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升龍府,皇宮內。
“尚父,這怎么辦?這可怎么辦啊!”
安南皇帝陳煚拿著幾份趙朔汗國發行的報紙,滿面驚慌之色向自己的堂叔陳守度看來。
公允來講,陳守度對陳煚真不錯。
不僅在十五年前,將陳煚擁上皇位,而且一直忠心耿耿地輔佐。
當初,宋王趙昀率二十萬大軍攻入安南,陳煚慌了手腳,就想干脆投了。
結果,陳守度道:“臣首未至地,陛下無煩他慮”,率領安南大軍堅抵抗,終于將宋軍阻于富良江(紅河)之畔。
當然了,陳煚對陳守度也很不錯,一直對其不稱叔叔,而稱“尚父”,把陳守度當成安南的姜子牙、諸葛亮。
不過這回,這位“安南諸葛亮”似乎不好使了。
當初,趙朔為了救江南之災,派使者前往安南,要求安南獻糧八十萬石。
陳守度不但嚴詞拒絕,而且封鎖安南各大港口,要求一粒大米都不準運出安南。
他指望這場空前的大災,給趙朔構成巨大的麻煩。
結果,據那些報紙上所言,趙朔汗國的江南地區不但安然度過了這場大災。而且,趁著這場大災,普修了一遍江南的水利,來年必定實現大豐收。
這可怎么辦?
當初安南把事情做絕了,來日趙朔興兵來犯怎么辦?
陳煚徹底慌了手腳。
“陛下,此事確實是臣的錯。”
陳守度現在真是郁悶極了。
他覺得趙朔實在太坑了。
好么,趙朔興師動眾,又是從全天下各大行省調糧,又是要求平民百姓獻糧,又是開了異族用糧食換漢人身份的口子。陳守度還以為,趙朔汗國遇到了多大的困難,很難挺過這一關呢。
結果,蔓延三省之地的旱蝗之災,的確算是一場大災大難。但話說回來,大災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這場大災絕到不了百年一遇的程度,差不多就是三四十年會來一次的樣子。
趙朔汗國的救援更是讓他大開眼界。
哦,合著趙朔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不是怕災情太大,流民四起,動搖他的統治,而是要怕災民餓著啊!
古往今來,哪有這種救災法?
別說災年了,就是太平年景,難以溫飽的百姓都大有人在!
何必如此?何必如此?
這不是坑人嗎?
早知是這樣,陳守度早就把八十萬石頭糧食備好,獻給趙朔了。
現在可好,大災過后,江南的糧食儲量比往常年景不降反增。趙朔能不來找安南的麻煩?
陳守度無奈道:“但事已至此,我們只能想辦法如何對付趙朔了。他每年向趙昀要兩萬安南奴隸,對我安南的敵意昭然若揭。恐怕縱然我們現在認錯投降,也不會有什么好下場。”
陳煚微微點頭,道:“自從唐末以來,我安南已經獨立于華夏近三百年。即便吾等想要投降,恐怕安南子民也不會答應。但問題是,我們能擋住趙朔的大軍嗎?人家都能跨海遠征,把扶桑滅了!”
“怎么不能?”
陳守度自信滿滿地道:“趙朔雖然兵多將廣,號稱天下無敵。但是,我安南有三大優勢。”
“其一,趙朔最犀利的就是騎兵。但是,我安南叢林密布,河流眾多,騎兵根本就無法馳騁。實在不行,我們放棄升龍府,在密林中和他作戰。他的步兵,在密林中未必是我安南勇士的對手!”
“其二,就是氣候和瘟疫了。我安南氣候濕熱,北方人難以適應。趙朔如果只調南方的漢軍萬戶和我軍作戰,那和宋軍有什么差別?我安南的瘴疫更是恐怖,遠不是他趙朔給麾下大軍種個痘就能克服的。”
“其三,陛下剛才也說過了。我安南無論朝廷還是民間,就是要自立于南方,不歸于華夏統屬。趙朔大軍攻來,我安南軍民百姓勢必誓死抵抗。漢人有句話,叫做上下同欲者勝。今日,我安南人正是上下同欲!”
雖然陳守度說得慷慨激昂,似乎理由非常充分。但是,陳煚還是有些含糊。
他說道:“話雖如此,我們安南連宋軍都擊退不了,我總覺得……總覺得……勝算不大啊!”
