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5章 深感恥辱

  趙基粗暴干預之下,對各方勢力來說相當于開了全圖。

  不是他多么聰慧,而是很多不傳之秘、許多頂級謀士安身立命的手段,在趙基眼中實屬尋常貨色。

  如曹操招聘郭嘉時的考核,郭嘉回答是欲與袁紹抗衡,必須先解決呂布。

  這就是郭嘉直接成為戲志才替補的關鍵,曹操麾下文武也有持這樣意見的人,但很多人態度、看法并不堅決。

  哪怕自身反復思索確認是正確的觀點,也會被權威所影響,進而動搖、屈服。

  呂布這里,陳宮自然能意識到這一點,可他不認為曹操能快速消滅他們。

  至于袁術一方,還時刻想著占據徐州,反攻曹操。

  在袁紹曹操看來,袁術已經不夠格了。

  曹操屢次大破袁術,追著袁術屁股打,所以看不上袁術。

  袁紹就更簡單了,他連公孫瓚都按在地上打,相對于曹操,袁紹更有極大的騎兵優勢,所以看不上曹操,也看不上袁術。

  至于呂布、劉備,此刻的袁紹也不是非常重視,彼此已不是一個體量了。

  與這些老牌軍閥相比,趙基在袁紹眼中更是渣渣一樣的存在。

  因此,袁紹拒絕了朝廷方面的安排。

  如果朝廷強行要給他一個驃騎將軍,他也勉強可以接受。

  至于反手表奏趙基去當車騎將軍,則是妄想;還有讓高干主動退出上黨,放棄并州刺史一職,更是不可能!

  袁紹的使者袁敘再次來到中都大營,與楊彪會面,轉述了袁紹的態度。

  并說:“趙元嗣名托衣冠,實不過健卒銳士而已,與呂布之流何異?”

  袁敘對楊彪這位姑父也說不出狠話,用相對溫和的語氣又說:“趙元嗣擁兵自重,不敬朝廷尤甚。今右將軍若是忍讓,必助長其兇頑。”

  袁敘說著低下頭,不敢與楊彪對視。

  他也清楚朝廷想要干什么,拿走上黨壯大朝廷影響力的同時,還想通過控制河北向趙基展示影響力,以壓制趙基。

  袁紹這里不配合,袁敘又有什么辦法?

  汝南袁氏,僅僅是太傅袁隗這一脈,就有兄弟十二人,楊彪所娶的就是袁隗的姐妹。

  這還沒算汝南袁氏主要的兩個大分支,袁京長子一脈基本上不跟幼子袁湯一脈走動,袁湯嫡子四人,庶子八人,構成了龐大的袁氏嫡流。

  還有袁京侄兒袁盱一脈,袁盱之子就是袁遺,袁紹派山陽郡守袁遺去搶揚州,袁遺被堂弟袁術、表弟何夔驅逐,為亂兵所殺,這一支算是完蛋。

  而袁京長子一脈目前以袁忠兄弟為主,寧肯跑到交州避亂,也不攪合袁氏大宗的內戰。

  二袁相爭,核心主力就是袁京少子袁湯的十二個兒子及后代,再加上袁湯的女婿、孫子輩的姻親家族,基本上遍布列郡,無不是郡望之家。

  袁氏以及姻親,再加上門生故吏,姻親的門生故吏,門生故吏的門生故吏,這自然就席卷關東了。

  袁敘只是袁氏內戰中的一份子,這么大的家族分裂對攻,他也身不由己。

  至于趙基,別說袁紹,就連他也看不上。

  瑯琊趙氏就一個趙昱還像點衣冠士人,趙彥混了那么多年只是以邊鄙小郡守征入朝中拜為議郎,無名于天下,算什么?

  趙基更是以虎賁入仕,說是虎賁,不過是兵痞罷了。

  這種檔次,也配與袁紹同列為國家重號將軍?

  就內心來說,袁紹自然喜歡驃騎將軍這個官位,畢竟目前袁術是左將軍,與他右將軍齊平。

  這就讓袁紹不喜歡目前的右將軍,但如果當驃騎將軍需要他去承認趙基,那很抱歉,袁紹寧肯繼續擔任右將軍。

  寧愿與袁術同列為四方將軍,也不愿更進一步與趙基同班。

  再憎惡袁術,彼此也是一類人;而趙基,在袁紹眼中,就是個披了人皮的牛馬。

  如果接受驃騎將軍,再表奏趙基當車騎將軍,豈不是相當于自甘輕賤,與牛馬同列、為伍?

