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1章 群英薈萃

  當趙云從真定縣城撤離時,顏良、文丑、韓莒、韓荀各率數百騎貼近,如狼群環伺,步步相隨。

  趙基也督率騎士前來接應,布陣道路兩端。

  趙云所部從中穿梭,過井陘口后匯合留守騎士、三千多俘虜,推搡、運輸各類器械物資,開始沿著井陘道撤離。

  趙云親率二百余騎斷后,他抵達時顏良、文丑已經迫近到二里外。

  趙基不做理會,只是調度各隊分別撤離,他將與趙云一起撤離。

  甚至最后撤離時,綴在整個撤離隊伍后面的是兩個旗官。

  趙基的旗官高陽龍持一桿紫心赤邊繡金趙字戰旗,趙云的旗官由夏侯蘭充入,持常見的赤底黑色趙字戰旗。

  顏良、文丑一路相隨,追到了井陘口,不得不停止追擊。

  這里營地堆積雜物、柴草、馬糞點燃,煙火彌漫堵塞道路。

  視野不好,若是深入的話,撤離的時候這些燃燒的障礙會成為阻礙、危險源。

  抱犢寨上,張南登高而望,目送各軍撤離,并立刻書寫軍書。

  確認并州騎士撤離,并焚毀沿途烽燧時,張南才派遣信使下山。

  至于怎么贖回袁熙、高干、牽招、焦觸等被俘將校……趙基暫時沒考慮過,袁紹也沒考慮過。

  近期內顯然不適合談判,袁紹大軍若被擊敗,那即便贖回,也沒有什么意義。

  只有根基鞏固時,人質的影響力下降后,才能用較低的代價贖回來。

  趙基總不可能將高干、袁熙押解雒都,明正典刑吧?

  殺掉袁紹之前,除掉高干、袁熙并無實質意義,反而會刺激袁紹使用破限手段,去針對趙基的親屬。

  若是以后干掉袁紹,殺不殺袁熙、高干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因而袁紹從未擔心過袁熙、高干的性命,他只在乎河北大軍的安危,這才是家族安身立命的基礎所在。

