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上鋪滿了草,坐滿了人,還有一個空置的鐵籠子,鋼蛋太小,用不上。
“鋼蛋”是老魏給這個小寶貝兒取的名字,他和許淑芬當初想著要是生老三就叫“剛”,現在送給熊貓寶寶了,大名魏剛,小名鋼蛋,真成魏明魏紅的弟弟了。
“孫專家,你們把鋼蛋帶走后要怎么樣培養它啊?”抱著熊貓的老魏問,“不能讓它學雜技吧?”
平安縣離吳橋不遠,老魏太知道練雜技那些孩子的艱辛了,人尚且如此,更何況熊貓呢。
孫專家道:“我們會人工把它養大,也會鍛煉它的野外生存能力,如果它能力比較強的話會考慮長大后把它放歸山林,當然了,如果中途有動物園看上了,也可能會送到動物園生活。”
許淑芬:“我知道,燕京動物園就有大熊貓,過的可滋潤了。”兒子帶他們老兩口去看過。
魏明問:“是不是還可能送給國外?”
孫專家:“也有這種可能啊,熊貓可是咱們國家的友誼使者,外交功臣。”
現在這個年頭還沒有“熊貓有償租借”這個觀念,熊貓都是直接送的。
最早是蘇聯、朝鮮這些所謂盟友,后來隨著跟西方國家恢復關系,美國、日本、英國、墨西哥等國家都得到了熊貓贈送,而且一送就是一對。
不過熊貓這玩意兒不愛生孩子,等四十年后,也就只剩墨西哥還有一只非中國籍的大熊貓,其他六七十年代贈送的大熊貓都絕了后。
聽到孫專家這么說,老魏和小紅就有點不開心,要送給外國啊,背井離鄉的多可憐啊。
有些旅居國外的熊貓過的日子相當滋潤,被當做皇帝一般寵溺,但也有過的差的。
魏明更關心的是:“熊貓應該作為我們國家獨有的國寶動物存在,這么送下去,如果國外也能大量繁殖大熊貓,咱們就不具備唯一性了,所以孫專家你可以跟上面提提建議,以后不送了,改成租借,錢多錢少無所謂,但生的崽兒得給咱們送回來。”
老魏贊道:“這個主意好,這叫認祖歸宗!”
孫專家搖搖頭:“這種政策上的事兒我們哪里說得上話啊。”
老魏對兒子道:“那小明你可以寫文章說一下嘛,沒準管這事兒的大領導就看到了呢。”
魏明想了想,點點頭:“行,本來我也想寫寫鋼蛋,到時候可以提一提這個建議,不過能不能被上層關注到可說不準。”
反正再過兩年國家也就不再免費贈送了,魏明的提議倒也恰逢其會。
聽到魏明這么大的口氣,孫專家等人明顯都愣了,不是,小伙子你哪位啊,還讓上層關注?
他們剛要詢問,就見有人小跑著追了上來:“大茂娘,淑芬妹子,解放兄弟等一下,等一下!”
眾人回頭一看,這不是外婆村里的支書旺財嗎。
讓車子停下后,老魏笑道:“旺財書記,咋的,沒喝到位啊,下次來了咱們繼續整,我弄點烈酒陪你。”
在這個村子里,喝酒這件事唯一能跟老魏一戰的也就旺財書記了,兩人很快就成了酒桌上的朋友。
“不是那事兒,”旺財書記急道,“你忘記之前答應的事了。”
“之前?”老魏想了想,猛拍腦袋,“光顧著這小東西,忘得死死的了,不好意思啊!”
然后老魏對兒子道:“旺財書記之前聽說了你的事跡,想請你給大溝村小學留下一幅墨寶。”
旺財書記:“我這紙和筆都拿來了,你寫下來回頭我們刷在小學墻上。”
魏明沒想到自己已經到了給人留墨寶的級別了,回頭得跟平安叔請教一下毛筆字,不過他的毛筆字好像是跟金開誠老師學的,自己還是直接找金老頭吧。
看到這一幕孫專家等人更加莫名其妙了,這小伙子看著也不大啊,難道真有什么來頭?
而魏明也沒有推辭,真的接過紙和筆寫了起來:“既然是給小學寫的,那就這句話吧,大山里的孩子本就起點比別人低,所以更要重視教育,不求有多大學問,起碼不做一個任人擺布的糊涂蛋。”
孫專家等人湊近一看,就見魏明寫了兩行大字“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旺財接過后讀了一遍,連連感謝:“小魏這話說的太好了!我不僅會刷在學校的墻上,還會刷在大隊部的墻上,讓全村人都看看!”
跟旺財書記揮手告別后,車子這才繼續啟動。
孫專家帶的一個徒弟道:“那句話好像是《中青報》上的吧!”
她這話說的有些憤慨,好像魏明剽竊了別人的話。
魏紅直接出聲道:“這就是我哥說的,《中青報》只是引用!”
