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印是28萬,現在又加了12萬,也就是40萬!
對于一本給中學生以下的小孩子看的兒童類刊物,這個發行量確實很恐怖。
呂曉燕告訴他:“三十多年前的《兒童文學》創刊號是30多萬,之后起起伏伏,基本就是30萬上下,復刊后也是從十幾萬一路爬到二十多萬的,這還是《兒童文學》第一次達到40萬的新高度!”
40萬,別說是兒童類雜志了,哪怕放在整個文學刊物里,也就《收獲》《人民文學》可堪一戰了!
而像《兒童文學》這種雜志的,除了家庭購買外,學校訂購也是大頭,有的一個班一本,有的一個學校給圖書館訂幾本。
40萬發行量,覆蓋100萬小讀者完全不成問題。
也就是說《天書奇譚》影響了起碼100萬小朋友的童年,哪怕美影廠沒看上,過個二三十年也是個大IP了。
魏明:“我想過小朋友們會喜歡,但只發了三分之一就能這么受歡迎我是沒想到的。”
要說好玩,還得是第二篇里面蛋生學會法術后和三只狐貍斗法。
呂曉燕道:“我和同事們也分析過,感覺首先是插圖立了功勞,蛋生吃餅那張插圖非常醒目,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現在喜子可嘚瑟了,在班里都成小明星了,別人叫他喜蛋他還高興呢。”
魏明點點頭,肉嘟嘟的胖娃娃誰不喜歡。
呂曉燕又道:“插圖把人吸引進來,能在幼兒園小學里口口相傳,那就是靠故事講得好了,哪怕是三只反派狐貍也形象鮮明,讓人過目不忘。”
另外呂曉燕還要告訴魏明一個壞消息。
等等,不是兩個好消息?
呂曉燕自顧自道:“因為近幾個月我們收到的稿件水平下降,而且據說稿費標準要提高,所以從明年開始,《兒童文學》要改版成雙月刊了。”
“啊!”
這確實是個壞消息,以前一個月就能賺一筆兒童文學的稿費,現在要兩個月了。
“不過《天書奇譚》明年1月就能連載結束了,倒是不受影響,小讀者們不用等太久。”
魏明笑問:“嬸子你說的第二個號好消息不會就是改版也不影響《天書奇譚》吧?”
“哎呀,我差點把第二個好消息忘了!”
呂曉燕忙道:“是美影廠那邊來信了,說是《沒牙的老虎》劇本審核已經通過,過兩天就會把稿費單給你匯過來,我直接讓他們郵給北大南門了。”
魏明心頭一喜,哈哈,又見著大錢了。
他直接問:“那能有多少啊?”
“我哪能知道。”
又過了兩天,魏明總算知道了,360元!
這是他迄今為止單筆最大的收入,而且只用了幾個晚上。
作為一個只有二十來分鐘的動畫短片,總的劇本費用定的是400元標準,魏明作為原著和編劇分了90,可以了,比連載費高得多的多,翻了18倍!
現在魏明的現金流正式突破千元大關,達到了1024元!
拿到錢后魏明就直接存了起來,他手上也就剩100多塊錢零花,如果不買大宗商品的話根本用不到。
再攢攢就可以整一輛摩托車了!
不過現在還要騎自行車,魏明蹬著他的大永久來到了頤和園。
重生后將近三個月他一次都沒來過,跟故宮一樣,前世來過太多次,尤其是三十多歲頻繁相親那段時間。
這次來不是相親,是有約。
昨天龔樰同志主動給魏明打電話,說她今天休息一天,問魏明有沒有空。
魏明本來是白班的,當即調成了晚班,然后就有空了,并約了頤和園北宮門口。
龔樰并沒有把這次一起游玩當成約會,而是一次朋友之間的正常交際,魏明是她在京城唯一能說得上話的朋友了。
不知道是因為自己魔都人的身份,還是自己是隊員里唯一主演過電影的,她在話劇團的女生里總是被若有若無的排擠。
雖然不是男女約會,但龔樰簡單的打扮依然讓她在人群中脫穎而出,魏明老遠就看見她了。
“雪姐,這呢!”
魏明把車存好,兩人買票進去,每人一角。
龔樰笑道:“我還是第一次來頤和園呢。”
魏明:“我來過,那由我給你當向導吧。”
從北宮門入口進,首先看到的是蘇州河。
“啊,這里也有蘇州河啊?”
“是啊,仿江南水鄉弄的,畢竟到了清末皇帝已經沒啥能力和膽量下江南了,只能花點民脂民膏造個景兒,”說著,魏明掏出自己的大相機,“我給你拍張照吧。”
魏明的相機之下從不拍無名之輩,如此美人就應該多留下一些圖片資料才好,他還特意換上了彩色膠卷呢。
龔樰點點頭,魏明把之前在豐澤園拍的照片郵給了她,在有限的條件下拍的相當可以。
“接下來就要爬山了。”魏明指著前面八十多米的萬壽山。
龔樰笑得燦爛:“我在江西插隊的時候見過好多大山呢,這都不算什么。”
很快兩人就輕松登頂,龔樰都沒用魏明搭把手。
看著瘦瘦小小的,體力還不錯。
在萬壽山上的假山他們也拍了兩張照片,龔樰還鬧著給魏明拍了一張。
此時兩人都冒出一個心思,要不要來張合影,他們倆還沒有單獨的合影呢。
算了,再等等吧,等到了昆明湖那邊更適合拍照。
翻過了山頂后面還有很多人文景觀,對于那些建筑、牌匾和繪畫的來歷魏明都能說的頭頭是道,畢竟來過幾十次了。
因為說的太好,很快身邊還圍上了不少人,好家伙這是把自己當導游蹭了啊。
魏明趕緊拉著龔樰撤了,沒敢拉手,拉的胳膊。
“咱們還是去劃船吧。”魏明提議,龔樰訥訥點頭。
當然,劃船是另外的價錢,一毛錢門票可劃不了船。
泛舟湖上,別有一番樂趣,兩人劃船也不積極,主打一個隨波逐流。
龔樰憶起往昔:“我們家兄弟姐妹四個,小時候去公園劃船,一個小船根本坐不下,只能分兩批。”
魏明:“我們家就我和妹妹,我妹妹13歲,在讀高中,父親是河北的,母親是川渝的。”
龔樰難為情起來,他說這些干什么?
