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將暮,趙彥督兵兩千余南下抵達聞喜南鄉,距離安邑不過七八里路程。
趙基使者已到軍前,送上帛書。
趙彥停止進軍,轉入南鄉休整。
他翻閱趙基的帛書,后怕不已。
若按著公卿的安排,趙基應該火并匈奴才對,但趙基硬是克制住了。
正常來說,兼并匈奴后,趙基會成為朝廷強壓各地豪強的鐵錘。
一圈殺下來,趙基滿手血腥,不容于河東。
而趙基卻與去卑交好,還發現了衛氏三百多年積蓄,最難得是竟然視黃金如似糞土。
到這一步,趙基已經死定了。
小小年紀,這么多的黃金都難以動搖心志,無形之間已經向河東人、天下人證明了志向。
與勒兵固守不動的趙基不同,朝廷反而開始大肆抓捕衛氏各支子弟,直接踐踏河東郡府官吏的臉面。
結果這兩日寶貴的時間里,趙基被困衛氏莊園,然而公卿們卻沒有來得及整合軍隊。
郡府主簿劉政釋放衛覬等人后自殺謝罪,衛覬等人又釋放白波舊軍、部曲,南下投奔趙基。
最豐碩的果實已經擺在面前,此刻又有什么好猶豫的?
而最寶貴的是天子的態度,再天真的少年,大半年時間吃掉了人生旅途里大部分的苦難,也會成熟、理智起來。
哪怕是董卓,也沒讓天子吃這么多苦!
“趙公,各隊安置完畢。”
趙彥思索之際,帳下督高寵快步來報。
趙彥放下帛書卷軸,眉目無情:“召集百人督以上前來議事。另傳告守衛、巡哨軍士,今夜口令乃撥云現日。口令錯誤,立刻射殺!”
“喏!”
高寵昂聲應下,重重抱拳,轉身闊步而走。
趙彥深吸一口氣,巡視屋舍,這是韓暹所居,器物完整。
虎賁過境時,也只是在這里稍稍休整,留幾個輕傷虎賁駐守這里。
早上聞喜縣又向這里補充了縣兵、義勇,倒也收治的齊整,就連軍隊夜里食用的粟米都已舂好,柴草齊全,就等下鍋。
不多時,二十四名百人督來到庭院內集結。
趙彥的親兵已在庭院四角設立營火照明,趙彥獨坐上首,舉著帛書:“我孫兒阿季功勛卓越,蒙天子錯愛,已拜為當朝侍中,領虎賁事務如舊。此阿季書信,諸君閱覽。”
“喏。”
這些人出身各異,誰都想往上升一級或兩級。
為了方便管理,趙彥并未設立更高級別的軍吏,進行垂直扁平化管理。
這封帛書有中宮仆伏德署名,也有尚書裴茂署名,還有右賢王劉去卑的署名,代表的不僅僅是趙基本人的態度。
帛書傳閱一遍經過高寵之手回到趙彥手里,郡兵軍吏出身的趙闊自詡姓趙,當先出列長拜:“愿聽明公節度,共赴國難!”
“愿奉趙公令,解天子于危難!”
另一個百人督郭豐緊跟著出列長拜,其他百人督當即出列,互相觀察齊聲長拜:“愿奉趙公令,解救天子于危難!”
“諸君請起,今夜安撫吏士,明日進兵安邑,入衛天子!”
“喏!”
等這些人分兩列站好,趙彥又說:“聞喜已聚集義兵兩千,隨時可以入援。今夜各隊,不得妄議國家之事。違令者,斬!”
