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聞喜城時,聞喜父老、健婦已在路邊燒煮熱湯。
五千虎步軍中,約有一千八百聞喜籍貫。
他們的父老、妻女此刻就在路邊等候,提供熱湯、干糧、鞋襪。
一個個百人隊行走緩慢,喝湯吃些干糧,聞喜虎步軍士則將發下來的軍餉交給家人。
虎賁騎士驅馬往來監督,不準各隊多做停留。
大致喝水完畢,完成鞋襪、軍餉轉移,就督促各隊行軍。
胡班也引著縣兵、義兵維持秩序。
虎步軍士每月參照軍階不同,起步就是五百錢的軍餉。
三月底發了全月軍餉,四月二日又補發了四月全額軍餉。
趙基肯發軍餉,軍中所缺各種物資配發時也都是免費,如草鞋更是一月兩雙。
此刻行軍之際,都是穿草鞋,但還有配發的布鞋,這是臨戰之際才能穿的寶貴消耗品。
鞋子好一些,爆發力更強,哪怕你逃跑時,生還希望也大一些。
所以路邊家屬贈送物資,主要就是鞋襪為主,其次才是肉干之類耐餓的食品,再次是氈毯、被褥之類。
劉協看著馳道兩邊前來勞軍的父老、健婦、孩童,不由感慨說:“河東軍民之情,與關中迥異。”
隨駕左右的御史中丞楊眾回答:“陛下,此皆河東子弟兵也,縱然白波舊黨,舉兵向北,也受河東百姓所愛。”
車駕另一側驅馬而行的御史董芬則回答:“陛下,河東士民苦匈奴之害已久。今趙侍中督兵進伐匈奴,自得士民支持。”
劉協點著頭,目光遠眺前方。
整個行軍隊伍已經越拉越長,前軍徐晃直趨北鄉而去。
因此劉協車駕前方,只有二百羽林騎士為前導。
彼此拉開距離,天子車駕附近沒有多少揚塵,視線相對良好。
后方隊伍里,公卿車駕也停在路邊,享受本地父老進獻的濁酒。
他們視線內,后方不斷靠近的虎步軍,會在這里與家人告別,被伙伴裹挾、督促著重新上路。
這種軍民一體的場面,此前也就在段煨麾下見過,也在弘農虎賁那里見過。
段煨勒兵斂眾自守,至今是一股不可忽視,必須倚重的力量。
而弘農虎賁已然盡數戰死在東澗,此時此刻,楊琦、楊彪難免睹物傷情。
遠處趙基見獻酒的父老離去,就驅乘月里黑靠近,問楊琦:“子奇公,你說我軍勝算幾何?”
楊琦沒有急著回答,側頭去看不斷開拔離去的虎步軍各隊,一時失神:“天子親征,吏士勠力,焉有不勝之理?”
“我就喜歡你們這種做什么都自信滿滿的樣子。”
趙基笑了笑,扭頭看趙溫:“司徒公,如何看?”
趙溫端著濁酒,瞇眼審視遠近,回神看趙基,舉杯:“且祝侍中驅逐匈奴,保我國土。”
“我盡力而為。”
趙基笑著應下,扭頭對護衛公卿車駕的虎賁說:“軍旅匆匆,當以文字記錄。給司徒公找些竹簡、筆墨,以便司徒公記錄此戰見聞。”
“喏!”
虎賁立刻應下,面色漲紅,感覺被趙溫記錄在竹簡上,也是一種榮幸。
就連趙溫,也是驚喜不已,失聲問:“侍中準許老夫記錄此戰見聞?”
“我們為國征戰,不論勝敗,就該垂名于竹帛之上。”
趙基頓了頓,去看楊琦:“讓我心寒的是,朝廷遷居安邑大半年,只封賞活人,且濫發官爵,卻不曾追封英烈。更沒有遣人搜集,記述前后殉國英烈事跡。”
楊琦神情穩定波瀾不驚,活人吃都吃不飽,哪里有精力、物力去忙活死人的事情?
濫發官爵也是為了敷衍白波軍,公卿百官依舊維持著東遷時的官位。
楊彪卻是長嘆一口氣,說:“我等即便如侍中說的那樣無能,但也是活人,非無情之草木。銘記英烈之事,我等亦有名冊為證。返回雒陽,自會追述英烈事跡,使留名青史,澤及宗族后人。”
“去了雒陽,你們依舊吃不飽,到時候哪里又有心力、物力來做此事?”
