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童說:“我當時覺得這豬頭肉好吃,就問了一句哪兒買的,王榮海說是安康路那邊的菜市場。”
“他說這話的時候,有什么異常的反應嗎?”
“異常反應……”孟慶童想了想說,“沒有啊。哦,他后面又說了一句,他記錯了。”
周奕確定了,這豬頭肉有問題,王榮海應該是嘴快說了出來,但說完又后悔了,因此往回找補了一句。
不,應該是賣豬頭肉的人有問題。
安康路?在青山區西區一帶,周奕記得那一片是販夫走卒比較多的老城區,房屋和人口密度都比較高。
“領導……我這個算是有用線索嗎?”孟慶童小心翼翼地問。
“我們后續會調查核實的。還有別的嗎?”周奕問。
“這回真沒了。”
“你要是再想起什么線索,跟蔡所長說。”
“一定一定。”見周奕站了起來,孟慶童眼巴巴地說,“領導,要是通過我提供的線索抓到了王榮海,你可一定記得算我檢舉有功啊。”
周奕指著他說:“孟慶童,學好,往正道上走,別等進來了再演追悔莫及的戲碼,聽到沒。”
孟慶童連連點頭。
周奕向蔡磊道別后,開車上路,回宏城。
開出去不久,在路邊看到了一家小飯店,這才想起自己一直沒吃午飯,于是停下來先祭一下五臟廟。
這時候已經是下午了,老板和廚子正百無聊賴的看電視。
周奕點了份宮保雞丁蓋澆飯,又加了瓶汽水。
廚子倒也沒含糊,三五下就把飯炒好了,然后又坐那兒跟老板一起看電視。
周奕吃著飯,琢磨著從孟慶童到王榮海再到六一四案里面的關聯。
孟慶童這邊應該是都交代了,詐騙罪加故意傷害罪,對他這種二進宮的來講,爭取減刑是他現在最關心的。
但為什么自己來之前他不交代王榮海的事情爭取減刑呢?自己想過這個問題,答案就是,懷陽警方當時不知道他在宏城犯下的詐騙案,他如果主動交代了王榮海,那最終反而會暴露詐騙案。
但自己一來,他就知道詐騙案的事情也暴露了,于是第一時間檢舉揭發,爭取立功。
王榮海是刑滿釋放人員,而且據孟慶童交代,此人文化水平很低,屬于基本上只會寫自己名字的水平。
這種大老粗,明搶可能,干出六一四案這種不留痕跡的懸案,感覺有點困難。
所以周奕還是更傾向于王榮海說的那個老大哥,因為從王榮海想拉孟慶童入伙失敗后沒多久就搬走這件事可以看出來,大概率是這位老大哥讓他這么做的,怕王榮海繼續待在那里會暴露。
只不過王榮海不夠聰明,還警告了孟慶童,反倒顯得欲蓋彌彰了。
如果王榮海自己能想到這一層,那拉攏入伙失敗的時候就應該出言警告才對,何必搬走的時候再多此一舉。
人的行為、說的話,都是有跡可循的,除了神經病。
再加上關于豬頭肉的線索,周奕懷疑,送豬頭肉的人,和策劃搶銀行的人,應該是同一個人。
假設這個人就是洛河金店搶劫案的在逃通緝犯李勇,那邏輯上就合理了。
李勇從洛河逃走后,因為某些原因躲在了宏城,然后變成了賣豬頭肉的小商販。
王榮海和李勇可能是故交,在宏城碰上之后,開始密謀搶銀行,發生了孟慶童說的事情。
但還有兩個問題周奕想不通。
第一,為什么要再拉一個人入伙,從六一四案的現場勘查結果來看,這案子一個人做不了,但兩個人完全夠了,再拉孟慶童的目的是什么?是王榮海自作主張,還是老槍的意思?
第二,老槍如果能躲兩年不被發現,說明他目前其實是安全的,這種情況下為什么突然又要搶銀行?是耐不住寂寞想干票大的?還是因為其他原因導致臨時需要一筆錢?
不管怎么著,得先去安康路找找菜市場,找找賣豬頭肉的攤位。
等等,安康路!
周奕放下筷子對老板說:“老板,我去車里拿個東西,你別把我碗給收了啊。”
老板甩甩手,繼續看電視。
周奕跑里拿出了宏城的地圖,然后攤開在桌上,尋找安康路的具體位置。
找到之后,他又在地圖上找韓衛民工作的臨北路儲蓄所的位置。
雖然都在青山區,但是兩邊隔了有八九公里遠,顯然沒什么交集。
他努力回憶了下,回憶韓佳佳她家小區在哪兒。
手在地圖上不斷移動,最后落在了韓佳佳小區的位置上。
而這個位置,離安康路隔了三條馬路,還是有一定距離的,但從道路情況來看,應該是韓衛民夫婦上下班會經過的地方。
周奕敲了敲地圖自言自語道:“應該錯不了了?”
