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趙卓離開中都開始,趙朔汗國對安南的戰爭準備,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
一二四一年,三月二十七,趙卓入廣西,任駐當地漢軍鑲黃旗第三萬戶之第八千戶之副千戶長。
其實,趙朔的漢軍八旗序列里,沒有副千戶這個職司。
這個職位可以看做王子專設了。
八月初九,趙卓所在的漢軍萬戶,全部進入安南境內,與宋軍會師。
八月二十一,廣西府兵三萬人,進入安南。
九月初三,廣東、福建兩個漢軍萬戶,進入廣西。
九月初五,福建、湖南的四萬府兵,全部進入廣西境內,聽候世子調令。
九月初八,海軍正紅、正藍、正黃三個海軍萬戶,齊至瓊州(海南島)港。
那里,已經積聚了廣東、福建二省送來的海量物資。
在這三萬海軍的戰船上,還搭載著廣東征發的三萬府兵。
六萬大軍隨時聽世子趙赫調令,兵發安南。
九月十六,趙赫、四位王子,以及孟珙、高達的兩萬大軍,正式進入廣西,與廣東、福建那兩個萬戶會師。
九月二十七,趙赫率領四萬大軍抵達界首關。
界首關,又名大南關,是宋朝和安南的邊境關隘,也就是后世的鎮南關。
當然了,如今此關已經歸于趙朔汗國。
趙昀不敢進入趙朔汗國境內,攜兩萬殘兵敗將,以及數百名文武官員,在關前相迎。
一座三丈高的點將臺以已經搭起。
趙昀走上點將臺,高聲道:““小王參見世子!小王見識淺薄,不識異族狡詐。固執己見,不聽忠臣之言,喪師近十萬。罪孽深重,雖百死莫贖,請世子治罪!”
趙昀跪倒在地,向趙赫連磕三個響頭。
然后,伸手將頭上的王冠摘下,請趙赫治罪。
他真是知道自己錯了。
原本在宋國時,他只是在深宮之中,指揮全局,將士們的傷亡在他心中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但是,自從兵入安南以來,愿意隨他走的不過是二十萬軍民百姓。去除那三萬波斯人,就只有十七萬了。
十七萬人,不過是宋國繁華的一個縣的人口。
趙昀說穿了,只是華夏一個上縣的縣令而已。
趙昀再也擺不了宋皇的架子了,也學著書上所寫的“解衣衣之,推食食之”以收攏軍心。
這就讓他更深切的了解了這些將士的疾苦,以及這些將士攜妻子隨他來安南叢林中作戰,是多么地難能可貴。
然而,由于他不聽曹友聞之言,造成了這場大敗。
不知多少將士戰死沙場,不知多少將士的妻子淪為安南人的奴隸。他麾下最能打的大將曹友聞,寧愿被安南人千刀萬剮,都不肯投降。曹友聞的親兵們,明知必死,也要奮起反抗,被安南人當場亂刃分尸。
每每想到這些,趙昀都夜不能寐,痛徹心扉。
他知道自己錯得厲害。
他對不起那么多忠勇的將士們!
也許,他本來就應該在鄉間做一個普通農民,或者一個基層小吏,這宋王的位置實在不是他該做的。
現在,趙赫如果要將他削職為民,他不會有任何遺憾。哪怕是當場處斬,他也會毫無怨言。
“此次戰敗,非宋王一人之過,還有吾等之過,請世子治罪!”
咚咚咚!
點將臺下,三百六十三名宋國官員緊隨其后,一起叩首。
他們倒是沒有和趙昀一樣,把官帽脫下。
很簡單的道理,大家如果都脫帽,那不成了宋國君臣一起撂挑子不干了嗎?
這是請辭,還是威脅?
而且,他們也真是認為他們有罪。
重用波斯人不加防備,就不用說了。不但是趙昀的意見,而且是宋國朝堂上眾多官員的意見。
而且,他們捫心自問,對得起那么高的俸祿?
趙朔汗國麾下同品級官員的俸祿,遠沒有他們高。而宋軍將士的待遇,卻遠沒有趙朔的八旗兵待遇高。
經此一敗,不知多少人心中暗想,把這些俸祿省下來會如何?用這些省下來的俸祿,增強將士們的裝備,又會如何?
如果,有機會再入安南,他們又該如何?
這些人都對大宋忠心耿耿,已經意識到,要抄趙朔汗國的作業,就要照單全抄。
懷著私心,只抄一部分,害的只能是他們自己。
其實,對于如何處置趙昀和宋國大臣們,趙朔和趙赫已經商議過了。
殺了趙昀,讓這些官員都辭職,似乎也不是不行。
但話說回來,剩余的十一萬宋人,堪稱宋國的死忠了。這么一干,這十一萬人也就沒法用。
趙朔雖然不缺十一萬人,但還真缺十一萬愿意在艱苦的環境中打白工,每年貢獻兩萬異族奴隸的人!
