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5章 聽政

  午后的蓬萊殿后院,天氣悶熱得要命,幾個打理花草的寺人曬得滿臉通紅。

  朱邪氏抱著圣人的腰靠在懷里,鼾聲輕微,圣人穿著“短袖”,雙肘放在案上,小心翼翼翻看著奏章。

  “馮行襲本均州列校,有智謀。盜賊孫喜聚嘯數千,群情憂懼,行襲于江中小舟投飛槊,殺孫喜于岸,于是州兵奉為主。均州處襄鄧入蜀通道,水匪掠貢賦為生,行襲平之,漕運遂安。其人無遠志,軍府將佐耽于歌舞,樂于美景。士卒無跋扈之類,但守關保民……”

  “至于金商之境,山林縱橫,地形崎嶇,不利作戰;又蛇蟲潛伏,虎豹呲牙,易滋生病疫,若征民夫徭役,必十減五六;蓋臣中和二年自宣州來京客經所見。使諸侯專行仁義,貴黃老,重情操,而輕戎事,賤武功,自以為天塹不可飛度,則武士怠陣而求它,農民惰田而旁門。若金商人情不亡者,未之有也。兵行戰機,詭道無常。臣未歷師旅,職守有限,謹附表妄言,畫粗陋之策。臣公度誠惶誠恐,頓首頓首,謹言。”

  “中散大夫,國子祭酒并御史中丞上柱國臣吳公度上表。”

  表文洋洋灑灑足有千字,講了金商各方面的情況。到底是南方藩鎮,日子太平,生活富足,軍民相處其樂融融,武夫沒什么兇性。

  “讓翰林院草一詔,看看馮行襲入朝否。”圣人吩咐道。

  這種藩鎮屬于誰強就跟誰混,馮行襲若有膽入朝來見,證明臣服之心,圣人也不會動他的帥位,暫時就當成附庸型藩鎮來。二則實在是沒合適的人選代替。文官難守地盤。武夫不敢外放,哪怕是王從訓、趙服、何楚玉、王賓這些絕對信任的人。

  金商離長安談不上近,加上毗鄰荊南、襄鄧、峽夔、都畿,要生存就得賦予全權,不能玩弄政治掣肘,但這就給了自立的機會——尤其是金商崇山峻嶺,河網密布,又富足,兵馬兩萬多。換個新節度使,勢必又要招降納叛,擴充實力。

  當然,不是說一定就會造反,但有這個可能,而且很大。

  武夫是經不起考驗的。

  李茂貞殷鑒不遠,其在神策軍,掩護先帝,屢破叛軍。王建在神策軍,脖掛傳國玉璽,一手摟著背上皇帝,一手持劍開路,在百丈懸崖上的棧道護著皇帝逃生;報國之心極矣。寧不鑒哉?

  把王從訓這些人放出去,那不是愛,是害。

  晚唐的武夫就這樣,除非你像李克用那樣有著絕對威望——呃,好吧,岳父手下也年年有人造反,安居受、申信、馮霸、李存孝……有手握數千兵的軍使,也有小校,還有從小帶大的義子。或者說,這年頭就沒有手下不造反的節度使。

  鎮海軍周寶募勇士千人,號后樓兵,牙軍認為受到了猜忌,不高興,小校劉浩怒曰:“唯有反耳!”于是諸軍作亂,周寶光著腳跑去呼叫后樓兵御敵,然則——“后樓兵亦反矣!”

  周寶嚎啕大哭,鉆狗洞攜家人出奔。

  魏博樂從訓聚亡命五百作為親兵,牙軍疑之曰:“留后不悅我輩!”乃謀亂,樂從訓嚇得涂上鍋底灰,半夜化裝乞丐悄悄逃走。

  一夫作難而諸軍叫。

  拿這幫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造反還需要理由嗎?心情不痛快就殺了上司全家沖喜。

  這問題,短時間內是沒什么辦法解決了。

  如履薄冰經營到現在,內外都認為皇帝已經掌握了軍心,圣人尚且憂懼某個武夫突然抽風,引發“興教門之變”那種事——皇帝被亂箭射死在寢宮,更別說外放武夫單獨統領一鎮軍政了。

