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王干娘上線

  正房里嬉笑聲不斷,卻是陳斯遠端坐鏡前,任憑紅玉、香菱兩個伺候著束發。不覺提及昨夜情形,免不得香菱、紅玉兩個互相埋怨著對方不頂事兒。

  那陳斯遠自是志得意滿,只覺這倆月的喜來芝果然有用。

  紅玉束了發髻,又將忠靖冠為陳斯遠戴上,香菱便將瓶中溫水倒了一杯,伺候著陳斯遠以牙粉刷牙。

  柳五兒早取了食盒來,卻是早飯而不是早點。蓋因這些時日陳斯遠太過恣意,每日家都是臨近辰時才起,那早點便大多便宜了蕓香那貪嘴的小丫頭。

  須臾,陳斯遠刷過牙,便坐下來用早飯。因著陳斯遠素來不看重規矩,香菱、紅玉兩個便湊坐過來一道兒用了。

  眼看早飯吃完,紅玉就道:“能仁寺那新宅可確定了?此番大爺南下,就只去個晴雯?”

  陳斯遠頷首道:“嗯,二姐兒一門心思學理賬,早說不去江南了。”

  紅玉便蹙眉盤算道:“香菱、晴雯,這兩個都不是能料理事兒的。”

  香菱嗔道:“哪里就不能理事兒了?”

  紅玉沒好氣道:“姐姐照料大爺起居自是無妨,可這與外頭人打交道,姐姐又哪里會了?”

  香菱吃吃笑著,說道:“誒唷,原是這么個理事,那我倒真不會了……不若妹妹也跟著一道兒南下?”

  紅玉倒是意動不已,奈何一則家中總要留了人理,二則紅玉也舍不得爹媽。左右來日還有機會,紅玉此番便不去了。

  揶揄了香菱兩句,紅玉又蹙眉盤算:“五兒怕是去不成,眼看入冬,舟車勞頓的,五兒那身子骨只怕受不得。”

  一旁柳五兒心下委屈,她心下向往江南,奈何身子骨不頂用,便只好留下。

  眼看數來數去也數不出個得用人手來,陳斯遠就道:“我帶了蕓香、慶愈就好。”

  如此,待人接物自有陳斯遠自個兒打理,蕓香、慶愈兩個都是能說會道的,打發著跑跑腿想來也不會出什么差池。

  紅玉只覺差強人意,一時間又沒旁的人手,便只能蹙眉應下。

  說過此事,紅玉又道:“大爺可路過金陵?賈家另有十二房還在金陵,還有不少老親,回頭兒往老太太處走一遭,總要帶一些土儀;另一則,林姑娘那邊廂是不是也要問問?”

  香菱笑道:“大爺瞧瞧,紅玉妹妹處處周全、面面俱到,這哪里是內管事,怕是管家娘子也就這般了。”

  陳斯遠自是大笑不已。

  連番揶揄打趣,紅玉哪里還忍得了?當下自是起身與香菱嬉鬧不已。

  不比無憂無慮的香菱,丫鬟出身的紅玉自是多了些心思,想著當姨娘,還想著當那有名有實的姨娘。因是她便夜里極力逢迎,白日里又處處周全。

  待此番陳斯遠中舉,紅玉認定自家大爺來日必高中皇榜,且行兼祧之禮,兩房妻子,這四個姨娘里怎么著也有自個兒一個,這才略略放松了幾分。于是這十來日性子愈發活泛,與香菱打打鬧鬧好不熱鬧。

  陳斯遠手撐桌案笑吟吟觀量著,但見這個拔了金釵去,那個扯了衣裳,沒一會子又繞著柳五兒兜轉,只覺此間美好,這才叫過日子。

  待過得兩刻,陳斯遠用過早飯,還不等紅玉等拾掇了,便有小丫鬟蕓香在外間嚷道:“大爺,金釧兒姐姐、苗兒姐姐來了!”

