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9章 馳援天子

  天色昏暗,安邑城南近郊。

  天子行轅位于一處鄉社,此刻鄉社外楊奉率兵舉火而來,卻被虎賁、羽林十幾人截停門外。

  輔國將軍伏完隔著鹿角詢問:“將軍何故興兵于此?”1

  “河東虎賁趙基聚兵作亂,襲殺李樂、韓暹,本將督兵入衛天子,還請放行!”

  楊奉怒聲回應,火把照映下,就見伏完驚詫莫名:“將軍說笑了,李征西、韓征東并為國家宿將,豈會被小卒所害?”

  “我豈是說笑之人!快快通報天子,請天子決斷!”

  “是,將軍稍候。”

  伏完收斂驚容,后退幾步對舉著火把的兒子伏德低聲:“死守此門!”

  “喏!”

  伏德沉聲應答,伏完接過火把,獨自一人快步去鄉邑內。

  沿途遇到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司徒趙溫與侍中劉艾,楊彪就問:“楊奉何故興兵?”

  “說是虎賁趙基作亂,襲殺李樂、韓暹,想來已奪得聞喜。”

  伏完快聲回答,對楊彪拱手:“文先公去好言招撫此人,所料不差,虎賁正向我等而來!”11

  “好!”

  楊彪果斷應下,引著張喜、趙溫兩個三公重臣就往大門處走。

  劉艾舉著火把跟隨伏完去見天子,天子屋舍外衛尉周忠,侍中楊琦披甲持戟,兩個老人胡須泛白,楊琦瞪眼詢問:“何故生變?”

  劉艾回答:“虎賁南下,已殺李樂、韓暹,奪其兵馬,此刻就在聞喜,旦夕可至!”

  “甚好!”

  楊琦、周忠也轉身跟隨入內,屋舍內此刻也舉著兩束火把。

  即將滿十五歲的天子端坐不動,邊上坐著皇后伏壽,董妃站在另一側,后面還站著宋、趙二貴人。6

  天子劉協只有十五歲,可想而知伏壽、董妃、另兩個貴人的年齡。6

  此刻都神情嚴肅,眉宇間皆無稚氣可言。

  楊琦、劉艾、伏完入內,楊琦回答:“陛下,楊奉舉兵,推說河東虎賁有趙基者謀亂,已殺李樂、韓暹,今聚眾聞喜,旦夕可至。”1

  劉協聞言暗暗握拳,詢問:“王邑如何?”

  “不知。楊奉舉火進圍天子行轅,王邑絕無坐視之理。可召楊奉,觀其膽色,再做決定。”

  見楊琦準備拿下楊奉,伏完當即拒絕:“不可,虎賁隨時可至,楊奉大勢已去,今不過是頑隅負抗,存有僥幸。不若聽任喧囂,形勢窘迫,自會引兵離去。”1

  說著又對劉協長拜:“陛下,臣以為可擬詔,敕封楊奉,念其護衛之功,使之就任一方,為國家屏障。”

  楊奉再壞,也壞不過李傕郭汜,也的確有統兵之才。

  真不給楊奉活路,這里三十多名虎賁、羽林根本擋不住楊奉。

  劉協就看向劉艾:“擬詔如何?”

  劉艾可是當過董卓長史的人,此刻不假思索就回答:“陛下,位高難受其信,位輕則不動其心。不若拜為河南尹,使耕耘河雒,以便今后。”

  劉協思索,這是要讓楊奉過渡走向清貴職務,何況河南尹的含權量很高。

  可問題很明顯,楊奉的官職是非正常環境下授予的官職,哪怕朝廷認可,地方上士人不認可,那等于沒用。

  就是拜楊奉為大將軍,天下各方誰又會將楊奉當回事?

  高官如此,普通職務更不可能讓楊奉滿意,也無法讓楊奉的部屬滿意。1

  楊奉所部過度膨脹,結果就是現在找不到合適的安置辦法。

  劉協也能認識到這方面的問題,可就是如此棘手,無法解決。

  楊琦這時候又說:“陛下,遲則生變,還請速召楊奉。”

  收拾了楊奉,胡才這里就好辦了。

  楊奉與胡才兩個人能湊在一起朝夕相處,沒別的原因,就是胡才性格寬和,能受委屈。

  相對來說,胡才是個很好說話的人。

  拿下楊奉,讓胡才出面就能將大部分亂兵約束住。

  楊琦鐵了心要拿楊奉開刀,可劉協不怎么想殺楊奉,念楊奉護駕之功是一方面,他也不想鬧的白刃相搏。

  離開長安這一路上,百官就真的剩下百人了,實在經不起動亂廝殺。

  這時候南陽郡守左靈披戴鎧甲到門外拱手:“陛下,各署郎衛皆已聚集。”

  聞言,劉協去看侍中劉艾。

  劉艾微微欠身,后退幾步出門,就見院內擠滿了郎官,不乏四十多歲的五官署郎,小半人穿戴簡陋鎧甲,或提劍在手,或握持矛戟。

  火把稀疏提供照明,郎官們便是天子最后的護衛。

  議郎董昭與黃門侍郎鐘繇就站在前排,鐘繇拄著一桿鐵戟抬頭問:“子芳公?”1

  “不得喧嘩。”

  劉艾囑咐一聲,又返身回屋舍。

  屋舍內四束火把燃燒,楊琦見天子遲遲下不定決心,不由閉目長嘆。

  又有腳步聲急促傳來,是鉤盾令:“陛下,安邑出兵,正舉火而來!”

