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52章 自我意識

  (文學度)

  “轟——!”

  方鈞以三倍的音速沖上高空,追上了被排斥之力分離的血海意志。

  一個只有一人大小,不斷冒著氣泡的血水團。

  而此刻血團周圍因高溫不斷散發著黃白色的光線。

  這是因為以超音速移動和周圍的空氣摩擦,產生的超過2000攝氏度的高溫。

  這些高溫又引起了電磁輻射,導致光子吸收能量發生躍遷,輻射出黃白色的光芒。

  其實方鈞周圍也不遑多讓,也是充斥著劇烈的高溫。

  凡人哪怕是接觸都被燒死。

  “恩人!饒了我!饒了我!”

  血海意志發出了求饒。

  方鈞淡淡道:“你不是要求我進入你的身體嗎?現在又不樂意了?”

  “明明我已經實現你的愿望,你卻反悔,實在可悲。”

  “轟——!”

  法力如洪流一般,自方鈞體內涌出,圍繞在血海意志的周圍,塑造成了一個囚籠。

  然后猛地一壓縮。

  血海意志就被徹底困在了里面。

  形成一個足球大小的血紅色圓球。

  血海意志仍舊沒有死去。

  在這個法力構成的囚牢中不斷地求饒,血水構筑的身影也在不斷嘗試突破束縛。

  奈何囚籠堅固,什么聲音、什么力量都無法外泄。

  “麻煩!”

  方鈞冷哼一聲,再度有法力涌出,徹底束縛住了仍在掙扎的血海意志。

  讓它像一個標本一樣被困在這個血紅色的球體中。

  “嗯,這樣才方便觀察。”

  “萬象微塵鏡,開!”

  方鈞之所以不殺死血海意志,是因為血海意志的自我意識是構建在血海意境之上的。

  他要觀測血海意境,就必然不可能摧毀掉血海意志。

  “自我意識的誕生,果然深入到了原子結構?”

  “就知道沒有那么簡單。”

  其實不管是任何道紋,都會涉及到原子,甚至更微觀的結構。

  不過道紋的特性在微米級的時候已經顯現了。

  就好像由分子組成的細胞。

  它的功能在微米級就已經生效了。

  無需繼續深入更微觀的層面。

  但隨著道紋的等級的提高。

  肯定會涉及到更微觀層面的改變,以及宏觀層面的調整。

  方鈞研究提升手頭里的道紋,就是先研究透某個尺度,比如10微米尺度下道紋的性質。

  再分析更小尺度下為何產生這個特性的原因。

  然后再根據理論進行修改優化。

  調整微觀影響宏觀,或者是調整宏觀影響微觀。

  血海意境所屬的道紋自然沒有任何意外。

  它在微米級的時候已經顯化出和鋒銳道紋類似的,降低部分物質,特別是生靈相關物質的結合能的特性。

  以及運輸,轉化等等之類的復雜特性。

  和意境類道紋改變“神”之類的特性。

  然而這些特性都沒有涉及到意識層面。

  意識的層面,仍舊在更微觀的尺度。

  這就令方鈞大失所望。

  他為何青睞于血海意境呢?

  就是因為血海意境帶給他的一種侵蝕、掠奪的感覺。

  一種源自神識本身所具有的結構所攜帶的信息。

  表面上,煉氣期修士的神識和法力并不如何復雜。

  就跟光子一樣,就是一團粒子流。

  說是粒子流也不準確,應該說是一團處于激發態的量子場。

  但說粒子更形象點。

  而這團粒子流。

  乍看上好像沒有什么特別的結構。

  除非像方鈞這種擁有意境的存在,讓這些粒子流按照意境所屬的道紋重新排列后,才看起來復雜點。

  但這里有一個問題。

  既然粒子流是沒有任何結構的。

  為何修士能夠控制以自我意識控制神識,控制法力?

  并且對于自己的法力控制優先級別很高。

  也能夠識別別人的神識和法力特征。

  這就證明了神識和法力必然在原子尺度下擁有著更微觀的結構。

  這些結構就決定了神識和法力的可控性,以及識別性。

  如果能夠破解,就能夠明白神識和法力的本質。

  而通過血海意境帶給的掠奪、侵蝕的感覺。

  也就是間接觀測神識存儲信息的結構。

  算是破解的一種捷徑。

  據方鈞測試,自己的全部的神識都具有這種感覺。

  并不僅僅是一小部分的神識所攜帶的。

  這就代表著所有的神識都有存儲了這種信息的載體。

  也就說由識海生成的神識,實際上極有可能存在類似于生物DNA一樣的結構。

  在神識誕生的時候,復刻了這種信息。

  但方鈞還是失敗了,終究這種結構太微小。

  在原子尺度之下,幾乎很難觀察。

  間接都難。

  但血海意志的出現又讓方鈞心中一喜。

  蓋因血海意志并沒有像生物一樣的大腦,并沒有什么在微米尺度上有著明顯的思維器官。

  可就是如此它還能夠擁有自我意識。

  那么萬一血海意志的自我意識不是來源什么原子尺度下的結構。

  而是微米,或者納米結構下的尺度呢?

