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式賽車里面旗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黃、紅、綠三種。
黃色代表行車道上出現障礙,車手們需要放慢速度,這個過程中禁止超車。
紅旗表示比賽或者試車因故提前結束,車手們必須返回維修站等待賽事組織下一步命令。
綠旗表示賽道恢復暢通,車手們可以正常比賽。
現在賽道上出現了紅旗,就意味著場上賽車要全部返回維修通道。
主辦方則趁著這個時間點派出工程車輛,把受損的兩輛賽車給弄走,同時快速清理賽道上的撞車碎片,防止在接下來比賽過程中劃破輪胎。
由于暖胎車速較慢的緣故,兩車碰撞損傷并不算嚴重,很快就處理完畢,主辦方通知比賽繼續進行。
剩余二十七輛車再度駛上賽道,有了暖胎圈撞車事故“榜樣”,恢復之后賽道上車手都老實許多,沒有誰再繼續整活搞什么騷操作。
就連陳向北都選擇蛇皮走位的常規暖胎,沒有像之前那樣使用摩擦暖胎法。
倒不是說他怕自己失誤,而是架不住有“高手”模仿,到時候來一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那就虧大發了!
“看來賽道事故就是最好的鎮靜劑,很明顯能看出來場上車手暖胎保守了許多。”
中島秀之繼續解說著比賽,他都沒想到自己烏鴉嘴那么靈,前面說出操作不當容易上墻,下一秒就直接應驗。
“中島,并不是所有人保守,賽道上13號車手陳向北,他選擇了暖胎圈提速超車!”
田中信治看到了13號賽車一邊蛇皮走位,一邊在車流中穿梭的場景,短短時間內就已經超過了前方兩三臺車。
“有意思,中國新人是打算用這種方式,來兌現自己賽前更快的狂妄宣言嗎?”
中島秀之調侃了一句,此話一出立馬在觀眾席引發一片哄笑。
單從現狀來看,陳向北確實更快,只可惜這是暖胎圈。
過于快速的行駛,會導致輪胎升溫不夠,到時候說不定還得多跑兩圈暖胎浪費時間。
要知道今天鈴鹿溫度接近零度,兩三圈跑下來都不一定能讓熱熔胎達到最佳工況溫度,更何況陳向北這種玩法。
總共三十分鐘的排位賽,紅旗廢了一圈,再加上重新排隊發車,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四分鐘。他難道想把三分之一的時間,放在暖胎這件事情上嗎?
陳向北自然不知道賽道解說了什么,他提速跟狂不狂妄沒有任何關系,單純只是不想自己陷入車陣里面。
哪怕是暖胎圈,有些車手的速度放在陳向北眼中,依舊屬于慢到令人發指的那種,他實在有些忍受不了。
亦或者換種方式形容,陳向北太快了,襯托的正常速度都變慢了。
隨著陳向北的接連超越,他很快來到了頭排的第一梯隊,這里只有三四輛賽車。
其中就包括國光車隊的山本尚貴,他的車號是6號。
并且陳向北還注意到最前方的位置,賽車的車號為1號!
陳向北不知道雷諾車號是全隨機抽簽,還是說遵循F1賽事的規則,1號車手默認屬于上屆衛冕冠軍。
不過從這家伙速度跟操作流暢度上來看,很明顯不是什么菜鳥。
帶著一絲好奇心態,陳向北按下了方向盤上的通話鍵,用隊內無線電詢問道:“澤野總監,1號車手是什么身份?”
“豐田車隊的大島和也,上一屆雷諾冬季巡回賽冠軍。”
“那他為什么還在跑?”
陳向北反問一句,雷諾方程式又不是F1升無可升,這種低級別賽事誰會跑兩年?
