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704章 漫話“見面宴”

  幸虧今天孫志偉開了車到了站臺,不然,童佳佳帶了這么幾個大包裹,還真不好通過旅客通道出去。

  今天他開的是一輛白色的波蘭產的華沙230,這是一款老車型了,以前級別低了還配不上,現在就沒問題了。

  這幾年國內開始有錢了,從外面進口了不少車子作為公務用車。

  外交這一塊用的主要車型除了國產的紅旗,就是毛子的吉姆和伏爾加,還有防彈型吉斯115。

  三排座紅旗他可不好開出來,防彈車更沒必要,他就開了一輛比較低調的老華沙出來。

  在站臺眾人異樣的目光中,兩人好不容易才把幾個大包裹塞進后座上,然后就趕緊狼狽的開車離開。

  半路上,孫志偉一邊開車一邊詢問童佳佳:

  “佳佳,你這都拿了什么回來啊,那么大的包裹,還一次三個。”

  “嘿嘿,我跟你說,有一個包裹里面裝的全是好煙好酒。”

  “媽說了,爸最近咳嗽的厲害,以后都不給他抽煙喝酒了,我就把老爸存煙酒的柜子給清空了。”

  說著這話的時候,童佳佳還手舞足蹈,一臉的興奮樣子,看來她是早就想這么干了,這次終于得償所愿。

  好嘛,過幾天他再去琴島不會要挨打吧,老丈人是舍不得打閨女,打女婿他可一定不會手軟。

  “那另外兩個包裹呢?”

  “還有一包全是不常見的海鮮,新鮮的都用冰箱凍硬了,另外還有不少干貨。”

  “媽說了,京城這邊海鮮少,讓我們拿海鮮來送人。”

  孫志偉聞言開啟空間掃了一眼海鮮包裹。

  包裹里有很多凍住的他沒見過的海魚,除了其中有一大塊魚肉看著像是金槍魚外,其他的他大都不認識。

  倒是干貨他認識不少,里面有鮑魚、海參等珍品。

  雖然現在海貨都不是很貴,但鮑魚、海參自古就是海八珍,這東西不管哪個年代都不便宜。

  老丈人畢竟在那個位子上,即使他不收禮,親戚朋友們送點食材他也不好拒絕。

  想著這么一大包海鮮,也不知道老丈人攢了多久,結果現在都被他閨女給薅走了,孫志偉心里就有點暗爽。

  等高興完了他才突然想起,家里的閨女也要嫁人了。

  以后孫紅纓這丫頭,不會也跟童佳佳似的,從他這里薅羊毛吧?

  想想這事還真不是沒可能,丫頭出嫁了就有了自己的小家,以后再有了孩子,父母的地位就更要往后靠了。

  越想越沒意思,孫志偉連見到老婆的欣喜也淡了不少,唉,怪不得天下的老丈人看女婿大都沒個好臉色。

  中午回到家中簡單的吃個了面條,下午,童佳佳就跟楊桂花一起逛街買東西去了。

  這幾年國內正在逐漸實行生產資料的價格雙軌制,很多產品都有了兩個價格,一個是計劃內的‘平價’,一個是計劃外的‘議價’。

  1981年批準對超過基數生產的原油,允許按國際市場價格出口。1983年批準對石油、煤炭超產部分實行加價出售;

  1984年批準工業生產資料的超產部分,可在加價20以內出售,今年更是取消了價格限制,超產部分允許按市場價格出售。

  這就是現在‘計劃外物資’批條的由來,眾多有關系、有門路的中間人,依靠轉讓‘計劃外物資’批條掙到了第一桶金。

  價格雙軌制不僅體現在工業方面,農產品也在逐漸開放。

  前幾年就開始出現的‘議價糧’柜臺,就是最早的農產品價格雙軌制的縮影。

  童佳佳她們出去買食材,是為了準備明天的“見面宴”。

  兒女處對象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親家第一次見面吃飯,可不是簡單的吃頓飯那么簡單。

  這頓飯,吃的是臉面,聊的是心意,定的是兩家往后相處的調子。

  處得好,兒女成親后少些磕絆;處不好,可能還沒進門就埋下矛盾的種子。

  《禮記》里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親家初次見面,講究的就是個“禮”字。懂規矩、知分寸,才能讓這頓飯吃得熱熱鬧鬧,為兒女的婚事開個好頭。

  首先,不能一上來就談錢談條件,先聊感情拉近距離。俗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可婚事不是買賣,情分更重要。

  雙方都是第一次見面,重點是認識彼此,聊聊兒女相處的趣事,說說兩家的家常,先把“親戚”的感覺找回來。

  就算最后要聊彩禮、婚房這些事,也得等氣氛熱絡了,笑著說“孩子們的事,咱們商量著來,都為了他們好”,這樣誰聽著都舒坦。

  孫志偉家倒不在乎經濟方面的問題,肖啟航的父親能做到師長,家里的條件也不會差了。

  所以,在經濟條件方面孫志偉并不擔心,他反而要盡量藏著點,別太露富,把親家給嚇住了。

  其次,別總夸自家孩子,多夸夸對方孩子的好,俗話說“打人不打臉,夸人要夸點”,給足對方面子,關系才能近。

  畢竟以后孫肖兩家是要長期相處的,一開始就把兩家關系就處好了,兒女們以后也不會夾在中間為難。

  老話說“抬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揭他人短”,多夸對方的孩子,其實是在給對方臺階下,也是對對方孩子的認可。

  你夸他家孩子懂事,他夸你家孩子能干,一來二去,心里都熨帖。

  要是總捧著自家的、貶著對方的,人家心里能舒服嗎?往后大家還怎么當親戚?

  再次,飯桌上少不了喝酒,但親家第一次見面,喝酒得有分寸。

  別逞能也別勸酒,俗話說“酒滿敬人,茶滿欺人”,但過量了就傷了和氣。

  喝酒的時候最怕勸酒,“不喝就是不給我面子”、“男人哪有不喝酒的”,這種話一出口,氣氛就尷尬了。

  總之,親家第一次見面,說到底是為了兒女的幸福。懂規矩,不是客套,是尊重;會說話,不是圓滑,是真誠。

  把姿態放低一點,把情分看重一點,多替對方想想,少計較自己得失。

  這頓飯吃好了,兒女的婚事也就順了,往后當親戚,也能和和氣氣,這才是真的一順百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