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01章 宰割天下

  功勛統計是一項麻煩的事情,公平公正公開是基本的要求。

  又都是冒著掉腦袋、殘疾的風險喋血亡命拼殺換來的,如果在敘報、統計軍功時用其他手段增幅兩三成,這簡直血賺。

  因此吏士報功時,若是壓不住這些人,跟你敘舊的,大聲喧嘩鼓噪夸功的,相互聯合制造聲勢示威、恐嚇的。

  鄉野之人強買強賣尚且能瞪目作色,更別說是此刻。

  因此趙基繼續請裴秀來擔任這個得罪人的功曹,負責考評功勛。

  以裴秀的資歷、威望,可以壓住所有人。

  就這樣裴秀負責考功,考功三日,期間檢首,然后就會火化敵軍尸體。

  戰死的虎賁、虎步軍、紫衣義從則在城西龍山擇地安置,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以后這里會成為全軍最高級別的陵園。

  而趙基則督兵出城,驅使俘虜開始在近郊田野規劃道路,開始板筑成排的屋舍,以便安置這些俘虜與他們的家眷。

  給他們找些事情做,否則人閑下來會胡思亂想,如果精力充沛,就有付諸行動的體力、執行力。

  也只有讓他們參與勞動,才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還是有用的,不會被流言驚嚇。

  反正糧食不能白吃,一些手腳輕傷的俘虜也被拉扯過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輔助工作。

  擴建晉陽城是一件龐大的工程,僅僅是目測,擴建面積大約是舊城的十二三倍。

  未來核心人口遷徙此處,這里才是最堅實的后盾。

  平陽、安邑不是不行,而是無法用清理太原的方式來洗地。

  借助河東的力量,將太原洗干凈,解放各種束縛生產的鎖鏈。

  當太原起飛后,自然能帶著河東起飛。

  都飛起來了,許多禁錮也就自行崩解、斷裂。

  俘虜們普遍工作比較積極,因為河東兵在趙基約束下沒有侵犯他們的妻女。

  哪怕以后他們會貶為奴隸、妻女淪為奴隸,也是家室齊全的奴隸。

  以后就是將他們某些人分配出去成為騎奴,也能立功贖身、贖回家人。

  所以趙基不可能直接釋放或整編這些人,與他們比起來,徐晃整編的王氏部曲反而運氣比較好,直接越過了立功贖身的這一道環節。

  自知占了便宜,晉陽新兵監管奴隸工作時也格外賣力。

  生怕一時心軟,被誤會為勾結俘虜企圖作亂……

  畢竟晉陽這里已經流夠血,沒有想繼續流血。

  固然是徐晃持朝廷詔令以形似欺騙的手段進入太原,并突然發難襲擊、盡誅晉陽王氏與周圍姻親家族,可貨真價實的殺人了,殺的還是人上人。

  后面趙基更簡單,野戰擊破叛軍,還是以少勝多。

  到現在為止,活下來的任何一個太原人,都不想再折騰、打仗了。

  尤其是野戰獲勝,對鞏固統治,協調人心很有幫助。

  就在這樣的氣氛里,趙基收到了天子的周章。

  周章發下來,他需要在周章上回答,然后把周章交給使者,使者帶回去復命。

  周章是比當面對答更為正式的咨詢、顧問方式,有檔案可查。

  見天子所問,趙基捉筆略沉吟,就書寫:“臣曰,因地制宜,春種秋收乃自然客觀天道之理。不以一人之力而變,可見人力不及天數。王允強逞意氣,一意孤行,因一嘆而殺蔡伯喈,自此何人敢與他謀事?看似執宰輔政為百官之率長,實乃孤寡匹夫也,如何能勝?”

  “而臣之勝,上有天子庇護,下則袍澤吏士勠力齊心。是以規整有序破散亂無序,不足為奇。”

  趙基停筆,領取一枚空白竹簡,在上書寫:“文和在野,則朝敗;今文和在朝,則野敗。”

  感覺這么驚嚇賈詡不太禮貌,當即用毛筆蘸墨,對著竹簡涂抹,徹底抹黑。

  將周章寫好,趙基交給使者、御史董芬,就問:“營中近來可好?”

