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49章 雅,太雅了

  “哪兒呢哪兒呢?”

  魏明在喬翠面前只是一閃而過。

  “剛剛還在呢,應該是他吧,那么高。”喬翠:還那么帥。

  紅社長:“我哥倒是說過會來書市,但沒說是哪天,大家找找。”

  魏明又遇到熟人了,被兩個廣東男人拉到了角落里。

  其中一個魏明認識,是《城》的編輯陳文斌,另一個被他鄭重介紹:“魏老師,這是我們總編輯,也是廣東人民出版社副社長蘇晨。”

  “哦,蘇社長,久仰久仰。”

  蘇副社長沒什么架子,親熱的跟魏明攀談,然后又說到了約稿的事情。

  當初魏明為了創作《人間正道是滄桑》曾去廣州采風,期間也得到了《城》的一些幫助。

  而且《城》的實力,在幾大文學刊物里也就僅次于《人民文學》和《收獲》,實力很強。

  魏明沒有在《城》發表重量級作品,他自己也總覺得不圓滿,不過手上這部長篇只能在《收獲》否了之后才能輪到他們,畢竟有個先來后到。

  然而看著兩位殷切的目光,魏明想了想道:“我年底可能會有一部原創電影劇本,到時候可以首先考慮《城》。”

  聽到這話,兩位對視一眼,露出心滿意足之感,本來在這里能碰見魏明只是意外,現在能得到魏明這樣一個承諾,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不過以讀者的心態,他們更期待的還是魏明憋了一年的長篇。

  跟兩人分開后,魏明又去找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攤子,想看看有沒有什么新出的好書。

  然后就聽到有人喊“葉老和臧老來了!”

  葉老自然是葉圣陶先生,他旁邊還有一個比他年輕一些的瘦老頭,臧老,臧克家。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正是詩人臧克家的代表作,因為魏明高中語文老師也姓臧,所以印象深刻。

  這兩位被燕京新華書店的經理護送著來到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攤位,這里的書籍種類也是現場最豐富的,其中就包括這兩位過去作品的再版。

  魏明剛湊過去,就被《當代》的編輯白舒榮看到了,而她身前正是魏明的《動物兇猛》,這已經是自出版后的第二次加印了。

  過去這一年魏明在界的威望主要就靠這部篇篇經典的集子了。

  魏明笑著跟白編輯打了聲招呼,然后就被她拉了過去,并介紹給了二老。

  “葉老,臧老,這位是寫《牧馬人》的魏明。”白編道。

  魏明忙跟兩位打招呼,要不說朋友多就是好呢,他剛剛還想著該怎么湊過去認識一下呢。

  “哦,小魏,我知道你。”葉老的笑意有兩層意思,他不僅知道魏明是魏明,還知道魏明是魏什么,畢竟他們都是搞兒童文學的。

  身為《詩刊》雜志的首任主編,臧老就不清楚那么多了,只知道魏明這個業余詩人每出一首詩都能在詩壇引起不小的討論,并廣為傳唱。

  “我也知道你,就是寫得詩太少了,都不夠出一本詩集的。”

  魏明笑著表示:“我的目標是等老了后能有一本自己獨立的詩集就知足了。”

  不過留給他的經典現代詩已經不多了。

  魏明和二老談笑風生,周圍一群讀者也想聽聽三位知名作家聊什么,不過有個帶著孩子的家長很奇怪。

  這個年輕人剛剛在那邊還是魏什么呢,怎么到了這就成魏明了?

  他不會是騙子吧?

  當魏明和二老聊了聊和詩歌后,活動舉辦方新華書店的經理還請三位作家講了講他們對今天書市的感受。

  葉老和臧老都高度肯定了書市的舉辦豐富了人民的精神文明需求。

  魏明則表示:“書市我很滿意,我能對新華書店提個建議嗎?”

