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38 真正的職業對手

  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三輛車開始在賽道上進行“暖圈”。

  坐在看臺的馬明寒見到這一幕,當場表示不滿道:“這跑的什么玩意,怎么是慢慢悠悠的?”

  旁邊曬命輝聽到這話,臉上忍不住流露出鄙夷神情。

  這吊毛之前動不動就拿AMG輸給卡羅拉嘲笑自己,結果連賽車最基本的常識都不知道,真是個徹徹底底的嘴巴選手!

  當然,曬命輝不會把心里話給說出來,而是帶著討好語氣解釋道:“現在這是暖胎圈,跑完這一圈就是正式比賽了。”

  “對了馬少,車佬權那邊安排好了嗎?”

  “廢話,老子辦事還需要你提醒?”

  說到這里馬明寒冷笑一聲:“你就等著看陳向北這吊毛,是怎么被車佬權給撞出賽道!”

  馬明寒壓根就不在乎這一場比賽的輸贏,他從始至終的目標都是給陳向北一個深刻教訓,來出自己這些天遭受的惡氣。

  事先已經跟車佬權商量好,比賽時盡量引發陳向北出賽車事故,實在不行直接撞車都可以,有什么后果他來擺平!

  “有馬少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曬命輝附和笑了起來,自己等著看戲就好。

  暖胎圈結束,三輛賽車回到了起跑線,陳向北的斯巴魯翼豹在賽道最外側,中間是韓寒的賽事級大眾POLO GTI,最內側則是車佬權的三菱EVO 6。

  并排停穩之后,三輛賽車不約而同的開始轟油門拉轉速,相比較韓涵跟車佬權兩個人,是為了讓發動機轉速保持在最大馬力輸出區間。

  陳向北這時候轟油門,還有一項功能是給渦輪提前增壓,防止起步時候出現渦輪遲滯,影響到第一時間的動力輸出響應。

  這輛斯巴魯翼豹在改裝的時候,就為減少渦輪遲滯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說更改排氣歧管的布局之類。

  但哪怕有了這些改裝,也只是起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的根除,更別說與對手的賽車相媲美。

  韓涵這輛賽事級的大眾POLO就不用多說了,什么偏時點火系統、高壓渦輪之類的改裝,肯定能上的樣樣齊全,必然可以做到動力隨叫隨到。

  至于車佬權的那輛三菱EVO六代,陳向北聽渦輪泄壓閥的聲音,大概猜測到對方改了雙渦輪增壓系統。原理就是通過串聯的方式,讓小渦輪始終保持高速運轉,從而快速帶動大渦輪給引擎提供足夠的壓力值。

  斯巴魯翼豹由于水平對置發動機重心低的緣故,沒有足夠的垂直空間來安置雙渦輪,梁馳這才不得不采取折中方法,選擇更改排氣歧管的布局。

  如果能采取雙渦輪增壓的方式,斯巴魯翼豹的動力跟響應速度,還能再提升一個檔次。

  這時候賽道上方的五盞指示燈,伴隨著“滴滴滴”的響聲,一盞又一盞的紅燈接連亮起。

  陳向北目光死死盯著發車指示燈,這種停在賽道上等候的感覺,讓他恍然如夢。

  仿佛又回到了上輩子開方程式的場景。

  五盞指示燈熄滅的瞬間,陳向北松手剎彈離合,斯巴魯翼豹如同離弦之箭一般沖了出去。

  相比較在南云山跟秦連杰跑的時候,經歷了這大半個月的改車跟試車,陳向北與這輛斯巴魯翼豹愈發協調契合,他的起步速度要更快更穩。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依托著反應速度跟起步優勢,陳向北的斯巴魯翼豹達成了抽頭領先。

  只是還沒等他超越對手車身,做出變道壓車的操作,局勢就出現了急轉直下的變化。

  韓涵的賽事級大眾POLO,用著不可思議的加速度,短時間內就對陳向北的斯巴魯翼豹完成反超。同時隨著在發車長直道的飛馳,車佬權的三菱EVO也靠著動力優勢追了上來!

  賽道、賽車、職業車手,這三點相加起來是可以引發質變的,結合的效果遠遠不是山道、性能車、以及街頭車手可以比擬。

  就拿韓涵的起步來比較,可能他發車反應時間比陳向北慢了0.1秒,起步操作速度也慢了0.1秒。

  可是他這輛賽事級大眾POLO才950KG,相當于比陳向北的斯巴魯翼豹,足足輕了差不多400KG!

  這份重量差距,已經不是領先區區幾十匹馬力能彌補,更別說還有動力響應,機械素質等等方面的優勢。

  再加上韓涵又不是什么街頭菜鳥,全國房車賽總冠軍的身份擺在這里,不可能出現起步就被陳向北力壓的場面。

  至于車佬權,那就是擺明了靠賽車性能硬吃陳向北!

  對于起步就落在最后的局勢,陳向北神情很平靜,內心沒有絲毫的意外。

  他跟王胖子說過跑東海國際賽道,起碼領先韓涵三秒的基礎,建立在雙方使用統規賽車的前提。

  現在雙方的起步差距,并不是由車技決定的,而是由車輛物理性能決定的。就算讓舒馬赫、塞納來跑,都不可能打破物理規律,除非是遇到雨戰。

  海珠國際賽道全長4.3公里,全程共有14個彎道,其中起步后的1號彎,是一個高速右彎。

  正式職業比賽的時候,多輛賽車會在這個彎道出現激烈爭奪的場景,誰能搶占到最佳入彎線,那么他的過彎速度就會快很多,然后把對手給遠遠甩在身后。

  賽道上的三名車手都知道這個關鍵點,車佬權400多匹馬力的三菱EVO,這個時候發揮出來了動力優勢,直道上硬吃了韓涵的賽事級大眾POLO,率先搶到入彎線。

  說實話當這一幕出現之后,在場觀戰的眾人臉色都不由浮現出一股驚訝神情。

  要知道韓涵跑之前,大眾222車組人員,基本上認為這是一場“過家家”的游戲。

  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兩個車手,其中一個還是高中生,居然要在賽道上跟CCC全國總冠軍跑一圈,還得采用職業比賽的發車方式。

  也就韓涵這種充斥著“叛逆與個性”的車手會答應,換作其他人估計懶得搭理。

  結果這一看,起步最快的是那個高中生,入彎最快的是港島車手。

  誠然這里面有車輛性能差距的因素在,但是車手沒有實力的話,壓根就不可能出現這種場景!

  對于港島車手劉紹權,年輕車組成員可能不太熟悉,不過諸如車隊經理葉永,以及賽事工程師王校等老人,當年還是見過他跑方程式的場景。

  可這個高中生,就徹底屬于名不見經傳,卻能做到起步速度比韓涵還快,著實有些讓人不敢相信。

  “葉經理,這高中生哪里找來的,我剛看了一下起步反應速度0.2秒,已經屬于頂尖中的頂尖。哪怕F1車手經過反應訓練,平均起步時間都得0.25秒,他能做到這么快?”

  賽道上跑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有著充足的賽事數據作為評判,比如起步反應時間當場就能計算出來。

  大眾222車隊的賽事工程師王校,有些不敢相信電腦屏幕上的數據,這壓根就不可能是高中生擁有的起跑反應!

  PS:兄弟們三更來了,有月票的投投,循環先謝過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