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38章 英睿明斷

  鄴城,天空飄落稀疏雨珠。

  袁紹登高閣,眺望北半城,隔著漳水也能看到稀疏雨幕中的南半城大致輪廓。

  主簿耿苞遞送軍情,腳步輕微,生怕惹惱袁紹。

  見他這小心翼翼的樣子,袁紹扭頭看一眼:“又是何事?”

  “明公,泰山賊臧霸奉偽詔進犯青州,圍長公子于北海。”

  耿苞低聲回答,袁譚這里很不好受,袁譚的大本營是勃海與平原,今年也才攻入北海。

  袁譚對北海、濟南、東萊各郡國的掌握很低,因早年青徐百萬黃巾軍過境的原因,出于自保,所以青州宗賊膨脹的很是兇猛。

  哪怕是正常衣冠人家,凝聚親族、鄉黨自保之余,也會完成人口兼并。

  平時的話,這些人還能維持衣冠儀態;現在混亂起來,立刻就是宗賊嘴臉。

  想要這些人出兵救援袁譚,幾乎不可能。

  論名望,袁譚跟孔融沒法比。

  這些人早年能坐視黃巾軍圍攻孔融,之后又能看著袁譚圍攻孔融……大概袁譚弄死孔融,這些人才會以故吏的身份,為舊主、名士孔融復仇,將袁譚驅逐,或有條件迎奉袁譚。

  總之,都不是什么好拿捏的人。

  袁紹拿過袁譚發來的求援信,皺著眉頭,只覺得袁譚過于無能。

  雖說剛接管青州,可臧霸如入無人之境,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看完袁譚的信,發現下面還有一道書信,是逢紀的。

  他前腳打發逢紀去協助袁譚治理青州,逢紀才到平原就得悉袁譚被圍,逢紀已經開始調動平原人力。

  但平原也不是很穩定,從田楷、劉備手里奪來也就兩年多。

  此前雙方吏士還在戰場廝殺,劉備走后,田楷敗亡,平原的吏士被袁譚重新聚集、武裝起來,雖說攻入了北海,但這是青州內戰,平原軍隊并沒有獲得像樣的賞賜。

  袁譚也沒有主動給與什么特殊的賞賜,所以平原軍隊對于袁譚的安危,實際上并不怎么關心。

  現在肯用力的,也就剩下勃海兵。

  可調勃海兵去青州,誰來抵擋公孫瓚?

  公孫瓚若破南皮,調到青州的勃海兵立刻就會瓦解、嘩變;除非再用一支更可靠的軍隊去鎮壓、牽制勃海兵,雙方再一起壓制、驅使平原兵。

  莫名的,袁紹生出一些懊悔情緒。

  如果答應楊彪的提議,他接受驃騎將軍,再表任趙基為車騎將軍,主動讓出上黨的話,現在形勢也不會這么窘迫。

  這種念頭也只是一閃而過,就被袁紹掐滅。

  就現在張燕、公孫瓚、臧霸做出的反應,說明那個時候趙彥、趙基已經著手布置。

  他就算是答應楊彪的提議,趙氏祖孫也會找茬撕毀協議,與他刀兵相見。

  事已至此,這也沒什么好懊悔的。

  袁紹將這些書信放到盤子里,詢問耿苞:“真定方面如何了?”

  “并無新的軍情送來,只是仆聽聞黑山賊一部不聽張燕號令,已向南突入巨鹿,欲圍廮陶。”

  當年張牛角就是進攻廮陶時戰死,張燕才改姓,繼承了這支武裝。

  耿苞就是真定人,真定耿鄉人。

  袁紹望著窗外雨絲:“不急,再等五日。”

