以還,窮刀極俎,既屠且膾。”

  扶桑的欽明天皇大怒,派出三萬大軍前往新羅報復,這其中就有數千名扶桑貴人們的女眷。

  結果,被新羅統帥“斗將”所敗,絕大部分人成了新羅人的俘虜。

  然后就是一場大規模的島國電影劇情了。

  新羅的統帥“斗將”,當著日軍統帥河邊臣的面,羞辱性地問道:“要命,還是要你的女人?”(汝命與婦,孰與尤愛?)

  河邊臣瓊缶的妻子名叫“甘美媛”,出身日本公卿豪族,是朝廷重臣阪本臣的千金。

  河邊臣瓊缶被嚇破了膽,直接回答道:“要命!當然要命!女人哪有自己的命重要?”(“何愛一女,以取禍乎?如何不過命也”)

  于是乎,“斗將”直接將“甘美媛”當著河邊臣的面,痛痛快快享用了一番。

  其余扶桑貴婦,則在大片的野地里,侍奉著新羅將士們。

  三萬扶桑大軍,直接變成了扶桑綠帽子大軍,消息傳至扶桑,欽明天皇氣得直接一命嗚呼了。

  其后,扶桑人依舊不吸取教訓,打仗的時候喜歡帶著女眷。

  事實上,在歷史記載中,忽必烈派人東征日本,九州島聚集的十萬大軍,也帶著幾千貴婦,結果全成了蒙古人的俘虜。

  趙朔這次派遣大軍征扶桑,和忽必烈不同的是。忽必烈征扶桑的時候已經是三十多年后,蒙古軍已經不能打了。面對宋朝都非常吃力,四川地區甚至出現了大量的蒙古兵主動投降宋朝的情況。

  而現在,趙朔的八旗軍卻是處于戰力最為巔峰的時期。

  還有一個不同就是,忽必烈的大軍第一次征扶桑的時候,忽然間扶桑九州地區下了一場大暴雨,無數橋梁被摧毀,扶桑人只能緊急在筑后川修建了一個浮橋供大軍通行。

  一道浮橋怎么夠用?

  這就大大延緩了扶桑軍的集結速度,也就讓蒙古人失去了一戰殲扶桑人主力的機會。

  蒙古軍在百道原擊敗了扶桑軍一部后,繼續前行,結果不斷遭到扶桑軍的阻攔。

  這扶桑到底有多少軍隊啊?

  面對一股股殺來,連綿不盡,似乎永遠殺不完的扶桑軍,蒙古主帥有些懵逼。

  戰斗了一天,回到船上后,就決定撤軍了。結果又遇到了暴風雨,三萬多大軍喪失大半。

  不管怎么說吧,張世杰在百道原一戰,已經消滅了扶桑在九州地區的主力。

  唯一的遺憾,是九州地區多山地丘陵,戰馬根本就奔馳不開,讓漢軍的追亡逐北大打折扣,還是有三萬多扶桑軍逃走了。

  休整了一夜之后,漢軍才帶著大量的輜重和扶桑俘虜,向九州地區的首府大宰府方向進去。

  大唐年間,白江口之戰,扶桑主力全軍覆沒,扶桑震恐。為了防備唐軍進攻扶桑,大宰府從博多灣附近的“那津官家”,搬到了此地。

  為了加強大宰府的防御,還在其北方修了一個“水城”加強其防御。

  所謂“水城”,其實并不是一個城池,而是一座用于防御的土壩,壩長兩里半,高約三丈,外側是一道近兩丈深的護城河。

  這個“水城”后面,就是大宰府了。大宰府本身沒有城墻,只有一種名叫“筑地塀”的圍墻。或者說,這座“水城”,以及周圍的高山就是大宰府的城墻。

  高山上的大野城,是大宰府最重要的防御支撐點。

  當然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這個專門為了抵抗六百多年前的唐軍設計的防御體系,拿到現在來已經很不夠看了。

  再加上九州地區主力以失,主帥少貳資能被俘,就更不夠看了。

  張世杰的大軍到了之后,豎立起白帳篷,宣布七日內不投降,全城上下除了年輕女子之外盡數屠之。

  另外,一方面打造攻城器械,一方面驅趕那些俘虜填“水城”的護城河。

  七日后,張世杰一聲令下,漢軍向“水城”發動了進攻。

  扶桑連拋石車都沒有,哪里受得了這個打擊?僅僅守了三日,水城即被攻破。

  張世杰進入大宰府,并且派軍掃平了大野城。

  無論在大宰府還是大野城,張世杰全部嚴格執行了趙朔的政策,車輪放平,只留年輕女子。

  然后,張世杰一方面派人扼守關門海峽,防備扶桑人從本州方向派來的援軍。一方面派人急速向駐在釜山港的趙朔報捷。

  滿打滿算,張世杰從釜山港出兵到為漢軍取得落腳地,不過二十日而已。

  又七日后,趙朔在海軍正紅旗以及黑騎的護衛下,抵達大宰府。

  與此同時,大量的民間海商,載著大量的漢軍將士、戰馬、各種后勤物資,源源不斷地向博多灣運來。

  大宰府,政廳內。

  “聽說你們發現了一座銀礦?”趙朔目光灼灼,向著張世杰、高達、郭仲元等七個萬戶看來,看不出喜怒。

  “是。”

