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506 幼稚鬼

  隨機推薦:

  韓千戶顯然是很不待見裴元了,只沒多會兒,就皺著眉頭問道,“你沒有旁的事情了嗎?”

  裴元見韓千戶要趕人,笑著說道,“卑職還有一事相求。”

  韓千戶短促道,“說!”

  裴元見韓千戶心情不太美好,只能簡短的說了要帶三位舉子同行的事情。

  韓千戶聽了,沒怎么在意,淡然道,“科舉是為國選才的大事,既然只是順手而為,能幫也就幫了。”

  裴元“嗯”了一聲,才說了自己的真正目的,“等上了船卑職會和他們玩個小游戲,不知道千戶能不能幫我做個弊?”

  韓千戶不解的皺眉問道,“什么意思?”

  裴元道,“就是,等會兒卑職會給那三個讀書人三支簽讓他們抽取,韓千戶能否按照他們的年齒,讓他們抽到甲乙丙三支簽。”

  韓千戶看著裴元,仍舊不明白,“什么意思?”

  裴元只能大概解釋道,“卑職有種預感,今次恩科的三鼎甲,就會出在這三人之中。”

  “卑職以一舟載三鼎甲入京,或許能成為一段千古佳話。”

  “如這般事,沒有傳奇留下怎么能行?”

  韓千戶不敢置信的看著裴元,像看一個腦子有問題的病人,“裴元,這兩天的雨,是不是把你的腦子澆糊涂了?”

  “你是說,恰好有三人找你幫忙,而他們就恰好是這次恩科的一甲狀元、榜眼、探花?”

  裴元自信的說道,“我覺得是。”

  那句話怎么說的來著,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

  文科考試這種事情,完全看有沒有看對眼。

  這三人不出現就罷了,只要出現了,就是朱厚照心中的三鼎甲。

  “呵,幼稚鬼。”韓千戶鄙夷的看著裴元。

  說著,腦海中也浮現了這家伙以往的幼稚舉動,比如說卡點偷偷聞香被撞破的那次,又比如說冒失寫信、險些惹得自己破防那次,再比如說那時不時賊兮兮的亂看,還有那自欺欺人的……

  韓千戶冷著臉說道,“不行,本千戶可不陪你丟人現眼。”

  裴元不由大為失望。

  這可是個能在讀書人中刷出大聲望的絕佳機會。

  裴元這次出手,覬覦的可不止是三人的那點感念。

  等這三人金榜題名,成為天驕翰林,就算自己之前給過他們一些恩惠,恐怕也會諱莫如深,盡可能的隱秘其事。

  畢竟誰愿意剛登上仕途,就被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啊。

  萬一被文官們覺得這三個人為了利益可以在原則上妥協,勢必會把他們排斥在圈子外的。

  可裴大善人也不是肯白做好事的性格。

  除了刻意離間,搞出幾個人證,裴元又想到了另外一個絕佳的計劃。

  想要讓這三人甘心情愿的記住自己,也愿意承認這段交情,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另一段更加傳奇,并注定會青史留名的故事,把他們和自己綁在一起。

  到時候,這件事不但沒人詬病,反而會被視為文運昌盛的祥瑞,傳為美談。

  而作為載三鼎甲入京的裴元,不但可以撈到巨大的聲望,徹底甩掉錦衣衛奸邪這個名頭,甚至說不定還會被滿天下的讀書人賦予一些玄學價值。

  順帶著,還能穩固裴元自己的基本盤,讓那些山東、遼東的舉人在金榜題名后,不至于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好處那么多,付出卻很小。

  裴元當然不想放棄了。

  “試試吧,試試吧。”裴元不屈不撓的慫恿著。

  韓千戶“哼哼”一聲,斜了裴元一眼,“你如果那么閑的話,就去檢查一下攜帶的火藥有沒有受潮。”

  裴元見韓千戶完全不理會,一時也沒了法子,只得去季信那邊,向他詢問火藥的事情。

  火器這東西還挺敏感,重要性不在精騎之下。

  大軍征伐的時候,朝廷還會派出專門負責管理兵備物資的監槍太監,火器就一直在嚴密監視之下。

  比如說弘治舊人中的尹生、張忠等人就給谷大用和陸訚擔任過監槍。

  尹生、張忠更是利用這個機會,投靠了大有前途的陸訚。

  只不過,韓千戶連佛朗機炮的子銃都在仿造了,這些火器反倒算不得什么了。

  裴元在季信那里磨蹭了一會兒,就讓人通知了唐皋他們三人,提前收拾東西,準備下午登船。

  唐皋三人得了信兒,直接就帶著自己的包袱和仆人,來到了碼頭。

  裴元聽人回報,有些好奇的從季信那船出來,向唐皋詢問道,“不是說要下午才能開船嗎?難道底下人沒說明白?”

