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蝗自太行山而來,雀鼠谷的飛蝗比九澤周邊還多。
這種奇異景象傳到中都行營,公卿們更是坐不住了。
中都這里也有飛蝗,數量明顯很少,又被沿途的網墻、營火殺傷。
所以軍民男女在田間撲打蝗蟲時,還有一種能戰勝蝗蟲的樣子。
不像原來,蝗蟲鋪天蓋地,仿佛能吃人一樣,令人絕望。
糧食就是命,就是最大的財富。
在抗蝗、滅蝗一事上,上上下下的豪強、百姓都有這個動力。
可每次抗爭都是失敗的,以至于生出投降主義者。
在天人感應學說之下,迫使其他人也不敢抗拒蝗神。
而今年,抗蝗效果卓群。
在公卿們看來,也不是趙基一人之功,而是蝗災連續三年,上下吏民已無退路可言。
成功壓制這場蝗災,是背水一戰的吏民之功,而趙基也只是被蝗災、干旱逼迫,不得不抗爭的吏民一份子。
故而公卿們看來,趙基還是趙基,不是那個能斬蝗神、抗蝗的奇偉男子。
在這種固有的傲慢之下,公卿們真的有些舍不得離開太原。
都太累了,中都大營內安逸的生活,以及趙基聚集起來的龐大軍隊,讓公卿們不想輕易離開太原。
現在與趙基聚在一起,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只是討論征討逆臣高干,還沒有正式頒布,就嚇的上黨幾個縣主動派人來請罪。
若是與趙基分別,那么再這么搞討伐高干的事情,可能前腳發布詔令,后腳高干就統率軍隊殺到朝廷面前。
此刻楊琦甚至懷疑李傕的使者已經開始接觸趙基,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能信其無。
各種心思之下,一日給天子講學之際,楊琦開口:“陛下,平陽侯破太原宗賊,重定匈奴之亂,如此殊功,宜加封賞。”
劉協正捉筆書寫,不動聲色詢問:“朕觀趙愛卿有長駐晉陽之意,如何封賞能挽回趙愛卿心意?”
他正在給伏壽寫道歉信,自顧自寫著,又說:“趙愛卿與元明公皆國家柱石,此前桓典、鐘繇等人輕視、怠慢趙愛卿,才惹出兵諫之事。自兵諫以來,朝廷維新,政通人和,所戰克捷。此皆趙愛卿維新之功也,確該策以重位。”
楊琦聞言看一眼左右其他人,就拱手長拜:“陛下,爵封萬戶,遷拜車騎將軍,領侍中議政如舊,如何?”
反正,并州刺史、州牧、鎮北將軍或征北將軍這四個關鍵職務不能給趙基,趙基拿到任何一個,都能合法征辟僚屬。
現在趙基最大的缺點就在這里,無法將身邊聚集的人合法化,因籍貫限制,只能安排為平陽侯國、晉陽侯國屬吏。
而趙基對朝廷也不信任,沒有將身邊人舉入朝中去做郎官。
基本上也就立功虎賁歷任三郎署過過水,或者直接轉黃門侍郎,然后就授官縣令長或縣尉。
“車騎將軍……有些輕了。”
劉協低語,問:“高干可遣使申辯、請罪?”
楊琦不知,扭頭觀察左右,楊彪、楊眾、張喜、趙溫、周忠、司馬防都是一副不知情的模樣,可其他人主要去看楊彪,因為他妻子就出自袁氏。
眾人目光下,楊彪主動開口:“想來還在路上,平陽侯并未封鎖關隘,上黨信使往來通暢。想必最長三日,高干請罪使者就能入朝。”
見高干反應如此遲緩,楊琦就說:“高干乃系袁本初所表,這請罪奏表也該出自袁本初。”
劉協繼續分心書寫道歉信,嘴上說:“袁氏使者入朝,袁氏右將軍有些低了,若是由袁氏推舉趙愛卿功勛,朝廷集議后拜趙愛卿為車騎將軍,或許能令北方和睦。”
寶貴的兵力不應該去打上黨,上黨有什么好打的?