趙基挖苦,就說:“關中大旱,關東也是一樣。一些事情我不便細說,料敵當眾,思謀朝廷大事,不該往好處想,該先往壞處想。”
說著輕踹馬腹,越過一眾公卿車駕。
他前方百步,虎步黑旗第一隊停留,他的大哥、二哥都編在第一隊,擔任普通士兵。
他們兩個被人舉薦兩次擔任什伍長,但兩次接受趙基射箭考核時,扛不住壓力而落選。
可能是不信任趙基的射術,也可能是被趙基射箭時的眼神所嚇。
總之,老大、老二連著姐夫裴虎都擔任普通士兵,倒是裴豹信賴趙基的射術,就那么傻乎乎站在那里通過考核,積功之下,已經擔任副隊。趙基驅馬向北,沿途黑旗各隊充入百人督的虎賁郎中都對他行注目禮,趙基也持馬鞭抬起右臂算是回禮。
五色旗各隊旗幟圖騰符號十分簡單,旗幟圖案是幾何形,旗桿頂部裝飾物也是銅鑄的幾何圖案。
哪怕戰旗燒毀,也能通過旗桿頂部的銅鑄幾何體進行識別。
第一隊是黑旗中一個白色的圓,圓中是一個黑色的‘丨’;與之相比,第二隊就是〇中一個黑色的‘二’;第三隊是白色三角形,第四隊是白四方形,第五隊是白五角星;第六隊是白色兩個正三角形組成的沙漏狀圖案。
第七隊是四方形懸在三角形頂上;第八隊是兩個斜立的四方形上下相疊;第九隊是五角星立在四方形之上。
而第十隊,則是〇中一個‘十’字;后面各隊,就按著類似的邏輯拼組幾何圖案。
黑旗第一隊停靠的路邊,桐鄉君裴氏站在青傘蓋車前,抓著老大的手止不住流眼淚。
趙基的大嫂小裴氏則不斷轉身,將車里裝著的各種包裹給第一隊的虎步軍士發放,人人有份,三名領隊虎賁也不例外。
這段時間很多人拜訪桐鄉君,收禮收到手軟。
她收了錢,以后就有義務為這些人說話。
好在目前各方目標統一,還沒到鬧矛盾的地步。
裴氏抹著眼淚,深深地不解:“阿季貴為當朝侍中,與仲父總管朝政,怎么能讓我兒當兵卒?”
趙堅反倒情緒穩定:“母親,孩兒身在行伍,就該以功勞獲取官爵。怎么能徇私,讓阿季、仲祖父難做?”
他敢訴苦,趙基就敢讓他吃悶虧,讓他一輩子當兵。
敢當逃兵?
可以試一試。
此刻鄉黨在側,該說什么話,趙堅心里明白。
周圍袍澤接受小裴氏轉遞的包裹,也都沒什么負擔,保護趙堅、趙垣,本身就是他們的責任與義務。
趙堅、趙垣、裴虎以兵卒身份待在虎步軍,就是他們最大的貢獻。
裴氏哭的更傷心了,她感覺老大、老二肯定被欺負了,否則怎么不去當個書吏或別的?
偏偏是個普通士卒,這讓她臉面無光,很是窘迫。
更好像受到了三兒子的報復,因而極端的委屈情緒盤繞心頭,難以釋懷。
隨著小裴氏將帶來的包裹分發完畢,領隊的虎賁郎中呂維肩章是一杠三星,開始喝斥:“快走!夜宿北鄉,不要停!”
呂維以劍鞘拍打,聲音蠻橫,黑旗第一隊漸漸開始走動起來。
為了時刻掌握士兵的體能,他們這些帶隊虎賁一律步行。
第一隊走了,趙基勒馬上前,也不下馬,瞥一眼空蕩蕩的青傘蓋車,又看看被大嫂攙扶痛哭的母親。
母親裴氏望著第一隊隊尾淚眼朦朧,根本沒有察覺趙基。
小裴氏抬頭對趙基回以微笑,趙基也點頭示意。
不等她提醒桐鄉君,趙基輕踹馬腹要走。
忽然就聽路邊有女聲呼喊:“趙郎!”
他循聲去看,就見是一伙同鄉少女正對他笑,其中一個站在中間的少女將手里的包裹朝他丟來。
趙基伸手接住,轉到左手,又伸手從馬具里掏出沉甸甸一包五銖錢丟到五六步外,穩穩落在對方懷里。
弄的對方反而窘迫起來,趙基將包裹塞到自己馬具里,高喊:“都買身好衣裳!下回再見穿好看些!”
說著做了個飛吻手勢,踹動馬腹,驅馬加速,十幾名騎從緊步跟隨。
韓述經過時,將手塞嘴里,對著那群女子吹口哨。
路邊父老、女眷紛紛對著趙基打招呼,歡呼聲蓋住了桐鄉君的哭聲。
此前礙于她的地位,她哭的時候沒人敢大聲說話。
后方公卿車隊也開始前進,看著趙基在鄉人面前舉止張揚,神采飛揚。
司空張喜感慨:“趙元明有孫如此,死而無憾也。”
旁邊衛尉卿周忠不茍言笑:“趙元明若能選,他寧肯自家親孫兒活著。”
張喜扭頭瞥時,留了個白眼,不再言語。
周忠則不由想到了侄孫周瑜,想來也該是趙基這般少年縱意的大好年華。
默默估算一下,周瑜應該二十一歲,比起十八歲的趙基,似乎還真有些不如趙基。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