  三人神色都有些尷尬,最后還是心性最堅定的唐皋說道,“也沒什么不好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罷了。早些出來,也好過相看兩厭。”

  裴元一轉念便心中暗笑,八成是自己的離間計起了作用。

  他正想著該怎么挑開自己的責任,便見幾個舉子帶著仆人從驛站里出來,那些人也不看這邊,徑直的向北趕路了。

  裴元看向唐皋。

  唐皋解釋道,“下了兩天雨,驛站里的人都急著離開。崇武水驛里的船都被占用了,也沒人愿意幫忙。他們只能盡快往前趕路了。”

  裴元瞧著那些人離去的背影,心道,要是這些人能趕上考試也就罷了。

  若是趕不上,只怕他們還不知道要把唐皋這三人恨成什么樣子。

  裴元收回目光,向陳心堅詢問道,“咱們的人都安排妥了嗎,我的座船是哪個?”

  陳心堅給裴元指了幾條船,順便也給裴元指了他的座船。

  裴元“嗯”了一聲,回頭對唐皋三人道,“你們三個,就去我船上吧,那里寬敞些,也好讓你們養足精神。”

  三人都有些受寵若驚,連忙說不敢,表示裴元肯讓他們搭船,就已經足夠感激了。

  裴元也不和他們客套這些,直接讓手下把他們的行李包袱,都往自己那座船上搬。

  這個時代的物流十分發達,連冰鮮直達的模式都已經有了,負責招待往來官員的驛船,自然也收拾的不錯。

  這就像是驛站中提供的酒菜一樣,屬于朝廷標準之外的增值服務。

  往來的官員能行個方便,上下經手的人,也能小賺一筆。

  裴元的這個座船雖然不算大,也能住十來人。

  裴元先上船瞧了一圈,然后一一為他們三個安置住的地方。

  結果總共四個房間,光是他們三個,就占了三個房間。

  裴元挑了陳心堅和岑猛兩個總旗隨身護衛,把其他人都趕到了別的船上。

  唐皋和黃初、蔡昂他們聽說,這個看上去蠻不講理的千戶,為了讓他們能獨居一室,自己竟然還要和手下武官擠在一起,都是大為感動,連忙謙讓。

  裴元想著以后這段故事可能是要流芳百世的,當場就演上了。

  不但字斟句酌的表達了對讀書人的尊重,還慷慨豪邁的表示,唐皋等人進京趕考,乃是為了報效大明,他這么做,非止為了唐皋等三人,也是為了守護國家棟梁。

  一時間把唐皋、黃初、蔡昂等三人,都感動的唏噓不已。

  等到三人領了好意,各自帶著仆人回了房間。

  裴元又覺的剛才沒發揮好,有幾句話,說出來可能更加分。

  要不是怕后世人說他下賤,裴元都恨不得把部分感想寫在日記里,貼在門上。

  裴元自己的東西不多,陳心堅和岑猛也懂事的一直在甲板上晃蕩,沒過來打擾。

  中午的時候,眾人簡單的用了點飯。

  驛站這邊也已經確定了附近的水閘在這場暴雨中沒出什么問題,可以直接放船北上了。

  山東的地勢偏高,船要上行,光是山東這一段的大運河,就有三十多道船閘。

  裴元手中有從山東鎮守太監畢真那里討來的大把空白手令,自己簡單填了一下,就是暢通無阻的憑證。

  旁的人,不管是官船、糧船還是商船,都要在船閘處積攢夠了足夠的數目,才能開閘通行。

  但是有了這道手令就不同了。

  朝廷規定各地鎮守太監的使者可以隨到隨行,不需要任何等候。

  因為鎮守太監有個重要的使命,就是為天子搜集各種珍奇玩好的,有什么得趣的玩意兒,當然得第一時間讓天子看到。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官宦豪強,都喜歡找鎮守太監參股做生意的原因。

