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沒走校內,把雜志揣懷里后,他從西側門出去,沿著校墻回南門。
中間還能看到那個報刊亭,老爺子正要收攤。
魏明問:“師傅,今天還有《燕京文藝》嗎?”
梅文化雖然買了十本,但都有主兒了。
老同志道:“今天的也賣完了,不過我自己的這本看完了,你要是不嫌棄二手,就賣你了。”
“可以啊。”
魏明付了錢又問:“師傅你看了,這兩篇喜歡哪個啊?”
這師傅也是個好讀書的人,侃侃而談道:“那個蔣子龍的《解脫》,我一看開頭就想,怎么又是廠長上任那一套,他就不會寫點別的了?”
隨即他重點說起《二牛》:“還是那個魏明寫的耐看,看得我眼淚嘩嘩的,我也是經歷過抗日的人,那鬼子真不是人啊,能活著太不容易了!”
老同志沒有對思想性文學性進行分析,就直觀地表示更喜歡《二牛》以及對那個時代的恐慌痛恨。
“而且不少學生買雜志都是沖著這篇來的。”他最后補充了一句。
魏明點點頭,看來口碑有點出圈了。
回到宿舍后,那哥幾個立即圍了上來,好奇打聽他在留學生那里吃了啥好東西。
魏明想了想,拿出一張照片,拍照用的是拍立得,當場就出片了,魏明分了一張圍在餐桌前的合影。
本來是讓他們看看吃的啥,結果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魏明旁邊那團火紅色上面,一是顏色鮮艷醒目,二是確實漂亮。
“不是,明哥你勾搭上洋妞了!”彪子大呼小叫道。
魏明:“什么勾搭不勾搭的,不就拍張照片嘛。”
“還就拍張照片,你看你們挨得多近啊,都貼上了,而且她還光著胳膊!”彪子大驚小怪道。
魏明哭笑不得,而且挨得近不是因為他倆高嘛,這洋妞得有一米七五左右,有幾個男生都沒她高。
楓哥的關注點在她的頭發上:“咋能這么紅啊,該不會是上色的吧?”
“我問了,人家是天生的,她是英國北方的,那邊紅頭發的人是多一些。”
“呦呦喲,”梅文化發出奇怪的聲音,“聊的很深入嘛,連人老家是哪的都摸清楚了,你還說沒什么!”
魏明不再反駁,男生宿舍就這樣,見到你和某個女生走得近,不說一些怪話是不可能的,隨他們去吧。
而且很快彪子把注意力從人轉移到了餐桌上了。
魏明一一給他們介紹,啥叫生日蛋糕,啥叫可口可樂,啥叫牛排七分熟。
彪子已經徹底被資產階級的腐朽所震懾,梅文化還盯著照片上那幾個外國女生的衣服,那么緊,露的那么多,太傷風敗俗了!
嘖嘖,如果青青姐穿上紅發洋妞那身衣服,肯定也賊帶勁!
上了床,魏明輕輕哼了一句《鄉村路帶我回家》的歌詞,“Countryroadstakemehome……”
外國人聚一塊也會思鄉,后來幾人還合唱了這首歌。
“明哥,你唱的啥啊?”
“英語歌,跟留學生學的。”魏明大聲了一些,多唱了幾句。
“聽不懂啊,啥意思啊這歌?”楓哥問。
魏明:“這首歌主要表達了演唱者的思鄉之情。”
楓哥點頭:“確實好像有那么一點點憂傷哈。”
彪子又問:“還有別的歌嗎?”
“還有就是搖滾樂了,我唱不上去。”
梅文化也參與進了討論:“外國歌聽不習慣,不過聽說外國的電影很帶勁,據說里面的男女演員經常演親嘴戲。”
當演員這么美啊?彪子咽了咽口水:“你都從哪聽說的啊?”
楓哥:“文化是大院的,估計是看過內部片吧。”
梅文化:“那倒沒有,我也是從雜志上看到的。”
魏明知道,他說的應該是今年五月的《大眾電影》,封底是英國電影《水晶鞋與玫瑰花》的劇照,王子與灰姑娘在蕾絲裙和手捧花中閉眼擁吻。
這張劇照當時在社會層面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和討論,國人第一次在雜志上看到這么大的尺度,梅文化關于外國片很多親嘴戲的印象就來自這里。
“留學生倒是聊到了一些電影,我聽說國外今年最火的一部電影叫《異形》。”李愛國李逵是剛來的留學生,所以看過,特意講給其他幾個人。
“啥是異形啊?”