說到底,宋國君臣不就是外戰戰敗嘛。
世界這么大,帝國應該鼓勵開疆拓土。如果嚴厲處置外戰戰敗的人,效果并不好。
趙朔父子想對外傳遞一個信號,只要愿意為華夏開疆拓土。哪怕過程中有什么罪過,朝廷也可以優容。
“起來吧。”
趙赫道:“趙昀你的罪過,剛才你自己已經說了。的確,百死莫贖。但你既有開疆拓土之心,父王也愿意網開一面。不過,父王需要你做到三件事。”
咚咚咚!
趙昀再磕三個響頭,道:“昀謹聽王上旨意。”
“其一,曹友聞將軍和眾多戰士戰死,你難辭其咎。待我軍取了安南,收斂了他們的遺骨之后,你要披麻戴孝,為他們送行。”
“此事理所應當。即便王上沒有此旨,昀也會如此。”
趙赫繼續道:“把王冠帶上吧,你依舊為宋王。只是我軍既然兵入安南,這安南已經不適合做你的封國了。以后會另擇一地,讓你繼續為王,延續大宋國祚。”
趙昀再次叩首,道:“王上待昀實在是有天高地厚之恩!”
趙赫道:“其三,從現在開始,所有宋軍歸我指揮調動。待安南覆滅后,讓他們自擇去處。愿意歸于朝廷的你不得阻攔。愿意跟你走,延續宋國國祚的,朝廷也不會干涉。”
“謝王上!謝王上帶他們復仇!”
“很好,那你下去吧。”
“是。”
趙昀走下了高臺,高臺下那些請罪的宋國文武官員也一齊起身。
然后,趙赫向著高臺下的將士們看來。
“我華夏忠勇的將士們!”
趙赫高聲道:“富良江之敗,趙昀有罪,宋國文武官員,都可以說有罪!但是,爾等無罪!不但無罪,還是我華夏的英雄!”
“你們曾經,每年向我華夏貢獻兩萬安南奴隸。這些奴隸為我華夏修橋補路,興修水利,改善了華夏百姓的生活,增強了華夏的國力。你們和安南的大軍奮勇作戰,摸清了安南的地理,積攢了戰爭經驗,消耗了安南的有生力量!你們,都是有功之人!”
“謝世子!”
宋軍將士齊齊拜倒。
富良江之敗,雖然有曹友聞死守獨龍關,但是宋軍還是傷亡慘重。甚至不少將士的家眷,淪落安南人之手。將士們都不敢想像,他們會遭到何等待遇。
不知多少將士暗暗自責,如果自己作戰再英勇一些,再拼命一些,會減少多少傷亡。
趙赫去告訴他們,他們無罪!
無需任何自責,他們都對華夏有功,是華夏的英雄!
不知多少將士此時心懷激蕩,眼圈有些泛紅。
趙赫繼續道:“如果再來一次,你們還不會信任異族,絲毫不加防備?”
“不會!”
“絕對不會!”
“殺光波斯人,一個不留啊!”
“將蒲開宗一家,全部千刀萬剮!”
宋軍將士們齊齊應聲。
甚至有人喊道:“天花!用天花武器!安南人不是要用瘴疫對付我們嗎?我們就用天花對付他們!凡是不肯歸于華夏的,全部讓他們去死啊!”
現在華夏的種痘之術,已經推廣全國。
就連宋軍,趙朔都看在同屬華夏一脈的份上,支援了種痘之術。
宋國當初就有人提議,在安南大軍中散布天花,減弱安南人的抵抗力量。
但是,宋國朝廷以有傷天和為由,拒絕了這個提議。
現在,將士們對安南已經沒有半分仁慈!
趙赫繼續道:“如果,再入安南,爾等可愿意奮勇作戰,將安南納入我華夏掌握之中?”
“我們愿意!”
“很好,我會給你們補充你們的戰馬,更換你們的鎧甲、兵器,并且所有軍隊,按照八旗軍進行整編。發揮你們的力量吧,我帶你們去安南復仇!”
“復仇!”
“復仇!”
“復仇!”
