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君,你打算練習賽第二圈就推嗎?”
感受到陳向北這次暖胎特別認真,澤野弘樹意識到了什么,通過TR語音詢問了一句。
“嗯,趁著車少,我打算實驗下模擬器數據。”
作為F1圍場里面最經典的賽道之一,斯帕這么多年的調教方案基本上已經被摸透了。
能做的調整,無非就是從賽車特性、車手習慣、路面環境三方面入手。
F3是統規賽車,特性跟性能一致,這點就可以忽略。
車手習慣陳向北最近這半個月,模擬器上面已經開過上千遍不止。
十二個小時的訓練時間里面,除了四個小時的體能跟休息,剩余八個小時基本上都是坐在模擬器駕駛艙里面。
至于路面環境變數也不大,無非就是軟胎跟超軟胎兩種配方選項。
沒有哪一位F3車手,會在強制進站的要求下,跑十五圈的賽程還用上中性胎或者硬胎。
陳向北現在換上的就是超軟胎,胎溫上升速度更快,抓地力要更勝一籌。
當然付出的代價,則是全速推進情況下壽命短的驚人。
不過有一圈PUSH足矣,陳向北有十足信心,他能在最短時間里面,現實中摸到斯帕賽道的極限!
斯帕賽道全長7.004公里,屬于F1賽道里面較長的一條。
F1目前的桿位紀錄,是由基米萊科寧保持的1分43秒576。
而F3的桿位紀錄,則是由漢密爾頓保持的2分05秒241。
“注意安全。”
澤野弘樹知道陳向北的性格,以及他清楚中國小子在模擬器上跑出來的圈速,并沒有進行任何勸阻。
只是提醒了一句安全問題,風險是跟速度同步提升。
“收到。”
陳向北暖胎的過程之中,FIA官方主持人詹姆士,已經開始了他的現場解說。
“女士們,先生們,來自于中國的車手北第一個出站,正在進行自己的暖胎圈。”
“作為雷諾系列賽的官方解說,我比絕大多數人都要了解車手北,這名狂妄的中國小子率先出戰,絕對是想要給眾人帶來一個驚喜!”
詹姆士稱得上陳向北的“老朋友”,雖然兩個人并不認識,也沒有見過面。
但陳向北來到歐洲的比賽成長過程,詹姆士全部都看在眼中。
他可以說是除了超夢車組成員之外,最早注意到陳向北的歐洲人,并且在外界都不看好的情況下,認為這名中國小子有創造奇跡的能力!
“詹姆士,你認為的驚喜是什么?”
坐在旁邊的解說嘉賓克拉斯反問了一句。
雷諾方程式的影響力終究有限,況且陳向北只跑過兩場。
至于格蘭披治大賽車含金量沒問題,可它遠在中國澳島,歐洲絕大多數賽車從業者無法親眼見證。
很多東西聽來的跟看到的,給人帶來的沖擊有本質區別。
再加上克拉斯是F1解說嘉賓,見識過這個星球上最頂級的速度跟車手,F3級別的“驚喜”在他眼中,就跟小孩子過家家差不多。
“北這一圈至少練習賽前三。”
聽到詹姆士這句話,克拉斯嘴角流露出一抹嘲弄。
還沒跑就預訂前三,真當歐洲車手無人?
就算詹姆士跟這個中國小子熟絡,他這偏袒的也有些過分了。
“我不信。”
非常簡單的回絕,克拉斯不相信陳向北一圈就能前三。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
詹姆士沒有爭論,他相信自己的直覺!