  紅玉緊忙撂下食盒往外去迎,須臾便引了二人入內。苗兒與其相熟,掃量一眼就道:“哥兒怎地才吃完?大老爺打發我來與哥兒說一聲,哥兒得空往外書房走一趟。”

  陳斯遠頷首應下,金釧兒就道:“我們太太也說了,請遠大爺這就往太太處去,好似太太有話兒與遠大爺說呢。”

  陳斯遠暗忖,虧得大老爺一早兒須得去五軍部值衙,不然兩樁事湊在一處,他又不會分身術,又哪里周全得了?

  陳斯遠當即應下,又打發紅玉將兩個丫鬟送走。起身任憑香菱伺候著穿戴齊整,緊忙先行往王夫人處而去。

  出得小院兒,一徑進得園子里,心下不禁暗忖,都道空穴來風、事必有因,莫非那王夫人真想撮合自個兒與那王云屏?

  若果然如此,須得想個法子遮掩過去。明眼人都瞧得出來,那王子騰如今不過是圣人手中的一把刀,專門用來砍四王八公乃至于賈家在軍中的勢力。

  賈家因著與王家聯姻,又主動讓渡了京營,是以與王家還算親近。那余下幾家王公,只怕心下恨不得將王子騰剝皮揎草!

  大順開國百多年,從一、二代皇帝對勛貴的信重,逐漸變成了如今的警醒、提防。身處那把椅子上,不看你勛貴心下如何作想,只看你有沒有能為作亂。是以歷朝歷代,待平定戰亂之后,總會由武轉文。

  前宋如此,前明如此,這大順也是如此。

  當此之時與王家結了姻緣,那要心下多想不開?

  說不好聽的,陳斯遠寧愿選了賈家姑娘,也絕不與王家結親。

  心下思量著如何婉轉推拒,踱步進得園子里,那后門左近便是五間小廚房,陳斯遠還不曾繞過大主山,迎面便見紫鵑與提了個食盒的雪雁蹙眉而來。

  “遠大爺——”紫鵑心下雜亂,朝著陳斯遠屈身一福。雪雁也一并道了萬福,起身小臉兒氣咻咻一片,眸中竟委屈不已。

  陳斯遠暫且將答對王夫人之事放下,見狀納罕不已,問道:“你們這是——”

  雪雁氣哼哼打開食盒,隨手將蓋子丟給紫鵑,指著內中的一盞道:“遠大爺自個兒瞧瞧。”

  陳斯遠低頭觀量,便見內中是一盞燕窩粥。只是內中燕窩散碎發黃,瞧著好似用的是黃燕碎?

  這燕窩論顏色,分作白、血、黃,其中白燕因著顏色喜人,血燕因著功效顯著,被列在黃燕之上;除去顏色,又分作燕盞、燕條、燕碎、燕餅;再以宮中分法兒,分作官燕、毛燕、草燕。

  燕窩粥里用的是官燕黃燕碎,雖說效用不輸白燕,可品相太差,賈家正經主子素來是不屑于吃用的。

  陳斯遠不禁蹙眉道:“黃燕碎?這是給林妹妹的?”

  雪雁頷首,氣惱道:“我們姑娘用了幾個月藥,前些時日求太醫診了脈案,王嬤嬤往鶴年堂送了脈案,丁郎中觀量后說是藥三分毒,要姑娘停一二月,改做膳食調理,便開了這燕窩粥。

  往日里用的都是上品血燕,前幾日換了白燕條,姑娘只說是府中一時短缺,囑咐我們不可生事,誰知今兒個竟換成了下品的黃燕碎!”

  一旁紫鵑嘆息一聲,心下哪里不知緣由?這府中下人都生著一雙富貴眼,慣會捧高踩低。這是瞧著自家姑娘搬去了后樓,跟著史姑娘搬來了碧紗櫥,于是看人下菜碟,故意刁難姑娘呢。

  陳斯遠心下了然,蹙眉說道:“也是怪我,因著近來庶務繁多,倒是忘了過問林妹妹的病情……瞧你們這般,可是尋小廚房吵架去?”

