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合法雇傭童工嘛,因為社會福利養不起太多的孤兒。讓他們提前進入社會,也能減輕很大的社會福利負擔。
但未成年人只能在零售、餐飲等非危險行業課余兼職,工作時間通常限制在每周不超過20小時。
當然,這最后一條執行的不是很嚴格。
凱利夫人倒是更希望孩子們能被家庭收養,這樣才能有一個完整的童年。
只不過在美國收養兒童的門檻很高,首先收養家庭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像全面的背景調查、家庭訪視、收養教育培訓這些,手續老麻煩了。
就算全通過了,收養費用也貴得要死,基本都要34萬美元上下。普通美國家庭這一時期的年收入都沒這個費用高。
此外,美國實行開放式收養制度,被收養兒童的親生父母有權在一定期限內“反悔”,這讓收養家庭感到不安。
然后就是歧視問題,美國雖說是個移民國家,但高收入的白人家庭普遍不愿意收養黑人小孩。
還有就是,由于人口出生率逐年降低,且公眾越來越重視有計劃的生養,美國本土可收養健康兒童的數量正在大幅度減少。
一邊是每年僅有1萬多名兒童在等待收養,另一邊是想收養孩子的家庭多達百萬。
但這百萬家庭很多都不符合嚴格的審查要求,其中大部分是收入問題不達標。
矛盾產生了,但問題得不到解決,孫志偉在這里面看到了一個牽線的機會。
原本的歷史上這件事情發生在92年,當時頒布了《收養法》允許外國人合法領養孤兒。
到了95年咱們又加入了《海牙國際收養公約》,這讓跨國收養的流程更加順暢。
在那之后的三十年間,有近十萬名殘疾殘障或疾病的棄嬰與孤兒被美國家庭收養。
這些被領養的孤兒中約88為女童,患有先天殘疾殘障或疾病的約80。
后期經過調查,被收養的孩子們絕大部分生活的很好,有疾病的也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療。
對這些孩子來說,這是一種幸運,
孫志偉覺得,應該把這件怎么看都有益的事情提前一些。
正好童佳佳現在過來了,而她還沒有一份合適的工作,如果能夠建立一個公益組織,負責這件事情,相信佳佳一定會很高興。
‘安妮之家’這里只是個過渡的地方,并不能發揮童佳佳近十年培養出的領導能力。
在一次約會的時候,孫志偉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童佳佳,童佳佳聽到后對此很有興趣。
在京城她也見到過這種問題,但從來沒有想到過,用異國領養這個辦法來解決這部分的問題,孫志偉的提議一下子就讓她打開了思路。
兩人有了共同的目標,之后的約會也不再是見天的親親我我,很多時候他們都在為這個新的公益機構出謀劃策。
因為涉及到兩個國家,他們首先就要做好調查工作。
第一個就是調查兩國的法律適配問題,目前兩國都沒有明文否定這件事情,那事情就有成功的可能。
第二個是對兩邊數據的調查,一個是國內的兒童數據,一個是M國等待收養家庭的數據,供需關系一旦明確,那大的方向和目標就有了。
第三條就是對雙方的接受度的調查,也要看互相之間愿意不愿意,別剃頭挑子一頭熱,那就尷尬了。
時間很快來到83年,2月14日圣瓦倫丁節那天,詹姆斯·羅伯特先生身穿白色西服,手捧玫瑰花,在‘安妮之家’的草坪上向佳佳莉·奧斯汀女士求婚。
在眾多前來做義工的鄰居們的見證下,在大批孩子們的歡呼聲中,佳佳莉·奧斯汀女士接受了詹姆斯·羅伯特先生的戒指。
兩人確定了關系后就正式住到了一起,童佳佳開始重新布置81街區中央公園北206號的新家.
原來這里僅僅是孫志偉的一個落腳點,里面的裝飾和家具家電都是黛西幫他置辦的,很多家電他從來都沒用過。
如今童佳佳來了,這里自然要布置成一個家的模樣。
就跟當年一樣,童佳佳負責設計和布置,孫志偉負責購買所需物品,花了一周的時間,兩人才把這棟白色的小樓重新布置好。
求婚之后的第二周,孫志偉和童佳佳一起向上級申請加入教會。
在美國不信教的人會受到很多的排斥和不便,大部分公眾人物,比如白宮主人,大多有信仰,這會為他們贏得教徒的選票。
孫志偉現在的身份,要融入美國社會最好也能有一個信仰,不然,有些只邀請教徒的聚會他都沒法參加。
雖然他的身份特殊,但也必須要向上級申請許可,不能自己隨隨便便就做出決定。
這并不是什么大問題,國內對普通民眾這方面的選擇比較自由,只是D員是無神論者,他跟童佳佳即使是偽裝的身份入教也要上面同意才行。
幾天后,上面同意的消息就傳了回來。
孫志偉就帶著童佳佳找到附近最大的教堂,紐約圣約翰大教堂。
紐約圣約翰大教堂(TheCathedralChurchofSt.JohntheDivine)為美國主教制教會(圣公會)主教座堂。
它位于紐約市曼哈頓西北區第110街和第113街的阿姆斯特丹大道,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大教堂。
教堂始建于1892年,但中間曾停工41年,去年才恢復施工,目前已經建造了2/3。
其主體建筑基本已經完工,平常使用是沒問題的。
孫志偉之所以來這里,是因為這是信教圣公會的主要教堂,而圣公會又是M國歷任白宮主人的主要信仰教會。
他相信,這個選擇會給自己以后的工作帶來便利,信誰不是信呢,所以他選擇加入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