“什么?”
最近《中青報》轉載的這篇文章非常出名,這句宣傳式口號也傳播的很廣,這些人里有人看過全文,當即道:“文章好像說的是作家魏明為本村小學捐款助學的事吧。”
魏紅牛氣道:“我們家姓魏,你猜我哥叫魏什么。”
“啊!”
這下子車上的人真的驚了,遇見真神了!
很快又有人報出魏明的《牧馬人》等作品名,并表達了自己的喜愛之情,魏明瞬間成為比鋼蛋更吸引人的存在。
不過就在車子一個轉彎開始下山的時候,老魏突然喊了一聲:“停,停一下!”
“怎么了?”
魏解放:“我看到鋼蛋兒它娘了!”
只見路邊一塊石頭后面,一只成年大熊貓鬼鬼祟祟地盯著這輛車。
老魏懷里的鋼蛋也開始掙扎并嚎叫。
老魏想著,如果將來鋼蛋還是要回歸山林,與其讓人類教它技能,還不如讓自己親媽教呢。
于是他請示了一下孫教授:“人家當娘的來接它了,要不咱們還回去吧。”
“啊,這個……”孫專家有些猶豫,如果還回去,他們不就白跑這一趟了嗎,回頭還得給領導寫很多報告,經受很多盤查,證明他們不是合伙把熊貓賣了。
不過老魏可沒想那么多,他抱著鋼蛋直接跳下了車,舉著鋼蛋來到了距離熊貓媽媽幾十米,進可攻退可跑的距離。
魏紅和云云攔住了孫專家等人,在她們的樸素觀念里,也認為這么小的孩子應該跟著媽媽。
魏明則舉起相機,拍到了老魏放下鋼蛋,鋼蛋奔向熊貓媽媽,以及母子倆隱入山野的鏡頭。
尤其是最后一個畫面,老魏揮手,鋼蛋回眸,魏明覺得此時藝術已成!
孫專家嘆息一聲:“魏作家,你回頭可一定要在文章里仔仔細細寫清楚,是你父親放走了熊貓寶寶,跟我們可沒關系。”
“放心吧孫教授,我這還有照片為證呢,肯定賴不到你們頭上,那你們還能把我們捎到蓉城嗎?”
孫專家氣鼓鼓道:“我倒是想把你們扔在這不管了,又怕你在文章里說我,走吧走吧。”
老魏瀟灑上車,小紅問:“爹,你看熊貓媽媽雖然是動物,但也很有靈性啊,竟然追上了我們的車,她肯定是舍不得自己的寶寶對吧!”
老魏搖搖頭:“根據我的觀察,熊貓媽媽應該就是在遛彎曬太陽,它看到鋼蛋的時候還有點懵呢,要不是鋼蛋追它,我還以為是我認錯熊貓了呢。”
“啊?”小紅云云還有專家組的人都很懵。
魏明哈哈一樂,這很符合他對大熊貓“忘崽”的刻板印象。
旺財書記回村后立即開始安排人粉刷魏明的標語。
然而在魏明的老家溝子屯,早在兩天前隨著《中青報》的大肆報道,老支書周興邦就已經下令把這句話刷到了學校和村支部的墻上。
而這一行為迅速開始在整個公社、整個縣,乃至整個地區流行起來。
齊可修每次經過學校都能看到自己受命粉刷的這條標語,真希望魏解放別回來了,就留在川渝做上門女婿吧,要不然讓他看到他得多得意啊!
最近他寫武俠遇到了瓶頸,寫完第一段30個字后就不知道該怎么往下寫了,所以他去鎮上供銷社那里找找靈感。
鎮上供銷社還負責賣書或租書,他可是那里的資深客戶,看過大部分他們租借的小人書。
“喲,齊老師來了,您了里邊請。”供銷社主任費廉跟他打著老燕京式的招呼。
“最近有沒有什么新的小人書啊。”
“哦,最近進了幾本《人民文學》,您看不,里面還有你大侄子的新作《放羊班的春天》呢。”
齊可修擺擺手:“不愛看那個,老費啊,就咱們鎮有幾個文化人啊,你進那種雜志誰看啊。”
“費叔,有最新的《人民文學》嗎,我租兩天!”
齊可修剛說完,就有一個年輕人進來,人家就是奔著《人民文學》來的。
費廉成功租出一本,然后對齊可修道:“如果沒人問,我能進嗎,這一期看得人可多了,而且你還不知道吧,這期雜志剛剛加印了30萬冊!”
加上之前首印的80萬冊,這一共就是110萬冊的發行量,創作了建國后文學刊物的新紀錄!
齊可修問:“有《故事會》嗎,我覺得那個更好看。”
“沒有,得等三月份呢。”
齊可修看看沒想要的,轉身就走,這時費廉按下了收錄機的播放鍵,開始播放新出的音樂卡帶《放羊班的春天》,這可是他昨天剛拿到手的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