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50章 牽招擋路

  “那便是趙侍中?”

  張燕引著百余騎抵達,他下馬步行入營,看見一名穿錦袍的青年正跪坐在地書寫什么,背后不遠處佇立‘虎賁中郎將’戰旗。

  “那是隨軍功曹弘農張瓚。”

  趙范解釋一聲,展臂邀請,引著張燕來到大帳處。

  大帳外聚集的軍吏已經散去,大帳內趙基抓著麥餅大口咀嚼,面前是煎烤的馬肉片。

  煎烤肉片,是最快的熟食烹飪方式。

  十幾個人放開肚皮吃,聽聞張燕到來,趙基也起身相迎,與張燕坐在上首。

  張燕有些不適應,他可以接受趙基的年輕力壯,卻有些無法接受趙基異常的英武,有一種讓他不喜歡的天命感。

  不是說討厭趙基,而是不喜歡相由心生,英才天授那一套說辭。

  好的女人被豪右霸占網羅,層層進獻給更高的門第。

  就連好看的男人也會被豪右吸納……所以秦漢以來,基本上可以通過男女相貌來判斷對方的出身。

  民間底層有相貌卓越的,也會被理解為貴人遺種。

  當然了,也有一些衣冠門第發展幾代人,依舊無法改良相貌。

  這樣的家族掌握足夠的影響力,更受歧視,家族團結,反而能反向拉低周圍豪族的顏值。

  秦末之亂,新莽之亂都過于短暫,所以優秀姿貌這種資源極端集中。

  這是后天學習也無法改良的寶貴天賦,底層稍稍出現,就會被豪族吸納,第二代足夠優秀又能向上流動。

  除了幾代人就爆發的那種家族外,五代以上的衣冠郡望基本上已經完成了顏值改良。

  正是后來反復的天下大亂,才讓優秀相貌基因大范圍擴散起來。

  而這秦漢之際,相貌……就是另類的身份證。

  基本上初次見面,就能判斷對方的血統……當準確率超過一半時,自然就成了固有的認知。

  長得帥的人逃亡……被民間收留,本身就是一種合作。

  現在的張燕正值壯年,相貌孔武有力,但也斂容拱手:“今袁氏三面布兵,袁紹親率五萬大軍北上,各軍不安,不知侍中援兵多少?”

  “張將軍難道不知,趙某從來不打順風仗。”

  趙基抓著短匕削切烤肉片:“我先要去看看耿鄉袁軍氣象,再做決定。不過有我來殿后,張將軍各部自能從容退兵。”

  聞言,張燕不甘心:“難道今年就這樣輕易撤離?”

  “公孫瓚正砥礪爪牙,今與袁氏相爭到力竭時,公孫瓚南下,將會如何?”

  趙基反問:“張將軍難道覺得河北大族會殊死抵抗公孫瓚?”

  張燕沉默,他自然清楚河北大姓的底蘊,為了延續,自然會靈活舍棄袁紹,擁戴公孫瓚。

  而條件,大概就是聯軍驅逐黑山各部,不準他們返鄉。

  見張燕不語,趙基切割麥餅,夾起切碎的馬肉就往嘴里送,痛快咀嚼,不時端起酒碗小飲一口。

  也有軍吏給張燕端來同樣的飯餐,張燕就問:“侍中要與耿鄉袁軍交手?”

  趙基吞咽后,才說:“去都去了,怎么也要打一場。我率二百余騎,張將軍也率一二百騎,合成五百騎。我要看看,那個牽招敢不敢出營與我交鋒。”

  張燕這里不缺騎兵,山谷之中本就適合養馬,還有上谷、代郡、雁門的匈奴、鮮卑、烏桓雜部出兵助戰,目前有三千多諸胡仆從騎士。

  這些仆從騎士打不了硬仗,來這里是打順風仗的,跑的時候比誰都快。

  餐后,各自整備銳騎。

  趙基沒有親自去選兵,交給魏興去選。

  只是選拔精騎,魏興做這點事情不難。

  大隊人馬還要歇息休緩體能,反正去打無極,袁熙又跑不掉。

  而趙基則運轉技能,加速消化以恢復氣力、精神。

  這是與趙云、張燕合作的第一戰,一定要好好表現一下。

  特別是張燕,給張燕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以后天各一方,也能讓張燕保持穩定的狀態。

  技能運轉,前后也就三四刻的時間,趙基飽腹感退去,整個人精神奕奕走出營帳。

  魏興已經完成配兵,將新謄抄的一卷竹簡遞來:“侍中,仆選了二百八十六人,俱配雙馬。”

  趙基翻閱這次選出的精騎名單,魏興繼續說:“趙中尉這里選拔七十六騎,合張將軍所出騎士,約有五百三十余騎。盡皆雙馬,侍中出擊后,半個時辰后仆會率五百騎接應。”

  “可以。”