  “皆如侍中時所留制度,并無一點變動。”

  董芬是御史,是天子廷臣;在廷臣眼中,趙基最寶貴的身份是侍中,彼此是同僚。

  趙基想了想,就說:“回去后詢問列位公卿,可有意來晉陽。若有有心,可隨船隊來晉陽與我一晤。”

  董芬不敢多言,拱手長拜:“喏。”

  “若公卿無意于晉陽,待郡北宗賊令狐氏、郭氏平定后,我就南下覲見天子。”

  “喏。”

  董芬再行禮,趙基見此也不好拉著這人再套話,就扭頭看邊上當值的韓述。

  韓述起身送董芬離去,趙基則撿起那枚涂黑的竹簡,來到蘆葦棚外的火塘處,直接丟進去,看著燃燒后才轉身返回。

  蘆葦棚外各處,都是忙碌的俘虜。

  已經派人去龍山伐木,也從俘虜中篩選出礦徒、鐵匠,將他們派遣回到冶煉場,去生產各種農具、工具。

  晉陽城距離冶煉場不是很遠,如果選在北邊重建晉陽新城,那就距離的有些遠了。

  三十里路程與六七十里路程,對日常行政來說,等于是縣內與縣外的區別。

  未來發展各種衛星城,自然能充實東山、西山之間的南北通道。

  晉陽周圍如果能安置、生活三十萬左右的人口……那么匈奴、鮮卑就沒什么活路了。

  這不僅是生產力、經濟的碾壓,更是軍隊常備的碾壓。

  哪怕如日中天的鮮卑人,他們的王庭能有多少常備武裝?

  不可能超過五千騎,還不是其中閉營生活的騎士也就千人左右!

  只要把匈奴人、鮮卑人拖到比拼常備的競賽中,以他們的經濟生產方式,肯定撐不住。

  因此,一座軍事優先的邊郡巨城,輻射范圍不僅在距離上十分深遠,在政治方面更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當然了,一座二三十萬人口的邊郡巨城,又有濃烈的軍事傳統,還是軍事主導的經濟、文化……對中樞很不友好,中樞缺乏自信的話,極有可能自廢武功,主動拆毀。

  這些目前都不是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將自己理想中的晉陽建造出來,成為北方巨都。

  當自家命運與這座新興巨都牢牢綁定的時候,才是向天下拔劍之時。

  否則發展的越好,越容易被人篡奪。

  思索著這些,趙基登上蘆葦棚附近的土堆,各處都是光膀子干活的俘虜。

  什么都缺,甚至連草鞋都缺。

  可現在的晉陽,就是不缺勞力和糧食!

  等徐晃這些人擊破令狐氏、郭氏,最少還能送來五千戶的俘虜。

  擴建晉陽城邑之際,正好集合新舊軍隊于東岸建造大營,對軍隊進行大整編。

  各縣秩序穩定后,就將弱兵改為屯軍,以抄獲的土地為基礎,進行職業軍屯。

  還要從中選出兩千名左右的漢胡騎士,作為借給呂布的雇傭軍。

  既然要出兵干預中原,僅僅送馬是不行的,還要宣揚武力。

  沒有一萬騎士,怎么能讓關東側目?

  帶走足夠多的騎士,也能間接穩定太原、河東。

  為了穩定,呼廚泉必須帶隊隨征。

  因此七月下旬揮兵上雒,護送天子、朝廷返回雒都,然后兵出虎牢關,橫跨兗豫,直撲徐州。

  協助呂布抓穩豫州,以朝廷詔令促使陳王解綁,將陳國的戰斗力釋放出來。

  寧肯讓陳王率兵輔政,也不能讓曹操、袁紹挾持朝廷。

  聯合諸劉,才能在天下層面上壓制二袁、袁曹聯盟。

  等晉陽城成型,自家站穩之后,也就能征討李郭,將關中、北地納入控制范圍。

  就現在殘破的關中、上郡等地,就很適合……牧馬。

  既然人口少,就該以高貴的騎兵為主。

  每次出戰,以捕獲人口,就食于敵為主。

  放棄索求關東土地,削弱對方的人口潛力,消磨二十年,彼消我長,天下自定。

  (本章完)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