  不待雪雁開口,紫鵑趕忙道:“便是不吵架,總要問明緣由。再如何說姑娘也是老太太的外孫女,哪兒有這般惡心人的?”

  陳斯遠負手思量,與廚房管事兒去計較?沒得失了身份。且小廚房如今是柳五兒的媽媽柳嫂子在打理,錯非不得已,絕不會用黃燕碎唬弄人。

  因是陳斯遠便道:“我房中還存了不少血燕,你們二人只管去尋了紅玉,先拿一些回去用著。如今眼看入冬,房里就有炭火盆,勞煩兩位姐姐早起一會子熬制了燕窩粥。咱們自己動手,也不用與那起子人計較。”

  雪雁頓時舒了口氣,笑著道:“就知遠大爺有法子。”

  一旁的紫鵑兀自愁眉不展,道:“只是這等事有一就有二……”

  “無妨,”陳斯遠道:“我過會子去小廚房問問,再與太太說道說道,想來往后也就沒這等事兒了。”

  紫鵑眼見雪雁千肯萬肯的,便只好應下,隨即辭別陳斯遠,與雪雁一道兒出了后門往陳斯遠小院兒尋去。

  陳斯遠調轉身形,徑直往那五間廚房而去。

  陳斯遠方才辰時過半,內中廚役俱都歇息著,幾個婆子敞了門兒,正團坐在小幾上一邊說笑一邊用著飯。

  有婆子眼見,瞥見陳斯遠尋來,緊忙抬肘懟了下柳嫂子,道:“遠大爺來了!”

  柳嫂子緊忙撂下飯碗,又在身前圍裙上擦了擦手,這才滿面堆笑迎了出來。

  “遠大爺怎么來了?”

  陳斯遠笑著道:“何必外道?柳嫂子往后叫我一聲兒哥兒就是了。”

  柳嫂子頓時笑得合不攏嘴,只道自家姑娘果然好福氣,趁著這位未曾發跡時便早早過去燒冷灶,如今雖說還不曾收房,可這位隔三差五便偷偷給姑娘塞些調養身子的茯苓霜、蟲草。

  如今五兒瞧著雖單弱了些,可好歹入秋至今也不曾犯了咳疾。也就是五兒年歲還小,只怕再有一二年,一準兒便能被這位遠大爺收了房。

  柳嫂子心下將陳斯遠當做半個女婿來看,自是沒口子的應下:“哥兒來尋我?可是五兒的事兒?”

  陳斯遠探手一引,將柳嫂子引到樹下,輕聲說道:“我本待領了五兒一道兒南下,又擔心舟車勞頓,她那身子骨實在遭受不住。”

  柳嫂子唬了臉兒道:“可不是?哥兒,可是五兒擺臉色了?這丫頭,回頭兒我定好生教訓她!”

  “那倒沒有,五兒想得開,我是怕柳嫂子想不開,這才來說一聲兒。”

  柳嫂子頓時心下熨帖。一個主子怕自個兒多心,上趕著來說話兒,可見這位待五兒定然極好。

  柳嫂子手足無措道:“這是怎么話兒說的……這闔府誰不知哥兒最是憐惜下人?五兒跟了哥兒,真真兒是有福了。”

  陳斯遠擺了擺手,又道:“另有一樁事……我方才遇見紫鵑、雪雁兩個,怎么聽說今兒個給林妹妹預備的燕窩粥……用的是下品的黃燕碎?”