陳守度卻搖頭,道:“誰說我們擊退不了宋軍?”
“尚父的意思是……”
“你看,這是什么?”
說話間,陳守度從袖兜里面拿出了一個小布包。把那小布包打開,一堆黑黝黝的粉末狀物事出現在了陳煚的面前。
“這是?”
“火藥!”
陳守度直接揭開了謎底,道:“宋人的火藥武器,對我們威脅甚大。但是,如今,我安南,也制成了火藥!”
陳煚眼前大亮,道:“太好了!尚父,這火藥,究竟是從哪來的?”
陳守度仔細解釋道:“趙昀麾下的大軍,號稱二十萬之眾。其實,這里面包括著軍士的家眷。真正的戰兵,也就五萬左右。另外,這五萬戰兵中,還有五千波斯人。”
“這火藥的制作法門,就是波斯人的領袖蒲開宗,提供給我的。非但如此,他們還要和我們里應外合,一舉擊破宋軍!”
陳煚不解道:“為什么?這些波斯人為什么要幫我們?現在宋國背后站著趙朔,為宋國效力才是他們最正確的選擇。”
陳守度道:“有兩個原因。其一,這些波斯人,都信仰著真神教。而趙朔卻要改變真神教的教義,宣揚漢人蒙古人第一。這對真神教之人來說,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陳煚依舊不解,繼續問道:“那他們之前為什么不幫我們,而是現在反水?”
陳守度道:“因為之前他們不敢確定,我們是不是要和趙朔對抗到底。如果他們之前反了,投了我們。我們卻怕了趙朔,把他們賣了,那不是全完了嗎?現在,我們和趙朔再無妥協的可能,他們才決定倒戈一擊。”
陳煚點頭道:“也有些道理。其二呢?”
“其二,就是蒙古草原全部動員,進行第三次西征了。真神教認為,他們和羅馬教信仰的同一個神靈,稱羅馬教徒為‘得了天經的人’。在他們看來,羅馬教誠然可惡,但比趙朔可要好了千萬倍了。”
“這次,羅馬教將蒙古大汗貴由死死擋住,貴由不得不動員草原的全部力量,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覺得,我們安南山高林密,瘴疫遍地,未必就擋不住趙朔的大軍。”
陳煚道:“那他們就沒有想過,我們真擋不住趙朔的大軍怎么辦?”
陳守度道:“他們對于此事并不避諱。如果我們安南真擋不住趙朔的大軍,他們就繼續投奔南面的吳哥王朝,和趙朔周旋到底。或者,直接揚帆出海去歐羅巴。”
陳煚眉頭微皺,道:“看來,這幫波斯人有教無國,對我安南并沒什么忠心啊!”
陳守度卻不以為意,道:“都這時候了,就顧慮不了那么多了。總而言之,這些波斯人和趙朔勢不兩立,就是我們最好的盟友。有他們里應外合,我們必能大破宋軍。然后,再和趙朔的大軍周旋到底!”
“好吧,賭了!”
其實,對于安南人來說,相信蒲開宗的話語,風險還是很大的。
現在在富良江之畔,有三萬宋軍和安南軍對峙,其中波斯人的大軍五千。
安南要一舉擊破宋軍大營,勢必會出動主力的精銳部隊。
如果蒲開宗是詐降,安南軍一旦戰敗,恐怕升龍府都保不住。
但話說回來,宋軍長期在安南作戰,已經積攢了豐厚的在安南地區的作戰經驗。如果現在安南人按兵不動,以后宋軍和趙朔的大軍合兵一處,將這些在安南的戰爭經驗傳授給趙朔的大軍,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陳煚和陳守度,現在就是要賭一賭安南的國運!
就這樣,七日后的夜晚,安南五萬精銳部隊在波斯人防守的地段,偷渡富良江,在深夜中對宋軍大營進行偷襲。
宋軍前線的主帥,正是名將曹友聞。
其實,曹友聞早就覺得這些波斯人不可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他要求不把他們布置在關鍵地段,并且嚴密監視。
不過,趙昀和眾多宰輔不這么看。
他們覺得,人家波斯人自愿跟隨南宋小朝廷來到安南,已經表明了忠心。
如果不重用他們,怎么表明宋國的大國胸襟?