賽道上面陳向北的暖胎已經接近尾聲,陸陸續續有著其他車手駛上主賽道展開練習。
這一刻不僅僅是現場鏡頭鎖定在陳向北身上,圍場包括F1在內的數十支車隊工程師的目光,同樣放在了場上的13號賽車。
特別是威廉姆斯爵士,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大熒幕,眼神中充斥著一副復雜情緒。
要知道論最早關注陳向北的F1管理層,就連羅斯·布朗都得往后稍稍,早在陳向北跑第一場雷諾賽事的時候,威廉姆斯爵士就站在銀石賽道的VIP包廂觀戰。
只不過那時候的他,拒絕了斯塔勒的推薦,沒有把陳向北放在車隊儲備名單里面。
倒不是說他輕視或者歧視亞洲人,事實上現在威廉姆斯車隊里面,就有著來自于日本的車手中島一貴。
陳向北跑東望洋賽道的走線數據,還是參考了這名“車二代”。
主要在于陳向北的成長速度太過于夸張。
誰能想到一個卡丁車履歷接近空白的中國新人,大半年時間就跳級到了F3,并且通過斯塔勒的透露跟試車成績,陳向北還打算通過墊場賽進軍F1。
換作半年之前,哪怕威廉姆斯爵士在F1圍場浸淫已久,都沒有見過這么離譜的操作,這個中國小子純屬在癡人說夢。
如今再看,陳向北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F1的門檻面前,他創造了屬于自己的奇跡!
中國小子,能邁過最后一道門檻嗎?
沒人知道這個答案,賽道賽道上的引擎聲已經響徹天際,伴隨著陳向北經過起始線,他已經做到了全油門的動態起步!
發車長直道前的T1彎,就是一個難度極大的V字形回頭彎,并且還是一個下坡。需要車手在入彎前一百米就開始制動,否則等到入彎的時候根本調不過來車頭。
更為挑戰的一點就在于,它還是起步的一號彎,意味著正賽車手們都得拼盡全力去搶過彎線。
直道速度慢了,就得被對手超越。
直道速度太快,V字彎面前又剎不住。
剎車踩重了,輪胎會鎖死,對使用壽命影響極大。
剎車踩輕了,毫無意味就直接沖出賽道了……
方程式賽車的過彎,不僅僅是對彎道走線的把控,還有對剎車距離以及力度的極致感知。
維斯塔潘為什么能操控極其難開的紅牛RB21,就在于他能感知到每個輪胎的抓地力變化,知道賽車的極限在哪里并且減少修正。
同樣的車載視頻換在勞森或者角田裕毅身上,就能發現他們在跟賽車進行激烈的“抗爭”,幾乎每個彎道都有小幅度的修正過彎路線。
這點就類似于新手司機上路,方向盤總走不了直線一樣。
當然,F1賽車的修正概念遠遠跟走直線不同。
可每一次的修正,都是對速度的減慢,哪怕僅僅是千分之幾秒的差距。
十幾個彎道累積下來,隊友就會比維斯塔潘慢零點幾秒到一秒之多!
一名F3方程式車手的實力如何,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到斯帕賽道的經典紅河彎,T1彎就能擔當“驗證器”的功能。
距離T1彎70米處,陳向北踩下剎車踏板全力制動,力度介于輪胎即將要鎖死的邊緣。
F3賽車的加速度跟極速遠不如F1賽車,自然不需要在100米處就早早剎車,陳向北這個70米的距離剛好卡住了制動力量的臨界點!
伴隨著F3賽車順利進入彎心,陳向北還沒等出彎就松開剎車踏板補油。8月份的斯帕賽道路面溫度超過了30℃,七公里超長的暖胎圈,早已讓超軟胎抓地力達到了峰值。
陳向北很清楚輪胎能抓住的地面,提前進行補油增加自己的出彎速度。
因為接下來將是一條長達兩公里的全油門路段,其中就包括最為著名的紅河彎。
F3賽車的理論極速只有280km/h,絕大多數情況下還達不到這個速度。就如同普通民用車表底速度往往超過200km/h,可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把時速表給拉爆過。
但是這兩公里的全油門,再加上紅河彎的超長距離下坡,陳向北的賽車有幾率突破280km/h。
這一次,將是真正的把油門給焊死在腳上,狠狠的“踏進”發動機!
