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章 初見魚玄機

  靖安王府最近很紅,紅透了半邊天。

  離陽王朝的藩王們本就是受關注的熱點,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弄出個大動靜來,更不要說是出了個神童,還特么是世子!

  書畫天才,自創素描八法,通過素描畫法,配以合適的色澤搭配,可將世間萬物栩栩如生的繪制出來,特別是人像,通過素描八法,就和真人一模一樣。

  隨著趙珣幾副素描人像流傳開來,世人在驚嘆的同時,心思各異。

  唯恐天下不亂的心中不禁有些失望,而希望這時局穩定的,則暗暗的松了一口氣。

  但不管別人是什么樣的想法,趙珣通過學宮考核,破格進入的事情并沒有人有異議,因為沒有人能夠否認素描八法的確是為畫道開創了一個新的流派,而那栩栩如生的畫質更是表明了這種畫法注定會流傳很廣,因為需求者甚眾。

  “這里,就是上陰學宮了,你半年前來過一次,不過,那只是前堂,沒什么看頭。”邊江笑咪咪的看著自己的這個新收的弟子,頗為滿意。

  作為以書畫聞名的學宮學士,邊江這些年來一直感到自己在書畫方面的造詣遇到了瓶頸,苦苦不得突破,見了趙珣的畫作之后,他的眼前仿佛劃過一道光,思緒頓開……

  所以毫不猶豫的收下了趙珣為弟子,名為弟子,但實際上,他并不以一名弟子的身份看待趙珣,沒有人比一名書畫大家更知道開創一個流派并形成體系是多么困難的事情了。

  趙珣十歲不到便做到了這一點,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這是一個在書畫領域的天縱奇才。

  收他為徒,只是為了完成一個進入學宮的流程罷了,更多的,他還是將趙珣看成是道友,態度不是一般的好。

  上陰學宮并沒有外面想象的那么神,教學模式也很自由,主要是師父教,這也就是所謂的考核,每三年,都有無數的學子跑到上陰學宮來,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或者說最感興趣的科目參加考核,再由上陰學宮內有資格的學士挑選,擅長經義的,由經義學士挑選,擅長兵法的,由兵家的學士挑選,只要選中了,便能夠進入上陰學宮,成為上陰學子,不過每個來挑選的學士性格不一樣,要求不但高,有些要求還十分的奇葩,而且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愿意帶學生的,所以在外人看來,上陰學宮入學的要求很嚴格。

  這不是嚴格,而是沒有一定的規則。

  在成為上陰學宮的學子之后,一開始的時候,都是跟著老師學習的,老師覺得你什么時候能夠出師了,便能夠離開上陰學宮,擁有上陰學士的頭銜。

  當然,上陰學宮是一個崇尚學術自由的地方,老師也不可能每天都陪著你,教導你,否則,收一個學生豈不是要一直被綁在學生的身邊。

  這里的學術氛圍很自由,只要有了疑問,你不但可以請教自己的老師,可以去閱文閣查看相關典籍著作,還可以請教別的學士。

  每隔一段時間,各個學派都會舉行集會,在集會中講課,演講、闡述自己的道理、甚至會辯論。

  考慮到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有些人口條利索,而有些人拙于口舌,所以除了辯論、演講之外,還可以通過書寫策論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學說、觀點,在學宮中專門有策論刊行,基本上每個月都有一期,很多拙于口舌的學士都是通過這種方式為自己揚名的。

  學宮內有專門為來自各地的學子們提供的居所,當然,也不是強制每一個學子都要居住在內,有些學子得到了老師的喜愛,可以居住在獨屬于學士的院落里。

  也有一些雖然不算是得到老師的喜愛,但希望能夠與老師住的近一些,便可以就近尋找居所,甚至建造自己的居所。

  無想山很大的,學宮一開始僅僅只是占據了一小片的地方,后來隨著人越來越多,也就多了許多不同的建筑,只要不妨礙學宮的整體格局,不妨礙到別人,有足夠的實力,便可以在學宮增加屬于自己的建筑。