  一人雙馬,配備的走馬來自分給趙云的五百騎,大隊行軍而來的各類馬匹還需要靜養。

  趙基可以承受行軍時的損耗,能避免就避免。

  只是參戰時騎乘的戰馬,還是參戰騎兵自己的馬。

  戰馬享受極高的待遇,這種時候必須跟隨主人一起沖陣。

  否則更換戰馬,不做磨合,騎士尤其是騎射技藝,發揮會不穩定。

  檢驗名單后,趙基就將這份名單交給張瓚保存,戰后論功,這就參考的檔案。

  下游二十余里處,袁軍分布于兩岸。

  北岸耿鄉,已扎立一層柵欄,外挖壕溝,鋪設木刺。

  耿鄉東北十幾里處,滹沱河南岸,又扎著一座簡陋營地,這里是牽招的烏桓騎營。

  牽招是袁紹征辟的右將軍幕府從事中郎,與那個使者徐勛職位一樣。具體干什么,就看如何差遣,所以從事之間的差距很大。

  他出身安平國觀津,擅長與諸胡交涉,被袁紹用來統率烏桓雜騎,區別于袁熙麾下的幽州漢胡騎士。

  當抱犢寨狼煙升起之時,牽招這里就提高了斥候偵查頻次。

  當五百余騎奔赴耿鄉時,牽招也在第一時間獲悉,并向東北三十里外的無極進行通報。

  約午后三點半左右,趙基五百余騎抵達耿鄉。

  見耿鄉上飄揚漢字、袁字戰旗,另有右將軍前部督字樣幡旗,還找到了不算大的‘前鋒校尉文’戰旗。

  趙基勒馬上前,觀察耿鄉防御工事,只能說中規中矩,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工事結構。

  有的時候,齊齊整整的工事……雖然沒有什么錯,但也發揮不出什么特殊的作用。

  根據地形高低起伏,構建曲折的防御工事,反而防御效率更高。

  甚至某些地段,可以故意布置的簡陋一些,吸引敵軍來攻,以便進行殺傷。

  各人擅長、側重的方面不同,有的人就擅長在防御工事布局上做文章。

  只要見得多了,自然能學習,并變成自己的。

  趙云指著一座箭塔:“侍中,守御耿鄉的乃敵將文丑,那人就是。”

  趙基目測彼此間距也就一百二十步,索性一躍下馬,伸出左手。

  常茂將強弓遞來,趙基抓弓拈箭,根據守軍旗幟飄揚高度判斷風向,強弓拉滿,長箭撒放破空而去。

  箭塔之內,文丑正值壯年,留著精致絡腮胡。

  見箭矢飛來,竟然探手抓箭。

  他險險抓住了箭,抬手見箭簇附近刻著‘趙侯用箭’四個字,隨即棄箭拋到箭塔下,也取強弓,弓拉滿弦朝趙基射來。

  趙云從趙基身側驅馬上前,手中騎矛輕撥,就彈飛了這支箭矢。

  箭矢升空振蕩,落下時被趙云探手抓住。

  張燕見磕飛的箭矢力道輕飄飄沒有飛遠,笑說:“文丑箭矢無力,不及侍中神射。”

  “再無力,也是神射手,不可疏忽。”

  趙基說著又接連取箭引弓,射向那座箭塔。

  文丑果斷閃身從箭塔上一躍而下,不做對抗。

  眨眼間,五支箭陸續釘在箭塔上。

  見此,附近袁軍紛紛縮回身子。

  隨行騎士見狀,善射的跑馬上前,間隔五六十步時轉向,并發射箭矢,這樣一人射出一箭后折返回來。

  即便是這樣挑釁,文丑所部堅守不出。

  河水南岸,前部都督沮授登高觀望,沉吟片刻:“傳令北岸,敵騎銳氣正盛,不得與戰。”

  而這時候,牽招引著千余騎緩緩抵近耿鄉戰場。

  為了牧馬方便,牽招所部在別處扎營;所部烏桓人也沒有修筑堅固營壘的傳統。

  因此牽招來此,反而能與文丑相互聯合,不至于孤立。

  而這時候,趙基帶來的騎士開始換乘戰馬,面朝牽招所部,布置成大橫陣。

  牽招這里有兵力優勢,也不怯戰,組成更寬的大橫陣。

  因這一戰的特殊性,牽招也不主動上前交涉,只是相隔三里地,靜靜等候趙基的進攻。

  趙基更換戰馬,對張燕說:“你我分成兩部,我與子龍中尉直突其本陣戰旗處,張將軍侵擾纏斗即可。”

  “喏!”

  張燕慷慨昂聲應答,換個人來,就逼著張燕打頭陣了。

  目送張燕離去,趙基側頭看沉默如鋼鐵傀儡的趙云:“我知中尉與徐州牧劉玄德頗有交情,你我正面之敵將牽招乃劉玄德少年至交,有刎頸之情。我不會射殺他,最多射他的馬。若是能生擒,便生擒吧。”

  “云領命。”

  趙云沉聲應答,頭也不回,目光盯著牽招戰旗所在。

  這一戰,趙基這里約有二百突騎,余下是義從為主的游騎。

  張燕所部也是游騎、突騎混編,戰斗時自然會自由行動。

  這滹沱河南岸地形平闊,土質相對柔軟,十分適合大隊騎軍沖殺、混戰。

  比起過去的戰斗,這才是真正的首次全騎之戰。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