  “這——”柳嫂子蹙眉四下觀量一眼,眼見無人在左近,這才低聲道:“不是咱們為難林姑娘,實在是……哥兒可知,從前林姑娘一應用度,走的都是老太太房里的賬。如今林姑娘搬去了后樓,史家姑娘又來了,賬目用度一時打不開也是有的。”

  陳斯遠應了一聲,沒言語。

  柳嫂子心下一沉,趕忙低聲道:“前幾日庫房里燕窩不足,我可是與周瑞家的提了的,昨日又催問,她便只說緊著庫存來用。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早間那燕窩粥,我可是精心挑揀過的,實在是沒旁的法子了。”

  陳斯遠笑道:“原來如此,多謝柳嫂子關照著,這事兒既怪不著柳嫂子,我這就去尋太太說道說道去。”

  “哎——”柳嫂子欲言又止。

  陳斯遠道:“自不會賣了柳嫂子。”

  柳嫂子這才露出笑模樣來,巴巴兒送了陳斯遠一程,這才樂滋滋回返小廚房。

  一應廚役婆子自是好一番打趣,那柳嫂子心緒極佳,胡亂還了兩句嘴,便施施然坐下來繼續用飯。

  另一邊廂,雪雁、紫鵑兩個進得小院兒里,須臾便有紅玉提了一大包血燕來。那本是陳斯遠買來給邢夫人出了月子用的,不想此時就有了用處。

  雪雁扯著紅玉嘀嘀咕咕說著好半晌話,紫鵑因初次來,便沉默著四下觀量。姑娘心意已決,她便是再不甘愿又如何?再違逆了姑娘心意,只怕就難以留在姑娘身邊兒了。

  遠大爺瞧著又是個有度量的,此時亡羊補牢也不知遲不遲。

  思量著,雪雁提了個小巧包袱來,與紅玉別過,便與紫鵑一道兒回返。穿園而過,須臾回返榮慶堂后樓,遙遙便聽得王嬤嬤道:“——嫁漢嫁漢、穿衣吃飯。姑娘不妨心寬些,這世間又有幾樁姻緣是那戲文里一般?我與當家的成婚前也不曾見過,如今還不是好生生的?”

  黛玉應了一聲,說道:“都是嬤嬤掛念著我,這才與夫家分隔兩地。我尋思著,待過一二年,便放了嬤嬤回返蘇州。”

  王嬤嬤緊忙道:“姑娘要趕我走不成?太太、老爺可是囑咐過了的,我總要瞧著姑娘成了家才好回揚州。”

  紫鵑聽在耳中,心下倒是巴不得王嬤嬤趕快回了蘇州。不然王嬤嬤與雪雁兩個一個鼻孔出氣,來日姑娘再嫁了遠大爺,哪里還容得下自個兒?說不得到了年歲,自個兒就要去配了小子!

  當下紫鵑隨著雪雁入得內中,黛玉與王嬤嬤便止住話頭,雪雁笑著道:“姑娘瞧,方才正撞見遠大爺,我忍不住與遠大爺嘮叨幾句,遠大爺便分了一些上好的血燕來。”

  黛玉蹙眉道:“少吃一些燕窩粥,我又死不了,哪兒就要去求人了?”

  雪雁正不知如何作答,王嬤嬤就道:“姑娘又說錯了,遠哥兒可算不得外人,拿一些燕窩又算得了什么?”

  當下接了包袱鋪展開,見內中都是一等一的上品血燕,頓時贊道:“說不得是遠哥兒得了信兒,一早兒就預備下的呢。”

  雪雁笑著沒言語,紫鵑也不曾揭破。黛玉面上略顯羞怯,心下卻也熨帖了幾分。王嬤嬤所言不無道理,這婚姻大事可不就是穿衣吃飯?那戲文里的情形又有幾樁?

  只要往后遠大哥待自個兒大面上過得去也就是了,又何必苛求旁的?

  卻說另一邊王夫人院兒里。

  王夫人端坐正中,寶釵陪坐一旁,二人正說著有的沒的,寶姐姐自是心下納罕。昨兒個薛姨媽回返家中,只當王夫人轉了心意,便笑吟吟命寶釵時常往王夫人處去。

  寶釵心下不解,不知姨媽怎么就轉了心思,莫非是得了大姐姐之命,這才改了心思不成?

