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87章 魔王具象化瘟疫、饑荒、戰爭和死亡

  與此同時,北海道。

  “殺光邪惡的鄰人!”

  “消滅大和族,奪回先祖的土地!”

  “王上萬歲!愿為王上效死!”

  五萬多身穿獸皮,須發旺盛的烏塔里男人,舉著刀槍,發出了聲聲怒吼,雙目中閃爍著興奮嗜血的復仇光芒。

  所謂烏塔里人,就是“阿伊努”人,也就是扶桑人口中的“蝦夷人”了。

  “阿伊努”是個中性稱呼,他們并不喜歡。他們喜歡自稱“烏塔里人”,也就是“伙伴”的意思。

  “蝦夷人”則是扶桑人對他們的一種蔑稱,指的是這些人,多毛、矮小而且是蠻夷。

  扶桑幕府首領的“征夷大將軍”名號,表面上就是為了征蝦夷而設。

  其實,蝦夷人本身的確多毛,但要說矮小那就得分跟誰比了。據后世考古統計,他們的平均身高比大和人還要高上一到二公分。

  所謂蠻夷也有些扯淡,人家本來就是扶桑的原住民。

  具體這些烏塔里人,到底當初是遍布扶桑四島,還是僅僅在本州島和北海道已經不可考了。

  總而言之,大和人將他們趕到了貧瘠寒冷的北海道,不但只能漁獵為生,還經常受到大和軍的討伐。

  因為當地的氣候太過惡劣,養活不了多少烏塔里人,還有一部分遷居到了西北方的庫頁島以及東北方向的千葉群島。

  當初,朵兒伯多黑申、阿爾塔納等蒙古千戶,聯名向趙朔上書,請求此次征扶桑之戰,動用草原上的人,登陸北海道,和主力大軍一起南北夾擊扶桑。

  趙朔仔細考慮了一下,覺得蒙古人和扶桑人野戰當然沒問題。但這種千里奔襲,帶不了攻城器械,幾個蒙古千戶恐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不過,這個思路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可以動員北海道的烏塔里人參戰嘛。

  他們最溫暖富庶的土地,被扶桑人奪了,而且經常和扶桑人發生戰爭,雙方有著血海深仇,是很好的聯合對象。

  有了這些烏塔里人的支持,幾個蒙古千戶能做的事情就多多了。

  還有更關鍵的,以后占領了扶桑之后,烏塔里人遷往扶桑三島,警惕那些殘存的大和人反攻倒算,恐怕比漢人還要用心。

  于是乎,他讓朵兒伯多黑申等三個蒙古千戶,不必急于入北海道,而是先登陸庫頁島,不但能取得庫頁島上的烏塔里人的支持,而且能大大減輕和北海道烏塔里人溝通的麻煩。

  烏塔里人實在太窮了,基本還處于原始社會晚期,鐵鍋、針線、鹽巴、棉布,這些正常的生活物資,都足以讓他們感激涕零。

  當庫頁島上的烏塔里人聽說,趙朔的大軍,要和他們一起,殺回扶桑,重新分配給他們土地的時候,更是渾身上下熱血沸騰。

  直到這時候,三個蒙古千戶以及部分庫頁島的烏塔里人,才在海軍正紅旗的接應下,在北海道登陸。

  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將北海道的全部男丁組織起來,并且給他們發下了兵器。

  復仇!

  復仇!

  復仇!

  烏塔里人要在趙朔麾下蒙古軍的率領下,殺光見到一切大和人,用大和人的鮮血澆灌本來屬于他們的土地!

  也正是在這時,趙朔發布了向四國島進軍的旨意。

  趙朔大軍攻占了九州島后,無非是兩個方向,一個是本州島一個是四國島。

  但是,和四國島和九州島隔海相望不同,本州島和九州島之間僅有一個關門海峽,最為狹窄處還不足一里寬,太容易通過了。

  自從張世杰攻入九州島以來。本州島震恐,先是無數商人、貴族不斷向京都(平安京)方向逃去,后來又加上了無數的平民百姓。

  北條泰時所下的堅壁清野的命令,不過是因勢利導罷了。

  命令下達之后,扶桑人執行得極為堅決,帶走了全部的糧食,燒掉了莊稼和房屋,破壞了水源地。

  趙朔大軍要向本州島進軍,很難就地獲得補給,必須維持漫長的補給線。

  所以,趙朔先進攻容易攻打的四國島。

  這地方有阿波國、贊岐國、伊予國、土佐國四個“國”,所以命名為四國島。

  四國島西面環海,島上的軍民百姓只有少數逃往本州島,大部分在島上的四個大城防御。

  到了現在,趙朔最后準備征扶桑的五萬府兵已經上岸,再加上簽軍,總兵力超過了三十萬。

  在海軍三個萬戶的運輸下,二十萬大軍登上了四國島,僅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將四國島全部蕩平。

  “哦?扶桑人稱我為第六天魔王?”

