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61章 援非醫療隊

  9月19號,孫志偉終于坐上了飛往扎伊爾的班機。

  等飛機飛上天空后,他低頭看著下面的城市中偶爾冒出的濃煙,感覺像是正在離開一處戰場。

  怪不得現在的巴黎居民們喊這個月為“黑九月”。

  這些巴黎人民也真是夠倒霉的,遇到波斯這么個頭鐵的國家,又攤上個不靠譜的領導人。

  現在搞得家里不得安生,更是騎虎難下想退也退不得。這應該就是他們干涉別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了。

  法國就是這么奇怪的國家,如果大選選對了領導人,那么國家就會安穩幾年。

  如果大選選到的領導人比較奇葩,那么人民就要忍受幾年苦難。

  反正人都是他們自己選的,有苦也得捏著鼻子吃下,如此周而復始,過著過山車一樣的生活。

  這趟航班飛行了7個多小時,終于在傍晚抵達了非洲中部國家,扎伊爾的首府金沙薩市的機場。

  金沙薩機場設施十分簡陋,那地面上的跑道一看就不是水泥的。

  真要比較起來,連他在安納塔漢島的小機場的設備都比這里好。

  還好,駕駛這架飛機的機長似乎是個老手,在下面機場近乎泥土路的跑道上,依然能夠熟練的安全降落。

  飛機跟抖篩子一樣顛簸著落了地,乘客們陸續下機,不一會就如鳥獸散,消失在外面的街道上。

  孫志偉才注意到,這里的候機廳連個安檢都沒有,只有一個檢票處,只要買了票就能上飛機。

  所以這里也沒人管孫志偉是誰,直到他離開機場,走上外面的街道,他才真的了解到什么是貧窮。

  這還不是貧富差距過大導致的部分人的貧窮,而是整個國家都窮困潦倒。

  放眼望去,一直到視線的盡頭,他居然連一棟五六層的矮樓都沒看到。

  站在滿是黑皮膚的街道上,他才發現,他特意化妝的皮膚還不夠黑,在一群黑人中間反而顯得鶴立雞群,十分白凈。

  現在已經到了扎伊爾了,但具體到哪里去找他的目標,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

  就在這時候,從街邊的巷子里走出來一個白大褂。

  街邊的行人看到白大褂時,紛紛跟他打招呼,口中還親切的喊著:“西努瓦,尼豪!”(中國人,你好!)

  孫志偉正好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呢,聽到這一聲聲招呼,他立即看了過去。

  那是一位醫生,一位來自國內的醫生。這很好認,除了膚色外,中國人在外面的言行舉止跟別的國家的人都不一樣。

  他想了想這才想起,咱們國家自1963年4月起就開始往非洲派遣醫療隊。

  第一批應該是援助阿爾及利亞的13名中國醫療隊隊員,自此以后就正式拉開了中國援非醫療的序幕。

  算算時間,到今年剛好已經有20年了。

  這20年咱們一共向非洲多個國家派遣了數十支醫療隊,每支醫療隊工作數年,不僅在當地接診,還負責培養本地醫生。

  在咱們的諸多國際援助項目中,援非醫療最具可持續性,并且效果最佳的項目。

  該項目被領導們稱為“花錢少,影響大,收效快”的最佳對外援助方式。

  而扎伊爾這邊最早的一批援助醫療隊,應該是從73年起就派過來了。這位醫生應該就是這支醫療隊里的醫生。

  一位醫生,不管他來自哪個國家,在這里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

  因為這里真的太缺少醫生了,還不僅僅是缺少醫生,所有跟醫療相關的人員和物資這里都缺。

  這可是一國首府呀,由此可見這里的醫療條件之差。

  看到這位中國醫生,孫志偉的心里有了點想法,他立即上前打了個招呼。

  “你好,你是中國援助醫療隊的醫生么。”

  這位醫生40多歲,臉型偏瘦,手指卻纖長有力。他看到孫志偉那熟悉的面孔覺得很驚奇。

  因為在扎伊爾這里,能看到一位非醫療隊的中國人確實很少見。

  “是的,我是醫療隊的醫生,我姓黃,你是?”

  “幸會,我是來自港島的商人孫偉。”

  “啊,你好孫先生,你的普通話說的真不錯,請問有什么能幫到你么?”

  “黃醫生,是這樣的,我是第一次來到這里,想考察一下這里的商業環境。但我在這里人生地不熟的,所以,遇到中國人就過來認識認識。”

  “黃醫生,不知道方便不方便去你們那里參觀一下?”

  “這個…”

  黃醫生也就是醫療隊的一名普通醫生,對于一位港商想要參觀援助醫療隊的駐地這種事情,他可沒權利決定。

  于是,黃醫生就決定帶著孫志偉回到了醫療隊請示隊長。

  孫志偉知道,這時候咱們在扎伊爾的醫療隊已經有了三個醫療點。

  分別是赤道省的姆班達卡媽媽蒙博托醫院,格梅那的媽媽耶姆醫院,以及首府金沙薩的金丹堡醫院。

  現在他們要過去的地方就是金丹堡醫院。

  金丹堡醫院是金沙薩市最破舊的一間醫院,咱們醫療隊過來后就將醫院里的兩個診療區承包了下來自主運營。

  說是承包,其實算是從頭到尾重新建設一家新醫院也不為過。

  因為金丹堡醫院除了能提供一個場地和一些基本的病床之類的家具外,其它的什么支持也給不了。

  所有的人員和設備,包括藥物器械都要咱們自己準備,所謂的自己準備就是從國內萬里迢迢的運過來。

  咱們醫療點甚至連護士和護工都要自行招募,護士護工們的工資也是由咱們來發。

  而且,這里的病人都很窮,想要通過收費運營來維持醫院的正常運轉,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在大部分時候,咱們甚至要免費給那些病人贈送藥物。

  因為病人根本就給不起看病買藥的錢,如果費用太貴,他們就寧可自己在家里躺著等死。

  只有在需要住院或者做手術的時候才會收取少量的費用。

  誰要是在這里當財務科科長,怕是要不了三天就要上吊。

  扎伊爾這里可是連基本的感冒藥都需要進口的國家。醫療點完全是依靠國內全額撥款撥物資,才得以運轉下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