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公司,會議室 顏禮走進來,負責發行副總肖貫,以及發行部總監和多個負責人一齊起身打招呼。
“顏總。”
“大家坐。”
顏禮壓了壓手,徑直到會議室的主位坐下,其他人陸陸續續坐下。
“嚯,有新人啊。”
顏禮看著會議室最下首的兩人,發行部算是顏禮一手帶出來的部門,打的交道也多,所以高層和大部分中層幾乎都認識。
當老板的,要是嫡系屬下的臉和名字都記不住,對管理不一定有負面影響,但缺了幾分正面影響。
顏禮記性還不錯,在這方面也算在意。
公司的人才和表現突出的員工,他都會特別記一記,甚至會記住履歷。
很多時候,他和不熟的下屬碰上,有聊天的機會,主動贊賞肯定對方的履歷成績,雞血效果比加工資還管用。
不但可以打雞血,也讓他的個人威望和口碑在公司骨干和基層員工心中一向不錯。
少有一些內部失誤,也會被下面人理解為幾個副總或總監碌碌無為,辜負顏總信任,德不配位巴拉巴拉。
發行部總監主動出來介紹,這倆是公司新提拔的負責人。
顏禮看著其中一個頭發比較長的:“楊渠,老人了吧,我記得《仙劍奇俠傳》的時候就在。”
楊渠沒想到顏禮記得自己,有些激動的起身:“是,顏總,我是04年末進的公司,《仙劍奇俠傳》是我第一個項目。”
顏禮開了句玩笑:“那你升的不慢,好好干,給你們肖總和總監點壓力。”
易安的快,內部員工晉升速度也不慢。
畢竟公司2002年年末注冊,2003年初才算是正式創辦,真正進入期的是2004年開始,2005年才開始崛起。
整個公司,算上顏禮和林家川在內,也沒有一個在職五年以上的。
楊渠加入公司不到三年,晉升到可以單獨負責發行項目的負責人,勉強也算是中層,速度其實談不上快,但也不慢,屬于可以進入顏禮視線的可培養人才了。
旁邊另一個新提拔的負責人有些羨慕的看著楊渠。
他資歷和楊渠差不多,但運氣不好,沒怎么在顏禮督導的項目待過,顏禮對其有點印象,但不算多。
不過顏禮也沒有冷落他,隨口勉勵了幾句,但明顯沒有楊渠有排面。
管理很多時候需要平衡,很多時候也可以適當的形成一定的差異。
有了差異,才會制造出滿足感和需求感,讓兩者都可以為我所用。
嗯,反正就是不當人!
兩個新負責人只能眼巴巴的等著顏禮開口,然后應話,不好接的只能靦腆傻笑。
作為公司高層和顏禮嫡系心腹的肖貫就不用顧慮這么多,借著顏禮的玩笑叫苦。
“您天天這么攛掇人,搞的這幫小子天天盯著我,晚上加班的白頭發都熬出來了。”
顏禮瞥了一眼肖貫的頭發,他要是沒記錯,這小子剛來公司就有點少白頭了。
“你要是真壓力大,要不休息休息?”
肖貫面色一正:“我愛加班,我就喜歡迎接挑戰。”
易安主管發行的副總這個職位他可舍不得讓人。
除了基礎的工資獎金,作為發行部的直屬上司,發行部的績效也有他的份。
而且現階段顏禮親自掛帥的項目越來越少,很多重點項目由他負責,賣好了同樣有獎金。
除了錢之外,作為易安發行的總負責人,他少不了和各大劇組公司打交道,如今在圈子里也算是一號人物。
要錢有錢,要威有威,小日子別提多舒坦。
而在肖貫心里,還有點小心思,隨著顏禮攤子越鋪越大,名下公司企業越來越多,其的精力肯定有所轉移。
易安目前的總裁是顏禮,將來說不定他會把這個位置讓出來,或者設立一個職位,替他在不在的時候管理公司。
毫無疑問,肖貫是熱門人選之一,他也惦記著成為這家影視巨頭的掌門人。
休息?
