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章 火炮,金甲軍

  太陽初升,柔和的光線透過金色大帳的縫隙,灑落在柔軟的毛毯上。

  此刻的蕭燕燕,正處于沉睡之中,盡顯瘋狂過后的狼狽模樣。

  她原本整齊的秀發此刻凌亂地散落在枕邊,雙眼緊閉,長睫微微顫動,似在睡夢中仍回味著昨夜的激情。

  脖頸處隱隱可見幾處曖昧的紅痕,被子滑落至腰間,露出圓潤的肩頭,肌膚上還帶著未褪去的潮紅,在晨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

  看著這幅絕美的模樣,李驍不禁莞爾,腦海中回想起昨夜的瘋狂,無奈的搖了搖頭。

  這段時間,一直被蕭燕燕死死的纏著,都沒機會去雨露均沾了。

  “哎!”

  李驍輕輕一嘆,當年勵志成為海王的男人去了哪里?

  咋就變成了專一的好男人呢?

  隨后,便輕手輕腳的站起身來,簡單的披上了一件金黃色的披風,裸露著胸膛,踱步至帳口。

  撩開帳簾,清晨的草原宛如一幅寧靜的畫卷鋪展眼前,青草上掛著晶瑩的露珠,在晨光中閃爍著細碎的光芒。

  營帳中的士兵們也早已經起身,穿戴好鎧甲,吃著早飯。

  李驍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轉身回到帳內穿好衣服。

  很快,瘦猴走上前來,小聲的匯報說道:“老爺子那邊已經準備好了,就等您過去了。”

  “這么早啊?”李驍驚訝。

  瘦猴輕輕一笑不語,實際上時間已經不早了,只是李驍昨晚上又瘋狂了好幾次,起的有點晚罷了。

  隨后,他匆匆吃了幾口大餅,叮囑了蕭燕燕的護衛一番后,便帶人向著遠處的一片草地走去。

  這里是金山,距離金州的鋼鐵基地湯谷,并不是很遠。

  李驍提前好幾天就已經到了,就是為了監督一件大殺器的鑄造進度。

  李驍率領著大隊的親兵出現在草原上,勒住韁繩,翻身下馬,走上前去。

  “爺爺,三爺爺,三叔”

  李驍對著面前這些人一一問候。

  老爺子淡淡瞥了他一眼,漠聲說道:“你雖然年輕,但也要節制,不可過度放縱。”

  李驍尷尬一笑,輕輕點了點頭,暗叫冤枉。

  真不是他不節制,而是蕭燕燕索求無度,自己不給都不行。

  “好,爺爺”

  “等給你生了重孫子之后,我就節制。”

  聽到李驍這樣一說,老爺子抿了抿嘴巴不說話了。

  要是能盡快見到重孫子,讓李驍繼續折騰兩年,也能接受。

  “咳咳”

  老爺子輕咳嗽一聲,正色說道:“就這樣吧,先忙正事。”

  “大炮已經鑄好了,可以試試了。”

  老爺子背著雙手,一副世外高人的形象,看著遠處的一根炮管子,心里也沒多大底氣。

  正是按照李驍要求鑄造的大炮。

  炮口直徑十厘米左右,長度在兩米左右,重量不到一千斤,和李驍印象中的古代大炮,幾乎沒什么區別。

  而且相比于明清時代的大炮,李驍眼前的這座大炮,通體全部使用的是河西鋼,更加堅實耐用。

  鍛造炮管的方式也很簡單,鑄模法。

  就是利用泥土制作出一個模具,然后將鐵水倒進去,冷卻后就是一根無縫炮管。

  這種方法雖然有很多缺點,但在這個時代卻是最好的辦法了。

  經歷了好多次的失敗,終于成功的制造出了一根炮管。

  李驍心中也是稍稍振奮,沉聲說道:“點火,試炮。”

  幾名士兵走了出來,他們都是李驍精挑細選出來的炮兵軍官種子。

  盡管他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大煙筒,但是按照李驍的吩咐。

  首先裝填火藥,隨后用推桿壓實,三人合力將一個大鐵球放在炮筒里面。

  隨后將炮筒調整到四十五度斜角,伴隨著李驍的一聲令下,士兵點燃了火繩。

  “轟!”

  一聲巨響震耳欲聾,仿若天邊驚雷在耳邊炸響,滾滾濃煙瞬間從炮口涌出。

  那枚大鐵球如出膛的流星,裹挾著巨大的力量,呼嘯著沖向遠處。

  遠處的一塊巨石被擊中,瞬間四分五裂,石塊迸濺,宛若地動山搖。

  “什么?”

  “這”

  “這真是大煙筒打的?”

  老爺子等人被眼前這一幕驚得呆立原地。

  他們知道,李驍搞出來了很多威力巨大的火藥。

  但是沒有想到,當火炮配上這大煙筒之后,竟然能爆發出如此威力。

  “大炮?”

  “好厲害!”

