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劇本不錯,你去跟公司對接一下,問問具體情況。”
盛檸合上劇本,點燃一支女士香煙,問:“春節檔的戰況現在怎么樣?”
助理忙轉回注意力,一邊記下劇本任務,一邊說:“嗯…目前《怒發沖冠》還是第一,已經35億的票房了,連續半個月都是票房日冠軍,另外就是彭宸一番的《捕魚行動》…彭宸這次升咖了。”
“最后…《匆匆那年》這部青春片也破了5億票房…業內外都很意外。”
盛檸微微沉默。
助理頓了頓,補充:“《匆匆那年》是上映前改的名字…是香江今歲公司投的項目。”
“好像…好像是因為池野給她唱的那首OST改的名字。”
“……我知道,今家的項目嘛。”
盛檸看不出什么情緒波動,只是想起了另一件事:“那個朝天娛樂不是也有電影要上嗎?怎么沒動靜?”
“……檸姐你是說今明的電影嗎?他…他投了兩個億,現在上映了快半個月,票房還沒破億…確實沒什么動靜…賠的很慘。”
盛檸嗤笑一聲,遂搖頭:“記得跟公司對接劇本的事情。”
“知…知道了。”
助理忙點頭。
2026年的開年第一爆屬于《星你》和#池畔夏語#,但真正的大爆卻永遠屬于最受矚目的電影圈。
內娛電影春節檔早在春晚前就已經開始,當時,圈內各家資本、大咖角逐的力度已經凸顯,但因為《星你》和《青花瓷》的光芒太盛,版面被截。
直到現在,隨著幾部“大片”的票房大爆,整個圈內外才被徹底攪動、高潮起來。
首先,四字確實沒跟池野捆綁,因為無論是他,還是他的粉絲,甚至在路人眼中,他都是不應該跟池野捆綁什么所謂四大頂流的。
因為——他現在已經接近“百億小生”的咖位,電影實績方面內娛沒有一個頂流是他的對手,也不配成為他的對手。
《怒發沖冠》上映后,雖然口碑參差不齊,一度被人質疑是“四合院情景喜劇”,更有刷票偷票風波,但票房成績卻是實打實的。
截止到目前為止,《怒發沖冠》已經突破了30億票房,預測票房高達45億。
作為電影的男二,林烊千瑞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抗票房”能力,結合他早先拍的幾部電影均都實現了票房大爆,因此,四字給眾人的印象,已然是一名真正的電影一線小生。
——唯一一位電影一線頂流小生,因為“影圈中生”,基本沒小生能混出頭。
而其他混電影圈的小生跟他比,要么流量不如他,要么票房不如他。
總之,這樣的四字,跟池野捆綁,那就是純“倒貼”,給對面抬咖,所以,可可當初才會說,四字應該是被人“坑”了,人家現在是不需要去蹭他的。
真蹭了,粉絲第一個不樂意,高高在上的百億小生,未來的影帝,不屑于去“下凡扶貧”。
所謂“四大”,不過是個笑話,真正的排名應該是,四字斷層第一,池野、郁言雙頂流,再往下不用看,都是路邊一條。
當然,彭宸對此有不同意見,因為《捕魚行動》的票房同樣很猛,位列今年春節檔第二。
而且,他比四字更“強”,四字是《怒發沖冠》的二番,他是一番啊!
所以,這段時間圈內其實打的很激烈。
——今歲賺的同樣很“激烈”。
“都5億了嗎?天,這一首歌影響這么大?”
香江,光影拾夢。
今歲看著手中的報表,忽然有種“喜極而泣”的沖動。
《匆匆那年》,就是《流螢小巷的舊時光》。
當初,今歲還想找池野主演這部電影的男二,但當時池野沒檔期,最后照例給姑姑寫了一首OST。
因為這首OST,《流螢小巷的舊時光》改名成了《匆匆那年》。
因為這首OST和“池野金曲”的名頭…以及蹭了《星你》和《青花瓷》的熱度,《匆匆那年》的票房竟然出奇的高。
投資不到一億,上映半個多月5億,預測可能破10億,這確實是高,甚至已經是賺麻了的意思。
今歲是萬萬沒想到,青春片竟然能賺這么多錢…她處心積慮一直想往內娛和電影圈擠,那么多次的大投資都失敗了,沒想到,最后竟然靠著一部《匆匆那年》回了口血,雖然…口碑不怎么好,但…
相比老哥今明賠的褲衩子都不剩…她簡直幸福到沒邊了。
“這池野有玄學啊,自從他離開悅納,只要和他沾上邊的東西,好像都好了起來。”
姑姑感嘆:“《流感》必須拍!花多少錢都得拍!”