  緊隨其后,伏德也快步而來:“陛下,胡才遣使來報,說右賢王去卑作亂,攻燒衛氏莊園!”

  劉協問楊琦:“這是何意?是楊奉欲驚嚇朝廷乎?”

  楊琦沉眉:“恐非楊奉手段,以臣之見,是匈奴貪衛氏財貨,乘機抄掠。”

  君臣沉默之際,司空張喜快步沖入屋舍,長拜:“陛下,楊奉自云將引兵南下,欲往弘農,向朝廷索求弘農郡守之職。”

  劉協又去看楊琦,又看看劉艾,楊琦開口:“給他,速遣使召胡才護駕。”

  劉協側頭看尚書馮碩,馮碩當即取帛書,捉筆疾書,標準的章草書法。

  確認無誤后,當即蓋下天子印璽。

  至于傳國玉璽,目前還掌握在袁術手里。

  “傳黃門侍郎鐘繇宣詔。”

  鐘繇聞聲將手里破舊長矛丟給身邊郎官,正要進入屋舍時,司徒趙溫快步而來一臉喜色,越過鐘繇直入屋舍長拜:“陛下!楊奉撥馬而走,賊兵突然潰散!”

  一瞬間,屋內壓抑氣氛頓時盡去。

  就連四束火把都歡快跳躍起來,劉協神情也輕松起來,立刻說:“擬詔,傳胡才護駕。”

  “喏。”

  尚書臺幾人應下,立刻又捉筆疾書。

  “報~!”

  羽林郎侯折跑到門前,衛尉周忠轉身到門口問:“何事!”

  “虎賁趙基殺散賊兵,留一隊虎賁后,又督兵追擊楊奉而去!這是趙公手書!”

  “快遣使勸阻,以免有失!”

  周忠下令,目前沒有虎賁中郎將,周忠接過侯折捧著的帛書轉身又回屋舍內。

  帛書很快轉到楊琦手中,楊琦快速掃視:“社稷之幸吶!國朝山野之中,竟有如此英杰!”

  他將帛書雙手遞給劉協,劉協翻閱,果然是趙彥的親筆書。

  簡單描述了虎賁遇襲反破匈奴,誅殺李樂之事,至于誅討宗賊侯氏、殺逆臣馬矢枝這等微末事跡不值得用墨,反倒講述趙基的出身。2

  劉協見此更是長舒一口氣,整個人踏踏實實坐在榻上:“甚好,甚好啊!傳虎賁問話。”

  帛書又被他轉手遞給劉艾,供眾人閱覽。

  幾個公卿湊在一起,看到趙基的出身,都是松一口氣。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現在出現的趙基,以及戰力格外強橫的虎賁,本就讓他們擔憂。

  但這樣出身的趙基,已經打消他們的顧慮。14

膠己人  楊琦轉身立刻對門口的鐘繇說:“立刻去召回虎賁,不得追擊。賊臣楊奉奸滑狡詐,以免為賊所害。”

  “喏!”

  鐘繇只能應下,出身潁川四姓又如何,現在的朝廷輪不到他說話。

  不多時莢童被引來,手里還提著一顆頭顱,單膝跪拜:“臣虎賁中郎莢童救駕來遲,伏望陛下恕罪。”

  劉協瞥一眼被莢童放在面前的頭顱,也見怪不怪:“此是何人?”

  “回陛下,乃賊將胡才。與我軍相遇,被趙中郎一箭射殺,賊眾降服。”10

  頃刻間,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楊琦甚至感覺,現在或許可以將鐘繇喊回來了。

  劉協略感不適,他還是有點喜歡胡才的,就問:“何處誅殺的?”

  “安邑城西,胡才率數十騎欲返鄉,猝然遭遇躲避不及,為趙中郎射殺。”

  莢童回答時,楊彪又引著唐憲入內,唐憲兩手各提一顆頭顱,都是洗干凈的頭顱,分別是略干枯的李樂以及韓暹。1

  這下,屋舍內一時間陷入寂靜。

  楊琦這時候干咳兩聲,問尚書裴茂:“巨光,可知趙基此人?”

  “略有印象。”

  裴茂從尚書隊伍里走出來,拱手回答:“仆返鄉時未見此人,只是聽聞其少年頑強,意氣卓群膽略超凡,非常人所能及。”5

  裴茂望著地上一字擺開的三顆頭顱,他們生前讓朝廷動彈不得,此刻卻擺在地上動彈不得。1

  他對趙基的確有些印象,惡名也是名。1

  一時間只覺得趙斂還是克制了,知子莫如父,若不是早早壓制了趙基,鬼知道這些年會把鄉里禍害成什么樣子。18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