說罷,趙彥擺擺手,眾人再拜:“卑職告退。”
目送這些青壯軍吏退走,趙彥起身在庭院內散步,忍不住回頭去看聞喜西鄉所在。
形勢變化太快,應接不暇。
他有些懊悔,真該將侄兒留在身邊聽用。
再不成器,讓趙斂帶幾十個人去殺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而此刻,趙氏所居的里社已快燃燒殆盡。
趙斂乘馬,懷里是兩個孫兒,后面兩架車里,是他家與鄰居家的孺子。
各家女眷扶著車輛步行,男子背負弓弩持矛戟步行。
胡班派來的五十多名縣兵、義勇分為前后兩隊,護著遷徙隊伍向聞喜縣城緩緩抵近。
天色將暗時,一支百人規模的縣兵前來接應。
領隊的赫然是縣吏裴征,他驅馬上前對趙斂拱手:“姑父,胡文緒命侄兒前來接應!”
趙斂還沒回應,趙堅就持矛長拜:“三哥。”
裴征對趙堅和煦做笑,扭頭看趙斂:“姑父速行,一切入城后再議論。”“也好。”
趙斂應答一聲,右手提戟揮動:“出發!”
他后面的車輛里,妻子裴氏端坐,身邊圍著男女孩童。
再后面一輛車上,趙基的兩條黃狗趴臥,脖子拴著繩索,固定在車上,就怕它們走失。
車轅處,阿蘭扶著車轅借力,才能跟上隊伍。
車轅附近還坐著她異父同母的小弟和小妹,她的母親就在車輪后抓著車廂護欄。
她們腳上是草鞋,磨損嚴重。
何止是她們,大多數縣兵也是草鞋。
車輪悠悠,不時有孩童哭啼聲,但很快在喝斥聲中停止。
兩條黃狗也不時對著道路兩側曠野狂吠,卻無人搭理。
阿蘭努力邁步,又認真聆聽前方細微的交流聲,懷著那份期望與擔憂,她不敢停歇。
聞喜北門城樓,胡班穿戴鎧甲緊張望著遠處那漸漸靠近的火把微光。
事情走到現在這一步,進一步則不失為公卿之位、朝廷棟梁;退一步,則萬劫不復,若能跑到郡北混跡匈奴各部已是幸事。
巨大風險擺在面前,他沒什么好猶豫的。
散盡大半家財,他爹才走通關系讓他當了個兵曹佐史。
而現在呢,無非就是一死。
別說他,就是老胡也不會怨他。
自家兒子主宰縣邑三日,老胡已經很滿足了。
“胡君,趙公來矣!”
一名縣兵使者在門前大呼,胡班當即引著新近召集的同鄉伙伴、親族幾十人下城樓。
他不敢出城門,就怕前腳出城門,后腳城門封閉。
就在城門甬道處迎接趙斂:“世伯安好!”
“好的不能再好,汝父何在?”
趙斂也不下馬,示意車隊入城,觀察火把下的胡班。
胡班拱手回答:“回世伯,家父在營中。”
“準備飯食,我要見他,再準備三十匹馬。”
趙斂又問:“趙公兵馬何在?”
“斥候來報,今夜入南鄉休整。”
“嗯。”
趙斂回應一聲,控馬后退幾步,眺望南邊遠處,隱約可見南鄉微弱營火。
胡班詢問:“世伯可是要軍前效力?”
“天子有難,我與汝父尚能開兩石之弓,如何不能去?”
趙斂反問,把家人接到城里,這是他能想到最安全的方式。
女婿、大兒、二兒不肯去,他得去。
可他與胡班還不知道安邑變化之快。
“世伯雄壯!”
胡班夸贊一聲,展臂:“請!”
趙斂也不客氣,驅馬進入甬道,也不等胡班,按著記憶就往城中軍營趕去。
他跟胡班的父親很熟,胡班父親才是他的帶頭大哥。
算起來,胡班老爹當年也能算是稷山盜,不過那時候是另一種名號。
但干的事情,也差不多。
只是老胡竭力掙錢供兒子讀書,看胡班模樣,跟自己家老大一樣,似乎讀傻了。
可老胡攢的多,就胡班一個兒子,硬是砸錢把胡班送到了縣府里。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