張姐沒忍住:“……雖然但是,不應該是悅納有玄學嗎?”
“哈,不管誰有玄學,我現在要給今明打個電話了,沒他對比,我感受不到成就感。”
今歲也是主打一個自己的痛苦建立在老哥的破產上,掏出手機,就撥給了老哥。
與此同時。
《女孩》劇組。
“這都能預測10億票房…青春片這么賺錢嗎?”
劇組開機已經三天時間,這天,可可過來探班,向池野匯報《匆匆那年》的成績時,由衷感嘆——這部電影,池野工作室是投了錢的。
“青春片本來就是以小博大的常客,而且…姑姑營銷不太行。”
池野對這個票房成績并不意外。
因為這個世界的青春片本來就很匱乏,絕大多數又都是爛片。
而《匆匆那年》雖然也很狗血,但有了OST的加持和爛片對比,加上目前已經復蘇的大盤,能拿到這個成績,并不稀奇。
但10億估計夠嗆…以現在的口碑來說,7、8億就已經到頂了。
盡管如此,池野還是賺了一大筆錢。
并且,他確實覺得《匆匆那年》的口碑和姑姑的營銷不太行。
現階段的電影圈,口碑決定著一部商業片的上限,營銷決定著突破上限,而在《星你》之后,池野個人已經“拓展”開了亞洲市場,所以他的野心和目標,絕不僅限于內地,而是全球票房。
《那些年》在2012年(十四年前)的全球票房是5900萬美金,4.25億人民幣,口碑8.1,是當時引爆內娛的現象級青春片,華語青春商業片中的經典教科書,在東南亞地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但礙于時代和拍攝地的原因,部分情節會被人詬病。
所以,池野特意找機會抽了幾個頂級編劇的功底,加上王正權威抄襲魔改,前幾天,已經將《那些年》完整版的劇本寫了出來。
本土化、時代性、無狗血、青春、純愛。
內娛現在還未出現過這類“純愛無狗血”的影片,因為大家習慣性的想讓劇情更“跌宕”,這是一處市場空白。
池野不一樣,地球上有太多純愛卻大爆特爆的電影,所以他有太多精華可以吸取,更有著足夠的“底蘊”,讓“池教授”變成“校園男神”,讓商幼舒變成“全民初戀”。
這種類型《星你》首次主演電影男一號,以及青春片要如何營銷的大招。
池野工作室進入電影圈的第一波,小投資,大回報。
這是池野定下來的目標,拍攝時長一共兩個月,非常短,但質量卻要得到保證,同時磨合工作室的電影團隊。
《那些年》的故事很簡單。
類型:青春/純愛/成長。
2008年,南方小城“青川中學”迎來了兩個高一新生,周野和沈佳宜。
一個是吊兒郎當的理科“差生”,一個是倔強傲嬌的文科班長。
從互相嫌棄到共同成長,他們和一群伙伴經歷高考、青春悸動、家庭矛盾,最終在十年后的同學會上,解開所有遺憾,走向彼此。
——“遺憾是青春的韻腳,但愛是最終答案。”這是電影的主題。
——“我們終將成為自己,再成為我們。”這是男主角周野從自卑到自信,沈佳宜從順從到勇敢,雙向奔赴的青春,更是打破“青春就該狗血遺憾”的消極論。
2月初。
劇組。
晨光斜斜掠過走廊的玻璃幕墻。
池野一抬眼,就撞進一片流動的藏藍。
她穿著一身最普通不過的藏藍色校服,校服洗的有些發白,但卻干凈整潔,帶著股洗衣粉的清香。
她的發飾也很簡單,只隨意扎了一個這個年齡女孩最常扎的高馬尾,普通的黑色發繩,上面綴著幾顆小小的銀色星星,一張白嫩清純的小臉素面朝天,身姿窈窕,又帶著點女孩的稚嫩。
她懷里抱著一本書…言情,就這么安靜的站在那里,但劇組的人卻看呆了。
美,太美了。
明明全身上下最值錢的都不超過200塊,但她站在那里,就仿佛自帶吸睛效果,讓和她同校的男生看一眼,就會怦然心動“一輩子”的“美”。
是的,這不是普通的美,這是每個青春期男生,都會遇到的那個“她”。
那個讓他們自卑又愛慕,成年后偶爾會想念、遺憾自己當時是個傻逼的那個“她”。
“沈佳宜”活了過來,不需要任何演技,商幼舒站在那里,就是“初戀”。
“白月光”具象化了,沒人能對現在的“沈佳宜”生出抵抗力——除非他不是男人。
池野是個男人,所以他覺得:請商姐真是請對了!
