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府外,一座三丈高臺已經搭起,這座高臺被趙朔命名為慶功臺。
“我忠勇的將士們!”
趙朔站在慶功臺上,向著臺下的九萬二千六百三十三名出征將士看來。
此次東征扶桑,趙朔出動了二十九個漢軍千戶,三個蒙古千戶,三個海軍萬戶,共十二萬的野戰軍。
如今,趙朔留下兩萬人繼續鎮壓扶桑,還有七千多漢軍戰死火化后運回了國內,隨趙朔歸國的不足十萬。
趙朔高聲道:“此次征扶桑,爾奮勇作戰,為我國再添新土,吾心甚慰!現在,彭義斌!”
“在!”
“你上前來!”
“是!”
彭義斌抖擻精神,邁著昂揚的步伐,走上了高臺。
趙朔道:“你自隨我攻入扶桑以來,盡忠職守,屢立戰功。尤其是在攻破平安京的過程中,功勛最著。今日,特任命你為我麾下漢軍正藍旗旗主,并賜‘平倭先鋒’勛章一枚!”
說話間,趙朔從身后甲士手中的托盤里面,拿起了一枚金燦燦的勛章給彭義斌戴上。
“愿為王上效死!”
彭義斌大禮參拜。
然后,站起來,向眾人展示趙朔所賜的勛章。
“平倭先鋒!平倭先鋒!”
“王上萬歲!彭旗主威武!”
“愿為王上效死!”
高臺下的將士們,發出聲聲歡呼。
彭義斌加入漢軍的資歷相比其他萬戶來說,算是很淺的。當初他加入漢軍時,是劉二祖的麾下,僅僅是一名百戶。
然而,彭義斌硬是憑著一刀一槍的功勞,后來居上。在劉二祖仍舊是一個漢軍千戶時,已經是漢軍正藍旗的第二萬戶了。
如今劉二祖已經退役,彭義斌又在攻打平安京的戰斗中,斬獲的人頭最多,成為繼史天倪之后,第二個受封為旗主的人。
這說明,漢軍八旗內部的上升渠道是通暢的。
彭義斌行,其他人也行!
在王上麾下,只要奮力作戰,何愁不能步步高升?
彭義斌本人,此時當然也非常激動。
旗主啊!
如今他已經是繼史天倪之后的武臣第二人,來日一個公爵的爵位妥妥的。
來日名列趙朔汗國三十六功臣之內,千古流芳也是妥妥的。
當初他為山東一個普通農民,隨劉二祖起義時,何曾想到過如今的風光?
待將士們的聲音漸低,彭義斌才走下高臺,回歸本隊。
趙朔繼續道:“劉整!”
“在!”
劉整也在萬眾矚目下,走上了高臺。
當初孟珙所部攻向平安京的皇宮時,三個千戶如波浪般進攻。最后接受藤原賴經等人投降的,其實是孟珙。
不過,這“蕩倭英雄”的稱號,之前說明了是要發給千戶長和他麾下的軍士的。
趙朔和孟珙商議之后,決定將這個稱號授予孟珙麾下出力最多的劉整。
另外,劉整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率本千戶駐扎扶桑,在扶桑組建一個色目萬戶。
趙朔在扶桑殺人太多了,現在這個色目萬戶還真組建不出來,只能留下兩萬漢軍鎮壓。
劉整的任務,就是隨著扶桑人口的滋長,在十年內將這個色目萬戶組建起來。
如此,他這個色目萬戶長才算名副其實。
慶功臺下又一陣歡聲雷動。
然后,終于到了喜聞樂見的分錢分女人的環節。
趙朔道:“此次征扶桑,吾等共繳獲黃金一百八十四萬兩,銀九百六十七萬兩,銅八百四十三萬斤!各種布帛七百四十三萬匹!其余珍寶鎧甲兵器無算。”
“之前的珍寶甲胄兵器,以及部分金銀,已經在征戰過程中,分發下去了。現在,還剩下金九十七萬兩,銀三百四十五萬兩,銅五百四十九萬斤!現在,我們就把這些財物分了!另外,每名將士再賜倭女三人!”
“萬歲!王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朔這句話如同引燃了火藥桶,全場的歡呼聲響若雷霆。
在漢軍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所得的戰利品,軍隊已經分過了。這次所分的財物,其實是挖掘幾千年來扶桑貴人的墳塋,融了各個神廟、佛寺的神像佛像,以及這些寺廟里面的積攢的金銀,還有搜掠已經歸降的扶桑人的貴人、富戶所得。
大家知道會有豐厚的收獲,但萬沒想到會有這么多。
粗略算起來,這次東征扶桑,每個普通士兵總共所得的財物全換算成銀子,能達到二百兩!