  一早存疑而來,坐了一刻,偏生姨媽王夫人顧左右而言他,一直不曾提及金玉良緣,便是連寶玉也不曾提及。

  偏生此時金釧兒笑著入內回話:“太太,遠大爺來了。”

  “遠哥兒來了?快請。”

  寶釵聞言趕忙起身,便要往里間避開,誰知卻被王夫人扯了手兒道:“這都在府里,先前還比鄰而居,低頭不見抬頭見的,這會子我還在呢,哪里就要避開了?你快坐著,我正尋遠哥兒有事兒商議呢。”

  寶姐姐拗不過王夫人,便只好紅了臉兒落座。

  須臾便見玉釧兒引了陳斯遠入內,寶姐姐掃量一眼不禁心下暗贊,今日他一身天青衣衫,怎地一個豐神俊逸了得?

  陳斯遠笑著入得內中,瞥見寶釵略略納罕,又趕忙拱手見禮:“太太可是尋晚輩。”

  王夫人笑吟吟道:“遠哥兒快坐下說話兒。”

  陳斯遠應了,撩開衣袍在下首落座。

  王夫人就道:“今兒個尋你,的確是有兩樁事。一來,省親事宜業已完備,只是難保有錯漏之處,遠哥兒如今得了空,不妨四下瞧瞧。看看哪里缺了短了的,就當是幫著我查缺補遺了。”

  “是,太太既吩咐了,晚輩便四下瞧瞧。”

  王夫人頷首,又道:“這二來,遠哥兒轉過年便要十六了吧?”

  陳斯遠與寶釵俱都心下一驚,只道王夫人就要提起王云屏。尤其是寶姐姐,心下不禁古怪起來。昨兒個薛姨媽回返可是說了,姨媽王夫人思量過后業已打消了心思,怎地這會子又提了起來?

  待陳斯遠應下,王夫人就笑吟吟道:“常言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哥兒如今學業有成,也合該謀一樁妥帖婚事了。這話本不該我說,奈何嫂子還在月子里,我便僭越提一嘴……哥兒心下可有可意的?”

  陳斯遠強忍著沒去瞥寶釵,只悶頭道:“這……晚輩先前一直忙于學業,倒不曾思量過此事。”

  王夫人感嘆道:“也難為了你……若父母都在,此時又何必用你自個兒勞心?不過這婚姻大事,自古便是門當戶對,又有低娶高嫁之說。若依著我,遠哥兒不好太過好高騖遠,這眼前說不得就有合意的呢。”

  說到最后,王夫人竟瞥了一眼寶釵。

  陳斯遠與寶姐姐對視一眼,心下俱都驚喜交加。驚的是,二人從未做此想;喜的是,有王夫人牽線搭橋,說不得這事兒便順遂了許多!

  饒是陳斯遠老于世故,這會子也被王夫人此舉激得心神恍惚。不禁暗忖,這哪里是王夫人?分明就是王干娘啊!

  王夫人說過這句便停將下來,只端了茶盞暗自觀量二人。便見陳斯遠眉宇間帶了喜色,寶釵則羞怯著紅了臉兒,偏生忍不住又瞥了陳斯遠一眼。

  這般情形落在眼中,王夫人是過來人,哪里不知這兩個小的怕是早就彼此有意?

  因是面上笑容愈盛,心下不禁存了幾分得意。這就叫一石二鳥,既拉攏了陳斯遠,又解了那金玉良緣。

  倒是老太太那兒尚且不肯罷休,眼看黛玉認定了婚書,轉頭便將云丫頭接了來。那云丫頭假小子一般,哪里就是良配的?頂著個侯府千金的名頭,其父史鼏生前又不曾襲爵,哪兒就是侯府千金了?