  做出這種事情,能把袁術笑死。

  寧肯吃虧,也不能讓袁術以及那邊的親戚們笑話。

  楊彪多少能理解袁紹的行為邏輯,可更覺得這是袁紹在向朝廷齜牙。

  想了想,楊彪還是想促成這件事情。

  畢竟朝廷返回雒都后,只要能調解、消解各種戰爭,打不起仗,各方群雄對軍隊的控制力就會下降。

  當談判能解決糾紛的時候,大家都回到座位上談判,也就不再依賴軍隊了。

  沉吟著,楊彪就試探性提議說:“趙元嗣若是遣使問候,進獻賀禮,右將軍這里可能忍耐一二?”

  袁敘皺眉:“甚難,他當朝殺郭援,河北、中原痛恨此人者比比皆是。郭公則更是恨不得生食其肉,有郭公則在,右將軍這里恐難寬恕此事。”

  不是說郭援不能殺,當朝處死,等于給陽翟郭氏甩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以后潁川這里征辟士人,主官都會下意識對陽翟郭氏降低一個評價。

  楊彪無奈,只能說:“此乃朝廷大事,容我勸說趙元嗣。仲述你也回去勸勸本初,今趙元嗣晉陽聚集步騎三萬,日日操訓,秣馬厲兵。若不能安撫,待秋高氣爽,此人勢必出兵上黨,與本初一戰。”

  “還請姑父手書一封,我也好轉交本初兄。”

  袁敘拱手相請,楊彪也只能起身去寫信,這么重大的事情,不能靠口信,必須見文字。

  楊彪這里還有很多知情的事情,卻無法也不能給袁紹傳遞。

  例如趙基、趙彥遙控各方,組成的討伐袁曹聯盟的包圍網即將成型,南邊呂布一旦動手,趙基這里肯定也會動手。

  楊彪自有一套相對可靠的情報網絡,趙基、賈詡已經開始接觸、策反關隴賊將。

  等這些人將人質送過來后,趙基后路穩定,肯定要揪著高干往死里打。

  不是楊彪對高干缺乏信心,而是趙基連斬白波四將給他的震撼太大了。

  就高干那點小身板,真經不住趙基的折騰。

  接待了袁敘,楊彪就入大營去見楊琦。

  就見楊琦、楊眾靜坐在營房,神情悲痛,楊彪心里一涼還以為趙基搞事情,就問:“兄長何故如此?”

  “文先你自己看。”

  楊琦將一份公文竹簡遞給楊彪,楊彪拿起來后頓時身形一晃:“怎么會如此?”

  這是從兗州發來的公文,自北海乘公車入朝的鄭玄半路了病故。

  鄭玄門人遍及青州,冀州、徐州、兗州也有很多,鄭玄入朝的話,會直接增強朝廷對青州的掌控力。

  這種增強是空前的,幾乎可以達到天下未亂之前的那種狀態!

  楊彪神情失落,更為鄭玄之死而感到傷感。

  朝廷興復之路如此艱難,他跌坐黃土地面:“鄭康成一去,如廣廈折斷梁柱,蒼生何其不幸!”

  楊琦也是忍不住長嘆一口氣,說:“關東各州,狀況恐非我等所見。或許真如趙元嗣所言,袁紹、曹操皆是亂臣賊子。”

  楊彪抬頭挽袖擦拭眼角:“大兄何出此言?”

  “我懷疑康成兄死因不明。”

  楊琦語氣低沉:“誰不想讓他入朝?”

  楊眾、楊彪都沉默,肯定不是趙彥,反而是趙彥積極推動鄭玄入朝。

  瑯琊在徐州之北,與北海相連,鄭玄入朝帶來的一眾門生,其中不乏瑯琊人。

  楊彪有一種窒息感,就取出袁紹的手書遞給楊琦:“大兄,這是袁本初回應,他信中回復,說是與趙元嗣同班為臣,他深感恥辱。若是朝廷敕使前往鄴城征拜,他自會謝絕。弟以為若是趙元嗣能私下去信攀交,或許還有一些轉機。”

  察覺楊彪還是有些天真,楊琦一笑,卻無笑意:“你我何德,能說服趙元嗣雌伏于袁紹當面?趙元嗣正是銳氣之年,袁紹不給他寫信攀交,在這小兒眼中就已經很失禮了,文先你還想去勸?”

  將隨意瞥視的袁紹手書遞給楊眾:“袁紹既然剛強,那我等就拭目以待,看他二人相爭于上黨。”

  這兩個人打一場,對朝廷也有些好處。

  如果趙基打贏了,就去找趙彥,給趙基那里送一個側室。

  趙家會答應的,他們不會拒絕楊家的友誼。

  原本楊琦還是很有骨氣的,可鄭玄都死在入朝的路上,他也得小心謹慎。

  與關東比起來,趙基對他們已經夠和善的了。

  甚至李傕郭汜的亂兵,交戰殺紅眼時也只是殺九卿,不曾殺他們。

  世道如此的艱辛,多一個強勢女婿、孫女婿,也就多一條退路。

  想必族里、鄉里,也是可以理解的。

  與趙基相比,袁紹、曹操真敢殺他們楊家人。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