老板跟廚子好奇地湊了過來,然后面面相覷。
廚子沖老板比劃了下,指了指周奕的腦袋,然后搖了搖頭,一臉的嫌棄。
把飯干完,一口氣喝完汽水,周奕收好地圖,付錢走人。
一上車,就先給石濤打了個電話。
“石隊,你們忙不?我這邊有個案子……”
周奕話還沒說完,石濤就忍不住說道:“怪不得他們都說你是人肉雷達呢,你這案子咋蹭蹭的往外冒啊,你一個月都干我們以前半年的活兒了你知道不?”
周奕哭笑不得,什么玩意兒?人肉雷達?誰這么有才給自己取的外號啊?
“石隊,是這么回事兒……”然后就把自己找到孟慶童的事說了一遍。
最后,周奕說道:“石隊,這案子,悄悄的,我跟誰都不說這里面有我參與,你覺得行不?”
電話那頭的石濤一聽,臉色立刻一變,嘴角壓抑不住的笑道:“真的?”
“那還能假啊,我最多就是來替石隊跑腿的嘛。”
石濤摸著下巴笑道:“老吳也不告訴他?”
周奕堅決地說道:“不告訴。”
“得嘞,周奕,夠意思。”石濤拍著胸脯說,“以后你要是在三大隊混不下去了,我二隊的門隨時向你敞開。”
周奕嘴角微微抽搐了下,心說那你是不知道吳隊許了我啥。不過還是感謝了石濤,畢竟他本來就打算賣個人情給石濤。
石濤性格直爽,自己送點功勞給他,他肯定會念自己的好。
一來是自己現在不缺功勞。
二來是如果最后抓的真是老槍,那弱化自己的存在,反而是好事。
第三尤其關鍵的是,自己想往上爬,領導的賞識、功勞,和人際關系,是缺一不可的。
他需要為這件事未雨綢繆,改變原本的思維模式。
“那你幾點回來?怎么行動,聽你安排。”石濤爽快的說。
夜幕降臨,安康路上人來人往,狹窄的柏油路面上,到處都是坑坑洼洼,騎著自行車經過的人被這路面顛得屁股痛,忍不住罵上兩句。
路兩旁,都是低矮老舊的房子,還有很多人在路旁擺攤。
安康路這一帶,屬于老城區的棚戶區改造而來的,人口密度比較高,房屋租金便宜,很多小商小販都會聚集在這里,形成了一條比較熱鬧的集貿街道。
當然這種地方伴隨而來的就是魚龍混雜,人口流動大,治安也相對較差。
不過因為東西便宜,尤其是買菜和生活用品,附近居民都喜歡來這里買。
因此安康路上的菜市場,規模相當大,基本上就是從路這頭進去,到那頭出來,每天的人流量沒一萬也得有八千。
靠東頭有一個攤位,沒有招牌,但菜市場和老客人都知道這個攤位,賣半熟食的,香腸、豬頭肉、豬耳朵。
由于味道好,在這一帶附近也算是遠近聞名了,有很多吃了多少年的老主顧。
攤主是個老頭,早年間和自己老婆子一起做買賣,幾年前老太婆走了,就剩老頭一個人。
都以為這攤位后面老頭不干了,因為老太婆走了后老頭眼看就沒精氣神了,畢竟兩人無兒無女。
很多老主顧也覺得惋惜,老頭這生意做得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結果一年多前,老頭的熟食攤位上多了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老頭說是他一個侄子,叫大壯。
大壯一開始幫老頭打下手,后來慢慢的就把生意接了過去,老頭反而來得少了很多。
顧客都說老頭這侄子做熟食的手藝,比老頭還好。
只是大壯這人不善言辭,平時話不多,在周圍商戶眼里就是個老實人。
周奕跟石濤先找菜場的管理員打聽了下情況,了解了下菜場里有多少攤位是賣豬頭肉的,然后這幾個攤位的具體情況。最后鎖定了這個叫大壯的中年男人。
周奕把李勇的通緝令照片給管理員看,問他是不是這個人。
管理員看了半天說:“眼睛鼻子有點像,但是大壯胖,比這個人胖好多。”
通緝令上的李勇非常消瘦,但胖瘦是可以改變的,尤其是瘦子想胖起來可太簡單了。
石濤立刻安排人把菜場兩頭的出入口給堵住,然后自己和周奕去確認一下,這個大壯到底是不是在逃的河洛通緝犯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