“大島和也拿到冠軍之后,歐洲雷諾參賽時間跟SuperTaikyu(日本超級耐力賽)沖突,他最終選擇了退賽。”
日本場地三大超級賽事中,耐力賽算是名氣最弱的,陳向北對參與的車手并不了解。
但認真說起來,耐力賽原型車的駕駛風格,相比較房車要更為接近方程式。
大島和也身為上屆雷諾巡回賽冠軍,再加上他擁有參加日本超級耐力賽的資格,恐怕單論硬實力不會比現在的山本尚貴弱。
陳向北真是沒想到,日本一個小小的區域初階方程式賽事,能涌現出這么多臥虎藏龍的車手,這就是擁有完整賽事體系帶來的好處。
第一梯隊算上陳向北有五輛車正在蛇皮走位,不知道是不是感受到被“追擊”的壓力,前排車手不約而同的提升了自己的車速。
暖胎圈很快跑完,這時候的賽車輪胎,其實還沒有達到最佳工況溫度。過早進行PUSH(推進)的話,將會把輪胎給白白磨損,還跑不出最快圈速。
絕大多數車手依舊保持著克制,等待胎溫的繼續上升。
不過有些愣頭青就顧不得那么多,第二圈就開始提速超車,準備搶到頭排直接展開自己的飛馳圈刷圈速。
有人帶頭,就自然引發了連鎖反應,賽道路況如此擁堵,沒誰想等到自己飛馳圈的時候,前面出現一堆移動路障擋道。
陳向北從后視鏡中,看到了第二梯隊乃至于更后面的賽車追近。他一腳油門深踩下去,撥片瘋狂升檔提速,直接抽頭憑借更快的入彎速度,把左側排在第四的車手壓在身后。
這就啟動了嗎?
排在第二的車手正是國光車隊的山本尚貴,從陳向北超車追上第一梯隊那時候起,他就時不時望向后視鏡觀察對手動向。
山本尚貴親眼見證過陳向北在賽道上的表現,知道這新人車手很強。
但真正讓他產生危機感,還是松本布朗送來的賽道錄像跟數據。
他從來沒有想象過,一名來自中國的新人車手,鈴鹿雨地能跑進2分20秒。
更為震撼的是,據說陳向北已經打破了小林可夢偉的賽道記錄。
這可是被譽為日本天少年的小林君啊!
山本尚貴不是一個盲目自大的車手,意識到陳向北的強大之后,他立馬根據賽道錄像跟數據,分析起對手習慣和跑法特點,從而找到針對的方法。
他發現陳向北風格很激進,哪怕有些時候彎道中出現明顯側滑,需要靠不斷修正來救車,中國新人依舊不會選擇放慢速度,而是享受這種掌控“失控”的感覺。
激進,往往意味著風險增大,就如同現在胎溫不夠,他提前進行超車準備開啟飛馳圈那樣。
“木村君,提速超越大島和也,讓他為我們擋車。”
相比較陳向北,山本尚貴對參賽車手要熟悉的多,特別是大島和也這樣的知名車手。
他們中很大一群人,是從卡丁車時期就開始交手,一路跑到了雷諾冬季巡回賽。
山本尚貴知道大島和也把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日本超級耐力賽上面,必然對于這個新冒出來的中國車手不太了解。
讓他們兩個互相牽制,自己坐收漁翁之利!
得到指令的隊友木村拓真,立馬提速超越了頭車,緊接著山本尚貴呼嘯而過。
對于這種突發的狀況,大島和也沒有任何防備,他更多是感到莫名其妙。
要知道低級別方程式里面,為了排位賽跑出更好的圈速,哪怕暖胎圈結束達到輪胎最佳工況溫度,很多有經驗的車手往往都不會過早提速跑在前面。
他們在等著別人全速飛馳,然后跟在后面吸尾流!
賽車運動在高速行駛的時候,會在車后面形成一個真空期,后車一旦進入到這個區域,空氣阻力會大幅度下降,從而車速得到顯著提升。
排位賽看的是最快圈速,而不是超越對手的排名。
只要能在對的時機點,吸到前車尾流提速,哪怕其他時候兩車速度相當,依舊能在整體圈速上領先對手。
后世F3賽事里面曾出現過一場著名判罰,當時賽道上總過有34輛車參加排位賽,每個人都想著別人先跑然后去吃尾流,結果就導致全部架住了。
賽道上于是乎出現了詭異的一幕,F3賽車速度越來越慢,紛紛比拼誰更落在后面。
這場排位賽結束之后,賽會更是處罰了高達18名車手,開創了一時奇觀……
“大島提速,吃住前車尾流,不要讓中國小子追上來!”