引擎壓榨著最后一絲潛力,轉速指針早已到了表底,沒有辦法再有任何的提升。
胎壓、油液、缸壓等等數據指標,全部都陳向北拉到了極限。
但凡這不是一臺全新發動機,說不定會有爆缸的可能。
就在所有人認為速度達到了極致,并且方向盤上面的屏幕時速數字已經固定不動的時候。
紅河彎的長下坡加速,賽道測試感應器卻檢測到了一個全新的數字。
就連車載ECU都抵達上限,不再顯示超出的時速。
陳向北卻利用長直道全油門跟下坡加速,跑出了超越極限的速度。
只是Campos車隊P房的超夢車組成員,臉上卻沒有太多喜悅的神情,他們全部用著緊張神情盯著屏幕上的各項賽車數據。
超出極限的速度,不僅僅對車手是種挑戰,對賽車同樣如此。
單單輪胎承受的空動套件下壓力,就已經超過了一千公斤,對于尺寸更小的F3輪胎而言,絕對是一種重壓。
這時候要爆胎的話,陳向北賽車不止是撞墻那么簡單,說夸張點能騰飛!
就連奧德托此刻都目瞪口呆,賽車模擬器上面可以這樣全油門過彎,在于它不存在任何的車損跟傷害,撞車大不了就重開下一把,完全可以視為一場游戲。
人生卻沒有重開。
陳向北這種挑戰方式,真是有點不怕死了。
這場比賽是要中國小子一鳴驚人,不是讓他“一飛沖天”!
事實上陳向北這一刻也不輕松,紅河彎能產生巨大的縱向跟橫向G力,并且再加上下坡的影響,更是對車手身體造成極大的拉扯作用。
開車高速通過下坡的司機應該都知道,過程中會給人帶來一種騰空跟墜落感,速度越快這種感覺就愈發明顯。
區區七八十公里的時速就能體驗,陳向北現在的時速卻接近300km/h,他感覺自己整個人仿佛“飄”起來了,同時還得做到死死把控住方向盤轉向過彎!
賽車模擬器能模擬出部分加速感跟G力,卻永遠無法達到現實中的逼真。
陳向北這個時候在瘋狂對抗著各種“力學”!
事實上給車組成員的“驚嚇”還不止如此,287km/h的夸張尾速并不是上限,當全油門通過紅河彎之后還有一段長直道。
慣性跟重力以及機械動能三重作用之下,陳向北的尾速還在不斷爬升,直至空氣動力學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最終數字定格在了292km/h!
F3賽車對車手壓力輕的原因,在于它速度較慢。
當F3賽車跑出接近F1賽車速度的時候,沒有HANS系統(頭頸部支撐系統)的保護,它帶來的沖擊只會更大!
如果這時候F3賽車有一部拍攝車手視角的攝像頭,就能發現陳向北的臉部肌肉都扭曲起來,脖子上面由于肌肉發力根根青筋暴起!
玩命壓榨的體能訓練,此刻發揮出了它應有的效果。
沒有這條粗壯的脖子,陳向北別說還能牢牢把控住方向盤,可能就連血液都供應不上大腦產生黑視!
此刻陳向北的最高尾速,已經通過賽道控制臺轉遞到了演播廳,詹姆士看著292km/h的數字,直接跟旁邊的嘉賓克拉斯來了個面面相覷。
兩個人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不可置信。
以前只聽說過有人挑戰賽道極限,今天開了眼界,見到了有人超越極限!
“詹姆士,這個時速數據沒出錯吧?”
克拉斯用手捂住麥克風,朝著身旁詹姆士悄悄問了一句。
他不相信這種時速數字是真實的。
“賽道控制臺發給我們,就意味著得到過校對跟復檢,不可能出錯。”
“可F3賽車怎么跑出292km/h的速度?”
“這個你就得去問車手北了。”
詹姆士說完這句話后,放開了捂住麥克風的左手,用著驚嘆的語氣說道。
“女士們,先生們,我要向你們宣布一個消息。”
“剛才紅河彎的長直道,來自于中國的車手北跑出了F3賽車的尾速記錄,高達292km/h,全程沒有減速松過油門”
“相信這一圈只要他后面沒有失誤,將會再度出現一個極其震撼的數字!”
詹姆士的身影伴隨著FM廣播,傳遞到現場觀眾每個人的耳朵里面,瞬間賽道上面響起了狂熱的歡呼聲。
“聽到沒有,這就是中國車手的速度!”
“北是格蘭披治的王者,他也將成為了F3的絕對王者!”
“陳向北,用你的速度,讓對手去絕望吧!”