  那名經理級別的工作人員表情嚴肅了一下,但還是笑著道:“魏老師請講。”

  魏明道:“我今天來到這里才一個小時,已經翻了十幾本書,手上也買了三本,我覺得這樣能直接接觸到書籍的購買體驗非常好,那為什么我們的門店不可以這樣嗎。”

  經理聽后一怔,現在的新華書店是這樣的,去買書之前先確定自己買什么,然后告訴柜臺后面的售貨員,讓他從書架里給你取。

  魏明繼續道:“就像最近很火熱的那個東方新天地一樣,把阻隔在顧客和產品之間的那道屏障撤掉,相信顧客的素質,讓顧客有更多選擇面,這樣不好嗎。”

  “好,說得好!”

  終于找到親哥的魏紅在下面假裝路人跟著喝彩。

  但因為只有她一個,所以略顯尷尬,不過魏明的話說到了讀者們心坎里,很快周圍的人就開始紛紛叫好響應。

  書店那個柜臺就像是防賊一樣,以前也不覺得有什么,可自從出現了東方新天地后,那種被尊重且隨意的購買體驗實在太好了,也就顯得之前的模式不夠好了。

  不僅下面的讀者們這么想,就連德高望重的葉老也附和道:“群眾的聲音需要重視,小孫,我覺得你們可以考慮一下小魏的這個提議是否可行啊。”

  孫經理點點頭:“回去之后我們會開會認真討論的,謝謝魏老師的建議。”

  接下來就是魏明期待的合影環節了,有個不知是哪家媒體的記者要給幾位作家拍照。

  唯一不美的就是孫經理也混在其中,是一張四人合影。

  時候也不早了,再去四合院看看就該吃晚飯了,魏明數了一下人頭,今天要請的人不少啊。

  魏明和小紅以及她的幾個女同學來到了外面,男同學已經買了書回學校了。

  不過女同學們想去魏明家做做客。

  魏明大方地表示歡迎。

  “那咱們走吧。”

  “再等等。”

  等了一會兒,李曉林跟何成偉都出來了,魏明給他們互相介紹了一下。

  何成偉手里還拎著東西,魔都土特產,一包大白兔,兩瓶參桂養榮酒,他本來是想工作結束后直接去華僑公寓找人的。

  看到這酒,魏明頗有一種時光流逝的感覺,大概去年這個時候自己去的魔都,還認識了雪姐。

  “那咱們就謝謝何主編吧。”魏明直接撕開包裝給小姑娘們散,何成偉這才注意到剛剛在自己那里買了書的北大女孩原來是魏明妹妹的舍友。

  而北大的姑娘們更關心《收獲》連載的那部《蹉跎歲月》在下一期能否完結,紛紛詢問李編。

  看來這部知青文學代表作確實很出圈,幾個女孩都看過,聽李曉林說《收獲》九月刊已經加印過一次了,發行量達到了65萬冊。

  見魏明推著摩托車有些艱難,李曉林表示讓他騎著先走。

  “我們跟著你妹妹溜達過去就行。”

  “那好吧。”魏明帶著何成偉的禮物先走一步,順便看看家里有沒有什么不能讓人看的。

  回去之后魏明就知道老娘來過,因為樹葉被收拾的干干凈凈。

  書房里倒也沒什么問題,《公子》被藏好了,這里也就剩下一副啟功的字,一幅比較便宜的齊白石,太珍貴的畫作都放在華僑公寓了。

  “哦,對了。”

  他趕緊做了壺熱水,把茶葉和茶具拿出來放在院子里的石桌上,準備招待客人。

  門是敞開的,魏明正沏著茶就聽到了外面的聲音。

  “雅,太雅了!”何成偉進來之后看到魏明正在樹下石桌沏茶,立即大贊,也有點羨慕,這院子住著多舒坦啊。

  魏明哈哈一笑:“各位請坐,座位不夠小紅去屋里面搬一些。”

  喬翠道:“不用了魏老師,我們站著就行。”

  “對對對。”

  幾個女孩紛紛打量著大作家的小院,真大啊,收拾的很干凈,比最初的賣相強多了。

  她們雖然都是城里人,但大富大貴的也沒有,這居住條件簡直不要太巴適。

  李曉林笑道:“這下子不用擔心沒地方放讀者來信了。”

  魏紅向哥哥請示:“哥,我們能看看書房嗎?”