  他不認為張燕能對黑山軍各部保持強硬控制,機會難得,黑山軍各部肯定會違抗張燕的節制,四處抄掠,導致真定這里聚集的黑山軍數量減少。

  一拳將張燕打回山里去,這是此前袁紹議定的方案。

  也都不認為趙基會裹挾天子會來打鄴城,所以救援高干之余,也是只派人在滏口陘出口附近修筑營壘,為可能的對峙、據守做準備。

  先打飛張燕,再擋住趙基,然后與公孫瓚再決戰一場。

  公孫瓚肯離開易京,某種意義上來說,縮短了冀州兵的補給距離,也是一種好事。

  可現在已經有隱秘軍情傳來,趙基想要水攻鄴城。

  正常人理解的水攻,就是決堤放水;再要么派兵挖壕溝以引水,然后筑壩聚水,使水沖刷、浸泡敵城。

  再高端一點的水攻,就很考驗軍隊的綜合素質。

  比如挖土壘壩,從城外地勢較低處起土壩圍住城邑,然后放水過來,這樣不需要用多少水,就能長期浸泡城邑。

  城墻會被泡塌,柴草谷物會泡濕朽壞,男女軍民會失去容身之所,只能躲在屋頂。

  絕大多數的生存物資會損毀,淹死的人漂在城內各處,疫疾滋生。

  等到水退,饑餓、疾病摧殘下,城內軍民也就死的七七八八了。

  而趙基這里泄露出來的水攻方式更為惡毒,甚至已經可以發動。

  在壺關這里就可以建壩蓄水,只要一個勁的增固壩體就行了。

  然后將一切交給秋日的山洪,山洪沖毀壩體,順著漳水轟隆隆席卷而下,潞縣會完蛋,淳于瓊這支援軍會完蛋。

  就算洪峰推下來,無法傷害兩岸的鄴城,但也會對兩岸的水利灌溉設施、水田造成嚴重損害。

  還有對河北人心上的震懾……經歷一次這樣的打擊后,沒人愿意經受第二次。

  漳水兩岸膏腴美田也將荒廢,沒人樂意精心養護、耕作。

  這種咽喉被趙基攥住的感覺,已經不是窒息那么簡單。

  他一點都不懷疑這個消息的真實性,賈詡就在對面,有賈詡支招,趙基肯定不介意試一試。

  或許建壩蓄水后不會有什么顯著殺傷,可趙基可以浪費人力來賭,自己能賭么?

  哪怕今年秋季水攻不見效,可趙基只要在上黨,就能反復水攻。

  只要成功一次,遭遇一場百年一遇的大雨,那鄴城、袁氏基業就完了。

  被抓住咽喉已經很難受了,最難受的是對方以后可以隨意卡你咽喉。

  談判停戰?

  撐過張燕、公孫瓚、臧霸的圍攻之后,再想辦法搶回上黨,將趙基弄死。

  留著這么個禍害待在太行山西側,袁紹寢食難安。

  有賈詡在,趙基不會輕易同意停戰。

  因此必須與天子、公卿談判!

  向朝廷請罪,把上黨余下各城移交給朝廷,讓朝廷去跟趙基掰扯!

  袁紹真沒精力去應對四路戰場,準確來說袁軍即將要五線作戰,南線袁軍還在包圍東武城。

  高干這里擋不住趙基,北邊袁熙只占領了范陽幾個縣,怎么可能拖住公孫瓚?

  公孫瓚南下之際,袁熙縮在城里能保住命,就已經能算是超常發揮。

  青州戰場也是一樣的,青州宗賊觀望、漠視之下,袁譚根本撐不住。

  北海的官倉早就打空了,勃海、平原兵要拿來與公孫瓚打。

  就現在袁譚、逢紀控制的那點兵力,根本不夠用,被臧霸擊破只是個時間問題。

  趁著上黨還有一些城邑在手,趕緊與朝廷談判,把趙基拖住,比什么都重要。

  當袁紹一個人思索、分析局勢時,立刻就抓住了關鍵命脈與破局點。

  只有朝廷,才能幫他化解目前的危機。

  拿定主意,袁紹轉身回到主位,開始給楊彪寫信。

  先把上黨高都、天井關送給朝廷,以示誠意。

  這樣張楊、朝廷這一路軍隊就能快速搶占高都盆地,然后北上與趙基搶奪長治盆地。

  能通過談判、協商拿到城邑,并迫使自己道歉……以袁紹對朝廷諸公的了解,這伙人一定會想辦法哄住趙基。

  盡可能不動武,來解決各種糾紛、矛盾,朝廷的威望自會上漲。

  可朝廷能拿出什么讓趙基滿意的籌碼?

  袁紹思索著,他不介意好心提醒楊彪。

  趕緊把趙基弄走,換一個中立、性格平和的人來當上黨郡守。

  能做到這一點,主動與趙基簽訂停戰協議也不是不行。

  巨大危機面前,袁紹格外清醒。

  他很清楚,再硬扛下去,當趙基潰壩發動水攻……哪怕他再次擊敗公孫瓚、張燕,也承受不起這種匪夷所思的水攻后果!

  水攻,往往是與滅國掛鉤的。

  雖然還未立國,但性質一樣。

  極限瀕臨死亡,袁紹哪里還顧得上什么面子不面子,他想要活命!

  其他的,統統可以往后推!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