  出了事情不但有更大的后臺罩著,還能享受物流上的綠色通道。

  這個好處前兩年受到了點影響,但是萬幸,在朝野精誠團結的抗爭下,劉瑾亂政被全盤廢除了。

  這些特權重新得到了恢復。

  就連裴某人也美滋滋的享受了這樣的便利。

  于是,原本還忐忑的擔心要耽擱不少時間的唐皋三人,都驚奇的發現,這支船隊竟然暢通無阻的很快就到達了清源水驛。

  清源水驛依附的乃是大城臨清,夜宿的時候,陳心堅跑來詢問裴元,在船里憋了半天,要不去城里轉轉。

  順便還給了裴元一些曖昧暗示。

  這讓裴元一下子就想到了曹安民。

  裴元當即正色道,“不了,莫耽誤了明日的行程。若是因為我貪圖享樂,讓國家痛失人才,我裴元又有何面目面對天下人。”

  唐皋等人聽了,受寵若驚的都有些坐立不安了。

  晚上的時候,眾人就住在清源水驛里。

  因為臨清城大,又十分繁華,不少南下北上的官員士人,在路過這里的時候,都會稍微停留,見識下當地的風物,因此驛站的房間十分緊缺。

  這趟韓千戶帶的人又多,就算留了崔伯侯和那些騎兵慢慢趕路,剩下的人加上裴元這邊,也有將近二百多人。

  陳心堅出去打聽了一下,得知只有三五個房間空著,裴元也熄了上岸的心思,直接讓人買來酒菜,就在船上夜宿了。

  裴元好好地置辦了一桌子酒肉,然后邀請了唐皋、黃初、蔡昂三人同來,也算做個東道之情。

  三人在上船之前,顧慮到以后的風評,還互相暗暗約定過,要適當的與那錦衣衛千戶保持距離。

  但是這一路的行止,以及裴千戶的態度,實在讓他們有些自慚形穢,覺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了。

  這會兒聽到裴元邀請,三人都不好意思推辭,一起來了裴元房中飲宴。

  陳心堅和岑猛還很矯情,表演成分很重的躲了出去。

  裴元親自為三人斟酒,簡單的和他們聊了些閑話。

  三人原本以為,裴元身為錦衣衛千戶想必以狠勇為能,怎么也要說點什么“朝野驚畏”、“小兒止啼”的事情,事實證明,這完全屬于他們以往的刻板印象了。

  千戶裴元借著酒意,首先提起的就是自己的得意之作,講述了他如何為了替兩百多無辜慘死的百姓申冤,在大慈恩寺兩打梁次攄的故事。

  還特別點出了留在京城舉人們被梁次攄仗勢迫害,一度被騎臉挑釁,卻敢怒不敢言的形狀。

  而他裴元不畏強橫,也不怕朝中奸相,毅然的站出來支持了眾多舉子,鼓舞了人心士氣,最終讓天子回心轉意,懲治了惡賊。

  他義士裴元的名聲,也在士林間獲得了交口稱贊。

  唐皋等三人雖然都不在京中,但是梁次攄案也都是有所耳聞的,聽到眼前的這位正直的錦衣衛,在此事中表現極為活躍,還獲得了士林贊譽,一時間對裴元的感官大好。

  這其中最現實的理由是,如果受過這個錦衣千戶恩惠的舉子不止他們三人,將來就不怕別人說三道四了。

  裴元還簡單的提了下,他和王瓊一起向朝廷進言,以后在平叛中不再斬首記功的事情。

  當聽到這樁活人無數的大功德,竟也有此人的參與,唐皋他們更加不敢再以普通奸邪視之。

  幾人在裴元的拋磚引玉下,也各自說了點自己的事情。

  等聽完了唐皋的心酸過往,裴千戶不但十分共情,還現身說法,豪氣十足的表示,“我命由我不由天,是正是邪,由我自己決定!”

  這讓唐皋這個快五十還沒考上進士的老書生,心里異常的熱乎。

  四人推杯換盞,酒席間的氣氛越發融洽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