曹友聞也無可奈何。
當夜亂起,安南軍中又出現了火藥武器,宋軍大潰。曹友聞沒辦法,率領三千親兵,掩護大軍撤退。
然而,大軍退走容易,還有遍布安南北方的老弱婦孺呢。
最后,曹友聞率領剩下的一千三百親軍,死守獨龍關十七日,為宋軍的老弱婦孺撤退爭取了時間。
曹友聞身中數箭,血流如注,昏迷不醒,和兩百三十七名手下一起,被安南和波斯聯軍所俘。
蒲開宗的兒子蒲壽庚,此時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他想勸降曹友聞。
畢竟,他麾下的軍士甚少。如果能說服曹友聞歸順,再勸其他宋軍俘虜投降就容易多了。波斯人的實力強了,在和安南人合作的過程中,話語權也就會更多。
說服他們加入真神教,更是功德無量。
可惜。曹友聞軟硬不吃,對什么真神教更是嗤之以鼻。
蒲壽庚大怒,命人將曹友聞綁在一根柱子上,并且讓和曹友聞一起被俘虜的宋國軍士觀看。
他一刀一刀割下曹友聞的皮肉,每刀都割下一片一兩左右的肉片,然后問曹友聞降不降。
曹友聞道;“朝廷誤信爾等色目人,以至于有今日之禍。但是,我大宋不行,不代表華夏不行!爾等背叛我華夏,趙朔大王定為吾等復仇!既然如此,吾還有什么遺憾的?吾縱然身受千刀萬剮,也不會讓祖宗蒙羞!”
其后,再不發一言,任憑蒲壽庚施刑。
疼暈了又醒,醒了又暈。
如是三次,曹友聞始終不肯求饒半字,更別提投降了。
眼見曹友聞遭此厄難,他麾下那些被俘的親兵們都瘋了。雖然被五花大綁,還是竭力反抗。最終,被蒲壽庚的手下斬殺殆盡。
曹友聞也慘死獨龍關。
其后,安南人和波斯人的聯軍繼續前進。
原本宋國治下的安南人,也群起響應、
宋國小朝廷連戰連連敗,最后退入了廣西和安南邊境的三縣之地。
趙朔汗國駐扎廣西的漢軍萬戶,深恐安南軍進入廣西,趕緊調了五個千戶前去支援,才幫趙昀穩住了陣腳。
但是,當初進入安南的二十萬華夏人,只剩下十一萬左右。
與此同時,曹友聞的義烈,乃至于被安南人和波斯人的華夏子民的慘狀,也傳揚開來。
蒲壽庚對曹友聞如此酷虐,那些安南人對于俘虜華夏子民也不遑多讓。
一時間,天下震動!
甚至有些人想起了,一百五十年前,安南人和宋國的那場戰爭。
當時正是北宋熙寧八年,安南由大將李常杰領兵,攻破宋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
在邕州一戰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之后,蘇緘及其次子子明、子正,孫子廣淵、直溫等,其家三十七人俱于斯役殉國!
而安南軍則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并俘虜了眾多華夏百姓為奴隸。
非但如此,還取了他們殺死的那些和尚、道士身上的衣服和牒文,讓安南的秘諜換上這些人的衣服拿著這些的牒文,混入宋國的各個軍事要地,查探情況,意指桂林和廣州。
其后,宋國派大將郭逵、趙卨等人領兵,并與安南鄰近的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
郭逵率軍奪回廣源州,又于富良江大敗安南軍,擊殺安南大將洪真太子。安南的李仁宗對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戰,愿意歸還所擄掠人眾。
當時宋軍因為瘴疫死傷過半,也就答應了安南的要求。
但是,那幾十萬宋國百姓的血仇,很顯然是沒有報的。
安南雖敗實勝!
宋國雖勝實敗!
如今,宋國慘敗于安南之手,趙朔汗國究竟會如何應對?
中都城,魚藻殿中。
“好啊!我還沒找安南的麻煩呢,安南人卻主動跳出來了。對了,還有那些反叛的波斯人,也早就該死了。赫兒!”
“在!”
“這安南就交給你了!不光是你,還有你的六弟、七弟、八弟和九弟,他們已經長大了,也該見見血了。”
趙朔道:“你們一起,給我屠了安南!他們既然不想做華夏人,也就不必做人了!”
“是!”趙赫高聲答應。
天子一怒,流血漂櫓。
安南人,華夏的復仇大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