他恨不得睡在公司,讓顏總看到他滿滿的忠誠。
“行了,不逗悶子了,聊正事吧。”
顏禮和老下屬開會,尤其是非重要會議,喜歡開開玩笑,活躍氣氛,也拉近感情。
相熟的下屬和老員工也都習慣了,不過,像剛才的話題,估計有些敏感,連發行部總監都沒敢搭茬。
顏禮可以調侃,肖貫可以自嘲,他要是順勢接茬,搞不好被惦記上。
意識到玩笑沒開好,顏禮主動揭過,開始正式開會。
發行部總監主動打開了會議室的電視屏幕,開始講訴這幾個月發行部的業績,以及重點項目的進度。
顏禮靜靜聽著匯報,春節到現在雖然還不足一季,但在高速的易安面前,都有新變化。
2005年和2006年連續兩年的輝煌,使得易安在電視劇發行方面,形成了絕對的龍頭領先優勢。
據不完全統計,眼下業內開拍的那些電視劇。
除了那些騙錢、洗錢、粗制濫造的充數劇,正兒八經的電視劇劇組,尤其是有望和想要上星的,差不多有1/3的都會聯絡易安。
余下的2/3,有背靠公司和電視臺,也有想聯系易安,但受不了排隊的。
沒錯,現在除了一些熱門劇,很多中上游的劇想和易安合作,得排隊。
之前也說過,易安發行能力是強,但沒強到超現實。
目前為止,易安每年計劃發行的電視劇數量約在2030部。
隨著公司的,數量肯定會多一些,但盡量讓數目漲的不會太快。
一方面是人手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劇太多,易安合作的穩定渠道吃不下。
而且這種普通或稍好的劇,價格抬不上去,賺的不多,成績口碑也有風險,屬于比較雞肋的選擇,性價比不高。
所以易安發行面對行業的追捧,仍然堅持在走精品路線,更偏向于與熱門劇組合作。
熱門劇組收視潛力足,買家多,價格也好商量,到時劇組、電視臺、易安三方多贏,賺的多還省心。
不過熱門劇也不是那么好搶的。
涉及利益比較多,哪怕易安能多賣錢,也不是誰都買易安的賬。
比如華誼和海潤,他們或許會和易安合作,但都是挑幾個回報高的項目,多賺一點,但不會和易安全面合作。
原因很簡單,把電視劇發行交給易安,等于讓顏禮捏住他們的一條命脈。
唐人、周易那是沒辦法,實力不夠,而華誼和海潤是可以自己發行的,哪怕賺的少一點,總比看易安眼色強。
還有一些有電視臺背景子公司或者某某中心,也不會規模找易安合作。
一方面是本身也有渠道,另外一方面里面涉及到人事和影響。
哪怕干得差,也得是自己人干,不好外包,更不能裁撤。
再加上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易安很難或者說不可能所有發行項目都是優質熱門項目,也會接一些普通或者稍好的項目。
但這種項目,整個圈子到處都是,想和易安合作的也多,那就得慢慢排隊,等不了,就找別人。
在這種供需情況下,易安的一些相關話語權也不斷加大,很多時候能直接換成利益。
比如某劇組想和易安合作,本身實力不夠重點項目,排隊排不上,那可以格外讓渡一些利益來插隊。
發行分成是最基礎的,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合作,比如開放該項目或其他項目的投資、選角、等給易安。
之前甚至有一個制片人,打算以易安藝人主演18的發行分成,拿下易安的發行合同,然后再拿著這個合同去拉投資。
易安的發行合同可以拉投資,關鍵真有人買賬,顏禮當時聽完都有些服氣。
雖然這家伙最后被易安攆了出去,但此事也側面驗證了易安發行這塊招牌在行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以上還只是電視劇方面,電影方面雖然易安還在期,但也表現不錯。
《門徒》《愛情呼叫轉移》這兩部自家投資發行的電影,累計內地票房將近過億。
特別是《門徒》,目前仍是2007年華語票房冠軍。
其他單獨負責的項目不多,票房表現也平平,但是中影分了一部分好萊塢電影的相關業務。
還是那句話,易安目前的電影發行能力暫時不如幾家老牌公司,至少在市場還不受廣泛信任。
但易安電影發行的獨特優勢地推防盜,使得很多劇組,尤其是大劇組和發行方愿意拉其合作。
好萊塢大片也是需要地推和防盜的!
即便中影對這些好萊塢電影宣發沒那么積極,但如果能多賺點,也沒人會反對。
顏禮同樣對這些好萊塢電影不太感冒,把觀眾都弄去看好萊塢電影了,誰看他拍的?