  張世杰趕緊解釋,道:“不是我們貪財,有意找尋銀礦。實在是那銀礦太扎眼了,我們繼續攻城略地的時候,有個叫吳鐵柱的百戶,曾經做過曠工。他在本百戶的率領下,追剿扶桑人的殘兵敗將的時候,一打眼就在山崖上發現了大片的銀礦。”

  在等待趙朔到來的這七天時間里,張世杰等人不斷攻城略地,已經全部占領了北九州地區。

  吳鐵柱發現的這個銀礦,就是扶桑的“筑前銀山”了。如果歷史正常發展的話,扶桑人會在一百多年后發現,并且開采。

  雖然筑前銀山遠不如石見銀山那么大,巔峰時期提供了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銀產量,但產量也相當不小了,

  還有最關鍵的,銀礦顯露在外,極為容易發現和開采。

  只能說扶桑不愧是傳說中的“金銀”之國,各種金礦和銀礦太多了。只是現在扶桑的技術水平太低,絕大部分金銀礦還沒有開采,甚至發現都沒發現。

  “那就好。”

  趙朔這才微微點頭,道:“只要占領了扶桑,所有扶桑的財帛女子,乃至于什么金礦銀礦,就都是我們的。如果占領不了扶桑,一切休提。現在,一切要以軍事為先。”

  “王上英明。”七名萬戶齊齊躬身。

  “對了,現在你們總共有多少俘虜?”

  張世杰道:“原本的百道原一戰,我們總共抓了四萬七千六百多俘虜,其中包括九州軍的主帥少貳資能。這些日子,我們不斷攻城略地,俘虜損耗不少,還剩下兩萬人左右。”

  “盡數殺了吧。”趙朔淡淡地道。

  “都……都殺了?”張世杰忍不住弱弱地道:“我們才占了北九州,九州地區還沒全部占領呢,正需要他們出力。再說了,用這些人挖礦也是不錯的勞力,還請王上三思啊!”

  趙朔不置可否,看向其他人道:“你們以為呢?”

  郭仲元卻點頭道:“末將以為,王上此言甚是,這些俘虜不必留了,理應盡數屠之!”

  “很簡單的道理,這些扶桑人雖然無論身高、甲胄、武器、馬匹、戰術都遠不及我們,但是戰斗意志極為堅決。我們都已經消滅了九州軍主力,并且占領了太宰府了,但直到現在,才占領了北九州地區。時間久了,扶桑人積攢了足夠的戰爭經驗,恐怕更加難打。”

  九州地區河流縱橫,山川密布,分成了四個相對獨立的區域,分為:北九州、南九州、東九州和西九州。

  現在漢軍才占領北九州全境,雖然不算慢,但也絕稱不上快了。

  頓了頓,郭仲元總結道:“所以,我們首要的不是看這些俘虜有多大的利用價值,而是最大程度地用恐懼打斷扶桑人的脊梁,摧毀他們的戰斗意志!”

  張世杰道:“那我們巴魯營的戰士從哪來?”

  “簽軍。”

  郭仲元毫不猶豫地道:“凡是和我們作戰的軍士,盡皆不留俘虜,全部斬殺。至于用來攻打扶桑堅城的士兵,就從歸順我們的順民里面簽軍,用扶桑人打扶桑人。到了最后,哪怕僅僅剩下最后一個扶桑男人,也再無不惜!”

  “很好!”

  趙朔滿意地向著郭仲元點了點頭。

  他越來越欣賞,這位金國的“南渡以來第一名將”了。要不是投趙朔的日子太短,恐怕地位還在張世杰之上。

  趙朔道:“除了郭仲元你說的之外,還要加上一條。凡是和我們曾經作戰的扶桑軍士,哪怕已經逃亡也絕不寬恕。任何鄉村、膽敢窩藏者,視同叛逆,除了告密者之外,全村盡誅之!”

  “是!”