狂妄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陳向北在央視的那段采訪,早就已經深入人心。
這位中國小子從來沒有認慫過,他要的不是對失敗者的贊美,而是對勝利者的敬畏!
什么樣的車手,就會影響出怎樣的支持者。
如果現場歐洲觀眾覺得中國支持者的言語狂妄,傷害跟詆毀了賽道上的其他車手。
那么你們也可以攻擊我的偶像——陳向北!
反正陳向北虱子多了不怕咬,有事自己背,粉絲先過把嘴癮再說。
事實上也確實還如此,這里面絕大多數觀眾,更多是關注F1賽車,很少有人去看什么雷諾方程式或者格蘭披治大賽車。
突然聽到賽道上有這么囂張的言語出現,自然會感到不爽。
中國小子不過就練習賽跑了個極速,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拿了斯帕F3的冠軍。
“別高興太早,博塔斯跟里卡多還沒有出站發力!”
“聽說車手北開著超級亞久里團隊的特調車,就這也好意思炫耀速度?”
“沒有超級亞久里跟布朗GP的技術支持,中國佬撐死就是個二流車手。”
“沒見過市面的中國土包子,提前開香檳好歹等排位賽跑完。”
各種言論在賽道看臺不斷響起,沒人想到一場區區的F3墊場賽,都會引發這么多的關注跟爭論。
只能說陳向北真是先天熱度圣體,只要有他存在的地方,就永遠不缺乏爭議!
相比較看臺觀眾的嘴炮,維修通道的車隊P房里面,工程師們面對陳向北的表現,就沒有任何的質疑可言。
身為專業人士,他們都很清楚陳向北超越極限的含金量,需要對賽車的反饋感受極其精準,才能做到剛過彎心就全油門加速出彎。
同時陳向北扛住了夸張的橫向跟縱向G值,才能做到在紅河彎的精準走線。
這真的屬于一名中國新秀表現嗎?
如果說斯帕賽道的前半段,是對車手勇氣的挑戰,
那么后半段組合彎,就是對車手技術的考驗。
從T5彎道開始,就是各種高低速組合彎不斷,不僅僅要求車手對剎車點跟走線判斷精準,甚至于有些彎道還得出現高難度的循跡剎車。
此刻各大車隊已經完全把注意力鎖定在陳向北身上,勇氣這種東西可以憑借運氣去復制。
技術,就沒有任何運氣可言!
很快陳向北就用精湛的切線過彎,證明了自己不僅僅有勇氣,更有技術。
斯帕賽道這兩輩子,陳向北至少在賽車模擬器上面開過上萬圈。
作為一條沒有大改過的賽道,他已經把每處彎道的走線,給深深的刻在了腦海里面!
這個時代的很多歐洲賽道,陳向北都有一種“過江龍”去跟“地頭蛇”比拼的感覺。
可是斯帕賽道,陳向北才是那條地頭蛇!
當絲滑的走線展現出來,給人帶來的是一種賽車操控的極致美感。
陳向北除了考慮到輪胎壓力,沒有再極限的去吃路肩之外,他已經拉滿了在彎道中應該有的過彎技術。
從轉播畫面中見到這一幕的超夢團隊成員,很多人嘴角已經忍不住浮現出淡淡的笑意。
陳向北幾乎把賽車模擬器中的表現,一比一復刻到了現實中的賽道,看來他真的不打算給對手任何的希望!
13號賽車駛過終點,看臺短暫的沉寂過后,就響起了如同雷鳴一般的掌聲。
因為賽道轉播大屏幕上面顯示的數字,是2分04秒997。
這個圈速,打破了漢密爾頓F3的桿位紀錄。
“OHMYGOD,中國車手北練習賽一圈破了桿位記錄?”
“就算有F1車組進行調車,恐怕也沒有這么夸張吧?”
“這就是中國天才車手的速度嗎?”
震驚跟質疑充斥著賽道,觀眾們從陳向北前面長直道速度,以及過完的走線操控,隱約能預感到他的練習賽圈速會很快。
只是沒想到能這么快!
