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北還真沒有亂說,他沒事就會看看舒馬赫的比賽錄像學習跑法。
理由很簡單,巔峰期的舒馬赫就是神,沒有任何缺點的完美走線,擁有著最平衡的單圈跟長距離。
雨戰、街道皆不存在任何短板,攻防兩端同樣強悍無比,七冠中至少有三到四冠,是開著圍場內第二第三快的賽車,做到力壓對手站上最高領獎臺。
這就是為什么漢密爾頓同為七冠王,卻總有人覺得他比舒馬赫差點的原因,在于梅奔的車基本上都是“火星車”,奪冠屬于理所當然的程度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漢密爾頓不行,巔峰期的他同樣沒有對手。
更何況山本尚貴看到的錄像,還是剛來賽車學院跑的雨地,各項數據的參考意義不大,自己已經修正了在鈴鹿賽道的很多瑕疵弊端。
退一步說,就算泄露的是最新賽車錄像跟數據,陳向北同樣不會有什么心理波動。
連針對都無法應對的車手,那你還拿什么冠軍?
不過在換賽車服的過程中,陳向北倒是想起來山本尚貴是誰了,難怪總覺得名字耳熟。
身為后世日本超級方程式跟SuperGT的雙料冠軍,可以說成績已經超過了自己這個F2中游車手,算是陳向北遇到的第一個比自己“強”的車手。
面對山本尚貴這種強敵,此刻陳向北更多是感到一種興奮,高手往往是寂寞的,只有與之匹敵的對手出現,才會更有意思跟斗志!
換好賽車服出來,P房內眾人看著陳向北,又陷入了另外一種詭異氛圍。
本來澤野弘樹還準備了一份鼓勵話語,這下真是一句都說不出來。
中國小子壓根就不緊張,你還喋喋不休告誡個啥?
猶豫許久,澤野弘樹終究只是看了一眼墻上時間,然后甩出一句。
“上車準備吧。”
由于這僅是一場巡回選拔賽,再加上主要是為了保證付費收視率,FIA采取了特殊規則形式,排位賽跟正賽放在同一天舉行,這樣現場觀眾能得到更好的觀賽體驗。
同時這個時代雷諾初階方程式的規則也很簡單,排位賽只有一輪采取半小時制。
也就是說你在這半個小時之內,跑出最快圈速的車手奪得桿位,將在正賽頭排第一位發車,然后順序根據圈速依此類推。
至于正賽規則,相比較F1的60圈左右,雷諾賽車同樣縮短到了20圈。
原因在于雷諾賽車速度較慢,跑二十圈也差不多需要五六十分鐘,這種長時間高強度的駕駛,對于一些初階方程式車手的身體壓力很大。
一旦身處扛不住出現狀態下滑,那么事故發生率將會大大增加。
雷諾賽車速度雖然不如F1,但極速也能達到260km/h,并且車身結構跟強度方面要差很多。
真出現什么嚴重的撞車事故,保命幾率可能比F1還低。
油液預熱階段,就有很多車手按捺不住,直接把雷諾賽車開上維修通道排隊了。
原因在于這場雷諾冬季巡回賽,參賽車隊高達十幾支,車手可不止十幾個,往往一支車隊會派出兩名車手參賽,有些大車隊還會更多。
本來按照本田賽車學院的規格跟檔次,派出兩名車手參賽并不算過分,可是日本汽車聯盟(JAF)考慮到賽事平衡,本田占據著主場賽道優勢,于是被限制了參賽名額。
再加上星野義不知道為什么,對職業賽車好像不怎么上心,自己都不去主動申請,本田賽車學院也就不好強求,于是乎只有陳向北一人參賽。
最終公布的參賽名單,車手高達二十九人,就意味著賽道上會出現二十九輛賽車。
想想看看后世F1二十輛賽車排位賽,還是分批出去,很多時候都會造成嚴重的交通擁堵,一些車手沒有良好的飛馳圈時機,從而跑不出好圈速。
現在二十九輛賽車同時跑圈,到時候賽道上擁堵畫面不敢想象。
不過這還不是最夸張的,F3賽事還有過三十多臺賽車排位賽的場景,賽道上能出現夸張的三車并排。
以至于讓FIA不得不做出規定,把排位分為兩輪進行,同時引進被F1取消的排位賽淘汰機制,防止正賽出現賽道“堵車”情況影響安全。
陳向北這時候才注意到,自己雷諾賽車的車頭位置,被貼上了一個13的標簽。
“澤野總監,這是比賽編號嗎?”
