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啊!”
承天殿中,新一天的早朝開始。
進入承天殿的朝臣們面上都是憂心仲仲,愁眉不展。
昨日黃昏下值,道審司司長郭保坤被刺,幸運的是刺客沒有得逞,不幸的也是刺客沒有得逞。
一場刺殺,再次掀起了東宮神秘的一角。
郭保坤竟然也是九品上強者。
不僅如此,他的手段比起普通的九品上強者還要神秘莫測。
竟然言出法隨,出口成憲,面對五名刺客,其中兩名八品,三名七品,竟然連手都沒動,讓他們跪下就跪下,讓他們交待就交待,甚至連自殺的機會都沒有。
不但如此,三發軍中勁弩,在他的面前也如玩笑一般,據說他只是開口說了一個“風”字,三根軍中的勁弩便射偏了。
這未免太過神乎其乎了吧?
這種事情,他們肯定是不相信的。
但昨日的刺殺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許多百姓都親眼目睹了,除了這些百姓之外,道審司守衛的禁軍還有隱藏在百姓中的各家探子也都親眼目睹了,眾口一詞,由不得他們不信。
而在相信之后,京都的氣息開始變的燥熱起來,無他,涼氣都被抽干了。
這種手段,聞所未聞啊!
如今僅僅已經證實的,東宮的四大金剛俱都是九品上強者,還都是那種詭異的手段,能夠輕松戰勝同級別對手的九品上強者,歸子田如是,郭保坤亦如是!
這東宮,究竟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更讓他們感覺坐立不安的是,對于郭保坤被刺事件,東宮竟然沒有任何態度,只是傳出一句話,一切都按規矩辦。
什么叫按規矩辦?
郭保坤將刺客和證物交到了京都府,因為官員被刺的案子是京都府的職責,吏部侍郎兼京都府尹梅執禮將京都府最精干的力量派到現場,第一時間入宮請奏,于是乎,案件的主辦權落到了刑部。
對此,東宮未置一詞,平靜的仿佛什么都沒有發生過一般。
但真的會如此平靜嗎?
看到早早便站在殿上的李承乾,想到這位太子殿下以前在朝中的狂暴表現,幾乎所有人都有了一種暴風雨前的寧靜的感覺,那頭盤踞在東宮的怪物,正用冷幽幽的目光凝視著他們,仿佛下一刻,就能將他們撕咬成碎片一般。
但不管群臣的心思如何,早朝如期舉行。
首先就是大皇子,這位爺在西北有著滅國之功,一舉解除了困擾了三百年的西北邊患,功勞之大,無出其右,慶帝龍顏大悅,當場加封大皇子李承寧為楚王,晉寧妃為貴妃,后又大賞些次西征的有功之臣,光是侯爵就封出去三個,這些人,都是大皇子,或者說楚王的心腹之人。
本來這樣大封武將,文官們一定是有話要說的,倒也不是為了壓制武將,而是大皇子的身份實在太過敏感。
一個實權,還是有兵權皇子,下面養一大堆驕兵悍將,全都拿了大量的封賞,還沒有交出兵權!
這是要干什么?要易儲么?
哦,無法在名義上給你太子的位置,將來你就靠著老子給你的兵馬硬奪這個天下吧?
是這個意思嗎?
放到任何一個其他的朝代,這樣的場合,會有許多文臣死諫的,但今天,只有廖廖幾個沒有分量的人站出來,請皇帝三思后,整件事情便通過了。
過于絲滑。
賞完大皇子,接下來便是賞使北的使節團了,使節團成功完成任務,劃定了新的邊界,迎回了北齊長公主,大漲國威。自是有一番恩賞。雖然比不上大皇子,哦,楚王,但也比平常要厚實的多。
特別是范閑,直接官升兩級,升為從五品的禮部員外郎,并著與晨郡主擇日成婚。
這又是與原著不同的地方,在原著中,范閑因殿中抄詩,早早的就成了五品太學奉正,在出使之前便大婚了,可是經過了李承乾的一番攪和,他沒成詩仙,官也升的沒那么快,再加上李承乾這個不要臉的先截胡了范若若,太子大婚占據了出使北齊之前的大部分精力,所以在出使北齊之后,范閑未及大婚。
如今回來了,立了功,品級也上升了,這婚事自然也就擺到了臺面上來了。
至于大皇子與北齊長公主的婚事,因為是和親的性質,又涉及到兩國敏感的關系,最重要的是楚王殿下似乎并不是很急,所以并沒有定下日子。
朝中兩件大事說完,接下來便是第三件大事,刑部尚書站了出來,幾句話簡潔的便將昨日發生的事情講了個清楚。
“京都府和五城兵馬司的人第一時間趕到了錦花樓,但錦花樓的老板馬文成已經得到消息,失蹤了,微臣判斷這馬文成當時應該就在附近,目睹了一切。”
“其他線索呢?!”
“五名刺客來歷已經查清,俱都來自東夷劍廬,與他們有聯系的只有馬文成,至于那三具軍弩,經查,是……!”講到軍弩的來歷,刑部尚書遲疑了一下。
“是什么!?”
“經查,是三個月前,江南內庫配往西北大……楚王軍中的那一批。”
一語既出,滿殿寂靜。
軍弩可不是小事,這東西是嚴格管制物品,特別是江南內庫對此更嚴,每一具軍弩上都有獨特的標識,追查流向的,即使你將標識磨掉,但東西只要到了內庫的匠人手里,他們都能一眼看出是哪個批次,流往哪里的,不經查的。
“那么,是在內庫配送的途中出的問題,還是軍中出的問題?!”
內庫的軍械解往軍中都有一套特殊的流程,甚至可以說是很繁瑣,但物流這個東西,其實就兩個環節,一個是送,一個是收。
但這兩個環節中涉及到了兩個人,長公主和楚王。
涉及到這兩位,即使是刑部尚書也不敢多言。
“經查,這三具軍弩是三個月前出庫的,應該早已經交到楚王軍中,至于有沒有入庫,還需得到楚王殿下首肯,入西北軍軍需處調查。”
“混賬,你說什么!”
刑部尚書話音剛落,便聽到一聲暴喝,卻是剛剛被封為勇毅侯的王竹搖,此人是大皇子麾下猛將,在西北屢立戰功,以脾氣火爆著稱,在殿上一聽到刑部尚書將火引到了西北軍中,當場便發作了起來。
“住口!”大皇子冷斥一聲,“也不看看這是什么地方!”
“殿下恕罪!”王竹搖被大皇子一聲輕斥,連忙請罪。
大皇子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轉身出列,與刑部尚書并列一排,對龍椅上的慶帝抱拳行禮道,“陛下,此事既然涉及到西北軍中,還請陛下令人入軍中徹查,西北軍上下官兵,必通力配合。”
“嗯!”慶帝對大皇子的態度好像十分滿意,轉頭望向一直沉默不語的太子道,“承乾,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