不過,現在發行部的地推也有小幾百人了,電影方面總不能光是那三瓜兩棗,可以不賺錢,但隊伍得培養鍛煉,所以顏禮也就聽之任之了。
實話實說,地推業務的初建,其實是沖著電影去的,但現在業務和電視劇業務反而是主流。
也幸虧易安不止電影,不然以目前的電影市場,這幾百人就是純純的累贅。
這也是明知道地推發行效果不錯,但真正大規模搞這個的影視公司只有易安和光線兩家,
因為只有這兩家公司,有其他業務穩定輸血,其他影視公司要么不重視,要么養不起。
這也導致易安的地推和光線那邊,多少有那么一點點小摩擦。
不過因為先發優勢、影視人脈,以及顏禮的重視,加上防盜這個特別籌碼,易安在地推發行這方面是明顯領先光線的。
甚至如顏禮之前預料的那樣,光線的一些地推戰略開始抄襲借鑒易安。
易安發行部大為不滿,肖貫還在博客內涵過光線,倒是顏禮始終沒在意。
他也不知道怎么在意,畢竟是他先從情報里抄“未來光線”的。
抄就抄了,顏禮不太在意,這個但轉過來又嘲諷人家……
下屬噴不噴他不好管,但他自己是不太好意思開口的。
不過,雖然易安和光線有些暗流涌動,但明面上,兩家關系還不錯,甚至《畫皮》考慮拉光線入局。
光線的電視媒體及綜藝資源,對《畫皮》的宣傳很有好處。
這點,其實湘省臺旗下的天娛也能做到,但不如光線全面。
其和多家省臺及衛視都有不錯的關系,媒體資源更是可以鋪開全國大多數電視臺和部分互聯網。
易安的電視臺人脈及渠道也不少,但主要以影視為主,媒體綜藝方面是遜色于光線的。
如果易安光線聯手,《畫皮》的宣發直接可以通過電視臺傳播到千家萬戶。
顏禮更看中發行部的整體和業績,但重點項目的業績也不能放松。
“自去年末和開年以來,我部陸續接手了《楚留香傳奇》《楊玉環傳奇》《奮斗》《新上海灘》《甜蜜蜜》《金婚》《鹿鼎記》……多個熱門劇組的發行工作。”
“目前,《鹿鼎記》和《楚留香傳奇》因為結合金古大戰的余熱,最受市場歡迎,也是我們手里叫價最高的劇。”
“《楚留香傳奇》目前首輪開價110125萬,地方頻道和縣市臺2500余萬,DVD版權目前還在談,不過因為市場緣故,不太滿意,倒是網播價格,有一個不小的提升。”
顏禮微微有了興趣:“叫價多少?”
“土豆網開價110萬,優酷更多,開價125萬,還有兩家網站,開價在80萬以上。”
之前說過,因為有大莊家掃貨,再加上視頻網站崛起,影視網播價格是在漲的。
不過漲得還不算特別夸張,至少除了一些熱劇,破萬的真不算多。
比如《金婚》,某個熱衷收版權的傳媒公司的收購價僅為5500元一集,整部劇不到30萬。
上半年通過DVD和網絡開始走紅的《士兵突擊》,某公司去年末在首播后的收購價單集還不到3000塊。
目前來說,網播價格破百萬的只有《神雕俠侶》和《陸小鳳傳奇》。
當時這個價格還存在一定的炒作因素,給兩部劇和土豆網擴充影響力,當時媒體也將此次交易稱之為“天價”。
沒想到僅僅一年過后,開始搶流量的幾家網站已經開始適應這種“天價”了。
顏禮有種預感,在自己的蝴蝶效應下,幾家視頻網站很可能要更早開始版權大戰。
他手里那批版權的價格也要快速飛升了!
“咱們自己的劇,還是按老規矩,發行的劇如果有人搶,標高一些,有人買就賣,沒人買讓藝安收。”
這種流行熱劇是肯定要賣的,不賣就是便宜了盜版。
但賣也歸賣誰,以前都是藝安給一個價格,然后直接收。
現在視頻網站來搶,顏禮自己出品的劇,可以做主轉手給藝安,價格合理就能交代過去,發行的劇就得價高者得了。
原則上,藝安也可以搶,但除了少部分,顏禮不太贊成搶。
叫價大幾十萬和上百萬的劇,以目前的市場,泡沫太大。
同等的錢,藝安完全可以收幾部甚至十幾部不錯的劇。
《楚留香傳奇》收益不錯,僅目前的發行總售價就超過6000萬。
而《鹿鼎記》要更高一些。
雖然黃小明的選角得到了一定的爭議,但此人如今的人氣確實夠高,韋爵爺七個老婆的設定也是話題滿滿。
加上金庸劇的光環和張大胡子的名聲,使得這部劇比《楚留香傳奇》更受電視臺青睞。
顏禮也習慣了,甭管金古大戰炒的多熱鬧,金庸劇就是比古龍劇受眾更多。
上一次鳳雕大戰就已經展現出來了,不過因為顏禮各種炒作綁定,沒那么明顯。
《楚留香傳奇》的陣容遜色《陸小鳳傳奇》,話題度和炒作力度也不夠,所以此番《鹿鼎記》聲勢要更大一些。
單集價格雖然只談到了100萬出頭,但這部戲的集數是50集,也就是說首輪衛視收益就突破5000萬。
加上地面頻道等雜七雜八的收益,《鹿鼎記》的先期收益有望沖擊7500萬。
顏禮甚至考慮運作這部劇總售價破億,使得易安發行部再出一大波風頭。
不過他實在不太想把這個榮譽送給華誼和張大胡子的項目,所以還在猶豫中。
但不管怎么說,此番金古大戰,仍然給易安創收不菲,總售價比去年的鳳雕更多,易安賺的也更多。
任憑娛樂圈風云變幻,賣片之王的傳奇依舊璀璨。
即便這兩部劇顏禮只是指點一二,根本沒有參與具體發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