  “有了這玩意兒,敵人還不得被我們打得屁滾尿流?”

  “那么大的一塊石頭,還隔著那么遠,都被打爛了,天下間還有城墻能擋得住這一炮嗎?”

  李三枝等人驚喜說道,紛紛議論。

  李驍看著火炮展現出的威力,嘴角微微上揚,眼中滿是滿意。

  隨后,他讓人去測量大炮的射程。

  一千五百米。

  比起明末的紅衣大炮,這座火炮的威力和射程更勝一籌。

  主要原因還是炮管的質量更好,使用的河西鋼。

  火藥的配比更精準,威力更大。

  經歷過最初的興奮之后,老爺子走過來說道:“這火炮雖威力大,但移動不便,裝填火藥耗時久,在戰場上得妥善安排才行。”

  李驍點了點頭,對此也早有準備:“爺爺所言極是。”

  “還需爺爺帶人為這門火炮,專門安置兩個更大的輪子,便于移動。”

  “我金州軍不缺牛馬,終歸是能將這火炮轉移至前線。”

  有了火炮,金州軍的作戰方式將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以前是重騎兵沖破敵陣,輕騎兵隨后掩殺。

  今后,則是先用大炮轟一遍,徹底打亂敵人的陣型,隨后輕重騎兵先后出擊,決定勝局。

  大炮轟完騎兵沖。

  今后的河西軍校就多了一門必修課程,炮騎協同。

  隨后,興致高昂的李驍,讓人對大炮繼續進行測試。

  根據此次結果,對今后的火炮鑄造數據進行調整,李驍下令,第一批制作至少二十門大炮。

  與此同時,軍械行還制造出了另一種小型火炮。

  虎尊炮。

  長度一米,重量不到一百斤,射程在五六百米左右。

  類似于古代版的迫擊炮,優點就是便于攜帶,缺點則是射程短,威力小。

  虎尊炮與大炮的冶煉工作幾乎同步而行。

  直到中午,李驍收到了親兵的匯報。

  “大都督,趙二刀千戶派人前來稟報,昨天凌晨,又有什戶百姓遭到了野人的襲擊。”

  “死傷五人!”

  聽到這話,李驍的興奮心情稍稍淡去。

  看著書信上,趙二刀寫的那七扭八歪的字體,勉強能認出意思。

  隨后,慢慢收斂了笑容,輕聲說道:“這個月,已經是第八次野人襲擊了吧?”

  “是第八次。”瘦猴重重點頭。

  一萬多戶百姓涌進金州,李驍將其安置在北方草原上,借給他們牛羊,進行放牧。

  但是,生存資源是固定的,草場就那么多。

  這些百姓們的涌入,不可避免的擠壓了北方野人們的生存空間。

  矛盾激增,所以陸續開始出現野人襲人事件。

  對此,李驍也早有心理準備,輕輕點頭說道:“金州想要向北擴張,看來還得先解決掉這些野人。”

  這些野人生活在金山北部地區,擅長打獵和放牧。

  在后世有一個專門的稱呼叫做阿爾泰人。

  但現在,卻只是一群還沒有開化的野人。

  “傳令。”

  “任命李二江為金山萬戶,統領北部諸千戶,鎮壓野人作亂。”李驍沉聲的說道。

  野人的數量不多,還是一個普通的游牧部族,而且內部還不團結,分成了好多個小部落。

  對于金州來說,只是疥癬之疾,根本不值得李驍親自出馬。

  唯一麻煩的地方,便是野人背靠金山,熟悉林中地形的他們,若是不敵,直接往山林里面一鉆,誰也沒辦法。

  但也并非沒有辦法對付無非就是分化拉攏,挑起內斗,逐個擊破。

  李驍派遣李二江前去鎮壓,也是為了給他增加資歷,方便之后進一步的提拔。

  “遵命!”

  隨后,瘦猴離開前去傳命。

  兩天后,李二江出發,前往北部統領諸多千戶,鎮壓野人部落。

  兩個月之后,李二江得勝而歸。

  與此同時,李大山等部分留在大漠的千戶們,也得到了詔令,返回金州。

  “娘的,終于回來了。”

  “大漠那個地方,真不是人待的啊。”

  李大山感受著金州的涼爽空氣,又想到大漠的干熱氣候,不禁吐槽起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從小在金州長大,適應了這里的干冷氣候,長時間待在大漠還真不喜歡。

  尤其是夏天,太熱了。

  “我寧愿去北面和野人打仗,也不愿意留在大漠,閑的要死,整天就是帶著手底下的人伺候耕地。”

  千戶朱大昌說道,他也是河西堡的人,和李大山的關系不錯,積累戰功被任命為了千戶。

  至于李大山的另一個哥們陳二強,此次則是留守大漠。

  包括二虎在內的總共六名千戶,此次都留在了大漠鎮守。

  “北邊的仗都打的差不多了,那些野人要么被殺,要么投降,總之,你去了也是白跑。”