要比號稱歷史級天才車手,二年級就拿到世界總冠軍的漢密爾頓還快接近0.3秒。
就算這是輛“特調車”,也得車手有這個實力,才能去挑戰賽道的極限。
很明顯,這是特調不出來的速度,除非引擎功率都動了手腳。
“會不會是作弊了?”
很快一名觀眾就聯想到了這方面的問題。
“這恐怕都不是F3賽車,完全能稱之為F2.5!”
“FIA應該立馬稱重檢查。”
“布朗GP車隊就靠著三家風洞,造出來了火星車。現在中國車手北有著兩支F1團隊的技術資源,這對其他的車手不公平!”
當速度跟表現突破了一些人的認知,他們就將從其他方面找到質疑的理由。
統規賽車確實水很深,別說是這個時代,哪怕放在25年的F2賽事,同樣查出來有車隊在賽道底盤上面打洞作弊,去獲取更好的氣流通過調校數據。
至于賽車特調,同樣能達到提升一個檔次的效果。
米克舒馬赫就不用多說了,直接拿了F2冠軍。
其實還有另外一名車手,他的操作比米克舒馬赫還過分,從F3賽事就開始特調車。
那便是拼爹勝出,有著“少爺”稱號的馬丁車手蘭斯·斯托爾。
這小子從F3賽道跑第一年只拿到了第五名,很不服氣的叫老爹動用人脈關系跟“鈔能力”,從法拉利車隊調來工程師進行特調。
結果第二年,就拿到了F3歐洲錦標賽的冠軍。
并且斯托爾還借助這一成績,直接跳級進入了F1,狂砸三千五百萬美金加盟了威廉姆斯車隊。
事實證明,有些時候汗水跟努力,真不如“拼爹”管用。
賽道上的陳向北,自然是聽不到這些質疑跟爭議。
就算是聽到了,估計他也會一笑了之。
有資源不用才是傻子,自己身為中國車手,輸在起跑線上的時候,怎么沒聽說過有歐洲觀眾認為不公平?
這個世界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就如同陳向北上輩子沒有贊助跟戶口本,倒在了F1門檻一樣。
曾經失去過的東西,陳向北會不擇手段的拿回來。
謾罵跟爭議,就是每一個方程式王者的必經之路!
“澤野,我這一圈進站換胎,同時進行重載油測試。”
通過車隊語音,陳向北向澤野弘樹傳達了反饋。
賽車輕載油跟重載油,體現的不僅僅車重跟速度變化,還有對操控的影響。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正賽重載油的情況下,F3賽車能重出差不多五十公斤,就相當賽車上面多出來一名車手。
同樣的彎道,多出來的這五十公斤,就肯定不可能像剛才輕載油這樣去過彎。
比如說T1彎道,陳向北輕載油70米處才剎車,重載油可能90米處就得踩剎車,否則就會剎不住沖出彎道。
這就是為什么,排位賽圈速會比正賽快一截的原因。
“收到,技師團隊已經做好準備。”
澤野弘樹回答了這句話之后。
遲疑了片刻,然后補充了一句:“向北君,你不想知道自己剛才的圈速嗎?”
“我知道很快。”
陳向北心里有數,絕對跟桿位圈速非常接近,這是在他在賽車模擬器上就跑出來的數據。
至于具體多少,他沒有興趣。
因為這是僅僅是練習賽,并不是排位賽,圈速沒有多大意義。
“很好,那就繼續跑。”
TR里面適時傳來了奧德托的聲音,中國小子現在越來越自信了。
既然不好奇,那就不用知道了。
陳向北的13號賽車進站換胎,技師團隊把這當作一場實戰演練。
雖然他們目前的換胎速度,跟圍場內的F1車隊還有差距,但碾壓F3團隊還是沒什么大問題,哪怕對方是諸如ART、普瑞瑪這樣的老牌強隊。
伴隨著前千斤頂的放下,陳向北換上了軟胎呼嘯出站。
這一次他沒有再去拼什么速度極限,只是單純的測試輪胎的損耗壽命,以及調校方面的一些瑕疵短板。
另外陳向北擔心自己重載油狀態下,再調試發動機全功率輸出,可能會等不到接下來的排位賽,就得提前爆缸停擺在賽道上面。
陳向北“安分”了,賽道上面的競爭隊友,卻沒有認輸的想法。
特別是博塔斯、里卡多、比安奇這幾位知名F3車手,他們都是通過一路橫掃對手升級上來的超級天才,并且還非常巧合的以單圈速度聞名。
曾經在梅奔車隊擔任二號車手的時候,博塔斯巔峰期排位賽能跟漢密爾頓打個四六開,陳向北能破賽道記錄,他同樣有這個理論上的實力!