沒等澤野弘樹回答,水谷翔就滿臉尷尬回道:“嗯,我幫你抽的,手氣不好……”
日本也有數字忌諱的說法,比如4、9、13這種。
4、9是諧音原因,分別對應日語中的“死”跟“苦”。
至于13則是受到西方影響,認為不太吉祥。
水谷翔抽到這個數字之后,本沒打算想著告訴陳向北,同樣是怕影響到他比賽心態,結果還是被注意到了。
“手氣挺好,我很喜歡這個數字。”
陳向北笑著回應一句,正好讓自己來裝個13。
就在這個時候澤野弘樹看了一眼電腦屏幕,上面顯示陳向北賽車油液已經達到工況溫度,于是開口道:“溫度差不多了,前往維修通道排隊吧。”
“是,澤野總監。”
團隊成員紛紛應了一聲,然后進入到比賽狀態,把陳向北的雷諾賽車推到維修通道排隊。
此時的維修通道已經形成了一條長龍,每輛賽車都希望自己能處于靠前的位置,排位賽的時候不會被阻擋。
說實話,陳向北對這種心態很不理解。
現在是干地賽道條件,加上處于最冷的正月階段,賽道溫度很低,需要長時間的暖胎才能達到飛馳圈的工況問題。
你就算現在排在前面,暖胎圈跑著跑著,照樣會擠成一團,這還有什么好著急的?
不過趁著車手們在維修通道排隊時間,富士臺的賽事記者跑了過來,想要抓住這個時機,對參賽車手進行賽前零距離的采訪。
方程式在日本有兩種收看方式,電視端由富士臺進行轉播,類似于國內的央視體育跟五星。移動跟電腦端則由Dazn流媒體轉播,可以看做國內的企鵝。
富士臺在解說方程式上面,有著悠久的歷史跟深厚的群眾基礎,特別是主持人跟嘉賓陣容各有特色,很擅長引導話題跟與觀眾進行互動。
今天的賽事記者名字叫做世川裕昭,正是他收到了來自于松本布朗的爆料,打算深挖下去打造出一個大新聞。
結果被本田賽車團隊成員拒之門外,無法采訪到當事人陳向北。
既然P房進不去,那就只能等陳向北出來,維修通道排隊就是最好的時機。
當世川裕昭看到本田標志的13號雷諾賽車,立馬帶著攝影師三步并作兩步,跑到了陳向北的身旁展開了采訪詢問。
澤野弘樹本來還想阻攔,可見到攝像機已經對準,這時候再做什么動作,反倒會有種“欲蓋彌彰”遮掩,他只能讓陳向北去坦然應對。
這小子的心理素質,應該能過這關吧?
“陳向北你好,我是富士臺記者世川裕昭,賽前想要對你進行一個簡短的采訪。”
“請問你是來自中國的新人車手嗎?”
“沒錯,我是來自中國華賽體育的新人車手。”
陳向北回答的時候,特地把華賽體育四字給帶上。
雖然華賽體育已經倒閉,但代表著中國對于方程式領域的一次試探,先驅者應該被世人銘記。
主看臺的梁馳,見到了轉播大熒幕上面,出現了陳向北的臉龐,以及說出“華賽體育”那四個字的時候,瞬間就感到鼻頭一酸。
他此刻很希望張智聰也能坐在這里,聽到有一名培養出來的車手,能向外界宣布華賽體育的身份!
只是接下來記者采訪的問題,就完全出乎他預料了。
“向北君,我們賽前曾收到一份爆料,說你是依靠資金優勢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得到了本田學員身份跟參賽名額,這件事情屬實嗎?”