  就這樣,真定一戰最大的戰果就是在無極縣斬斷了袁紹的一條馬腿。

  斷了一條腿的袁紹……公孫瓚今年冬季不來打,整個幽州漢胡豪帥都會鄙視他。

  作為幽州大哥,公孫瓚要維持大哥的體面。

  丟了這份體面,就如李傕郭汜一樣,已經成為能呼吸的死人。

  趙基從上黨馳援真定,再到開始撤軍,前后耗時十三日。

  為了趕上增援呂布的計劃,撤軍過上艾后,趙基帶趙云與五百多名騎士一人三馬,星夜趕路,馳往上黨壺關。

  整個上黨的軍隊已經兩分,虎步軍與部分騎士陸續北上抵達井陘道,順著井陘道向西往太原榆次進發。

  虎步軍也與后撤的步騎、俘虜、傷兵、民眾匯合,都將前往晉陽等待。

  各種軍隊要到晉陽保持閉營訓練,有功吏士等待封賞,新編軍隊要過去進行訓練。

  晉陽有更好的醫療資源,方便傷兵恢復;民眾、俘虜去了也能立刻獲得一份能糊口的工作。

  看似徐晃在上黨調度各軍移動,實際上操盤的是賈詡。

  為了方便趙基南下支援呂布,賈詡遙控之下,給趙基組織了一支七千余騎的龐大軍隊,這幾乎已經是后勤的極限。

  除了趙基自己安排的五千余騎外,賈詡又調來一支千余騎的混編隊伍。

  這支騎士混編隊伍的兵員來自六郡聯軍,是從四千余步騎中擇優選拔而來。

  配合趙基自己帶來的五百余騎士,合編形成了七千騎的龐大騎軍。

  當趙基、徐晃、趙云、莢童引著這些騎兵分段開拔,向河內進發之時,張楊也送來了中原的最新戰報。

  呂布駐屯梁國西北部的葛鄉,曹操確認呂布麾下多有梁國新兵后,立刻就來圍攻。

  雙方鏖戰數日,曹軍不能攻破葛鄉。

  形勢危急,呂布向陳王正式服軟求援,陳王出兵萬人駐屯葛鄉之南的梁國寧陵,彼此守望相顧。

  極大的聲援了呂布,使呂布麾下梁國新兵爆發出戰斗勇氣。

  基本上就是靠著陳王出兵側翼威脅曹軍,呂布這才勉強站穩腳跟。

  而陳王本部依舊與荀彧相持不動,南線陳宮也與夏侯淵完成鹿角建設,全線對抗、摩擦,互有勝敗,借此機會磨煉士兵。

  兗豫二州的戰事并沒有這樣僵住,袁紹撤圍東武陽,東郡郡守臧洪脫困,附近各縣立刻依附臧洪,并形成席卷之勢。

  趙彥控制的門下省否決了公卿針對臧洪就任青州刺史的提議,依舊強硬保留了臧霸擔任青州刺史的安排,而是轉臧洪為兗州刺史。

  現在的臧洪已經就任兗州刺史,這是符合臧洪本人以及兗州士民呼聲的安排。

  趙基南下即將抵達河內時,臧洪派遣出的使者就送來感謝信,并詢問接下來的行動。

  詢問之際,臧洪并提議雙方會師于濮陽。

  東郡東部以東武陽為核心,已經算是打爛了,臧洪要去濮陽,在這里構建新的兗州刺史部。

  濮陽是東郡西部的核心城市,貼近陳留,經營的好,可以掐斷曹操與青州兵屯戍區的聯系、糧道。

  最關鍵的是,東武陽位于黃河北岸,在這里必然要受到河北的強烈影響。

  濮陽在黃河南岸,暫時安全。

  可如果去濮陽,在黃河北岸行軍的話,又會過于貼近鄴城……趙基不想刺激袁紹那根敏感的神經。

  當年黑山軍與袁紹大戰,一度攻破鄴城,短暫占領鄴城三個多月。

  若不是黑山軍中的校尉陶升護送袁紹等人家眷逃出鄴城,當年那一戰,袁紹就分崩離析了。

  吃過一次大虧的袁紹,將鄴城安危看的很重。

  別說東武陽城,就連濮陽,袁紹以后騰出手也要拔除。

  趙基反手就提議去陳留郡的酸棗會盟,當年群雄選擇這里會盟,就是因為中原水系樞紐就在這里。

  這次在酸棗會盟,反而能刺激曹操麾下一些人的良心。

  三家會盟有些寒酸,趙基又給司州、并州各郡發檄文,讓這些郡守來酸棗會盟。

  哪怕暫時脫離張楊,充任上黨郡守的薛洪也受到邀請。

  做完這些,趙基又開始從容行軍,默默祈禱呂布能多堅持一段時間。

  曹操不可能放棄汝穎二郡,也不可能放棄陳留,圍繞著陳留,注定要爆發一場決戰。

  趙基要做的就是決戰之前,給呂布把腿接上。

  就在趙基進入河內,向酸棗進軍時,張楊與董承也聯兵出虎牢關,向滎陽而來。

  曹操則主動將曹洪撤回來,不再放任曹洪控制宛雒、荊豫馳道,算是主動示好劉表。

  曹洪這里也有一萬多人,足以協助夏侯淵敲定汝南戰場。

  曹洪前腳撤兵,后腳張繡就在趙岐游說之下脫離劉表,向宛口進兵。

  而汝南西南部山區的大宗帥李通兼并周邊,迫降黃巾殘部,如今部眾萬余家。

  這樣的人物也被趙岐拉攏,正式舉兵討伐曹操,也出兵向北,向宛口附近的舞陽進兵,即將與張繡合兵。

  年近九旬的趙岐,則跟隨張繡一起行動,被張繡奉為軍師。

  趙岐也就勉為其難收下了張繡,雙方展開了深入合作。

  趙岐要給救命恩人北海孫嵩復仇,他前腳與劉表一起表奏孫嵩為青州刺史;結果孫嵩這個曹操的熟人上任的路上,就在曹操治下消失。

  這個仇必須報,到了趙岐這個年齡,根本不會在意什么深遠的影響力,他雖出身關中,可家族與涼州方面很熟,收張繡做門人,趙岐毫無負擔。

  朝廷遷入雒都,帶給劉表極大的壓力……最明顯的就是南陽全境失控,南陽大姓紛紛投獻錢糧,使張繡軍勢大振。

  不僅軍勢大振,還有了運輸、補給雒都的余糧。

  三輔之亂時,逃到南陽的災民不下十萬戶。

  這些災民或被曹洪收編,或被南陽大姓兼并,也有很多流民,如今也都加入張繡麾下,使得張繡所部急速膨脹。

  趙基發送的檄文……檄文這種東西,傳到一縣后,以趙基現在的官位,該縣有義務謄抄、傳告周邊。

  因此這份奉朝廷詔令討伐曹操,號召各方郡守、將軍會盟酸棗的檄文很快就傳播到了南陽,還向著荊北二郡、荊南四郡傳播。

  荊州就是這樣的,分為南陽、荊北、荊南三部分,內部鄙視鏈也是這樣。

  可惜歷經東遷艱險,跟著天子成功抵達河東的南陽郡守左靈,這家伙自從與董承分開,帶著百余人來南陽上任時,就徹底失蹤了。

  趙岐擔保、表奏之下,未經過趙基確認,趙彥那里就同意了趙岐的提議,拜張繡為南陽郡守,行揚武將軍。

  也不需要趙基確認,能快速壯大反曹力量,那間接就能減少趙基要面臨的壓力。

  這個大原則下,趙彥處理很多官位調整問題時,優先考慮的都是如何壯大反曹力量,而不是壓制地方豪杰。

  圍繞著曹操,各方力量都在匯聚,呂布這里扛的越久,拖住曹操主力時間越久,那曹操就越被動。

  比起圍剿曹操,袁術與劉備之間的戰爭,反倒沒那么重要了。

  偏偏就在袁術、劉備相持于盱眙之際,孫策登岸了。

  而孫策,上岸第一刀就直撲下邳,城內丹陽兵在袁術、孫策聯合策動下,不需要孫策出手,這些丹陽兵就在曹豹指揮下,將張飛襲擊、驅逐。

  好在另一支丹陽兵許耽所部被劉備借給呂布,曹豹實力不足,張飛撤退時損失不大,但家眷來不及撤離。

  孫策中原首秀,就斬斷了劉備即將騰飛的羽翼。

  孫策向袁術報捷之際,又在張昭勸說下,向朝廷派遣使者,并遣使聯絡劉備。

  以趙基的門第、年齡、底蘊尚且能稱雄一時……孫策也生出搶占徐州,窺伺中原的壯志。

  如果能聯合劉備,解決掉袁術,進而兼有徐揚,能坐斷東南,觀天下之變……那就更妙了。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