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46全是貼臉開大

  比賽開始前一天,夢之隊訓練中心,更衣室。

  慘白的頂燈將斯蒂芬.馬布里低垂的面容映得晦暗不明。

  阿倫.艾弗森詢問悶悶不樂的紐約之子:“斯蒂芬,你為什么討厭那個小鬼?”

  斯蒂芬.馬布里隨口回答:“我不討厭他。”5

  “得了吧,你覺得一個18歲的菜鳥能威脅到你的更衣室地位嗎?科比.布萊恩特趕走了沙克,但用了整整8年。”

  斯蒂芬.馬布里沒有再回答。

  他希望林奇不要來紐約嗎?不,他無比希望紐約能有個真正能打球的人。

  因為他渴望成為紐約的驕傲。

  他的籃球故事從童年便閃耀著非凡光芒,與多數球員在高中嶄露頭角不同,這個天賦異稟的科尼島男孩早在1988年就被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冠以“全美第一小學生“稱號,成為北美籃球史上罕見的低齡現象級球員。

  他的家族基因堪稱科尼島籃球王朝,三位兄長皆以超凡運動天賦聞名當地,整個馬布里家族如同“籃球版卡戴珊”,從街頭球場到社區賽事始終占據媒體焦點。

  雙方確實沒什么不同,都是靠“球”為生。13

  在這種籃球世家的光環下,斯蒂芬自六歲起就成為報刊的追蹤對象。當這個被聚光燈培育的籃球神童升入高中時,他已然具備巨星排場,成為史上少數能在“籃球麥加“麥迪遜廣場花園打高中賽事的球員,在紐約籃球圣殿接受全城歡呼。

  而和他哥哥們倒在職業籃球門前不同,他成為了家族20年期待中唯一打進NBA的球員,實現了整個街區的世代夢想。

  他自帶光環,他是科尼島的救世主,是無數科尼島孩子的偶像。

  他是紐約的天選之子,是帕特里克.尤因之后紐約最璀璨的籃球明星。5

  盡管職業生涯起步于遙遠的明尼阿波利斯,可紐約球迷心中一直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賽季,他終于來到了兒時夢想要效力的球隊,他渴望帶領尼克斯成功,續寫自己校園籃球的傳奇。

  但現實卻給了他一記響亮的耳光。

  阿蘭.休斯頓賽季報銷,傷停公告還貼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伊塞亞.托馬斯就迫不及待的告訴他:“我們這賽季的目標是得到那個在西班牙打球的孩子。”

  然后,伊賽亞.托馬斯又交易走了為數不多幾個能打球的人,斯蒂芬.馬布里只能在擺爛的漩渦中掙扎。1

  他經常情緒崩潰,回家后大喊大叫:“為什么我們輸了,他們卻像若無其事!”