至于里卡多更不用說了,他就是拿到歷史級開局的模板車手,新秀速度超越冠軍隊友的典范。
如果不是遭遇維斯塔潘開紅牛道心破碎,可能也不會在F1黯然離場。
“看來車手北的圈速起到了鯰魚效應,今年的練習賽整體圈速要比去年快了足足接近一秒!”
“博塔斯跟里卡多這兩位車手,最快圈速已經非常接近漢密爾頓的桿位紀錄。如果不是賽道上擁擠的交通環境,說不定已經出現第二位超越桿位紀錄的車手。”
“難怪中國車手北選擇率先出戰,估計他早早考慮到了交通狀況問題。”
詹姆士喋喋不休解說著賽道上的局勢,只是再沒有任何一名車手,能給他帶來剛才陳向北那種沖擊。
說句不夸張的話,這要是排位賽的成績,陳向北甚至擔得起“星辰一圈”的名號。
“詹姆士,我認為車手北不僅僅考慮到了交通問題。”
“他更想用自己剛才的圈速,來向在場的F1車隊遞交申請單!”
嘉賓卡拉斯敏銳的察覺到了陳向北的小心思,很多時候人講究個第一印象。
相比較第一個跑出來讓人無法企及的最快圈,哪怕就是后面再進行超越,也遠遠不如最初的沖擊跟震撼。
“沒錯,中國車手北,他想要成為一名正式的F1車手。”
詹姆士點頭認可了這句話,陳向北確實是在遞交投名狀!
三十分鐘的練習賽很快結束,圈速成績陳向北依舊高居榜首位置,如同一座無法逾越的大山。
回到P房的F3競爭對手們,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將要面臨的挑戰,紛紛把賽車懸架調到最硬,同時設定為中低下壓力方案。
很多人已經躍躍欲試,打算如同陳向北一樣,去全油門挑戰紅河彎以及那長達兩公里的直道!
按照墊場賽的規則,練習賽結束之后車手們進站更換全新輪胎跟補充油液之后,緊接著便直接開始倒計時同樣為三十分鐘的排位賽。
這一次陳向北沒有搶先出站,他已經預判到很多車手會模仿自己,并且還會出現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場景。
事實上就如同陳向北預料的那樣,七八位車手搶先出站,期望獲得順暢的賽道交通環境,跑出屬于自己的極限單圈。
結果暖胎圈過去,全部卡死在賽道上,根本就沒有想象中的理想空間。
并且這還不是最麻煩的,接下來眾多車手出現了陳向北行,我也行的想法。
T1彎剛過彎心,直接彎道內就開始全油門加速。
比較幸運的人,彎道一腳油門下去直接SPIN。
不幸的人則是“幸運”出彎,來到了著名的紅河岸才發覺自己把握不住。
哪怕紅河彎的緩沖區大的夸張,依舊架不住兩百多的下坡沖刺速度,接連撞毀三輛賽車才剎住了這么一股模仿的“歪風邪氣”。
同時賽道的看臺觀眾,對于陳向北的質疑聲少了許多。
事實擺在眼前,就算陳向北開著“特調車”,跑出來的圈速也不配讓人去碰瓷!
排位賽的圈速排行榜不斷的刷新,陳向北依舊在維修站里面穩如泰山。
“向北君,最快單圈已經跑出了2分05秒255,距離桿位記錄僅剩下千分秒差距了。”
望著賽道上博塔斯跑出來的單圈,水谷翔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練習賽是練習賽,排位賽是排位賽,陳向北還沒到穩坐釣魚臺的程度。
“嗯,再等等。”
陳向北面色平靜的回應一句,沒有任何的出站意思。
很快隨著賽道行車線的抓地力越來越好,比安奇完成對桿位記錄的突破,榜首圈速來到了2分05秒173!