  趙朔向面前的一個“倭奸”看來。

  此人的名字叫做筑紫平盛,是九州薩摩地區一名“無足”武士。

  所謂“無足”,就是沒有土地。換言之,筑紫平勝就是扶桑貴族的破落戶,空有武士的名頭,卻沒有屬于自己的土地。

  雖然筑紫平盛有意重新振興家業,還為了獲得“大名”的賞識,學習了漢語。會用漢語和漢字,從六百年前開始,在扶桑就是高貴風雅的標志之一了。

  但是筑紫平盛武功不高又一直時運不濟,沒什么成就。

  后來,趙朔大軍攻入扶桑,他沒來得及參加百道原之戰不說,還舉報了一個藏在村子里的扶桑逃兵。

  由此漸漸入了漢軍的法眼,被黑冰臺吸收了。

  筑紫平盛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派一些“倭奸”深入本州島,探取扶桑人的情報。

  “嗨!王上息怒!”

  筑紫平盛重重叩首,道:“那些禿驢,在扶桑‘不輸不入’,也就是不用繳納任何賦稅,不受扶桑官府的管理。而且,寺廟里面庇護犯人,官府不敢過問,享盡了特權。王上平等對待一切扶桑人,他們當然非常不滿,給王上起了如此惡毒的稱呼。我身為王上的武士,真恨不得將這些禿驢一個個碎尸萬段!”

  趙朔卻微微搖頭,道:“哪里,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扶桑人既然稱我為第六天魔王。不做一些魔王之事,不是太可惜了嗎?”

  “王上的意思是……”

  “扶桑有沒有一種瘟疫,就是剛開始會發熱,渾身疼痛,身上沒有力氣。然后,身上出現丘疹,丘疹迅速潰爛,漸漸變成水皰,進而發展為膿皰。”

  “王上說的是‘膿皰病’?有!自從八百年前以來,扶桑的膿皰病就沒斷過,只是有些年景規模大一些,有些年景規模小一些罷了。”

  想到“膿皰病”的恐怖,筑紫平盛臉上微微變色。

  所謂“膿包病”,就是天花,在八百多年前,就傳入扶桑了、

  最嚴重的時期,是五百多年前,一場天花瘟疫席卷了扶桑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平安京。據記載,當時扶桑全國約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朝廷的稅收和勞動力體系瀕臨崩潰,社會秩序受到嚴重沖擊。

  為了平息這場前所未有的災難,祈求佛祖保佑,圣武天皇發愿建造了巨大的盧舍那佛銅像,即奈良東大寺的大佛,這一舉動耗盡了當時扶桑朝廷的財力。

  此后天花就沒有在扶桑斷絕過,一直此起彼伏。最近的一場大流行,爆發于十四年前,位于鐮倉地區。

  提起“膿皰病”,扶桑人無不談之色變。

  趙朔又問道:“那九州地區有沒有膿皰病?”

  “膿皰病連綿不絕,九州地區肯定是有的。”

  “那就簡單了。你派人找一些膿皰病人,扮做難民,潛入扶桑的京都平安京,散布膿皰病。”

  當初覆滅金國的時候,金國將汴梁附近的軍民百姓,全部遷入了汴梁城。結果,人口太多,衛生條件太差,爆發了大規模的瘟疫。

  扶桑人堅壁清野,很多人逃入平安京了。根據筑紫平盛的情報,平安京的人口已經在一百三十萬左右。

  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趙朔再送一些天花病人過去。

  平安京還有個好嗎?

  “可是……”

  咚咚咚!

  筑紫平盛既然做了“倭奸”,已經回不了頭了,一門心思做著趙朔的忠犬。

  他連叩了三個響頭后,道:“散布膿皰病,的確能讓扶桑人受到很大的損失。但是,王上的大軍,始終是要進攻平安京的。這膿皰病,也會成為阻攔王上大軍的利器啊!