  如果方鈞能夠觀測到,是不是能夠明悟自我意識的奧秘?

  自我意識能夠調動影響神識,神識則能夠調動影響法力。

  顯然自我意識和神識、法力的本質結構又有著深層次關聯。

  甚至可以直接從自我意識的結構中,窺探出神識、法力的本質結構。

  但是事實證明方鈞想多了。

  自我意識還是沒有能夠突破原子尺度的層面。

  “意境類道紋相較于普通的道紋來說,之所以更為復雜,就是因為它涉及到了自我意識。”

  “而又因為它涉及到了自我意識,所以在法力和神識結合在一起,發揮這些道紋特性的時候。”

  “它會反過來影響到自我意識的載體識海,引發出道化現象,從而改變識海的物質結構。”

  “不對,大腦也是自我意識的載體?它為什么不會影響到大腦?”

  “不,并不是不會影響。只要識海改變了,在之后的時間里必然會影響大腦。”

  “但是影響途徑是法力到神識到識海所屬的自我意識,再讓識海所屬的自我意識影響到大腦所屬的自我意識。”

  “這么說來,其實成為修士除了精氣神的改變,還有自我意識的改變。”

  “嗯,準確說是自我意識的分化。”

  “煉氣修士的意識分化,其實在這個時候就有了體現。”

  “因為這個過程是在靈氣的作用下產生的。”

  “所以可以說是靈氣改變了分化自我意識,才會引發后續的變化。”

  “而靈氣能夠分化自我意識,跟靈根脫離不了關系。”

  “萬物有神,其神為魄,生靈有魂,故而名曰魂魄。”

  “簡單的神,也就是魄是沒有自我意識的。”

  “但是這個‘魄’有著自身的特性,本能的就可以主導‘氣’和‘精’的運轉。”

  “就好像一塊鋼鐵。‘魄’就是原子的特性,讓身為‘氣’的電磁力運轉,讓身為‘精’的原子的結合。”

  “電磁力作為傳遞粒子,沒有電磁力,原子的特性并不存在。”

  “原子本身的質能又是誕生電磁力的基礎。”

  “也就是修仙界所說的,‘神’主導‘氣’和‘精’的運轉。”

  “‘神’是由‘氣’供能的。”

  “‘氣’又是由于‘精’的基礎。”

  “但是生靈又不同。”

  “生靈的‘神’更為復雜,分化出了‘魂’,這個‘魂’又比‘魄’更具有主觀能動性。”

  “但精氣神三者的循環鏈仍舊沒有變化。”

  “當然動物的魂和人類的魂也是不同的。”

  “擁有足夠智慧的人類的‘魂’,主觀能動性更強,能夠進行思考,名為自我意識。”

  “而少數的人類在他們的自我意識中,產生了特異性結構。”

  “那就是靈根。”

  “而靈根可以牽引靈氣,讓靈氣激活道紋的特性。”

  “一些道紋經過特定的用法可以改變人體結構,在人的體內塑造丹田誕生法力,開辟識海誕生神識。”

  “其實仔細想想自我意識也是能夠直接調動法力的。”

  “但是自我意識直接調動法力并沒有如同通過神識調動一樣方便。”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消耗肉身的精力。”

  “可是當神識產生后,通過神識調動法力就更方便了,而且期間消耗的能量也是由神識來負擔。”

  就好像普通人使用計算機一樣。

  普通人通過系統(神識)可以很好的使用計算機程序(法力)。

  如果不通過系統(神識)也可以用代碼命令(自我意識)使用。

  但這個過程無疑會麻煩很多。

  或者就好像搬動重物(法力)。

  直接使用耗費力氣搬(自我意識)會非常的困難。

  但是通過杠桿(神識)搬,就會很輕松。

  “自我意識通過靈根牽引靈氣,靈氣又讓道紋產生作用。”

  “部分自我意識,也就是人類的魂會在這些道紋的作用下分化形成識海,而識海又衍生神識。”

  “因為神識是屬于‘神’的衍生物。”

  “故而通常意義下又以神識指代‘神’。”

  “但由于靈氣的介入,精氣神這個循環鏈被打破了,由靈氣充當‘氣’給‘神’供能。甚至靈氣還能夠給‘氣’供能,給‘精’供能。”

  “難怪身為自我意識的‘神’調動起屬于‘氣’的法力困難。”

  “因為靈氣打破了精氣神的循環鏈。”

  “自我意識并沒有完全的參與到這個循環鏈中。只有源自自我意識所誕生的神識進入這個循環鏈。”

  “故而通過法力調動神識會更為輕松。”

  “但無論怎么說,自我意識才是一切的根源。”

  “它在微觀尺度下的結構,讓它具有了控制神識和法力的能力。”

  “如果我想要弄明白神識和法力,以及靈根的本質。一定要弄明白何為自我意識。”

  “砰——!”

  方鈞神識一動,法力所形成的囚牢一縮,縮成一個小點。

血海意志最后的慘叫聲也沒有突破束縛,就徹底隕滅。文學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