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稻谷產出多少?”
收割之后,一筐筐的新鮮谷粒被收攏起來。
第一畝地的谷物,已經開始稱重。
“六百二十斤。”
“倉中國秘境呢?”
“秘境中產出更高一些,第一畝地產出802斤。”
宋無忌略微計算了一二,第一次開荒才五千畝,第二次開荒種下的血稻谷還沒有成熟,而倉中國秘境可耕種的田畝,也不過一千二百畝。
加起來不到四百萬斤血稻谷。
城中百姓練武之人,最少一日要兩斤口糧,將近三萬人,一天就是六萬斤,這四百萬斤,也不過可以吃上兩個月。
就算加上妖魔血肉、一些種植的蔬菜,也只能三個月左右。
“其實齋僧秘境、虎方秘境等地,也有嘗試種植血稻谷,只是齋僧秘境鬧了旱災,虎方秘境開辟的田畝有限……”
宋無忌則看向氣運池,在這些田畝豐收之后,再一次反哺了了氣運,但不算多,一畝地反哺了一個人的氣運,要回本,還得二十次豐收才行。
呂瀚道:“其實也算是一個豐收年,那些妖魔,一個個本體巨大,腌制的肉干還剩下許多,夠吃四個月左右。”
“第二批開荒的田地,兩個月后也能收獲。”
“四個月后,這些田,還能繼續產出一季稻谷。”
宋無忌道:“這些都是濕稻,且帶著谷殼,如果按照計劃,每人分配口糧,肯定是不夠的,先全力供應正卒。”
“黃家大院的鵲橋秘境,除了種桑,也可以種田,多派些人去開發。”
“至于其他人。”
宋無忌斟酌道:“按照之前第一次妖魔攻城的功勛,給戰死英烈的家屬分田地吧!”
“至于武卒,每個正卒,給他們授五畝地的。輔卒,授兩畝地,隊正授十畝。”
“至于普通老百姓,則按照累積工分來算,修城墻的、開荒的,都按照額度來兌,每人最多可兌良田兩畝。”
“另外,接下來的開荒,每開荒三畝荒地,納一畝為官田,兩畝自留為私田。”
“讓他們自己多種點,多開荒,補貼口糧。”
“等田多了,再徹底放開,官田保持有個兩萬畝左右,便足夠維持五百正卒運轉了。”
“等這五百正卒滿了,就擴張,再訓一千五百正卒。”
宋無忌問向呂瀚道:“你有什么人推薦,可以來當這個分田吏?這可是一個肥缺。”
“讓辛無涯去吧,他是個稻草人,不至于貪污受賄。”
“他最近跟黃巧云學了編織之道,已經在收攏稻草,編織其他稻草人了,這些稻草人,只差臉上糊一張甲馬紙,就可以開光,雖然靈智很低,但也勉強可以幫忙做些事。”
“五行司農們很喜歡這些稻草人,認為一個不入流的五行司農,搭配兩個稻草人,就可以照顧十畝田地。”
“但只有辛無涯編的稻草人才有靈性,便是黃巧云編的,都不能賦與靈性,產量不算高。”
“這應該是他的天賦。”宋無忌道:“像是我的火法天賦,便可以法有元靈了,做飯的天賦,也可以有食靈,他或許有些編織草人的天賦。”
“黃巧云雖有些編織天賦,但感悟尚淺,能編出法器來,卻不能賦予事物靈性。”
宋無忌高舉社令,施展律令,由于是開放土地私有制,百姓人心所向,不僅沒有消耗氣運,反而氣運高漲,升了兩成才止,同之前的修沐律令一樣。
這律令一出,頓時自內到外,傳到了所有人的心靈。
所有人都熱情高漲!
老百姓對田地的熱愛,占有欲,遠遠超過了宋無忌的想象。
或者說,開荒開荒,結果沒有一畝地屬于自己,讓老百姓心里其實已經有了嘀咕。
大鍋飯再好吃,哪里有小鍋小灶來得如意?