賽道上瞬間響起雷鳴一般的歡呼聲跟掌聲,雖然比安奇的單圈速度還沒陳向北之前快,但這才是排位賽真正的桿位成績,這名來自于法國的天才車手,創造了全新的賽道記錄!
與此同時觀眾席上面,有著一名十來歲的少年,正在激動歡呼雀躍。
他的名字叫做夏爾·勒克萊爾,正是后世法拉利車隊著名的車手“極限哥”。
比安奇是勒克萊爾的賽車生涯的啟蒙老師,更是他人生中的“教父”。
如果沒有比安奇,可能勒克萊爾早就因為缺錢放棄了賽車。他曾很多次在采訪中說過,自己的賽車生涯是帶著父親跟比安奇的夢想前進。
今天的小勒克萊爾,見證了啟蒙老師打破賽道桿位紀錄,并且登頂圈速榜首的時刻!
只不過這種時光并沒有維持多久,就在比賽還剩下五分鐘結束的時候。
一位來自于澳大利亞,名字叫做丹尼爾·里卡多的車手,刷新了斯帕賽道F3的桿位紀錄。
他的最快單圈為2分04秒932!
當這個圈速出現之后,全場可謂是一片嘩然。
今天這場F3墊場賽真是令人大開眼界,原來強如漢密爾頓的桿位紀錄,都沒能扛住年輕車手的挑戰。
同時里卡多的成績,還超越了陳向北的練習賽圈速,他成為了斯帕賽道當之為愧的王者。
“奧德托,我要發車了。”
當看到里卡多名字出現在榜首的時候,陳向北終于提出了發車請求。
沒有過多交流,啟動電機帶動引擎轟鳴,陳向北呼嘯著駛上主賽道。
13號賽車的出現,讓觀眾席的中國支持者們都很激動。
只不過這時候,少了許多之前的“囂張”言論。
順風起跳,逆風裝死,這是人類亙古不變的真理。
哪怕陳向北最為狂熱的粉絲,當看到賽道上接連不斷出現變態的圈速,都不敢保證他還能突破自己。
說穿了,這就是沒有方程式底蘊,造成的沒有底氣。
就算中國車迷,都認為陳向北的發揮屬于曇花一現。
慣例的暖胎圈結束,陳向北呼嘯著通過起始線。
經歷過接近一個小時的練習賽跟排位賽,賽道行車線上面已經累積了厚厚一層橡膠,抓地力相比較之前有著很大提升。
不過賽車的性能極限擺在那里,陳向北再快都不可能突破物理學。
他這次超越的目標,不是在紅河彎的全油門直道,而是后半段的彎道!
彎道快才是真的快,直道踩油門其實很多人也不會。
猶如練習賽的復刻,陳向北全油門通過了斯帕的前半段,賽道后半段他的走線更加激進,并且開始狠吃路肩!
相比較這個時代的車手,陳向北除了模擬器上萬圈的熟練度,他還有著一個別人無法企及的優勢。
那便是陳向北知道許多更為極端的走線!
萊科寧有著“斯帕之王”的頭銜沒錯,可是后世漢密爾頓在這里拿到過六次桿位,維斯塔潘拿到過四次。
這兩位曾經都是激進駕駛風格的代表,很多走線有著創新性跟參考意義。
站在天才的肩膀上面,陳向北理應更快!
這一次陳向北將用自己的實力,給現場的F3對手上一課,什么叫做真正的賽車!
沒有任何懸念,當陳向北13號賽車經過起跑線的時候,圈速榜首再次出現了刷新。
“陳”的姓氏拼音,高高位居在了最上方!
第一時間迎來的不是掌聲跟歡呼,相反是剎那的沉默。
眾人盯著2分04秒746的數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特別是F1車隊的P房,很多管理層沉默的同時,眼神中閃爍出異樣的光芒。
經驗告訴他們,這可能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未來F1之星。
沉默,何嘗不是另外一種被震驚之后的“一鳴驚人”!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