趙朔西征時,每個普通士兵獲得了價值大約五百兩銀子的財物。但那花費了四五年的時間。
這次征扶桑,卻花費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得到了價值二百兩銀子的財物。
而且,扶桑人的技術水平太低了,總體戰爭烈度遠沒有西征時高。
實在是太劃算了。
除了這些財物之外,還有倭女呢!
當初西征之時,獲得的那些女人,要想運回去其實太不方便,大部分只是玩玩罷了。
現在趙朔所賜的倭女,卻是可以隨船運回去的。
就算自己覺得養著不劃算,也可以賣了換錢嘛。倭女在扶桑不值錢,但運到了中原就成了稀罕物了,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這次隨王上征扶桑,真是收獲太大了!
隨后,趙朔下令起行,近十萬將士分批帶著他們巨大的收獲回轉華夏。
在對扶桑的戰事開始后,趙朔汗國對報紙進行了輿論管制,只是零星發出一些消息,說官軍在哪里又取得了某某大捷。
到了現在,輿論管制法完全放開。
華夏的各個報紙上,紛紛對這場戰爭進行詳細的報道。包括各場戰爭的詳細情況,包括趙朔對扶桑天皇和扶桑人的種種處置,更包括將士們的巨大收獲,以及朝廷的巨大收獲。
其實,從朝廷本身的角度來講,這場戰爭從二十年前建立海軍就開始準備了,戰爭之際又不惜成本的保障后勤,賺頭并不大。
但是,扶桑人的各種金銀銅礦、硫磺礦那巨大的儲量,實在是令人眼紅。
對于平民百姓來講,東征將士們的收獲,同樣讓人眼紅。
隨著報紙上對趙朔御駕親征扶桑的熱議,天下逐漸開始沸騰!
東北地區,會寧城。
“姚先生,你說這報紙上所言,都是真的嗎?普通東征將士,都能得到兩百兩銀子的財物?扶桑的所有金銀銅礦加起來,超過五億兩的白銀?”
忽必烈目光灼灼,向著姚樞看來。
他一直密切關注著趙朔東征的動向,當中都城的各大報紙剛開始介紹趙朔東征的詳細情況時,他的探子就八百里加急,將中都十幾份主要大報,送往了會寧。
趙朔東征的收獲,實在是令忽必烈眼暈!
一年多時間,二百多兩銀子啊!他完全可以想到,拖雷一系的草原戰士,得知這個數字后會多么羨慕趙朔的手下。
他們每年還要繳納賦稅,不進反出呢!
趙朔參加東征的草原戰士,卻有如此巨大的收獲!
都是草原戰士,怎么待遇差別這么大呢?
就更不用提,趙朔獲得那些珍貴礦藏了。雖然明知可行性不大,但忽必烈還是希望趙朔在吹牛逼。要不然,讓他怎么睡得著?
姚樞卻輕嘆了一聲,道:“四大王,以您的睿智,怎么到了現在,還心存僥幸呢?以趙朔如今的實力和地位,有什么必要欺騙天下人?完全是得不償失啊!”
忽必烈在拖雷諸子中排行第四,只是拖雷的二子、三子均已經早逝,忽必烈才成了拖雷諸子中僅次于蒙哥的年長之人。所以,姚樞對他以“四大王”稱之。
“姚先生說得對。”
忽必烈艱難的點了點頭,道:“到了現在,誰能威脅趙朔姑父?他實在沒必要虛報收獲。可惜啊!一人二百兩銀子的財物,還有那么多珍貴的礦藏。之前,我們……”
他本來想說的是,之前我們怎么就沒想到東征扶桑呢?
那可比去西方打生打死強多了!
現在貴由還在波蘭征戰呢,勝負未知。
不過,他畢竟是當世英杰,明白趙朔這次進攻扶桑如此順利,是因為早在二十年前就開始編練海軍。
取了大宋之后,又廣泛擁有了海商的支持。
再加上將士悍勇敢戰,才水到渠成地覆滅了扶桑。
如果蒙古軍用不成熟的水軍卻攻扶桑,別說取勝了,就是大敗虧輸都有可能!
不見趙朔麾下的草原戰士,在扶桑的“東北地方”陷入了苦戰嗎?
只能說,即便早知道扶桑人的技術水平落后,金銀眾多,他也是做不到此事的。
這都是人家趙朔應得的!
姚樞道:“四大王所圖甚大,務必對趙朔大王的實力,有著清晰的判斷,切不可心存半分僥幸。其實,趙朔大王征服扶桑,所獲不僅僅是表面上這些。”
“姚先生此言怎講?”
