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58章 萬生石塘嶼

  黃鴻年少年時經歷了爪哇建國;青年時經歷了艱苦的磨練;成年后老父親帶他學習商業知識;自己出國創業十年有成。

  如果不用外掛,這種經歷也堪稱是勵志模板之一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友好的交往經歷,孫志偉對于通過黃鴻年,結交他的父親黃奕聰并不覺得有什么為難,而且他也有信心說服黃奕聰。

  因為他并不期待從黃奕聰那里獲得什么,而是希望黃奕聰能成為自己南洋規劃的一部分。

  孫志偉對蘇拉威西的一些想法,基本上都要依靠當地人來實現,而華族才是他實現目標的根基。

  黃奕聰能在爪哇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自然有他過人之處,而他的兒子的經歷又更容易讓大陸親近,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對象。

  倒是大納土納島比較難搞,因為那里居民中,現在并沒有什么有才能的人物,幾萬人一盤散沙。

  他們曾經一度要求自主建國,卻受到了哈托的武力彈壓,此后更是加大了對大納土納島的移民速度。

  整個大納土納島面積1720平方公里,這是相當于一個地級市的面積。

  大納土納島又稱朋古蘭島(Bunguran)、曾母島,南海漁民稱其為蜈蜞嶼,系曾母群島的主島。

  它就在蘇比島北面不遠,占據了亞洲東部通往馬六甲的海上通道的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

  在它的西南不遠處就是納土納群島。

  從歷史上來說,自宋代以來,交趾洋以及婆羅洲西北的納土納群島,已被作為中國與外國的海域分界。

  只要外界的船只通過了該海域,便會被船上的水手告知:“你已經來到了中國”,就差在島上立個牌子,寫上“中國歡迎你!”了。

  據明朝鄭和海圖,納土納群島被標記為‘萬生石塘’,是宋明以來中國海貿商人的一個中轉地,也是當初鄭和下西洋的一個補給點。

  當年鄭和下西洋,途經這里,發現這里雖人跡罕至,但自然風景優美,動植物資源豐富,是一個絕佳的物質補給地。

  于是,鄭和帶領手下在其中的大納土納島上建了大量的營房,配備了足量的生活設施及船只維修設備。

  還派人專門在島上值守,建立了他們的海上第一個驛站。

  并起名為“萬生石塘嶼”,還繪制在了《鄭和航海圖》上,這就是“萬生石塘”名字的由來。

  1433年鄭和病逝時,群島上依舊遺留下大量的營地及設施,船隊官員曾沅芳便上書朝廷,詢問是否還繼續駐守。

  明宣宗回了別有深意的六個字:“萬生嶼,安不納”。

  意思就是希望這個座島上的人安居樂業,生生不息。可由于萬生石塘距離太遠,所以,允許島上居民永遠不納稅。

  有了這句話,曾沅芳高興得不得了,立馬帶領一眾船工登上了該群島,并定居下來。

  因這里動植物資源豐富,島上能種植,海里能捕魚,閑暇時還能享受一下海邊旖旎的風光。還不用給朝廷納稅。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他們生活得非常滋潤,簡直成了世外桃源。

  島民十分團結,鄰里和睦,人丁興旺,人口一度達到數十萬。

  為感謝朝廷免稅的浩蕩皇恩,島民們將群島的名字由“萬生石塘嶼”改成了“安不納島”。

  島上出生的孩子,會在小時候得到一塊木牌,上面有他們的名字和一行字:“萬生嶼,安不納”。

  頭領曾沅芳和其妻子也深受島民尊敬,其妻子還被島民們尊稱為“曾母”,并以其妻子的名字,命名了群島附近的幾座島嶼,就是現在的‘曾母暗沙’了。

  可惜俗話說,孩子沒娘,好景不長,海外華族過的好不好,跟母國的強大與否有很大的關系。

  曼青政府到了后期,連自己老家都看不好,更別說管這些海外之民了。

  而大納土納島又是這樣的戰略要地,先是來了荷蘭人,接著來了小日子,然后又來了爪哇人。

  幾番折騰,把這里糟蹋的不成樣子。大量的島民不是死在戰亂中,就是不得不遷回大陸。

  到了民國的時候,政府出版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劃定了南海疆域著名的"十一段線"。

  這條線的最南端劃在北緯4°,也就是大納土納島的北邊,這就相當于主動放棄了大納土納島和其周邊群島。

  如果是現代人,肯定要為這一點使勁吐槽謾罵,說他們丟失疆土。

  只是,咱們看事情都要帶入當時的年代。

  民國剛成立的時候,海軍艦船30多艘,總噸位4萬多噸,據說按噸位排名世界十六位。

  其中最大的一艘,是清政府遺留下來的4300噸的海圻號巡洋艦,其他的都是千噸級的小船,都不太敢出遠海。

  這等實力,想要保護1800公里外的大納土納島,那是天方夜譚。

  但當時為了盡快獲得國際承認,他們又必須立即劃下疆界。

  所以,大納土納島在當時是不得不放棄的。不然,西方國家中,荷蘭就要從中作梗。

  而一旦一段疆域不被一個列強承認,整個疆域的合法性都會受到懷疑和覬覦,這要是扯皮起來,那將更加不劃算。

  而從國家戰略上來說,納土納群島或者大納土納島都是龍國的天然疆土。

  因為只有擁有了納土納,南海的千里海域才有了一個陸地支點,不然南海一帶就很容易被周邊國家侵占利益。

  咱們后來為什么要一直在南海填島,還不是當地沒有一個大面積的島嶼作為戰略支點。

  可光靠島礁填海不僅成本高昂,還面積狹小,依舊很容易遭到圍攻。

  舉個例子,要想安全起降戰轟,那就需要3000米長的跑道,

  從人文上來說,大納土納島上還有華族人口2萬多人,早年占據島上總人口的90以上。

  哈托時期爪哇政府就已經在不停的向大納土納島上移民爪哇族,以稀釋華族人口比例。

  如果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再過些年,華族在島上就不再是主要族群,影響力將大大下降。

  以后再想將這里收回將變得遙遙無期,且機會渺茫。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