  他從紐約的天選之子,變成了紐約時報中“紐約最受唾棄的球員”,媒體常常嘲笑他和基德互換后籃網直接把整個東部翻了個底朝天,以此凸顯他的無能。8

  現在,噩夢還沒有結束。

  紐約人有了新寵,那個從未踏足紐約半步的家伙,成為了所有紐約人的摯愛。

  他只是打一場夏季聯賽,居然就擁有全美直播的待遇。

  他還沒有正式穿過尼克斯隊的球衣,就已經有人將他奉為尼克斯的領袖。

  斯蒂芬.馬布里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要被紐約媒體和球迷拋棄。11

  所以他渴望在奧運會上證明自己,他希望讓全紐約看見,只要有一群能打的隊友,他一樣可以贏球。

  現在,命運讓他遇上了那個馬德里來的中國人。

  他多么希望告訴紐約媒體,他才是能夠帶領帝國崛起的那個答案。

  斯蒂芬.馬布里抬頭,凝視著更衣室鏡中憔悴的臉。那里倒映著紐約郵報“最受唾棄球員”的刺眼標題,也倒映著1988年那個在科尼島街頭被攝像機追逐的神童。1

  明晚他必須贏。

  因為他渴望成為紐約的驕傲。

  另一邊,中國隊的訓練場。同樣是白色頂燈,但卻顯得林奇活力滿滿。

  籃球撞擊地板的回響規律地填滿空曠場地,林奇的跳投劃出優美弧線,汗珠隨著騰空動作甩出一道細碎銀光。

  林奇依然在加練自己的跳投,他渴望早日將科沃爾的投籃天賦化作自己的即戰力。

  “嘿!再這么練下去球館要給我們漲租了!“姚明倚著門框拋來一罐佳得樂,鋁罐在地板上滾出清脆聲響,“我看你是真想把馬布里弄死啊。”5

  林奇接住滾到腳邊的飲料:“打塞黑的時候,你也像是要把他們所有人弄死。”3

  “那是因為...”姚明用毛巾抹了把臉,“因為我要確保我們可以出線,那種感覺很奇妙,你放下一切,你......等你進了NBA,你會明白這種感覺的。”

  “什么感覺?”

  “NBA......非常瘋狂,常規賽就有82場,在七個半月的時間里你的腦子里只有籃球,在七個半月的時間里所有事情都和競爭有關,這會讓你擁有一種強烈的競爭意識。

  當然,我要早知道后面能拿下阿根廷和西班牙,打塞黑可能就不那么拼了,哈哈哈哈。”

  “嗯,我也懂這種感覺,”林奇點頭,“在皇家馬德里,我的隊長讓我成為了一個想贏的人。所以這無關斯蒂芬.馬布里,我就是想贏得下一場比賽。”

  “就算和他有關也正常,看上去馬布里不像弗朗西斯那么好。哎,對于他被交易我很傷心。但他們換到了麥迪,他是和科比同一級別的球員,我覺得我們有機會拿總冠軍。”6

  林奇瞥了眼那個巨人,繼續撿起籃球投籃。

  麥迪和科比同一級別,這是姚明對NBA最大的誤解,但林奇不想這么直接的刺痛他。47

  見話題偏移到自己身上,姚明立刻岔開:“說正經的,明天你有幾成把握。那畢竟是美國隊。天啊,我從沒想象過有朝一日能和美國隊爭奪勝利,那是我的偶像薩博尼斯才能做到的事情。”2

  “說不準,八成?只要美國隊的遠投找不到手感,一切就不成問題。”

  “我覺得十成”,姚明走進球場,226公分的身軀在地板上投下巨大陰影,“當你來訓練營之前,說實話,我在隊里發過幾次火。因為除了我,我覺得其他人并沒那么想贏,沒什么斗志,好像來奧運會只是完成任務。你來了之后,一切都不一樣了。大家更自信,也更努力,你的每一次認真防守和不離不棄追冒都在改變著一些東西,你是個能改變環境的人。你讓我們這群家伙相信,我們真能把星條旗插進失敗者的墳場。”6

  “是嗎?我倒希望我能把這樣的基因注入紐約。對了,關于明天的比賽,我必須提醒你一件事。”

  “你說。”

  “小心蒂姆.鄧肯原地大風車。”11

  -----------------

  2004年8月26日,雅典。1

  全世界籃球迷的目光都聚集在現代奧運的誕生之地。

  普拉卡老城區,本應在蒙納斯提拉奇廣場向游客兜售紀念品的小揚尼斯,此刻正蜷縮在破舊沙發里,目不轉睛地盯著家中那臺雪花閃爍的老電視。2

  他和他的哥哥們一直喜歡足球,可這場焦點之戰讓籃球的風掛過希臘。1

  他不知道林奇和斯蒂芬.馬布里是誰,但這些天他已經從廣播和人們口中聽見過無數次他們的名字。

  他對這場焦點之戰充滿好奇。

  而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個正在發飆的老男人。

  場邊,拉里.布朗仍在強調:“紀律性!我要看到該死的紀律性!”2

  斯蒂芬.馬布里完全沒有理會,他漫不經心地調整護腕,余光瞥見卡梅隆.安東尼,有些同情這個超級天才。

  他明明有機會拿FMVP,卻要忍受老派教頭對“合理進攻,全力防守”的喋喋不休,然后眼睜睜看著FMVP被頒給了那個連全明星都沒進過的后衛。12

  “走吧。”馬布里輕輕喊了一句,率先踏入場內。

  美國隊的首發依然豪華。

  記分牌映亮馬布里的瞳孔,艾弗森標志性的壟溝頭引來閃光,安東尼大學時期就名震全美的試探步正在丈量三分線,布澤爾花崗巖般的肌肉在聚光燈下泛著青銅光澤,而偉大的蒂姆.鄧肯正用指尖輕輕抓起地上的籃球。