“其一,趙朔大王跨海覆滅扶桑,證明了趙朔汗國海軍的實力,以及恐怖的海上運力。凡是靠海的天下諸國,都要考慮到趙朔大王以海軍運輸陸軍登陸的可能性。誰能不膽戰心驚?”
忽必烈點頭道:“確實如此。如果我們和趙朔姑父翻了臉,我們的伊拉克封地,就要受到趙朔姑父海軍的威脅了,實在難防。還有呢?”
“其二,也是最關鍵的。四大王你想,如果你是一個平民百姓,知道朝廷有高達五億兩的金銀銅礦藏,會不會相信朝廷的信譽?還有,趙朔大王征服扶桑,就有如此巨大的收獲了?海上會不會還有類似扶桑的大島?你對朝廷的信譽,又怎么看?”
忽必烈雄才大略,卻對經濟不太精通。
他眉頭微皺,道:“姚先生的意思是,趙朔姑父發行的金銀幣會更受歡迎?趁機賺上一大筆?”
“何止啊!您知道趙朔大王的銀行,是發行匯票的。匯票到了指定的地方,就能換成真金白銀。在趙朔大王東征扶桑之前,這種匯票已經在民間小規模的流通了。您想想,現在東征的消息傳回來,會產生什么效果?”
忽必烈道:“百姓們會越發相信朝廷的信譽,匯票開始在民間大規模流通!以后,趙朔姑父的銀行里面,可以直接發行匯票,替代金銀流通了。這……這不就是金國和宋國當初的紙鈔嗎?”
姚樞道:“的確就是紙鈔。但是,和金國宋國的紙鈔不同,趙朔大王發行的紙鈔,是有著扶桑五億兩礦藏的儲備的。是有著未來更多的金銀礦藏,作為儲備的!百姓相信這些紙鈔代表著真金白銀,這些紙鈔就等于是真金白銀了!”
“嘶……”
忽必烈倒吸了一口涼氣,豁然而起,在房間內來回踱了幾步,沉聲道:“趙朔姑父在一張紙上寫上幾個字,就能被百姓認為是真金白銀。豈不是意味著,他以后永遠不會缺錢?”
“簡單來說,就是這樣的。當然了,如果趙朔大王如當初金帝和宋帝一般,欲壑難填,毫無顧忌地發行紙鈔,紙鈔的信譽最終還是會崩塌的。”
忽必烈苦澀著搖了搖頭,道:“以趙朔姑父和趙赫大哥的性子,怎么可能如此?完全可以看成,幾十年內,趙朔汗國不會缺錢。我們和趙朔姑父的差距,真是讓人絕望啊!”
漢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
忽必烈雖然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是,為什么漢軍在金帝和宋帝手中,被草原戰士們打的落花流水。在趙朔手中,卻發揮了如此戰力?
無非是趙朔重賞重罰,激發起了漢軍的士氣唄,
忽必烈已經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這個道理。
人數過億的漢人,再加上不會缺錢的趙朔,能發揮怎樣的戰力?忽必烈怎能不充滿著絕望?
但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又問道:“漢人不是最講仁義嗎?趙朔在扶桑殺戮甚重,還要超過我們蒙古軍西征之時。姚先生,你說,如果我派人散布趙朔姑父殺戮甚重乃是暴君的輿論,會不會對他產生一定的影響呢?”
“四大王,我勸你千萬不要這么做。”
姚樞正色搖頭道:“當初,炎黃之戰時,華夏不過是擁有半個河南之地而已。就是當初周朝建立,華夏的熟地,也不過是一個河南和半個陜西。到了秦始皇時,戰國七雄歸一,俱皆為華夏熟土。那些七國之地上的蠻夷,都去了哪里?”
“漢武帝時,滅南越、閩越、東越、高句麗等,降伏車師、樓蘭、大宛、西羌、西南夷等,奠定華夏版圖。”
“您千萬不要小瞧了漢人的血勇和殘忍,華夏擁有的萬里熟土,是憑什么行仁義得來的嗎?那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那是蠻夷的累累尸骨鋪成的!”
“華夏經歷五胡亂華,靖康之變,還能復興如斯,跟什么仁義有關系嗎?那是那些征伐四方的先祖,給華夏留下的深厚底蘊!”
“趙朔大王已經激起了漢人的血勇之氣,如果您再掀起輿論之戰,讓漢人進行一場大爭論。恐怕整個華夏徹底覺醒敢戰善戰的血脈,越發難制矣!”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