趙基征集的西河等五郡兵還沒抵達晉陽,附近聞訊的黑山軍已經主動開始攻殺上黨各縣。
上黨這地方,高干兵力本來就少,現在飛蝗四起,一身本事也難以施展,無法救援一個個山溝里的縣邑、鄉邑。
一個縣內豪右同氣連枝,面對黑山軍的暴動,自然不想同歸于盡,他們能做的就是趕緊倒向朝廷。
如果縣令長不受朝廷信任,他們也能驅逐縣令長,迎奉朝廷委派的新長吏。
別說公卿老人,就連劉協也感受到了高干的虛弱。
真不用趙基出兵,蝗災之下,黑山軍集體也樂于奉朝廷指令攻伐上黨……反正這個級別的天災下,黑山軍注定要有一些人餓死。
一樣是死,還不如猛攻上黨各縣,說不定就不用餓死了;即便死,也能吃飽了死。
這場飛蝗,再次引爆了黑山軍的那股破壞力。
若是控制不住,黑山軍各部調頭來打太原也是有可能的。
高干若是撐不住,黑山軍會乘勢再殺到魏郡、巨鹿、趙國、常山國等地。
這場趙基討伐賊臣高干的戰爭還沒有發動,高干的敗亡就已經注定,這其實是趙基、黑山軍與袁紹之間的糾紛。
可對朝廷來說,目前應該避免趙基與袁紹全面交戰。
最起碼也要等兩年,讓朝廷站穩腳,訓練出一支勉強可以自守的王師。
有了這支王師,朝廷才有說話、謀算全局的底氣。
否則各路諸侯隨意派遣一支偏軍上雒,把公卿吊在城門前鞭笞一頓,那朝廷還有什么威望可言?
而對袁紹來說,保不住外甥高干的并州刺史,會動搖袁紹對治下的控制力。
想要讓袁紹卸掉高干的并州刺史一職,就必須給袁紹升官,強化袁紹對冀州的控制。
只有這樣,袁紹表面不吃虧,才會答應。
否則這就是寸步不讓、關系生存的大事,到那個時候,趙基也沒退路。
雙方決戰打完,朝廷估計也就跟著完了。
劉協本就聰慧,立刻就找到了安撫袁紹的辦法;而劉協表現出來的聰慧,才是公卿堅持到現在的最大底氣。
耗下去,早晚也能耗死袁紹、曹操。
也就突然崛起的趙基年輕,但這并不妨礙什么。
只要天子待在那個位置上,不主動犯錯,全局影響力增長極快,無人能及。
就袁紹的年齡來說,還能活幾年?
以袁氏的門第來說,現在將上卿右將軍級別的袁紹拜為三公級別的驃騎、車騎將軍也沒有什么問題。
反正這兩個官位也空著,劉協很是大方,詢問眾人:“諸公以為,拜袁氏為驃騎將軍可好?”
再由驃騎將軍袁紹表述趙基功勛,給袁紹留夠表現的舞臺,那么袁紹大概率能放棄高干。
給不給驃騎、車騎將軍,也不影響他們對軍隊的控制。
因霍去病的原因,驃騎將軍比車騎將軍更為清貴、顯赫,而袁紹近期又再招撫鮮卑、烏桓,這個官位能直接撓在袁紹心坎兒。
而朝廷能獲得什么?
當然是上黨郡守!
袁紹不可能讓趙基拿走,也不能讓黑山軍拿走;趙基自然也不會讓袁氏故吏拿走。
這個關鍵職務,就能落到朝廷手里!
上黨在手,朝廷能做的事情就太多了。
不是缺上黨的這點人口錢糧,而是可以通過上黨與各郡建立溝通渠道,將朝廷的聲音傳達到郡縣級別。
這就很很妙了,袁紹、趙基相互牽制,誰都無法輕易奪走朝廷控制的上黨。
誰主動發兵進犯,就要遭受朝廷的責備與道義上的打擊!
河東、太原、河西、雁門、上郡等等之地都能拋給趙基,唯獨河內、上黨必須抓在朝廷手里!
軍營是個神奇的地方,這段時間里劉協只是生活在軍營里,思維發展變化,也開始直接起來。
不必要的東西說給就給,只要抓住關鍵,以后就能反制袁紹、趙基。
若論打仗、治民,公卿們也能說的頭頭是道。
而現在皇帝仿佛靈光一閃布置的局勢,自然也能被精于此道的公卿們看明白,自然樂于支持。
司馬防坐在末席,卻察覺幾個人有意無意打量自己,難道懷疑是他暗中授意、指導皇帝?
想到這一茬,司馬防立刻就難受起來。
如果趙基也看穿這一茬,又不得不接受……報復的話,會不會直接來敲他的腿?
見司馬防神情不安,楊琦、楊彪互看一眼,算是確定了。
天子這段時間轉變這么大,大概率是新來的司馬防教授的。
司馬氏近世以來世代治學漢書,種種漢家典故被他們吃透,自然精于權謀。
對于這種事情,三楊也選擇放任。
反正激怒趙基,倒霉的是司馬防,與他們有什么關系?
即將入雒陽,到那時司馬防影響力更大,被趙基打一棍子,也能省去許多麻煩。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