宋軍將士們刀槍齊舉,吶喊聲震耳欲聾。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趙赫從八旗軍中抽調三個漢軍千戶,加入原來的宋軍中,將他們整編為三個萬戶。并且將他們的裝備,全部換成了八旗軍的制式裝備 其實,原本宋軍的裝備也算不錯。不過,經過這幾年安南的戰爭,戰馬只剩下三千多匹了。
鐵甲也損壞了很多,只有一萬多具。刀槍也大半不再犀利。
趙朔汗國雖然戰事頗多,但是相對龐大的國家來說,每次動員的士兵并不多,戰爭規模也不算大,庫存著大量的軍需物資,戰馬更是在所多有。
趙赫干脆將宋軍的裝備全部更換,讓他們統一向八旗漢軍看齊。
直到一個月后,整編完畢,趙赫才一聲令下,向安南進軍。
這支大軍的前鋒,就是原來趙朔汗國駐廣西那個萬戶,以及宋軍的一個萬戶。
宋軍這個萬戶,既熟悉安南地理,又積攢了大量在安南的戰爭經驗。
廣西這個萬戶,稱得上是對安南的氣候環境最適應的了。
他們雖然戰力弱一些,但只是先鋒而已。如果前面的敵軍太過強大,完全可以等待后方支援。
與此同時,距離界首關僅僅一百二十里的支棱隘中,安南大軍已經做足了準備。
“支棱隘”是個音譯,翻譯成漢語就是“險隘”。這個名字雖然沒有辨識度,但對安南來說,確實是塊關系國運的風水寶地。
此地并沒有人工筑造的堡壘,卻有極其險惡的地形。
這是一片被群山環抱的狹長山谷地帶。
通道最初非常狹窄,軍隊只能排成長列緩慢通過。
進入隘口后,內部有一片相對開闊的盆地,容易讓軍隊產生松懈情緒。
出口處又異常崎嶇復雜,并被周圍高山上的密林所覆蓋。
更險惡的是,山谷四周全是陡峭的山嶺和茂密的熱帶原始叢林,極便于隱藏大量伏兵,并能從高處向下發起攻擊。
這種“入口窄、中間寬、出口險、四周高”的地形,是設置“口袋陣”的理想場所,一旦敵軍主力進入谷地,伏兵四起,封堵兩頭,便可甕中捉鱉。
還有更關鍵的。
那片原始森林覆蓋著方圓一百五十里之地,對于非當地人來說,簡直是完全的禁區。
即便占領了附近地區,對這片原始森林也無可奈何。
如果歷史正常發展的話,元朝大將唆都,率領三萬大軍,兵敗于此。明朝大將柳升,率領大軍進入安南,鎮壓叛亂。越軍主力埋伏于此,柳升不僅戰敗,而且當場被越軍擊殺。
完全可以說,面對華夏的大軍,這個名叫“支棱隘”的地方,是最適合伏擊的地形。
“兩個萬戶?很好!趙朔攻我大越的正規軍,總共才十萬,我看吃了他這兩萬軍后,他怎么進攻我大越!”
支棱隘安南軍的主帥陳日皎得了稟報之后,臉上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容。
他是安南皇帝的兄弟,今年才十六歲,率領安南兩萬正規軍以及十萬輔兵,早已埋伏在了支棱隘附近的原始叢林中。
指揮這么多大軍,按照安南傳統,當然要王室成員領軍。從理論上講,應該是安南皇帝陳煚的哥哥陳柳領軍。
不過,這不是李福金逃了出去,嫁給了趙朔嗎?
為了加強陳煚的正統性,陳守度做主,將陳柳的老婆,也就是李福金的親姐姐李瑩嫁給了陳煚。
陳柳是大哥卻沒坐上皇位,還把老婆都丟了,哪有這么欺負人的?
陳柳當即起兵造反,卻被陳守度鎮壓了。
雖然陳煚最終還是原諒了陳柳,沒有殺死他,但絕不敢讓陳柳統領這么多兵馬。
陳柳不行,陳守度本人要坐鎮中樞,那就只剩下了剛剛十六歲的陳日皎了。
陳日皎,現在受封為欽天王。
“欽天王英明!”
陳日皎的副將,正是安南大將黎秦。
他不僅殺伐驍勇,而且是安南的大貴族和北部山區的那些蠻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是非常合適的副帥人選。
如果歷史正常發展的話,他會在和元朝的大軍中大放異彩,并且被安南朝廷賜名“黎輔陳”。因為戰功,這黎輔陳還娶了李佛金,這位安南的退位女皇。
黎秦道:“趙朔擺明了也出動他三個萬戶的海軍,肯定以為我大越的主力,要死守升龍府,防備他的海軍偷襲呢。”
“他做夢都不會想到,我們敢拿出兩萬主力大軍,在界守關僅僅百里之外設伏。這就叫燈下黑!趙赫的兩萬前鋒軍,我們是吃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