耳麥里面傳來車隊急切的指令,更讓大島和也感到蒙圈。
到底什么情況,這才排位賽第二圈,為什么要擔心中國小子追上來?
面對這種完全不合乎邏輯的場景跟指令,大島和也感覺自己之前十來年比賽白跑了,已經有些搞不懂現在的雷諾方程式比賽。
不過車隊指令已經下達,哪怕不理解也得執行,質疑是賽后回到P房的事情。
大島和也一腳油門下去,就在賽車剛提速的階段,旁邊就出現一輛賽車飛馳而過,去緊追更前面的兩輛國光車隊的雷諾賽車。
從車頭那顯眼的13號數字,大島和也知道就是那名中國車手。
這小子沒有比賽經驗,把排位賽當作正賽來跑了嗎?
壞了。
豐田車隊的比賽工程師見到這一幕,臉上出現了憂慮神情。
就在剛才富士臺再度爆出猛料,陳向北在鈴鹿賽道的最快單圈,已經打破了小林可夢偉的圈速記錄。
爆料來源同為本田賽車學員,并且還附帶了一張監控屏幕圈速的模糊照片。
但那白色的圈速數字,依然清晰可辨。
2分05秒135!
這份爆料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哪怕演播廳兩位比賽解說,都持有不同的觀念。
中島秀之認為不可能,要么是對照片進行了PS,要么就是圈速并非陳向北或者雷諾賽車創造。
田中信治卻認為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圈速很有可能是真實的。
一方面本田賽車學院的招牌擺在那里,中國車手得多有錢,才能購買到學員資格跟參賽名額?
另外一方面,就在于那些爆料陳向北不正當競爭的學員,居然都沒有一個站出來發聲否認。
這難道還不能證明問題嗎?
“大島,吃住13號車尾流,利用前車做出最快圈速。”
豐田車隊緊接著又下達一條指令,既然已經被超了過去,就干脆吃尾流好了。
“收到。”
這次大島和也回復沒有遲疑,他本來就做好了吃尾流的準備。
陳向北開的越快,就意味著他同樣越快!
四臺賽車如同一字長蛇般,前后相連在賽道上飛馳,很快陳向北的圈速就出來了,他用時2分07秒987。
這個用時比他自己跑的最快單圈,慢了差不多三秒,卻是很正常的圈速。
原因在于真正的比賽中,很難擁有刷單圈記錄的良好賽道環境。特別是前面幾圈受到輪胎溫度跟油液重量的影響,往往都是比賽里面最慢的圈速之一。
隨著賽車逐漸達到最佳工況,載油消耗達到最輕階段,才是刷出最快圈速的時間點!
第三圈、第四圈、第五圈……
賽道圈速不斷被刷新,陳向北的最快圈速已經來到了2分06秒573,距離明面上的小林可夢偉賽道記錄差了1秒,距離他自己的隱藏記錄差了1.5秒。
這時候陳向北的車頭,已經追到了山本尚貴的車尾位置,兩輛車在彎道的最近間距,完全可以用厘米來計算,放在轉播畫面里就跟馬上要撞上差不多。
厘米這個計量單位,放在方程式賽車,特別是F1級別里面,完全不是什么特別夸張的數字。
諸如摩納哥這樣街道賽事,200km/h左右的速度下,前翼過彎擦墻做不到厘米級別的精準,那注定走線成為不了頂尖車手,更沒有任何奪冠的希望。
像是勒克萊爾這樣的本土“極限哥”,跑出來的神之一圈可以達到毫米級別的控制精準度。
簡單點來描述,他的名場面是前翼劃破護墻上面貼的廣告紙,卻能不損傷到前翼!