  “先給馮行襲封官,再召其入朝么?”坐在旁邊的樞密副使楊可證追問道。

  “入朝再封。”

  “嗯。”楊可證一揮而就,然后供奉官走上來,接過公文送往翰林院。

  “再看看這個。”楊可證攏了攏耳邊秀發,在文件堆里翻出一份封皺巴巴的信封遞給圣人。

  “臣頓首頓首再拜,伏以幽州巢……”圣人中途啞火,瞇著眼問道:“這個字念什么?”

  “窠。”楊可證低頭看了一眼,解釋道:“左思《三都賦》——穴宅奇獸,窠宿異禽——窠,蟲畜聚集之所。”

  “伏以幽州巢窠,暴橫不法,驕泰牙軍,尤為兇險。虎豹狼熊,情緒洶洶。州縣將佐,多休官避禍……望勒親軍五千即日入朝,犬馬陛下,平賊內外。惟早復可否,持節幽州軍州事幽州刺史并本鎮節度使檢校太保臣李匡威具表……”

  信是幽州進奏官李抱真提交的。

  為凝聚軍心,李匡威再度發起大規模西侵,深入云、代二州搶李克用。李克用率主力北上,與之對峙。到這會,進,遲遲不能擊敗李克用。退?軍士們一番激戰什么好處沒撈到,只怕今天回到幽州,明天就要殺帥泄憤。

  不信?上上任幽州節度使就是這么死的。

  進退兩難間,李匡威奉表入朝,想在長安謀個退路。不出意外的話,應該還有前往汴州、鎮州的使者,找朱全忠、王镕想辦法,狡兔三窟嘛。

  “匡威有鯨吞之志,屢引赫連鐸與李司徒爭代北,雙方戰斗積年,仇深似海。若是接納,恐賢妃、李司徒不悅。”見圣人沉思,狀似權衡利弊,楊可證提醒道:“再者,幽州兵常年屯邊,刀口舔血,收入麾下,一旦不順心,怕是會作亂。”

  這就是與李克用結盟的弊端了。凡是他的仇敵,你都不能庇佑。

  “禮送幽州進奏官。”撫摸著躺在懷里酣睡的朱邪吾思的臉,圣人做出了決定,道:“告訴他,若事有不諧,可率數百騎馳來京師。”

  李匡威,可以保一保,有利于建設朝廷權威。

  至于岳父怎么想。

  年初給他送種子救春耕之急,上個月應朱邪吾思之請,又派人去買馬,前兩天又借出去三十萬石糧食,短短兩個月三次襄助,還是在自己日子也不太好過的情況下,這女婿很厚道了。

  不說投桃報李,岳父要是還為了這事與他鬧騰,好意思嗎?

  李匡威說的帶五千親軍,白送都不要。

  人要有自知之明。

  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李懷仙、朱泚、朱滔,這個大帥那個可汗圣人的,幽州兵見得多了。興頭上來,連李克用、契丹王子都當成兔子摟,你長安天子算老幾?沒明著造你的反就偷著樂吧。

  “再看看這個。”楊可證又遞上一卷羊皮包裹的表文。

  “頓首敬拜致書天可汗:臣等自中受降城而聞,京西北作賊……車駕播越莽荒,國無財用。謹獻皮毛兩萬張、羊一萬只、駝一萬峰,以舒急切。另供木材三千根,繕宮殿大內,自太原入朝。誠愿發兵兩萬人,取道振武軍、中城,入關赴難。臣等頓兵塞外,專俟進止……”

  回鶻人遣使進貢?