你有這張臉,你不來拍點這種片子造福觀眾,非要去拍那些爛片,非要懶著不動?
可恥!
他這樣想著,也就說了出來:“商姐,要是我們在一個學校,我肯定喜歡你。”
“嘿嘿。”商姐微微一笑,瞬間破功,但又沒那么破…因為“沈佳宜”這個角色,本身就是池野為她量身定做的。
表面上“兇巴巴”的學霸女孩,背地里卻是個喜歡偷偷看言情的古靈精怪的“宅女”。
她因為優渥的成績和嚴苛的家庭教育,是個“乖乖女”,但內心深處,卻又有著自己的堅持和倔強。
“小池老師,你也蠻帥,就是照我差了點…嗯,但我也會追你的,因為我喜歡帥哥。”
商姐晃悠著小腦袋,眼眸卻真的在偷偷瞟池野。
嗯…男神不需要多說,跟她一樣,站在那里,就已經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池總別的不說,他拍的項目,顏值方面確實是吊打其他人…太猛了,這片子上映,不沖著劇情,就光是看這兩人的臉,我都愿意掏錢。”
剛加盟工作室的電影新導演感嘆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拍馬屁,但…
“兩位老師,準備好就開始了噢。”
池野看向商姐:“白月光準備好了嗎?”
商姐探過腳尖:“男白月光準備好了,我就準備好了。”
“……各部門,各就各位,Action!”
話落,《那些年》進入拍攝。
2008年,夏。
初遇。
青川中學·開學典禮。
烈日下,新生隊列歪歪扭扭。
周野的畫外音響起:“2008年,兩個關鍵詞:北京奧運,和……沈佳宜。”
鏡頭掠過蟬鳴的梧桐樹,定格在低頭記名的女生側臉。
臺上的領導絮絮叨叨的講著廢話文學,臺下,周野和死黨劉杰正激動的用諾基亞看著NBA斷斷續續的文字直播。
突然,一粒粉筆頭精準擊中了他的手腕。
周野一愣,抬頭,就看見第三排前方,扎馬尾的女生轉回頭的側臉——鼻尖上有顆小到幾乎看不見的痣。
“同學,你手機反光晃到我了。”
她遞來的紙條上這樣寫著,字跡工整娟秀的得像是印刷體。
周野瞥了她一眼,哼哼了一聲,在背面畫了只被閃瞎的柴犬傳回去,然后…收獲一個白眼和又一顆粉筆頭。
——后來他才知道,這姑娘是他們“內定”的班長沈佳宜。
“傳說”,她書包里永遠裝著三種顏色的粉筆——白色用來講題,彩色用來畫板報,黃色專門對付上課走神的家伙。
第一次月考后的換座位,命運般地把他們安排成了同桌。
某天,沈佳宜發現墨水瓶總莫名其妙少半截,直到午休時撞見周野偷偷用鋼筆蘸她的墨水。
“這是天津老牌的藍黑墨水,PH值5.3不傷筆。”
她突然出聲,嚇得周野差點打翻瓶子,好笑:“你直接說一聲會死嗎?”