自家想吃點好吃的,還得躲著人。
如今終于肯分田了,怎么也得為子孫后代攢點家底吧。
一時間許多人都涌到了縣衙,想要問清楚到底怎么才能授田。
宋無忌把呂瀚打發出去介紹律令政策,這方面他是專業的,畢竟是個舉人出身,于百姓間也有威望。
宋無忌解決了此事,便去尋了林法靖,外出征戰之前,還得把下赤柱火井之事解決了。
林法靖已經布置好了陣法,正在調試。
不過宋無忌并不著急,等著天羅織女把天羅地網織好,天羅可以編織法度,籠罩全境,監察妖魔。地網可以鎮壓地脈、水脈節點,保證無有天災,可以收伏神煞、敕封地祇。
以此天羅地網梳理周邊,必然是風調雨順,不懼妖異、詛咒。
“那蜃龍的元神,已經被收入蠶蟲之中,僅僅其肉身被鎮壓,還需要繼續鎮壓么?”
林法靖道:“蜃龍修成了煉假修真之術,任何一團蜃氣本源出逃,都可以演化為分身,元神,這些分身、元神的目的,亦都是為本體脫困做準備。”
“不然你如何覺得,蜃龍元神,僅僅是七品,竟然需要我們鐵柱宮千年鎮壓呢?”
“那蜃龍本體是幾品妖魔?”
“四品巔峰。”林法靖道:“不過那是千年前的事情了,鎮壓了這么久,又分出這么一團本源出來,定然由衰弱許多。”
“宋境主已經煉成了火符金丹,甚至修出來火法元靈,足夠加固赤井封印了。”
“這孽龍沒有悔改之心,這次出世也是禍害蒼生,無需再給他機會,幫他吐哺化龍了。”
宋無忌知道蜃氣的克星是黃泉水,有黃泉珠在手,且內里封印了一頭黃泉墮龍,對蜃龍已經不怎么懼怕,況且還得了一瓶幻真丹,最克制蜃龍幻術因此道:“就今日去把,百姓們正在豐收,現在還忙,忙完這段時間,我就打算去攻打建新縣。”
林法靖聽了,眼睛一亮,說道:“我鐵柱宮其實保留了一部分太平道統,有訓練道兵之法,亦有天罡大神通撒豆成兵殘法,宋境主可以考慮和老頭子談判一二,換一支道兵來用。”
“鐵柱宮想要什么?”
“傳播道統吧,大概是這樣,尤其是佛門秘境,如果境主愿意在請一些師兄,在齋僧秘境中建設道觀,想來老頭子肯定會有興趣的。”
宋無忌覺得這法門不錯,齋僧秘境中自從毀佛拆寺之后,佛門詛咒便加速了秘境惡化,土地越發干旱。
宋無忌也進去行雨過,但只能改變一時,不能從根本改變,整個秘境越來越干旱,氣侯異常。
若非留著寺廟,可以招募武僧,宋無忌連那十座寺廟都不想留了,如果道士們愿意進入齋僧秘境,只要有本事保證風調雨順,宋無忌肯定首選道門。
無他,哪個有用就用哪個,實實在在的拿來主義。
當即二人飛往逍遙山,鐵柱宮。
到了鐵柱宮,有林法靖帶路,倒是多看了些風景。
很快便見到了方丈林法凈。
林法靖只對林法凈道了一聲:“師兄,宋境主我給你帶回來了,人家可不容易了,一個人管幾萬人吃喝拉撒,還要斗天斗地,斗妖魔,你別太坑了,多拿些好處來。”
“人家為了讓我更好領悟六甲奇門,把整座城池的風水大局都交給我做了,我有感覺,這次肯定能結出大道金丹。”
林法凈沒有理會他,只對著宋無忌道:“福生無量!境主別來自幽冥而歸,可見到了幽冥如何?”
宋無忌略微說了一二經歷,著重講了地府黑霧之事,以及那些被污染墮化的鬼神,林法凈聽了,微微點頭:“果然是大劫到來。”
宋無忌沒有問這些神神叨叨的事,只想著趕快完成之前答應之事,了結一段因果。
卻聽著林法凈道:“宋境主,你看我逍遙山如何?”
宋無忌:?
林法凈道:“如今三界六道失序,天庭地府自身難保,人間妖魔橫行,是最壞的時代,但也是最有機緣有氣運的時代。”
“我觀宋境主,身懷龍氣,可為上古三皇五帝一般,為人族開拓的圣王!”