  譬如未來的徐渭熊,就占據了大意湖,把個泛舟圣地改成了私人景觀,這就很好了。

  他是靖安王世子,又得了學宮的認可,自然也可以在這無想山中尋找一處滿意的地方定居,譬如說,大意湖。

  趙珣自是有意在大意湖畔定居,到時候說不定還可以和徐渭熊掰扯掰扯,看看她是不是如原著中長的一般般,所以他第一個去的就是大意湖。

  可是去了之后,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天涼,風大  光禿禿的湖面,零星散落著幾處小小的島嶼,沒什么看頭。

  看來自己和徐渭熊真的沒什么共同語言。

  離開了大意湖,邊江又帶著趙珣沿著無相山四處閑逛,按照趙珣的想法,他就想找一個有山有水的地方,還要住在山里頭,這樣的地方不好找,但也不是沒有,畢竟無想山脈很大。

  不過有一點,靠近學宮的地方大多數都已經被人占據了,想要尋一處地方新建居所的話,恐怕就要距離學宮較遠的地方了,對此趙珣倒是覺得無所謂。

  邊江興致也是頗高,帶著趙珣一路游走,一路論畫,直至遠遠望見一處山谷,趙珣停下了腳步,目光緊緊的盯著山谷方向。那里云霧繚繞,隱約可見一條溪流從山間蜿蜒而下,仿佛一條玉帶鑲嵌在翠色山巒之間。

  邊江順著趙珣的目光望去,也是微微一怔,旋即道,“世子好眼力,那里的確是景色絕佳,不過那里已經有人住了,是一位以詩詞聞名的師兄,只是近年來一直郁郁寡歡,身體也不太好。”

  趙珣心中一動,加快腳步向山谷走去。邊江見狀,也不好阻攔,只得跟在后面,一邊走一邊繼續介紹:“那位師兄姓魚,是西楚人,故國破滅后,他帶著女兒逃難回到上陰學宮,始終走不出心中的郁結,身體糟糕的很,一直與女兒相依為命。”

  趙珣腳步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意外,他卻是沒想到,竟然會在這里遇到原著中的重要人物,魚玄機,也就是色胚書友們心目中的奶甲魚幼薇,嗯,現在應該很幼。

  確定了心中的推測,他加快腳步,步入谷中,抬眼便望見一泓清溪自山間流下,溪水清澈見底,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在水面上,斑斑點點,宛如碎金。溪邊幾株老桃樹歪斜生長,枝干上爬滿了青藤,樹下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間隱約可見幾縷煙氣升起,散發著淡淡的藥氣。

  “當真是好地方啊!”趙珣喃喃自語,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這里,正是他理想的居所,雖然有人,但是……

  老的那個不是快要死了嘛!

  死了老的,收了小的,這地方可不就是他的了?

  沒毛病!

  邊江卻是不知道他心中的齷齪心思,帶著他穿過竹林,來到一幢茅舍前。茅舍雖簡陋,卻收拾得極為整潔,墻上掛著幾幅字畫,筆力遒勁,意境深遠。趙珣走近細看,發現那些詩畫中都透著一股濃濃的哀愁,仿佛作者心中有化不開的郁結。

  “魚師兄!”邊江高聲喊道。

  屋內傳來一陣咳嗽聲,隨后一個清瘦的身影杖走出,那人面色蒼白,形容枯槁,身上帶著濃烈的中藥氣息,但一雙眼睛卻炯炯有神,只是眼神中透著深深的疲憊。

  “原來是玉壘師兄啊,這位是……”

  看到邊江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孩童過來,魚師兄有些意外。

  邊江笑著介紹道,“這是趙珣,靖安王府的世子,書畫天才,剛剛破格進入學宮,入了我的門下,今日初來,帶他尋找一處居所,見這谷中景色秀麗,特來拜訪。”

  “哦,原來是靖安王世子。”魚師兄面色微微一怔,艱難的拱了拱手。

  “爹爹,藥煎好了。”這時,屋后傳來一個清脆的聲音,沿著聲音望去,卻見屋后一角,一個扎著兩個小丫髻的女童正蹲在一個小爐子邊煎藥,藥氣蒸騰,一張白皙如玉的小臉上,有幾抹炭黑,一雙眼睛明亮如星辰,透著一股靈氣,但在靈氣之中,卻也有著幾絲郁結之氣。

  這,便是魚玄機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