  圣人摸著下巴,忽然想起前世看的記載。回鶻人最后一次以唐臣身份上表是在天復二年(902年)。聽說岐汴血戰不解,帝后二圣煮牛皮度日,皇女都餓死好幾個。于是派遣使團帶著財貨入貢,請求勤王,只是彼時朝廷已經做不了主。

  這會的回鶻和唐差不多吧,被黠戛斯打敗后,可汗帶著各部落漂泊四海,原本想占據大同川一帶,但被緣邊藩鎮的殺材們一通暴打后,死心了,各部壯丁大多南下討生活,朔方軍、天德軍、振武軍、大同軍、河東軍、云中軍、幽州軍都有回鶻人服役,形成了黑色長城,一如夏州、代州、幽州。防啥胡人?俺們守邊的就是草原來的……

  “可可,你怎么看。”圣人拍拍楊可證的臉,問道。這匹麟州野馬,昨天他抵在廊柱上好好寵愛了一番。血濺五步,很緊。

  聽到這個親昵的稱呼,楊可證低下頭:“古來外兵入朝,見城邑荒殘,王師不武,必生輕中國之心,動其貪婪。董卓、司馬冏、安祿山、朱泚,莫不如是。戎狄蕃漢,無所區別。且會昌年間,回鶻為我所破,恐其乘危而復怨。所賜可汗書,宜諭小小寇盜,無須憂懼,遣三五百貴族子弟宿衛即可。這也是貞觀、元和、咸通朝的成例,可準故事。”

  “嗯,準故事。”圣人捏捏她的臉,吩咐道:“莫忘了嘉獎可汗,通知延資、左藏、瓊林庫,回贈些蜀錦、宣州紙、鹽、茶葉。”

  來而不往非禮也。

  皮毛兩萬張、羊一萬只、一萬峰駱駝,確實不少了,須知回鶻人的日子也不好過。還貼心砍了三千根古木取道太原運來,供皇帝修宮殿。

  你一毛不拔,合適嗎?

  “再看看這個。”喝了口水,楊可證絲毫不覺得累,繼續工作:“司農卿李群奏,在潼、武、大散諸關隘流氓三十余萬,遷于岐隴,請給農具、種子、錢、衣服、口糧助其度過今年。戶部已上呈編戶造冊。度支司已上呈賬目。”

  流氓是真的很多,兩個月不到,戶部就在鳳翔安置了三十多萬男女,各個縣都接收了一部分。這里面有不少還是關東逃來的豪強地主,看來他們的鄔堡也頂不住嚯嚯。

  如果朝廷撒手不管,等到來年春天,能剩下五萬人嗎。

  “照辦吧,不過——”他發出警告:“表復李群,讓他誡勉官吏,撥給流氓的安家物件和口糧不可貪污,否則誤了屯田大事,糧食不夠吃,軍士們鼓噪起來,要誅殺昏官,我也沒辦法。”

  “嗯呢。”楊可證文不加點,快速寫好后,將筆放在硯臺上,拿起宣紙遞給圣人過目。

  “令翰林院制詔準戶部、司農寺、度支司所奏請,付尚書省下岐隴兩州各縣令:已安置流氓處,蓋無資產。入冬凜冽,將致為災,實傷人情,重困莊稼。所在長吏,各須分配工具糧種,精加處理,以愛小人,遵王法,勿毀屯田。否則變起宮闈,軍士洶洶,不可復制。”

  “寫得好!”圣人看了沒問題,一邊的供奉官便取走發出。這封公文傳遞到翰林院后,當值學士會按這個意思草詔,樞密院確認后,再轉發尚書省有司對接右扶風執行。

  如果皇帝忙不過來,那自然就是樞密院的上下兩使代為處理。

  利弊很明顯,皇帝勤政,樞密院就是傳話筒。否則,上使趙如心、副使楊可證就是皇帝。

  趙、楊熟稔政治,圣人越發離不開她倆了。不然大堆工作都自己上嗎?那太累,也太傻。事必躬親的領導是無能的,這意味著無人可信,無人可用。而一個無人可用,疑神疑鬼誰也不敢信的領導,與廢物何異。

  當然,該考慮的也要考慮——圣人生龍活虎的時候,能駕馭住這一個個心思深沉的女政客,某天病危了呢,會不會有人矯詔?難說。若那時趙、楊兩女的兒子都已經成年,概率就會無限大,怕是何虞卿、朱邪吾思也難逃滅族之禍。