說實話,對于普通人而言,這種操控極限簡直無法想象。別說是讓人去開,哪怕就是看F1車手跑摩納哥賽道的車載畫面,都能感受到手心冒汗。
“澤野總監,距離排位賽結束還有多久?”
陳向北此刻開麥詢問了一句。
“還有差不多十分鐘。”
“我要超車PUSH一圈了。”
陳向北這段時間跟車,通過吃前車山本尚貴的尾流,雖然車距在不斷的追擊,但由于沒有發動進攻,輪胎磨損保持的很好,目前正處于最佳狀態。
現在時間點距離排位賽收官還能跑四到五圈,理論上來說陳向北應該再多跟車兩圈,讓載油進一步消耗降低車重,這樣能跑出更快的排位賽單圈。
但是陳向北已經注意到,前方出現了慢車集團,意味著就這幾圈排位下來,頭排第一梯隊這幾輛車,就快要對菜鳥車手完成套圈了。
到時候就算超越山本尚貴,再進行全速推進,也會被套圈車給阻擋。
“你現在圈速很不錯,排在全場車手第二,要冒風險嗎?”
目前排在第一的是吃尾流最開心的大島和也,第二就是拉近車距的陳向北,第三才是山本尚貴。
“必須動手了,時間點到了國光二號車手會擋車,那時候山本尚貴才會全速推進!”
陳向北不是什么毫無經驗的菜鳥,國光車隊另一名車手當頭車拉尾流,很明顯就是充當了“僚機”的身份。接下來絕對是放慢速度讓山本尚貴超過去,然后阻擋自己跟后面的大島和也。
沒有絲毫猶豫,澤野弘樹就下達了車隊指令。
收到指令之后,陳向北全油門降檔提速,利用尾流的彈弓效應進行抽頭超車。
DRS這種東西沒有誕生之前,尾流帶來的彈弓效應抽頭超車,一直都是大直道超車的主流方法,其中最厲害算是“頭哥”阿隆索。
某種意義上來說,阿隆索對F1賽車的適應能力無與倫比,他開過各種不同動力跟不同技術的賽車,甚至于連最基礎的超車方式都更改了,卻依然能穩定站在頂級車手的行列,屹立二十年不倒。
換作塞納、舒馬赫,恐怕都沒有阿隆索這種適應能力。
很幸運的是,陳向北上輩子屬于新老交替的車手,接觸初階方程式賽車的時候,剛好經歷了尾流彈弓效應超車的末年。
否則一個純新生代車手,恐怕一時很難適應沒有DRS的超車方式。
山本國光壓根沒想到陳向北會在這個時候動手,當他意識到情況不對想要變道阻攔的時候,陳向北已經憑借著更快的尾速,前翼越過了他的后輪。
“木村,擋住13號賽車!”
P房內國光車隊的賽車工程師,同樣看到了這超車的一幕,用最快速度向二號車手木村拓真下達指令。
“收到!”
木村拓真應了一聲,然后直接變道想擋在陳向北的車前。
可這個時候已經來到了彎道面前,木村拓真的輪胎在領跑過程中磨損很嚴重,壓根就守不住切完線。
陳向北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彎道里面依靠抓地力優勢走出交叉線,瞬間完成連超兩車!
這一幕的出現,直接讓鈴鹿賽道響起一片嘩然聲。
國光車隊算是日本頂級私人車隊,山本尚貴也被譽為日本新生代最強車手之一,結果在中國新人面前一回合都沒有擋住?
別說是普通觀眾沒想明白怎么回事,就連富士臺兩位解說都目瞪口呆,他們還以為這種局面會維持到排位賽結束。
但讓他們更為震驚的還在后面!
陳向北超車后快速利用彎道,擾亂自己的尾流把木村拓真給甩掉。
當再度經過起跑線的時候,沒有了前車的阻擋,陳向北開始全速推進。整輛賽車如同一抹流星般劃過賽道,成為了最吸引人目光的璀璨。
2分05秒411的圈速出現在大熒幕上的時候,全場變得鴉雀無聲。
主持人中島秀之更是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原來爆料照片是真的,中國新人他早就打破了小林可夢偉的賽道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