  替補席同樣豪華,比如與歐洲冠軍林奇、季后賽巨星韋德和一年級冠軍安東尼齊名的勒布朗.詹姆斯,正在啃著指甲。5

  但今晚最大的明星不在夢之隊陣中,真正的風暴來自另一端。

  當林奇上場時,希臘仿佛成為了中國隊的主場。

  作為籃球運動員,林奇的人氣在這屆奧運會中斷層領先于所有人。因為無論是歐洲、北美還是亞洲,所有熱愛籃球的人都熟悉他。

  上一場對陣西班牙時,加泰羅尼亞球迷為林奇而發出的噓聲足以驚擾希臘眾神——如果你沒有足夠的人氣,球迷根本就懶得噓你。

  鏡頭給到看臺,斯派克.李坐在場邊,他真的為了一口細糠不遠千里來到了這里。7

  比賽開始,姚明為中國隊爭得先攻球權。

  林奇三分線外持球,卡洛斯.布澤爾不得不跟出來。于是林奇將交還給劉偉,由他吊給姚明。2

  姚明轉身勾手,在鄧肯的干擾下打鐵。

  可一道赤色閃電劈入禁區,在布澤爾和鄧肯屈膝蓄力的瞬間已騰空而起拿下進攻籃板,二次起跳扣籃得分!

  “卡洛斯,法克猶,你他媽的是個傻逼吧!?卡位,卡位!那是你奶奶都能卡住的籃板!法克!”拉里.布朗布滿血絲的眼球幾乎要迸出鏡框,他的叫罵解釋了他為什么不受球員歡迎。

  而林奇只知道,布澤爾打爆姚明這種事情不會在奧運會上發生了。7

  他拿不到進攻籃板,他也打不了中距離,他什么也做不了。

  斯蒂芬.馬布里咬緊牙關,持球過了半場。

  在拉里.布朗的體系下,AI自然是個二號位球員,斯蒂芬.馬布里是一號位。3

  可馬布里并沒有打算像傳統一號位那樣弧頂發牌,他壓低重心,籃球連續從胯下穿過。突然一個變向,劉偉已被甩開一整個身位。

  斯蒂芬.馬布里是一個突破型后衛,突破就是他在進攻端最有力的武器。7

  他是當世最好的運球手之一,他的運球軌跡堪稱籃球教科書里的活體標本,每個跨步都帶著科尼島街頭的野性韻律。

  他簡直就是一座運球博物館。

  他像把長矛,直沖中國隊內線,起跳,空中躲過姚明。另一只手掌襲來,他知道是林奇,再次躲過,完成不可思議的二次折疊,出手——斯蒂芬.馬布里的滯空能力歷來被大大低估,這也是為什么他老了以后還能在CBA頻繁展示空中飛踢。5

  一次華麗的雙重拉桿,但只剩華麗,淪為徒具美感的空中芭蕾。

  在姚明和林奇的遮天蔽日下,馬布里上籃失手。

  林奇往前場狂奔,姚明抓下籃板后大膽的直接長傳。

  接到籃球后,蒂姆.鄧肯突然出現,攔住了林奇的去路。

  卡洛斯.布澤爾立刻夾擊,18歲新秀落入包圍圈之中。

  全美觀眾屏息等待18歲新秀的困獸之斗,林奇卻手腕輕抖將危機轉化為戰機。他在包圍圈里冷靜的把球給到了跟進的李楠,后者沒有畏懼身旁的安東尼,直接拔起跳投。

  他有信心,即使投不進,林奇也有很大幾率拿到籃板。

  姚明說得沒錯,林奇來之后改變了許多東西,讓所有人都更自信了。

  當然,林奇并沒有獲得搶籃板的機會,李楠的三分直接入網。

  一組顛覆認知的數據:2002年世錦賽和2004年奧運會,正值巔峰的李楠三分命中率分別是45.9%和43.5%,考慮到他世錦賽場均出手三分多達4.6次,奧運會場均出手三分6.6次,樣本并不低,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他真的很準。11

  NBC解說鮑勃.科斯塔斯愁眉苦臉:“球進!林奇利用自己的吸引力幫助隊友創造了機會,夢之隊開場就落后了5分!”