  等明年科舉結束,或許可以選一些沒有瓜葛的年輕進士入樞密院,就像翰林院那樣。新一批沒受污染的黃門小兒成長起來后,其善者也能用。

  處理完一天的繁重工作,已是夕陽西下。

  “起來了。”圣人雙手鉆進紗衣,揉搓著朱邪吾思的軟蒲團強制開機:“抬下胳膊,癮犯了。”

  微微的味道,簡直令人上頭。

  朱邪吾思狠狠瞪了他一眼,幾個箭步走上臺階,回了正殿。

  楊可證在一旁的桌案上收拾卷宗筆墨。

  她蹲在那,綠衣從髖骨中間的縫隙深深凹陷了進去。

  圣人喝了口水,一邊回憶那天傍晚血濺五步的震撼場景,一邊問道:“麟州的豪族除了你們楊家,還有哪些?”

  楊可證一頓:“折氏,其主折宗本早年為將振武軍,乾符之亂后,退回了麟州。”

  “折氏是黨項人么?”

  “是,不過拓跋家族取得夏綏帥位后,折氏被擠壓的很厲害。”

  “天德軍可了解?”圣人又想起了麟州西北不遠的天德軍。

  這個弱小的藩鎮在唐亡后在豐州堅挺了十三年,直到耶律阿保機西征被攻破軍城。這會失去朝廷供養,三四千武夫成了沒娘兒,難道全靠打劫胡人度日么。

  “臣仲父在天德軍服役,小時候聽他講過一些,不太清楚,可詢問兵部有司。”

  “若朝廷召回天德軍,可會奉詔?”

  楊可證嘆道:“自是求之不得,然則豐州蕃漢雜胡頗多,這些年沒出亂子全靠天德軍威壓。若要召回他們,須有兵代替。或將天德軍劃入夏綏、朔方治下,但臣不建議這么做。”

  唔——

  是時候派遣使者帶著財貨到天德軍看看了。

  可以的話,就調回來吧,圣人迫切需要中和手下兵馬的成分。預防武夫造反,這是晚唐政客、軍頭的第一要務,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其他干得再好,只要有武夫造反,就會一朝回到解放前。

  “走吧,下班了。”待收拾好東西,圣人抱起一摞卷宗走在前頭,楊可證端著硯臺,跟在后面。

  夕陽西下,如血殘陽撒在宮苑之間。靜謐,美好。

  楊可證雙眼微閉。

  她從小便跟著族中男兒學習,君子六藝、辭賦文章、歷代史事之類。及長,因天生麗質,身材高挑,性情篤厚沉重,又被長輩決定命運。然而掖庭局是冷寂、孤苦、痛楚的,長安是危險的。統御六合的天子,武夫隨意羞辱,中官想打就打,耳光亂抽。

  好幾次,她都以為圣人又要出奔了,而自己的命運也將如其他女御那樣永墮魔窟。

  而現在……好像一場夢啊。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殘陽余暉照在臉上,楊可證輕聲呢喃。

  殿內,從樞密院回來的趙氏看到圣人身上的“短袖”,眉頭緊蹙。

  “大家這是穿的什么,合乎周禮?”她都能看見腋窩里的毛,簡直傷風敗俗。

  “短袖。”天氣燥熱無比,中午估計有四十度,圣人實在頂不住,又沒法時刻躲在清涼殿,只好出此下策。

  “這襤褸加身,被外臣見到——”

  “我只私下在寢室穿一穿,有什么打緊的。”

  “誰給大家做的這個……短袖?”

  “自制。”圣人脫下短袖,光著膀子麻利換上常服:“難道我精通裁剪之術也要說給你聽嗎?走,去望仙臺。”

  趙氏臉色一白,打個鳥牌!上回她與何虞卿、南宮寵顏被強拉著“打牌”,打到最后,三女雙手抱肩,兩腿緊絞,全都光溜溜的……

  “莫要荒淫。”趙氏拉著他往外走。

  “陳美人給大家生了個兒子,四斤三兩,快去看看吧。”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