“貧道我雖非上古廣成子之流,可為黃帝之師,亦愿輔開龍庭,為人族爭奪一份氣運。”
“不愿意。”宋無忌只是一個灶格在身,本意不為權利,其實只希望天下太平,做皇帝不是本意,況且,這是一個苦差事,如今就一座太昌境,就有些焦頭爛額的,更別說別的了。
林法凈道:“宋境主且聽貧道碩,皇者,只是一個名號,可以召集天下能人異士來投,目的是為了恢復三界六道秩序,或者最簡單的,就是恢復人間道和平,若只單打獨斗,很難有成果。”
“元始天尊證道之前,做過天帝之位。”
“太上老君,也演化過女媧,摶土造人,是為人教之祖。”
“靈寶天尊,曾在混沌未開辟之時,便講法宣道,三千混沌魔神引以為師。”
“不必拒絕,種種名、種種相,只當是太上八十一化,是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該變成什么模樣,便是大道之理。”
“宋境主持火德,正是燧人氏薪火相傳,文明遺種。”
宋無忌被他忽悠得,竟然琢磨起來了:“好像有點道理。”
林法凈道:“再說,誰言灶格就低了?”
“那都是曾經三界六道高位已被占領所致,現在秩序已破,連妖魔鬼怪都想占據高位,你不去先占了位置,難道要等妖魔鬼怪去占了位置么?”
“不過,有句古話說的好,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宋境主當做好打算,等時機一到,我等才能有法托舉。”
宋無忌揮揮手:“現在才占據一縣之地,哪里敢說別的,不過你說的對,確實不能讓妖魔,乃至于邪神之類,甚至心懷不軌之徒占據高位。”
“是然。”林法凈摸摸胡須:“這樣如何?”
“正所謂不依國主,不立法事,如今逍遙山也在太昌境人間道治下,我逍遙山鐵柱宮,自是愿意為境中排憂解難。”
“境主只需設立一個僧道司,主管僧道之事,無需多設道觀、廟宇,便那城隍廟中駐辦,我且派遣高功、經師,設醮祈福。”
“設醮祈福有什么用處?”
“可以賜福增運。”林法凈道:“運達則命通,逢兇化吉,遇難成祥,心想事成,萬事萬應。”
“此外,城中百姓,還可前往城隍廟,學習法術、鍛造法器、煉制丹藥、繪制符箓。”
“此外,亦有儀軌,不必拜三山神圣,便可成為道童、箓生、道士。”
“那便是民箓體系,以信奉神圣為本,比如灶神,便可設置灶箓,灶王教便有此箓,城隍有城隍箓,土地有土地箓。”
宋無忌想到了之前城隍二十四司行走的符詔,便仔細問詢。
“那自是不同,箓是模仿神靈本身之力,而非借助神靈之力,是神靈對自身權柄的授予許可,受箓者施法在某種意義上,可認為是其神靈本身在施法。”
“不過此體系,一旦神主隕落,自是萬法不靈。”
宋無忌雖能傳火集薪,但祭火者對灶火的運用還是很粗淺,只能宋無忌被動輻射,只有宋無忌的服食、灶火、味靈、庖丁……幾個特性,能夠隨機得到。
若是可以構建灶王箓法,傳下去,不說別的神通,單單是灶王七法,他們可以主動使用,哪怕威力只有宋無忌原版的百分之一,那也是足夠相當于剛剛九品的高手了。
況且這些道士是真下定決心投靠了,竟然愿意派遣道人去幫忙煉丹、煉器、制符……這些技術,都是高端技術,宋無忌這邊正是缺稀。
宋無忌當即道:“那便聽道長的。”
林法凈摸著胡子笑呵呵,隨即領著宋無忌到了一處庫房:“貧道知境主如今缺糧,我逍遙山有洞天,天柱寶極玄天,洞天之中,有仙田、靈田,許多,亦積累了一些糧食,便贈予境主一些。”
“只是我們修道之人,少吃五谷,因此都是種的黃精,以黃精九蒸九曬之后,做口糧,也叫仙人糧,作服食之用。”
“仙人糧,再煉制成丹丸,也名辟谷丹,一粒可抵三日不饑,且滋養肉身,宜作行軍之用。”
“老道便做主,贈予境主,十萬丸辟谷丹,這已是洞天中九成存貨。”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