  林奇瞥了眼馬布里,雖然上一回合林奇并沒有得分,可馬布里卻感覺受到挑釁。

  他想證明自己,于是他再次拿起籃球,呼叫擋拆,運球后直接三分出手試試手感。

  “哐!”

  姚明籃板+1,卡梅隆.安東尼在咒罵,他無比想念昌西.比盧普斯。4

  中國隊進攻,姚明提到中距離,拉開鄧肯,由林奇背身卡住布澤爾,接球單打。

  背轉身的瞬間,卡梅隆.安東尼出現,在活塞養成的良好防守習慣讓他的防守積極性和原歷史相比天差地別。8

  林奇把球高舉過頭頂,傳給了切入的劉偉。

  馬布里早已經忘了他身邊還有個人,而歐洲青訓培養的戰術嗅覺讓林奇很快就能發現隊友的切入路徑。

  劉偉上籃命中,記分牌猩紅的7比0刺痛著夢之隊的尊嚴,更刺痛著那個曾經被紐約媒體捧上神壇的科尼島少年。1

  場邊的斯派克.李已經坐不住了。

  他討厭這種屎和細糠混著吃的感覺。14

斯派克:一半是粥一半是屎,就這么粥而復屎  “該死的!”這位黑人導演甚至說出了這種粗暴用詞,“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只相信林奇,而不是你這個白癡!”

  接下來幾個回合,林奇在防守端和進攻端都盤活了比賽,斯蒂芬.馬布里卻對夢之隊的衰敗無能為力。

  他的突破分球給到AI和安東尼后都變成了遠投打鐵,他的防守無法改變比賽。

  第一節過半,中國隊依然保持著7分領先優勢。

  斯蒂芬.馬布里繼續突破,分球給到底角的AI。

  AI接球后立刻跳投,林奇則轉身撲出,踏出禁區一步后便躍起封堵。

  這不是一個常規的蓋帽范圍,籃球能不能進似乎只看AI自己的手感。

  可籃球在飛到一半時,AI卻看見林奇的手指愣是蹭到了籃球底部,本該十拿九穩的底角三分在林奇恐怖的防守范圍下,被生生改寫成偏離軌道的三不沾!8

  馬布里立刻退防,暫時跟在林奇身邊阻斷傳球路線。林奇見狀,跑到三分線外弧頂后急停,無視馬布里直接舉手要球。

  拿到籃球后,林奇故意迎著馬布里絕望伸出的手臂旱地拔蔥,紐約之子對這一球完全是望塵莫及。

  籃球空心炸入籃網,中國隊領先到10分!

  “這是一記審判之投!斯蒂芬.馬布里被處以私刑!”NBC的鮑勃.科斯塔斯用林奇的名字為梗說了句漂亮的解說詞。(林奇英文lynch,作為動詞意思是用私刑處死)1

  林奇倒退著回防,食指輕點自己太陽穴,沖面色鐵青的馬布里勾起嘴角:“決賽球票還是你自己留著用吧,愛你,斯蒂芬。”3

  斯派克.李簡直把這兒當場了麥迪遜廣場花園:“媽的,這就是你斯蒂芬,這就是你!你對比賽毫無影響力可言!林奇才是紐約的未來,你趕緊滾吧!”7

  林奇的垃圾話,斯派克.李的叫罵......馬布里像是來中國行的甲亢哥,遇見的全是貼臉開大。9

  拉里.布朗暫停比賽,失望的看了眼馬布里,然后沖韋德揮揮手:“替下斯蒂芬。”1

  紐約之子用毛巾蓋住腦袋,他想成為紐約的驕傲,但他越用力,屬于紐約的星光就越從指縫間流逝。4

  他知道,紐約的一切已不再屬于他了。14

  (感謝月下聞妖問藥、凈心得義、請叫我狼小爺等大佬的打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