  李大山呵呵一笑道。

  關于北方的戰事,每隔一段時間,李驍都會命人寫一份邸報,送到眾將手中。

  “二江哥平日里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沒想到還挺厲害的啊。”

  “虎父無犬子,都是老爺子教出來的,大海哥厲害,二江哥也不差。”

  幾人說笑之間,便是來到了龍城荒原。

  “短短幾個月不見,龍城便蓋起這么高了。”李大山騎馬駐足,目光看向遠處的龍城,驚訝說道。

  以前出征大漠的時候,龍城還只是打了個地基。

  現在,不過是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竟然壘起了兩米多高的城墻。

  而且城中的房子也開始建造了起來。

  再過一兩年,龍城就能真正完工了。

  “有了那些野人的加入,以后龍城的建造速度,只會更快。”大虎目光看向遠處那些建城的奴隸,淡淡說道。

  建造龍城的奴隸,主要包括西征時期,從虎思斡耳朵掠奪來的部分回鶻人和葛邏祿人。

  其次就是他爹李二江從金山北部俘虜回來的野人了。

  他們在監工的皮鞭催促下,來回搬運石頭,壘鑄城墻,為龍城的建造出了大力。

  “那些野人的體格倒是強壯的很,建造城墻有些浪費,若是能為我們去作戰就好了。”朱大昌說道。

  李大山輕輕點頭,先將那些野人的野性磨平,等他們容易管理了,再召入軍隊。

  隨后,李大山轉頭望向身后的車隊,叫來了管事的人,吩咐說道。

  “四叔,你們先回河西堡吧,我們要去大營。”

  這一次來金州的不僅僅是李大山等人,還有一支河西商行的車隊,押送了很多糧食和棉花。

  正好順路,李大山便與其一起前行,也算是護送了。

  “行,大山你先去吧,大龍找你們,肯定是有要事。”

  說話的人,乃是李家的一個旁系長輩,年紀不小了,所以李驍便讓其幫著李二棍子去管理河西商行。

  隨后,兩批人馬分開,沒有了車隊的拖累,李大山等人快馬加鞭,很快便是抵達了龍城以東的一片草原。

  草原上遍布著一望無際的帳篷,四周插著一些金色的日月戰旗,在微風中飄蕩。

  無數戰馬正悠閑的吃草,還有很多身穿黃色棉甲的士兵在四周巡邏。

  這里正是金州都督府的臨時治所。

  只不過,大虎卻是面露驚訝,指著那些巡邏的士兵說道:“咦,他們的甲胄?”

  眾所周知,李驍身邊的親衛號稱白甲軍,就是以身穿白色棉甲著稱。

  可是如今一看,白甲軍中雖然多了一些生面孔,但軍官將領還都是熟人。

  可他們的衣服顏色怎么變了。

  “二愣子!”

  朱大昌攔住一名巡邏的白甲兵百戶,也是河西四堡的老兄弟。

  “咦,大腸,你們可算是回來了。”

  “其他人都到了,就等你們了。”二愣子說道。

  這次李驍召集眾多千戶軍官開會,只有李大山等人身在大漠,來的較晚。

  朱大昌搖頭:“路上耽擱了兩天。”

  說著又指了指棉甲問道:“你們身上的甲胄怎么回事?”

  “原來那些白甲呢?”

  “以前的棉甲被收回去了,現在這些是新做的。”二愣子解釋道。

  說起這事的時候,還很高興的樣子。

  因為如今這批棉甲,比起曾經的棉甲質量更好。

  隨著河西鋼的出現,以及河西鍛造水平的越來越成熟。

  制作棉甲所需要的甲片質量,比起上一批要好的多。

  如今他們身穿的棉甲,雙層厚實的棉布,中間夾著整面河西鋼鍛造的甲片。

  防御能力幾乎都快要趕得上那些沉重的鐵甲了。

  “新做的?那咋變成黃色了?”大虎不解問道。

  因為那套白色棉甲,白甲軍可是被稱為‘白魔鬼’呢!

  二愣子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瓜,低聲說道:“大都督說,河西軍械行已經制作出了很多棉甲,隨后就會分發給你們每個千戶。”

  “這些棉甲的顏色都不一樣。”

  “我們武衛軍今后,就穿戴黃色棉甲。”

  聽到這話,大虎和朱大昌等人全部露出驚喜。

  “都能穿上棉甲了?”

  “太好了!”

  對于棉甲的性能,他們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防御力比鐵甲差不太多,可是重量就要輕便很多。

  最重要的是棉甲更保暖,這點很重要。

  以前,因為棉甲制作有限,只能優先提供給白甲軍。

  其他部隊中,只有少數軍官才能穿戴。

  現在,隨著棉甲制作產能的提升,終于也要大規模的普及全軍了。

  “若真是如此的話,咱們金州軍的戰斗力會增強一倍不止。”

  “以后,我們都是白甲軍了。”李大山哈哈大笑。

  “二愣子,你們以后可以改名叫金甲軍好了!”

  “哈哈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