這句話出來,鈴鹿賽道響起一片嘩然,畢竟能提前得知爆料消息的在少數,現在通過媒體轉播出來,瞬間就變得人盡皆知了。
“當然不屬實。”
“可是本田學員證實你的參賽名額,并沒有進行內部選拔。”
世川裕昭已經料到了陳向北會否認,但取消選拔賽這一項是事實,無從辯駁。
“確實沒有,因為其他人賽道圈速慢我至少兩秒以上,還有必要進行內部選拔嗎?”
實力才是說話的底氣,陳向北壓根不在于質疑,他會讓這些人最終閉嘴。
兩秒?
聽到這個回答,世川裕昭臉上流露出不信的神情。
他是方程式賽事的體育記者,自然對于圈速概念十分熟悉。
怎么可能單圈慢兩秒,鈴鹿賽道的雷諾記錄保持者小林君,恐怕都做不到讓同齡學員慢兩秒。
更何況本田鈴鹿賽車學院,能在日本排的上號,不可能車手素質如此之差。
“陳向北,我不信其他學員會這么慢。”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我太快了。”
陳向北笑著反問一句,確實除了星野義之外,還有一兩個干地圈速不算慢,僅距離曾經小林可夢偉的賽道記錄一秒出頭 但是陳向北又突破了賽道記錄0.5秒,這不就單圈慢兩秒了嗎?
面對陳向北的“張狂”言論,世川裕昭并沒有任何被反駁的不爽,相反他臉上還浮現出一抹欣喜神情。
身為媒體記者,他不怕采訪對象語出驚人,就怕對方沉默把話說的滴水不漏,這樣才搞不出話題跟熱度。
很明顯陳向北這種新人,就缺乏應對媒體的經驗,他的這番話絕對會引發軒然大波。
陳向北自然是看到了世川裕昭的神情變化,同樣明白對方心里面想著一些什么,無非就是覺得自己是個新人,抓住“口不擇言”好搞出一個大新聞。
但那又怎樣?
中國運動員在外界眼中,往往是以內斂低調居多,給人就是一種好欺負的感覺。
陳向北不介意自己有一副張揚狂妄的形象,相反這會讓自己省去很多麻煩。當有人想要捏軟柿子的時候,就得考慮踢到鐵板到底有多狠!
況且在體育界而言,狂不狂妄從來不是看說了一些什么,而是看他擁有怎樣的成績。
只要你夠強,說的話就是真理。
相反是個菜比的話,連呼吸都是錯誤的。
就在世川裕昭還想要問點什么的時候,賽道上日本汽盟的工作人員已經吹響口哨,示意排位賽馬上就要開始,包括車隊成員在內的無關人員,馬上離開維修通道區域。
對此世川裕昭臉上流露出遺憾神情,按照中國新人的風格,只要再采訪下去絕對能爆點不斷!
這時候澤野弘樹靠了過來,剛才采訪過程他看在眼中。
說實話,他不是很認同陳向北的言論,哪怕說的都是一些事實,這樣很容易把自己帶入輿論漩渦中。
但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名車手成長的過程,只有經得起詆毀,才能擔得住贊美。
“向北,加油!”
沒有多說什么,澤野弘樹僅是向陳向北表達了一聲加油。
“向北君,加油!”
與此同時本田團隊成員,也是紛紛朝陳向北吶喊了一句。
對此情形,陳向北笑了笑,推下自己的頭盔面罩,高高舉起大拇指回應。
退場的富士臺攝影師,恰好把這一幕給轉播到大熒幕上面。
瞬間梁馳跟秦連杰兩人,有些理解陳向北為什么想要組建一支屬于自己的賽車團隊。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團隊的力量!
“呵,這小子在日本,變得張揚了許多。”
梁馳笑著說了一句,他跟澤野的日本人觀念不同,很贊同陳向北這種轉變。
要知道以前這小子情緒穩定的可怕,基本上達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程度,讓梁馳懷疑是不是一個“機器人”。
現在還知道“囂張”了,挺好!
“還好吧,說不定真就這么快呢?”
