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特男爵繼續高聲道:“而我們只要在這次的事件中出一份力,福克斯先生將會非常感謝我們。”
在場的官員們頓時交頭接耳起來。瓦爾特的話已經很明白了,如果促成和談,英國人將予以政治回報。
這對于已經邊緣化的親英派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很快,這群人便在討論起要如何具體操作,而舒爾梅斯特則在一旁露出和藹的微笑。
次日下午。
神羅皇帝的書房里,改革派和強硬派繼續展開了爭執。
科布茨爾拿出了新的“大殺器”:“福克斯先生已經承諾,將提供30萬英鎊的貸款,來彌補我國在西里西亞的損失。”
“哈,這點兒錢連買奧得河里的淤泥都不夠。”
“陛下,這筆貸款對穩定財政非常重要,是時候結束戰爭了……”
“英國人愿意拿出利益,恰證明了普魯士現在非常虛弱,我們只要加強進攻……”
“我看過卡爾大公的報告,他說至少五個月之內都無法攻破布雷斯勞要塞……”
就在這時,科布茨爾的助手沿墻邊輕手輕腳地走了過來,在他耳邊低語一番。
國務大臣頓時眉頭緊皺,拉過施塔迪翁伯爵,小聲道:“齊默爾曼和蘇特納他們早上覲見了陛下。”
后者頓時目光一沉:“他們想干什么?”
“似乎是鼓吹英國的方案,建議陛下接受英國調停。”
施塔迪翁斷然道:“這可不行!”
他說的“不行”并非是指英國的調停,而是齊默爾曼等人跳出來和英國眉來眼去的事情。
因為這些親英派大多是圖古特政治派系的人,要是讓他們的影響力增強,勢必會對自己派系造成沖擊。
甚至,迎回圖古特,或是重新推舉政治代表,和科布茨爾派爭權也不是不可能。
必須在他們剛冒頭時就立刻“拍死”。
趁著皇帝陛下上廁所的短暫間隙,科布茨爾派迅速議定了策略。
等弗朗茨二世返回,施塔迪翁立刻道:“陛下,其實我們最大的顧慮就是英國人會在劃界談判中偏袒普魯士。
“如果我們避開英國,單獨和波茲坦談判,就能最大限度拿到應得的權益!”
霍恩多夫上將撇嘴道:“哼,除非普魯士人愿意交還布雷斯勞和奧伯萊,否則根本沒必要談。”
“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條件,和普魯士人談判。”
雷奧立刻強調道:“不能讓英國人參與。”
科布茨爾立刻附和道:“沒錯,這是普奧之間的事情。”
兩人下意識地對視。這還是他們首次達成共識。
福克斯在得知美泉宮的決定后,立刻前去和小科布茨爾會面。
“如果沒有英國的參與,那你們將得不到一個子的貸款。”他氣急敗壞地威脅道。
奧地利人耐心道:“您的提議已經被陛下接受,我們會和普魯士人完成劃界。
“這是對各方都最好的結果。
“而如果您撤回貸款,局面勢必會再次出現混亂。您知道,我們花了很大力氣才說服那些強硬派。”
福克斯根本沒意識到,正是瓦爾特等親英派讓科布茨爾內閣站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他和小科布茨爾爭論無果,又準備直接去見弗朗茨二世,但在路上便收到了情報官員送來的消息——進攻瓦拉幾亞的奧斯曼人在數天前撤退了,阿根陶軍團將在三周之內返回西里西亞戰場。
他頓時暗道不妙,重新返回小科布茨爾家,表示英國可以不參與調停,但普奧要立刻開始劃界談判。
當然,貸款依舊會提供給維也納。
在得到奧地利人的保證之后,英國外交大臣又馬不停蹄地趕往波茲坦,去做威廉三世的工作——
沒有英國參與的情況下,奧地利人肯定會獅子大開口。如果這位年輕的國王沖動之下退出談判,那自己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費了。
在福克斯一番威逼利誘之后,威廉三世終于在海因里希親王的勸說下,同意向奧地利交還利格尼茨,并讓出布雷斯勞和奧伯萊兩省在奧得河以西的部分。這些土地的面積大約相當于布雷斯勞的70左右。
實際上,普魯士目前只能憑借布雷斯勞要塞勉強守住奧得河防線,西岸的部分已經被奧軍實控。
但威廉三世為自己做出的“重大讓步”,希望英國能給予一筆援助進行補償,或者向普魯士提供最新的自動紡織技術,用以彌補西里西亞工業區的損失。
十多天后,當普奧雙方的談判代表先后抵達圖林根首都埃爾福特時,福克斯終于得到了倫敦的回復——同意向普魯士提供十二部新型號的蒸汽自動織機,以及相應的紡織技術。雖然普魯士的紡織業規模不大,對英國造不成什么威脅,但以后普魯士國內的紡織市場,英國勢必會少吃一大塊。
普奧談判的過程非常艱難。
雙方都認為自己吃虧了。
奧地利想要整個布雷斯勞和奧伯萊,但普魯士只想交出利格尼茨。
而談判桌上拿不到的,就要用大炮去爭取。
于是雙方又在格洛高發生了兩次激烈的攻防戰,直到1795年春天,才終于因為需要勞動力回國進行春播,才勉強達成了妥協。
奧地利獲得了奧得河以西的部分,在西里西亞的領土面積略為擴大。
普魯士保住了西里西亞的大部分,以及,英國的自動織機。
另一邊,默罕默德·阿里攜帶大量財物返回了阿爾巴尼亞,并用這筆錢開始招募忠于自己的軍隊。
隨后,在他親自指揮之下,希臘的叛亂僅用了一個月便被平定。
而后他留下心腹軍官管理阿爾巴尼亞的軍隊,自己返回康斯坦丁尼耶接受蘇丹封賞。
至于他私自跑去瓦拉幾亞的事情,他的說法是追擊逃跑的希臘叛軍。
因為沒有對帝國造成任何損失,加上禁衛軍集團認為他敢去襲擾奧地利人,卻能全身而退,提高了禁衛軍的威望,從而對他大加庇護,最終反倒是因此受到了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