  扶桑九州地區,肥前國,白石村。

  所謂“國”,是扶桑的一種行政區劃,大致可以翻譯成華夏的省。

  肥前國,是北九州地區一個重要國度,如今已經被漢軍占領。

  不過,這個只有八十多戶人的白石村還保持著之前的寧靜,里面甚至藏了一個扶桑貴人,名叫龍造寺嘉實。

  龍造寺嘉實參加了百道原一戰,狼狽地逃回了肥前國。

  漢軍覆滅了肥前國后,龍龍造寺嘉實又帶著五個武士,以及大量金銀財寶,來到了這里。

  龍造寺嘉實不但得到了村民們恭敬的供奉,還趁機玩了幾個村姑,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當然了,最近他有些心神不寧。

  因為,漢軍用扶桑文貼出了不少布告,宣布任何收留扶桑逃軍者即為叛逆,除了告密者之外,全村盡誅之。

  跟隨他的五個武士,都有些軍心浮動,那些村民們就更不用說了。

  為了穩定武士和村民的信心,他特意招了幾十名村里的青壯,來他所住的宅院里面訓話。

  “漢軍的確非常強大,暫時挫敗了忠勇的扶桑武士們,連我也不得不避居在這里。但是,天下廣大,他們終歸是要走的!只要我們挺過了眼前這一關,扶桑就還是御家人的扶桑!”

  “所有跟隨我的武士,都能得到封賞!所有供奉我的村民,都能得到我豐厚的回報!”

  “至于說,漢軍會屠村?那完全是嚇唬你們的。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了,他們講究的仁義道德,講究殺俘不降,更不會對平民百姓下手!之前屠城,只是把那些守城的百姓,看做軍隊罷了。”

  “其實,他們能征扶桑,我都感到意外。六百多年前,大唐一戰滅我扶桑軍主力于百濟。如果易地而處之,我扶桑還不得馬上攻略大陸?但是,大唐呢?卻根本就沒動過攻我扶桑的心思。”

  “所以啊,大家絲毫不必擔心。漢人空有驚天之力,卻沒有吞天之膽,被仁義道德束縛住了手腳。只要我們耐心等這里,就有獲得豐厚收獲的那天!”

  龍造寺嘉實的話講完,全場頓時紛紛響應。

  “對,華夏人是講究仁義道德的,不會對百姓動手!之前屠城,只是把守城的百姓,視做守軍而已。我們又沒有守城,他們不會拿我們怎么樣的。”

  “我們扶桑要是有漢人的實力,早就攻上大陸了。看來,他們確實是講仁義,講規矩的,那告示只是嚇唬我們的。”

  “漢人終究是要走的,扶桑始終是扶桑人的扶桑啊!”

  眾武士和百姓們紛紛響應,幾乎人人都長松了一口氣。

  甚至有些人開始憧憬,漢軍退走后,他們這些“功臣”的風光了。

  然而,也正是在這時——

蹬蹬蹬  隨著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婦人急匆匆跑進了院內,大喊道:“不好啦!不好啦!有人告密,漢軍殺過來啦!”

  “啊?那怎么可能?”

  龍造寺嘉實面色驟變,急匆匆帶著眾武士和村民們出了宅院觀看。

  只是晚了這么會兒功夫,白石村內已經濃煙滾滾,烈焰飛騰,一片末日景象,更有慘叫聲不斷傳來。

  緊接著,漢軍甲士的身影出現。他們殺死一切可以看見的扶桑人。甚至沖入了一個個宅院里,功夫不大,就大火燃起。很顯然,是先殺人,再放火,要毀滅整個白石村,雞犬不留!

  更有一隊百十人的騎兵,向著龍造寺嘉實等人的方向直沖而來。

  “天照大神啊!”

  “阿彌陀佛!佛祖,救救我們吧!”

  “完了!全完了啊!”

  “我們都被龍造寺嘉實騙了!”

  那些扶桑村民已經兩股戰戰,完全傻眼!

  說好的,漢人講究仁義,講規矩呢?

  說好的,漢軍不會屠殺百姓呢?

  騙人的!

  全是騙人的!

  至少,眼前的漢軍,和之前扶桑人了解的漢軍,已經全然不同!

  他們不僅不講仁義,甚至連查實到底有沒有扶桑潰兵的興趣都沒有,直接放手殺人!

  寧可錯殺一村,也絕不放過一個曾經和他們作對的扶桑人!

  完了!

  全完了!

  他們以及他們的親人,全完了!

  整個白石村,也完了!

  “扶桑,完了!”

  龍造寺嘉實現在,心中則升起了一股明悟。

  白石村乃至于他自己,完了是肯定的。

  但是,漢軍如此瘋狂殺戮,恐怕這場戰爭到了最后,扶桑人十不存一。

  扶桑怎么可能還是扶桑人的扶桑?

  整個扶桑,恐怕要亡國滅種!

  自從六百年前,扶桑大敗于大唐之手后,扶桑人一直最為恐懼的想象,如今就要成為現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