  “可以。”

  進屋之后小姑娘們嘰嘰喳喳,感慨魏老師還會書法呢。

  魏明剛剛特意把毛筆硯臺那些東西擺列開,他平時更喜歡在四合院寫寫字,所以文房四寶這類東西主要放在這邊。

  也是考慮到將來雪姐來了這邊,兩人可以風雅一些,比如她在前面研墨,自己在后面研磨。

  李曉林沒忘了自己是來干什么的,問魏明:“這里有你的稿子?”

  魏明:“備份稿放在了這里。”

  創作這部大長篇他通常寫幾頁就要復印備份,備份放在這里,原稿放在華僑公寓,這幾十萬字的書稿,如果丟失,想要重新寫出來費的時間可能比之前創作的時間還要多。

  遠的不說,就說《戰爭和人》這部書,作者王火在60年代就已經完成了這部120萬字的超長篇巨著。

  這篇跟《人間正道是滄桑》有相似之處,也涉及大量國民黨高層的描寫刻畫,因此在特殊時期導致作者和作品遭難,還沒出版的原稿直接被焚毀。

  前不久中國青年出版社邀請王火重寫這部作品,他第一稿寫作的時候用了十年,重新寫卻用了十四年,然后和《白鹿原》同一期拿了茅盾文學獎。

  魏明把備份稿交給了李曉林,不過勸她不急著看。

  “等會兒咱們先去吃飯,您帶回招待所看也是一樣的,看完還回來就行。”

  李曉林抱著厚厚一摞書稿興奮道:“我現在飯都不想吃了。”

  幾個女孩出來了,看到了那份書稿,除了寧馨,都覺得,如果讓她們看一看,晚上真的可以不吃飯的!

  魏明:那如果晚上吃的是全聚德呢。

  最終他們還是悉數被魏明請到了全聚德吃了一頓好的,主要是請兩位編輯,難得他們來燕京,自己可以做做東道,幾個小女生就算是趕上了,免費的大餐吃著就是香。

  就是魏紅有點心疼,早知道自己應該拒絕得更堅決一些的,多了她們幾張嘴,大哥起碼多十塊錢。

  然而魏明絲毫不在意這點小錢,十塊錢能鞏固小紅在宿舍的領導地位也值了。

  更何況月初的新天地分紅,魏明又拿到了兩萬塊,現在手上光人民幣就三萬多。

  不過等明年個人所得稅正式施行之后就要減少分紅了。

  談話間魏紅還向兩位編輯前輩介紹了她們北大魔方社,魏紅更是把時間穩定壓縮到了半分鐘以內,技壓整個數學系。

  可惜沒帶著魔方,無法讓兩人知道魔方是個啥玩意兒。

  而他們社團就那么一個魔方,寶貝著呢。

  魏明表示:“我抽空去友誼商店看看,如果有的話,我可以贊助你們社團幾個,如果沒有我再托香港的朋友買幾個。”

  一個社團就一個魔方像什么話。

  飯后,小紅決定跟哥哥回家住一宿,明早再去學校上課。

  然而回到家魏明不出所料被老娘問了四合院的事。

  “哦,那些家具啊,賣了。”

  “賣了?”

  “嗯,有個朋友喜歡,而且給的價格挺高的,我就出手了,畢竟不是馬上就要用的,回頭有空了我再買幾件補進去。”

  許淑芬:“幾件老家具能賣幾個錢啊,你那朋友也是的,去店里買點新家具多好啊。”

  魏明笑道:“娘啊,這老家具可不便宜,我賺了上千呢,有人就好這個。”

  “啊?”許淑芬覺得不可思議,這大城市賺錢這么容易的嗎?難怪都樂意來大城市。

  回到作協的招待所,李曉林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

  魏明的文筆自不消說,開篇引人入勝,一開始是江家第一代江赤俠登場,頗有一種武俠的既視感,但又配合上清末故事背景,戊戌六君子、小站練兵、西方傳教士,歷史感撲面而來。

  第一個篇章直到江赤俠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院即結束,李曉林還在回味這個性格鮮明的熱血少年,到了第二章,他就已經是兩子一女的父親,也是直隸地帶赫赫有名的軍隊教頭。

  而故事的主視角也轉移到了他的兩個兒子江立中、江立民身上。

  (明天堅決不短小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