“異形就是一種外星生物……”然后魏明講了講這種外星生物是怎么繁殖的,把幾人惡心的夠嗆。
“外國人啥口味啊!”梅文化嫌棄的不行,多演點親嘴的戲不好嗎。
魏明笑得合不攏嘴,但緊接著又聽他們問“還有啥電影啊?”“講講你聽到的外國新鮮事也行啊。”
看來是個人都會對外面陌生的世界好奇,人類進步的一大驅動力就是好奇心嘛。
魏明又講了一些餐桌上的見聞,然后掏出那幾本《時代》周刊。
“要不你們自己看吧,我從留學生那里借來的外國雜志,正好四本。”
“誒呦!”都十點多了,幾人更精神了,都不想睡了。
不過拿到手之后看不懂文字,只能看看圖片,就感覺很無奈。
“明哥,這,這是不是你說的那個異形啊?”趙德彪指著某一頁的圖片問,他覺得這玩意兒太惡心了,他再一次鄙視外國人的口味。
魏明瞅了一眼:“對對對,就這個,看來這電影確實火啊,連《時代》周刊都有報道!”
梅文化看著雜志里那些新奇的照片嘆息:“我要是能看懂英文就好了,明哥,要不你明天上課的時候帶上我吧!”
梅文化:我也想學外語,他也想進步啊!
魏明:“明天我要上的是歷史系的課,你如果想聽英語課我可以告訴你去哪兒,我這有課程表。”
聽到魏明不去,梅文化立即搖搖頭:“那算了。”
他沒那個膽量單刀赴會,而且基礎幾乎為零,去了也聽不懂。
魏明想起一事:“對了,如果你想學外語,還有一個地方,俄文樓前面的那個小園子,每到周六晚上就會變成英語角,留學生,外語系的,還有想學外語的都去那一片交流學習。”
不是在課堂上,梅文化有些興趣,但還想拉上魏明。
“我的水平已經不需要跟他們交流了,夠用。”魏明說完,開始看起了雜志。
然后梅文化跟趙德彪嘀嘀咕咕起來,似乎有些意動。
接下來幾天,魏明除了上班就是專注《天書奇譚》剩下的一小半內容,偶爾也會去蹭蹭課。
有一次在俄文樓上英語課還遇到了幾個在生日派對上見過的留學生,只不過沒見到那一團火紅。
期間在他的指導下,劉振云寫了一篇2000字的關于《二牛》的評論文章,魏明建議求穩,《文學評論》和《文藝報》這種高端局盡量別碰。
最后劉振云綜合分析,挑了一個逼格不高,又有文學評論單元的雜志《山西文學》。
于是一個河北人寫了一個山東故事,被一個河南人評論之后投給了山西的雜志。
劉振云沒有選擇高難度是正確的,因為第二天他就在《文藝報》上看到了孫犁老爺子對《二牛》的評論文章,而且這篇文章被他歸入了自己的《讀作品記》系列里。
復出之后,孫犁精力不濟,就很少寫了,都是寫寫散文,再就是寫一寫讀書感受,也算是提攜后輩了。
在他的《讀作品記》系列文章里,可以看到對劉紹棠、劉心武、林斤瀾、宗璞等文壇中堅力量的評價和肯定。
不過他們都是40歲朝上的作家了,而魏明才18歲!
看完文章,中午劉振云激動地跑到教職工食堂找魏明報喜。
然后就看到魏明正在對付一飯缸的紅燒肉。
劉振云抹了抹嘴:“今天什么日子啊,你吃這么好?”
魏明:“我每天都這么吃啊。”
劉振云震驚:“你不會頓頓都有肉吧!?”
魏明點點頭,他覺得自己還是不夠強壯,現在他在宿舍里也就穩壓梅文化了,跟彪子和楓哥還差點。
劉振云道心破碎,然后遞上那份從舍友那蹭來的報紙:“你看看,孫老寫的太好了!”
魏明瞅了一眼,看到作者是孫犁,標題是《通過牛二看》,魏明立即在衣服上擦擦手接了過來。
孫老是從人物的典型性來分析這篇文章的,大力表揚了魏明的人物塑造能力,后面又寫了一些自己在刻畫人物時的心得感受,都是干貨。
魏明看完之后對劉振云道:“你還得練啊。”
劉振云點點頭,還要再說,就見有個女人在食堂門口張望。
他捅了捅魏明:“章德凝師姐來了,你們聊。”
劉振云一走,魏明就知道情況不對。
果不其然,章德凝上來就哀怨道:“聽說你新作給了《當代》唉,《當代》現在勢頭確實是好,人家是初升的太陽,我們《燕京文藝》就是日落西山。”
誰啊,嘴也太不嚴了,這就給禿嚕出去了。
章德凝是第一個主動找上門的編輯,而且給稿費也大方,魏明很感激對方,不忍她失望,于是靈機一動:“沒有啊,我新作給咱們《燕京文藝》留著呢。”
“啊,那是我消息有誤?”章德凝有些不好意思。
“我是把一篇還沒動筆的許給《當代》了,”魏明先承認,然后馬上道,“但我的另一篇新作可是給《燕京文藝》留著呢。”
“啊,已經寫完了嗎?”
“寫完了,等會兒回宿舍給你拿。”
“寫的啥啊?短篇還是中篇?”
魏明:“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