  “無妨。我自然有手段,讓我的大軍,不會為膿皰病所感染。換言之,這膿皰病,只會感染扶桑人。”

  “什么?王上的大軍,竟能免疫膿皰病?”

  筑紫平盛又驚又喜,驚呼出聲,恍惚間感覺自己已經抱上了世間最粗的一條大腿!

  他武藝不怎么樣,所以之前一直沒有在扶桑出人頭地。

  但是,腦子相當好使,要不然也不會在困窘的生活中學得一口流利的漢語了。

  自從加入黑冰臺以來,他更是積極向漢軍靠攏。

  他知道,王上趙朔,不僅是扶桑人給他起了個“第六天魔王”的稱號,趙朔當初征服西方時,還被稱為“上帝之災”。

  現在,趙朔連恐怖的瘟疫都能降服!

  恐怕無論“第六天魔王”還是“上帝之災”的傳言,都是真的!

  想想吧。

  平安京一下子涌入那么多軍民百姓,扶桑貴人們又要籌集用于守城的軍糧,恐怕平安京的百姓們馬上就要陷入一片饑餓之中。時間久了,恐怕會析骸而炊,易子而食!

  而這時候,一場恐怖的大瘟疫又降臨平安京,不知多少人哀嚎著死去。

  這還沒完。

  趙朔大軍終究會殺到的,將給平安京帶來無盡的殺戮和死亡!

  整個平安京,即將一步步地變成人間地獄!

  這不是上帝之災是什么?

  這不是第六天魔王又是什么?

  當然了,作為跟隨魔王的人,筑紫平盛還真是感到與有榮焉。

  “嗨!”

  筑紫平盛再次叩首,道:“我一定不惜一些代價,將平安京變成一個瘟疫之都!”

  “去吧!”

  平安京內,筑紫平盛的預想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原本扶桑的佛門稱趙朔為“第六天魔王”,是為了激發扶桑人的同仇敵愾之心。

  不過,隨著一場大瘟疫的發生,“第六天魔王”的傳說,在瘋狂打擊著扶桑人的士氣。

  這場大瘟疫,是第六天魔王帶來的吧?

  把扶桑的天照大神,那部分扶桑人信仰的佛祖菩薩,又在哪呢?

  我們只是區區凡人,怎能和魔王相抗?

  平安京的士氣急速低落了下去。

  不過,扶桑的后嵯峨天皇,此時卻是自我感覺良好。

  很簡單的道理,平安京位于本州島的南方,鐮倉城卻是在本州島的北方。

  趙朔大軍從南方的九州島攻來,平安京肯定首當其沖。

  但好死不死的是,趙朔的一支偏師率領著蝦夷的復仇大軍,向著本州島的北方殺去。他們比趙朔的大軍還要恐怖,見人就殺,根本就不接受投降。蒙古人還需要一些年輕的女人,但是那些蝦夷人連扶桑的女人都不想要。

  蝦夷人只想看到扶桑人流血,只想要扶桑人去死!

  北條泰時深恐老巢有失,趕緊率領一部分大軍,回鐮倉去了。

  幕府大將軍藤原賴經,卻沒有跟著一起回去。

  后嵯峨天皇趁機和藤原賴經一起,一唱一和,在京都奪回了不少權力。

  這種重新掌握大權的感覺,真是好啊!

  平安京流行的瘟疫,更是讓后嵯峨天皇看到了擋住趙朔大軍的希望。

  “傳旨下去:在平安京的瘟疫,不是什么第六天魔王的手段,而是天照大神顯靈了。趙朔的大軍再勇猛,面對瘟疫也毫無用武之地。這瘟疫雖然傷害了部分扶桑人,但那只是我們必要的代價而已。它終究會保護我扶桑,渡過眼前的危機!”

  后嵯峨天皇斗志昂揚,下達了旨意。

  “天照大神,保佑扶桑1”

  “趙朔大軍,絕敵不過瘟疫!”

  “扶桑,始終是扶桑人的扶桑!”

  “必勝!扶桑人必勝!”

  后嵯峨天皇的旨意,還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扶桑人雖然身在人間煉獄之中,卻把瘟疫當成了保護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士氣有所上升。

  也正是在這時,趙朔的大軍出動了。

  五萬府兵,分別鎮壓四國島和九州島。

  五萬府兵和眾多的簽軍,為大軍運輸著后勤。趙朔大軍主力十二萬之眾,以及十萬簽軍,浩浩蕩蕩往平安京開來!

  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場大屠殺,即將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