魏明:不是你先說家庭情況的嗎。
魏明又道:“其實現在這個就季節逛頤和園差點意思,應該去香山的。”
“哦?”
“頤和園夏天逛會好一些,有這么個昆明湖,特別涼爽,冬天也還成,可以滑冰,對了,你滑過冰嗎?”
龔樰:“騎車滑冰算嗎。”
“啊?”
龔樰:“就今年春節那段時間,我騎同事的自行車,然后滑了一下,右手手腕骨折。”
“啊!”
魏明樂了:“感覺這才是你不買車的原因吧。”
跟魏明面對面坐著的龔樰輕踢了一下他的鞋:“主要是冰面太滑。”
“那冬天你敢不敢跟我去滑冰,什剎海那邊可熱鬧了,我們北大未名湖也可以滑。”
龔樰輕輕撩起湖中水:“到時候再看吧。”
魏明立即抓拍了這一幕。
之后兩人又說起了文代會上的見聞,龔樰也在報紙上看到魏明的名字了。
“那你見到張瑞芳老師了嗎?”龔樰問。
“見到了,還有不少上影廠的人呢。”魏明如數家珍起來。
龔樰聽魏明跟孫道林熱絡的表現,感覺他進了上影廠自己都進不去,好氣哦。
等上了岸,魏明想找個人幫他們拍照。
當他在找人的時候,已經有人找上了他。
“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不要走散哦。”
在北大附屬幼兒園秋游的隊伍里,東撒西看的魏喜小朋友突然有一個重大發現。
他捅咕了一下妹妹:“樂樂,我看到明哥了!”
樂樂:“哪兒呢哪兒呢?”
“你看!”
然后喜子就拉著樂樂悄悄脫離了隊伍。
“不好意思,不會。”
魏明剛剛被一個路人拒絕了,然后就感覺有人拉自己衣角。
這個雪姐啊,有事說話嘛,動手動腳的多不好。
他回頭一瞅,見龔樰距離自己三米遠,再低頭一看,擦,見鬼了!
不是,見喜樂了!
“你們兩個怎么在這?”
樂樂:“明哥哥,我們在秋游呢。”
魏明看他們都戴著帽子,背著小書包,嗯,很標準的出游裝扮。
龔樰已經走了過來,好奇地看著兩個可愛的小朋友:“這是你弟弟妹妹?”
“對啊,我叔家的龍鳳胎,喜子和樂樂。”
樂樂立即道:“姐姐好。”
喜子猶豫了一下也甜甜地叫了“姐姐”。
龔樰有些不好意思,他們比自己侄子還小,自己正常結婚都能生出他們了。
龔樰翻了翻包,哎呀,可惜沒帶糖。
喜子眼巴巴瞅著她的包,有點后悔了,應該叫阿姨的。
很快兩人就被幼兒園老師發現了,人家趕緊找了過來。
魏明見她也帶著相機,于是麻煩她給自己和龔樰拍張合影。
幼兒園老師:“魏喜魏樂,你們也要一起嗎?”
喜樂異口同聲:“嗯!”
最終魏明和龔樰也沒拍成雙人合影,而是以四口之家的組合結束了這場頤和園之行。
雪姐抱著樂樂,魏明拎著喜子,咔擦。
接下來龔樰和魏明在外面吃了個午飯,雪姐掏的錢,畢竟魏明拍照洗照片都需要錢。
被姐姐請吃飯的魏明還想邀請她去北大逛逛,她哪好意思啊,那不真成約會了。
她上公交車前笑道:“有空再來找你玩,今天很開心。”
她開心了,呂曉燕困惑了。
啊,冒出一個女孩。
按照樂樂的說法,非常漂亮。
呂曉燕指著最新一期《大眾電影》的電影明星冷眉問:“那跟她比怎么樣?”
樂樂:“今天見到的姐姐更漂亮。”
呂曉燕有些膨脹地問:“那跟媽媽比呢?”
樂樂有點不好說,喜子突然情商爆表:“媽媽最好看了!”
一次違心,換來了一顆大白兔,喜子覺得值了!
而樂樂有兩顆,因為她誠實。
這個月除了《故事會》再創復刊后的新高,《兒童文學》表現勇猛打破紀錄外,嚴肅文學領域的《花城》也不遑多讓。
在11月刊首印22萬冊不久后,《花城》又一次性加印15萬冊,打破了自己創刊以來的最高紀錄,高達37萬冊!
而且巧合的是,恰好比《收獲》上一期多了一萬冊,似乎有意挑戰老大哥的地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