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85章 面見州長

  抵達奧爾巴尼市的孫志偉發現,這里確實很小,東西最長距離也不過10公里,要知道曼哈頓島都有20公里長。

  不過,還真不能小看了這個小城市,這里1797年就成為了紐約州的州府,目前是美國北部的交通樞紐,內河航運中心,鐵路貨運中心。

  能數得上的世界500強企業也有數家,如美國運通、美林證券、威瑞森通信、高盛集團等等。

  不過,這里能稱得上是標志性建筑物的,也只有紐約州議會大廈了。

  莫里斯·邁爾斯帶著孫志偉,來到了大廈頂樓的一間古色古香的辦公室門口,經過秘書的通報,又過了十來分鐘他們才得到州長的接見。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不然,孫志偉跟州長又沒有什么交集,僅僅莫里斯·邁爾斯的推薦,是沒那么容易見到州長的。

  現任紐約州州長馬里奧·科莫是一位意大利裔政治家,民主黨人,他是一位崇尚自由主義的政客,去年剛剛接任州長職務。

  作為一名意大利后裔,他能當上州長是十分罕見的,因為意大利裔在美國曾經被視為“半個黑人”。

  相比“五月花”號以及其它來自歐洲的移民船只,第一艘滿載意大利人駛入紐約港的輪船要晚來200年。

  直到1870年以后,從意大利前往美國的移民潮才真正開啟。

  這些移民大多來自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島,他們缺乏教育,且多數是貧苦農民。

  長久以來,意大利裔美國人形成了獨立封閉的社區。他們膚色偏暗、個頭偏小,被排斥在白人的族群之外。

  而從西西里島移植過來的“黑S黨”又給所有意大利裔烙上了天生從事黑色活動的刻板印象。

  二戰期間,美國政府出于對意大利裔串通軸X國的疑慮,公開宣稱意大利裔美國人是“敵對的外國人”。

  受盡Q視的意大利裔在美國的日子很不好過,想在政治上出人頭地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才說馬里奧·科莫能夠當選州長是個奇跡,可現在接任州長可不是個好時候。

  因為這個時候,整個美國都在經歷經濟衰退和現金短缺,紐約州暴力犯罪也十分猖獗。

  他接任一年以來好不容易穩定了內部,但在經濟上依然沒有什么卓有成效的建樹。

  更雪上加霜的是,馬上,作為管理跨州交通的《紐約與新澤西港口管理局》,即將迎來歷史性的重挫。

  它很有可能因為資金不足而破產,這將是他任期內的一大敗筆。

  而幾天前,管理局委員之一的莫里斯·邁爾斯先生,向他推薦了詹姆斯先生,據說對方將提供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一開始對莫里斯·邁爾斯的推薦語他根本不相信,因為對于《紐約與新澤西港口管理局》這個難題,連他的幕僚團隊也沒有任何辦法。

  但是習慣性的謹慎的他,還是讓人去調查了一下這位,即將要購買下瓜迪亞機場的詹姆斯先生。

  調查得到的結果讓他大吃一驚,這位詹姆斯·羅伯特先生近些年的經歷簡直是個奇跡。

  在他來到紐約之前的前半生的經歷,可以說平平無奇,或者干脆說他過的一塌糊涂都不為過。

  但自從他來到了紐約,仿佛是覺醒了什么基因一般,一切都開始改變,短短數年他就從一文不名,沖上了《福布斯400》美國富豪榜。

  這時候馬里奧·科莫才終于對這位詹姆斯先生有了一些期待,希望對方能在經濟方面給他一些有效的建議。

  畢竟,能白手起家,幾年就成為美國排名靠前的富豪,肯定是會掙錢的。

  莫里斯·邁爾斯帶著孫志偉進了州長辦公室后,兩人就看到州長馬里奧·科莫主動從辦公桌后面走出來迎接他們。

  邁爾斯還是很識趣的,今天他的任務就是把孫志偉介紹給州長,完成這個任務后,他就主動離開了。

  “詹姆斯先生,久聞大名,您這些年的經歷堪稱傳奇。”科莫州長主動伸手與孫志偉互握。

  “過獎了,您才是平民政治家的典范。”一個意大利裔雜貨店老板的兒子能當上州長,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兩人在一頓簡單的商業互吹之后,一個秘書端了咖啡過來,他們就在旁邊的沙發上落座。

  在進入正題之前,兩人互相介紹了自己,在確定對方對自己比較了解后,他們才談起了這次石油危機。

  “我聽邁爾斯說,您對解決管理局的問題有一攬子的解決辦法,不知道能否詳細說說。”

  “是的,我確實有一套想法。”

  “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問一下,您是否知道‘大政府和小政府’的區別?”

  “當然,基本概念我是了解的。”馬里奧·科莫可是大學的高材生,擁有耶魯大學的學士學位和福特漢姆大學的博士學位。

  “您能聽明白那就好說了,現在的州政府治理理論構架是政府、企業、第三部門的協同模式。”對方能聽懂,那他就能簡略的說重點。

  “在這種模式下,不可避免的將監管決策和執行經營混為一體。”

  “特別是在第三部門,這種情況特別明顯。比如《紐約與新澤西港口管理局》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在這種模式下,職能不清、人員冗余,效率低下是必然的,也更容易促使腐敗的誕生。”

  “而州政府獲得的僅僅是擺脫了一些麻煩,卻并不能獲得更多的益處。”

  “我的建議的核心只有一條:那就是將決策與執行進行分離。用少量的人員構建規劃和監督體系,具體的執行和運營交給市場。”

  “它的終極目標是:構建一個‘小政府,大社會’的政府管理模式。”

  說到這里,孫志偉就停下來喝咖啡,給科莫更多的思考時間。

  他的這套說辭可不是信口胡謅,而是后來逐漸成熟的《公共選擇學派》的公共管理理論。

  這個年代,公共選擇學派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并成立了一個公共選擇學會。

  只是現在它還只是個不成熟的理論,雖然世界各地,已經有一些國家的政客在嘗試實踐這個管理理論,但依舊不是社會的主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