秦連杰回了一句,他倒沒覺得陳向北張揚,很多時候說實話放在外界眼中,會被誤以為是一種張揚。
“哥,陳向北他真這么厲害嗎?”
秦秋雨好奇詢問一句,自己哥哥很少服人,對陳向北卻是心服口服。
“很厲害,簡直不是人!”
說這句話的時候,秦連杰不由回想起,那晚在東海外環看到的風火輪。
要不是親眼見到,他這輩子都想象不到賽車能開出風火輪!
就在他們幾個閑聊的時候,維修通道上方的紅色液晶屏幕數字,停留在15:00:00的整數上面。
三點就是排位賽開始的時間,維修通道的引擎轟鳴聲浪瞬間爆炸。
本來賽用引擎默認轉速就挺高,現在二十幾臺車同時轟油門起步,咆哮聲簡直響徹天際,立馬就讓鈴鹿賽道近萬名觀眾進入到比賽氛圍中。
排在最前面的雷諾賽車從維修通道駛離,后排的一輛輛緊隨其后。
就如同陳向北最初預料的那樣,就算搶著排隊在最前面,你也不可能直接開始飛馳圈,還不是得老老實實暖胎。
方程式賽車的標準暖胎方式大概就兩種,一種是賽道上各種瘋狂蛇皮走位,通過變道讓輪胎的內側跟外側受熱均勻。
另外一種方式比較激進,適用于賽道跟輪胎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
那就是大腳油門造成短暫的輪胎打滑,用“燒胎”的方式來快速暖后胎。另外則是加速重踩剎車,通過輪胎鎖死的方式來快速暖前胎。
這兩種暖胎方式對于胎溫的提升,都要遠超常規的賽道蛇皮走位。
但相對應的便是風險很大。
燒胎這玩意萬一沒控制好油門,輪胎磨損過度很容易在行駛過程中爆胎。
輪胎鎖死的操作同理,都是靠著跟地面硬摩擦來升溫。
陳向北出P房時機較晚,維修通道排在了中后方的位置,他看著眼前密密麻麻的雷諾賽車,就如同上下班高峰期的車流一樣,就感到有些頭疼。
為了避免自己在飛馳圈中陷入車流之中,陳向北決定采取激進的方式進行暖胎,也就是說通過不斷大力轟油門加制動,快速讓前后輪同時升溫。
一堆蛇皮走位賽車中,出現一輛靠制動暖胎的“異類”自然就更吸引目光,就連賽道轉播鏡頭都對準了陳向北的13號賽車。
富士臺導播室里面,主持人中島秀之跟田中信治兩人,正在解說這場雷諾冬季巡回賽。
他們看到導播切的畫面之后,立馬搭腔道:“中島,剛才世川的賽道采訪,中國新人陳向北彰顯出他的自信,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他在賽道上用了難度頗高的摩擦暖胎方法,看來是準備搶占先機甩開大部隊,提前進行自己的飛馳圈。”
畢竟是多年方程式賽車主持人,田中信治一眼就看出來陳向北的意圖,中國新人不想在飛馳圈的時候被前車阻擋。
“沒錯,摩擦暖胎法確實提溫較快,不過同樣風險很大,操作不當就很容易上墻。”
大腳油門打滑不僅僅容易造成輪胎磨損,還很容易甩尾造成暖胎圈上墻。
這種事情可以說屢見不鮮,F1車手里面都有不少暖胎圈上墻的高手,五星體育“李冰”也曾爆料過,他當年開雷諾賽車就暖胎上墻了。
不知道是不是中島秀之的烏鴉嘴,賽道上有其他車手看到陳向北的操作之后,小腦袋瞬間迸發出模仿的靈感,當場也來個摩擦暖胎法搶占先機。
結果沒扭幾下一腳油門踩大了,雷諾賽車甩尾失控撞到了旁邊倒霉蛋身上,直接出現紅旗兩輛賽車退賽。
見到這一幕的陳向北,心里面跟日了狗似的,自己磨了半天不是白磨了!
同時他還意識到一個問題,這個級別的比賽,不是每一個都有著星野義或者山本尚貴的實力。
自己除了要拿到冠軍,還得提防住這群“妖魔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