  王夫人便料定,老太太此番不過是病急亂投醫。待這云丫頭也不中用了,到時候且看看老太太還能請了哪個姑娘來。

  回過神兒來,王夫人隱晦朝著金釧兒使了個眼色。后者悄然溜出去,須臾便有玉釧兒入內回道:“太太,二奶奶說預備的紅綢有些掉色,請太太過去瞧瞧呢。”

  王夫人霍然而起,道:“這個節骨眼兒上,怎么就掉色了?”當下一邊往外走一邊道:“我去瞧一眼就回,遠哥兒你且多留一會子,我還有話沒說呢。”

  說罷也顧不得寶釵、陳斯遠起身來送,竟急匆匆的去了。

  陳斯遠兩世為人,寶釵自幼早慧,哪里不知王夫人存的什么心思?

  陳斯遠便扭身瞧著寶釵道:“寶妹妹,如今就咱們兩個了。”

  “嗯。”寶釵應了一聲,面上暈紅再也退不下去。心下羞喜交加,一時間竟說不出話兒來。

  陳斯遠心下門兒清,與寶釵這般存了青云志的姑娘家,偶爾風花雪月還好,若總是這般,她便當你是不上進的,只怕會忍不住勸誡。她存了慕強之心,只想著輔佐夫君直上青云,與其說些天下大事反倒有奇效。

  因是陳斯遠便道:“寶妹妹近來可看了邸報?本月初許閣老南下巡視地方,其余地方不過蜻蜓點水,唯獨在那揚州盤桓了十來日。外間都說許閣老舟車勞頓有些困乏,我卻以為,只怕許閣老得了圣人之命,此番意欲整頓鹽政啊。”

  寶釵果然興致大起,蹙眉思量著說道:“邸報我也瞧了,倒不曾瞧出這般端倪來,不知遠大哥何以見得?”

  陳斯遠道:“本朝引鹽法承襲自前明,歷百年不變,早已弊端滿滿。且觀前明,也是屢改鹽法,本朝又豈有一成不變之理?再有,林鹽司先喪妻,又喪子,生怕連林妹妹也保不住,緊忙將其送至榮國府,可知林鹽司早知處境險惡。果然,不過二年鹽司竟也去了……寶妹妹以為此事只是湊巧?”

  “啊?”寶釵心下駭然,細細思忖,果然太過湊巧。當下便道:“遠大哥以為,林鹽司一家……是被人害了去?”

  寶釵心下信服,思量一番,緊忙道:“只怕此番過后,揚州鹽商定會有缺,遠大哥以為我家——”

  陳斯遠笑而不語。寶釵便抿嘴道:“是了,我家如今連個頂門立戶的都沒有,又如何敢奢望?”

  二人說了會子朝局,寶姐姐只覺獲益良多,心下不禁多了幾分傾慕。

  陳斯遠見此情形,自是趁熱打鐵,大模大樣挪了椅子來,干脆就坐在寶姐姐身旁。一邊廂高談闊論,一邊廂手指悄然蘸了茶水,在桌案上寫了一行字:初見乍驚歡、久處仍怦然。

  書罷略略以指節敲擊桌案,寶姐姐瞥了一眼,便羞得說不出話兒來。

  俄爾,寶姐姐也悄然蘸了茶水,便用手指在桌案上寫道:我見眾生皆草木,唯有見你是青山。

  待陳斯遠瞧見,緊忙用手拂去,又去擦拭陳斯遠面前的字跡。誰知那柔荑方才遞過來,便被陳斯遠擒住。

  “遠大哥——”寶姐姐驚得趕忙往外觀量,生怕這會子有人進來。

  陳斯遠便道:“妹妹清減了。”

  寶釵紅了臉兒偏過頭去,低聲道:“我素來內壯,若再胖一些,只怕冬日里時常就要流鼻血呢。”

  “鶴年堂的丁郎中乃當世名醫,妹妹既有這毛病,不若得空去瞧瞧?”