“會。”少年耳尖通紅。
“死要面子…”
她咕噥了一聲。
第二天,沈佳宜桌上多了瓶全新墨水,標簽上畫著只吐舌頭的柴犬。
她擰開聞了聞,突然笑了——這傻子居然往里面摻了微量的青草香精,因為上次閑聊時她說最喜歡雨后割草機的味道。
期中考試前,沈佳宜的物理筆記意外丟失。
放學后空蕩蕩的教室里,周野扔來一本手繪筆記——每道題都配了漫畫圖解,洛倫茲力被畫成穿披風的超人,電磁感應變成跳交誼舞的正負電荷。
“理科生的浪漫,將就著看吧。”
他裝作不在意的低頭整理書包,沒看見女孩泛紅的眼眶。
后來這筆記被沈佳宜裝訂保存,在電磁感應那章夾了張便簽:“今天發現你看示波器的眼神,就像在看星空。”
“……商幼舒怎么還越演越好了呢?”
《那些年》開拍一個月,導演看著監視器內的那對“金童玉女”,尤其是“沈佳宜”泛紅的眼眶,和看向池野的眼神,有種莫名被人戳中心窩的感覺。
“池總也演的好…他自己寫的本子,里面應該有他曾經的遺憾吧…”
另一人搖頭:“商幼舒明顯是那種代入型演員,她演技一直都時好時壞,這種情況只能說明,她確實很喜歡這個劇本…很代入。”
導演點頭,又搖頭。
“怎么了?”
“他倆真的好“白月光”。”
眾人:“……”
商姐確實很代入,池野也很代入。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如此。
時間如水,匆匆流逝。
一晃,《女孩》拍攝進程已經過半。
這天,導演坐在監視器前,盯著教室內的畫面,仿佛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親眼目睹了“池野”和“商幼舒”從初遇,到相識,再到懵懂的好感,最后…“相愛”。
他們在另一個時空中,“經歷了”悲哀。
汶川地震那晚,整個教室都在搖晃。
老班的保溫杯滾到講臺邊緣,枸杞像血珠一樣灑了一地。
沈佳宜的鋼筆尖戳破作業本時,周野正把《三體》塞進課桌。
他們隔著三排課桌對視——這是相識半年來第一次,周野在她眼睛里看見裂縫。
捐款箱傳到第三組時,林小雨突然尖叫:“周野你瘋啦?”
兩張皺巴巴的百元大鈔躺在箱底,相當于他半個月的早餐錢。
沈佳宜的紅筆在記名簿上懸停,墨水暈開成小小的驚嘆號。
凌晨兩點的小吃店后巷。
周野數著胳膊上的淤青,呲牙咧嘴。
母親用搟面杖打的痕跡泛著青紫,和星空一個顏色。
頭頂突然傳來開窗聲,沈佳宜的絨線手套掉在他腳邊,里面裹著半盒云南白藥。
梅雨季的某個傍晚。
他們在校門口撞見暴雨。
周野搶過沈佳宜的折迭傘撐開,卻把三分之二面積讓給女生那邊。
走到分岔路口時,沈佳宜發現他左肩校服已經濕透。
“憨批,感冒了怎么做我的輔導對象?”她突然拽住他書包帶往自己家方向走:“我爸煮了姜湯。”
那天,周野記住了沈家玄關的味道——雨腥氣混著書卷香,還有沈佳宜頭發上飄來的淡淡薄荷洗發水氣息。
他捧著姜湯碗的手在抖,不知是因為冷還是因為沈媽媽那句“佳宜第一次帶男同學回家。”
“咔。”
導演喊咔,這天,是《女孩》開機的第一個半月,這部電影只剩下后半段“虐”的劇情,和峰回路轉,即將殺青。
有助理跑過來遞上水和毛巾,商姐眼巴巴的看著池野:“小池老師,我們不拍了好不好。”
剛接到可可微信消息的池野一愣,抬頭:“不拍了?為什么?”
“我想讓周野和沈佳宜永遠停留在這個時候…我不想拍后面的劇情。”
池野更懵:“結局很好啊,過程也不狗血,為什么不拍?”
“……我不想,沈佳宜她會受不了的…你是渣男,小池老師,你沒有心。”
聞聲,池野卻一怔,又低頭看了一眼可可發來的消息。
——是不是渣男不知道,但在某些人眼里,他確實不是好人。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