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39 不可思議的速度

  聽到賽事工程師王校的驚呼,車隊經理葉永回過頭來,目光望向電腦屏幕上的數據。

  剛剛起步的那一幕,葉永同樣看在眼中,能明顯發現陳向北起步壓了韓涵大半個車頭。

  但葉永不認為這是陳向北車技更高,而是判定韓涵有些松懈大意,以至于操作上出現小瑕疵,導致出現了陳向北起步更快的“錯覺”。

  要知道反應速度這種東西,誠然天生起到了決定性因素。但很多人究其一生,都無法把自己天賦給發揮出來,更多還是需要靠后天的訓練得以提升。

  陳向北這種普通高中生,就算天賦異稟經常街頭賽車,有著很不錯的車技。只要沒有接受過職業系統化訓練,就不可能在反應速度上超越真正的職業車手。

  打個最淺顯的比方,街頭車手里面隨便找幾個問問,他們有沒有經常跟人進行拋接球反應訓練?

  葉永敢打賭,十個街頭車手里面,起碼九個沒有接觸過反應訓練,更別說一個高中生!

  可問題是數據不會說謊,電腦屏幕上明確顯示著起跑反應時間,確實達到了頂尖車手的水平。

  更讓葉永無法接受的是,韓涵0.3秒起跑反應其實并不慢,甚至跟他以往相比屬于中等偏上的范圍了。

  沒有分神跟瑕疵的情況下,還能被陳向北給超了,只能證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高中生確實更快!

  “王校,有沒有可能是陳向北預判性搶跑?”

  葉永提出來一個可能,那就是這種職業滅燈起跑方式,哪怕就是在F1賽場里面,曾經都有過很多車手,做出預判性搶跑來獲取領先優勢。

  “不可能,現在系統是隨機時間滅燈。”

  王校搖了搖頭,預判性搶跑這個漏洞,已經不是最初固定秒數滅燈,而是系統隨機幾秒時間內滅燈起跑。

  甚至放在F1賽場上面,為了防止車隊截獲發車指示燈信號,從而讓車手得知準確的滅燈時間,還回歸到了人工隨機的場面。

  種種防御措施之下,杜絕了陳向北任何預判性起跑的可能,他就是反應速度比韓涵快!

  說實話,這些原理葉永又何嘗不知道,他之所以會問這么一句,更多是想給自己找一個“借口”。

  畢竟這種事情有些顛覆常識了,高中生怎么可能超過CCC全國總冠軍?

  P房內的議論,賽道上的陳向北自然是不知道,他此刻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賽道1號彎上面。

  車佬權憑借著三菱EVO馬力優勢,發車直道靠后段加速,硬吃了韓涵的賽事級大眾POLO。但后者同樣不是吃素的,況且兩輛車沒有絕對的性能差距,只能算在某些特性上各有優劣。

  只見賽車入彎之后,韓涵立馬依托定制四驅系統帶來的牽引力優勢,直接跟車佬權玩起了交叉線過彎。同時在兩輛車錯開彎心的時刻,車輕跟動力響應快的優勢展現出來,一腳油門下去就完成反超。

  精彩!

  落在最后面的陳向北,把兩人的走線操作看在眼中,這才是職業車手應該有的車技對拼畫面。

  不過更精彩的畫面還是出現在陳向北身上,他并沒有在彎道常規的剎車點進行減速,而是盡可能的保持長直道帶來的高速,然后通過大力重剎的方式延緩進入彎道的時機。

  這種操作方式在賽車專用名詞里面被稱之為“晚切彎”,英文是“late apex”。

  晚切彎的好處是通過大角度轉向,讓出彎路線更加的平直,從而提升在接下來直道末段的最高速度。

  陳向北很清楚自己這輛斯巴魯翼豹STI,跟韓涵這種專業級賽車在操控、動力響應上的差距。

  如果完全拼入彎走線的話,哪怕自己車技更高能在彎道中領先,依舊會出現車佬權這種被韓涵交叉走線反超的場景。

  賽事級車輛如臂指使的機械能力,就是能為所欲為!

  沒辦法,陳向北只能選擇反其道而之,那就是如同車佬權這輛三菱EVO那樣,憑借著馬力性能優勢直道硬追上韓涵的大眾POLI。

  最后才依托晚剎車的搶先入彎,再通過阻擋或者封鎖對方過彎路線,來完成擋車領先。

  于是乎現在賽道上就出現這么一副場景,陳向北雖然依舊落在最后面,但奇跡般跟前面兩輛車拉近了距離,出彎之后就追到了車佬權三菱EVO的車尾。

  要知道在常理認知之中,陳向北才是最菜的那樣,就算要拉近跟職業車手的距離,也應該靠著賽車的性能優勢直道追上來。

  畢竟誰都會踩油門,大直道地板油往前飆就完事了!

  結果卻是在最應該拉大車距的彎道,陳向北反倒縮短了發車直道上面的落后。

  這就證明了一個事實,那便是陳向北的過彎速度,要比車佬權跟韓涵都快!

  此刻張智聰跟梁馳兩人,已經站上了維修區的看臺,見證了一號彎發生的一切。

  雖然張智聰是賽車經理人出身,但他本身就是一個擁有賽車執照的狂熱愛好者。同時身為中國最頂尖房車賽事的主辦方,他對于賽車技術的了解程度,絕對不是普通的公司老板能比擬的。

  彎道才是真正彰顯車手車技的地方,陳向北能拉近車距不存在任何巧合的可能,只能是硬實力遠遠超乎眾人的意料。

  “這種高速重剎晚切彎,很多職業車手都不敢賭,陳向北他怎么判斷過彎極限的?”

  張智聰朝梁馳問了一句,高中生擁有這種車技,必然得有人教導。

  毫無疑問,這個人只能是梁馳。

  重剎晚切彎,看似能獲得更平直的出彎路線,亦或者接下來直道末段的最高速度。

  但事實上對于車手重剎的力度跟時機要求極高!

  就好比普通人開輛車過彎,你是選擇提前開始減速,還是說選擇說一腳急剎猛打反向盤?

  相信選擇后者的司機們,估計當初考駕照的時候,都得挨教練兩巴掌……

  賽車同樣如此,一腳重剎下來輕則輪胎鎖死,損耗輪胎不說速度反而還更慢。

  重則就直接沖出賽道,屬于救車都救不回來的那種。

  陳向北這一套晚切彎的操作,起碼在張智聰的視線中,沒有看到任何輪胎鎖死的煙霧,意味著他對于剎車力度掌控極其精準。

  并且入彎過程中,依舊切準了賽道內側的彎心,側面印證了他對速度跟轉向時機,同樣做到了極致掌控!

  這種判斷跟車技,根本就不可能出現在一個高中生身上,至少不可能出現在一個,沒有從小接受賽車職業訓練的高中生身上!

  “你覺得我教的出這種水平的車手嗎?”

  梁馳苦笑一聲,張智聰還真是高看自己。

  韓涵這種國內頂級房車手,過彎都跑不過這小子,自己一個賽車工程師,何德何能可以教導陳向北車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