  “嗯。”寶姐姐聲如蚊蠅地應下。

  她幾次欲縮回來,偏生陳斯遠抓著不放,于是她便任憑其將柔荑擒了去把玩。心下怦怦亂跳,耳根發燙,只覺心兒好似下一刻便要跳出來一般。

  陳斯遠正待說些什么,誰知偏生這會子外間傳來腳步聲。寶姐姐不禁央求道:“遠大哥……你,你快放開。”

  陳斯遠聽著腳步聲漸近,這才撒了手,又在寶釵求肯的目光中,將面前水漬拂去,隨后挪了椅子回歸原處。

  他方才坐定,便有玉釧兒領了鶯兒尋過來,那鶯兒瞥了一眼,雖心下狐疑,口中卻兀自道:“姑娘,太太請姑娘快些回去,說是有事相商。”

  寶釵面上暈紅稍退,聞言緊忙起身蹙眉道:“可知是何事?”

  鶯兒張口欲言,卻到底搖了搖頭,想來此事不好為外人知曉。

  寶釵再顧不得其他,與陳斯遠屈身一福,便告罪而出。陳斯遠不禁心下悵然,本待此番難得與寶姐姐獨處,偏生情到濃處被鶯兒給叫了回去,這薛家又招惹了何事?

  思量間又有腳步聲漸近,卻是王夫人回轉了。入得內中,王夫人抱怨了一會子下頭人疏漏,又說了些有的沒的,陳斯遠這才趁機說了燕窩之事。

  王夫人聽得蹙眉不已,道:“還有此事?遠哥兒放心,我過會子就讓鳳姐兒去查。這府中的下人實在不像話,再如何說玉兒也是我外甥女,還能讓幾個沒起子的貨色欺負了去!”

  陳斯遠緊忙道謝。心下自是不曾懷疑乃是王夫人的手筆。若先前賈母一力促成木石前盟,說不得王夫人還會做出此事,可此時自個兒與黛玉的婚約已然敲定,她又何必枉做小人?

  當下再無旁的事兒,陳斯遠便告辭而出。

  因這會子大老爺賈赦還不曾回返,他便穿園往自家行去。誰知才到閘橋,便聽得身后有人呼喚,扭頭便見竟是薛姨媽領了同喜追了來。

  眼見薛姨媽神色惶惶,陳斯遠不禁愈發納罕,這薛家到底又生出何事來?

  思量間,薛姨媽已然領了同喜到了近前。不待陳斯遠見禮,薛姨媽便求肯道:“遠哥兒,這回你可得幫幫我!”

  “姨太太莫慌,到底是何事?”

  “這——”薛姨媽給同喜使了個眼色,后者便退開來望風。

  薛姨媽湊近低聲道:“方才蟠兒回來大鬧起來,說是今兒個聽聞曹家姑娘去禮佛,他便被幾個狐朋狗友攛掇著去觀量。誰知——”

  嘶……莫非薛大傻子唐突佳人了?哎,這夯貨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啊。

  就聽薛姨媽道:“蟠兒遠遠瞧了一眼,心下自然滿意。誰知聽見兩個小沙彌嚼舌,說那,說那……曹家姑娘,竟是個天生石女!”

  陳斯遠眨眨眼,登時瞠目結舌。天生石女?意思是不能行房,更不能產育?

  眼見薛姨媽已然慌了神兒,陳斯遠思量道:“你也別急,這事兒是真是假還難保,不若打發人尋曹家姑娘貼身的丫鬟、乳母仔細掃聽了。待過后得了準信兒,你我再四下計較對策。”

  薛姨媽便道:“我方才就打發了人去掃聽,料想明兒個頭晌就能得了信兒。”

  陳斯遠這會子心下已有了主意,便氣定神閑道:“那明兒個下晌你往大格子巷去,我等著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