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1章 GPS衛星里安炸藥?

  休·德萊登敲門進來,低聲提醒道:“教授,時間到了。”

  林燃轉過身,走向辦公桌,拿起厚重的報告文件。

  文件封面上印著“AS201測試報告”的字樣,紙頁間帶著剛打印出來的溫度。

  林燃點點頭,整理了一下深藍色的西裝,帶著文件邁出辦公室。

  林燃被引入辦公室時,林登·約翰遜抬起頭,露出疲憊的微笑。“倫道夫,歡迎。請坐。”他指了指對面的皮椅,聲音低沉而有力。

  林燃一眼就看出了對方被越戰搞得焦頭爛額。

  林燃坐下,打開文件夾,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始匯報:

  “總統先生,我很高興地向你報告,阿波羅計劃的無人測試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們的團隊在過去幾個月中全力以赴,終于在11月26日成功發射了AS201。這是阿波羅計劃的首次飛行測試,火箭和飛船的表現都超出了預期。”

  約翰遜放下鋼筆,身體微微前傾,目光銳利地注視著林燃:“具體說說,倫道夫,這次測試成功意味著什么?”

  他急需好消息來沖散越戰不利的影響。

  林燃頓了頓,組織著語言:“總統先生,這次測試驗證了我們飛船和火箭的設計可靠性。

  AS201在發射后成功進入預定軌道,所有關鍵系統,從推進器到導航設備,都運行正常。

  這為我們接下來的計劃鋪平了道路,包括未來的載人飛行。”

  林登·約翰遜點了點頭,看上去很滿意的樣子,他很清楚記得NASA的進度比原本計劃要提前了兩年。

  這無疑是林燃的功勞。

  林燃在NASA的工作有目共睹,哪怕是保守派報紙,過去會刊登一些文章,提議要把林燃換成誰誰誰,一些在阿美莉卡著名的科學家。

  但現在,即便是保守派媒體,也對此閉口不談。

  但隨即約翰遜又皺起眉頭:“我們離肯尼迪的承諾還有多遠?

  我們具體什么時候能夠實現單獨的載人登月?

  阿美莉卡民眾迫切希望在月球看到阿美莉卡人的身影。”

  林燃心想,“民眾希望?我看是你希望還差不多。”

  林燃堅定道:“總統先生,這次成功是我們邁向登月的重要一步。

  我們計劃在未來幾年內逐步推進,包括更多的無人測試和載人任務。我有信心,我們能在兩年后,也就是1967年將阿美莉卡人送上月球。”

  林登·約翰遜沉默片刻后說道:“教授,我完全相信你和你的團隊。

  這不僅是科學上的勝利,更是阿美莉卡的勝利。預算方面我會盡一切努力幫你爭取。”

  林燃微笑回應道:“我明白,總統先生。我們會優化資源,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NASA的團隊是最優秀的,我們不會讓你失望。”

  林登·約翰遜接著問道:“可回收火箭的研發如何?”

  林燃說:“一切正常,目前推進速度很快,去年進行了一次發射試驗,應該能夠按照預期計劃,在1970年之前完成。”

  可回收火箭獲得了國會一部分的預算,類似政府和企業聯合研發。

  訂單交給了通用航天,由林燃提供技術指導。

  林登·約翰遜起身拍了拍林燃的肩膀:“好,繼續干吧。國家需要這個勝利,我也需要。”

  他接著說道:“麥克納馬拉有事找你,你去五角大樓找他一趟,有新的任務要交給你。”

  林燃離開白宮時,寒風吹過他的臉頰,他在思考到底是什么任務。

  當前阿美莉卡深陷百越泥潭。

  林燃開始回憶起,自己所看到的關于百越泥潭的新聞。

  西方記者最近從西貢發出的一些消息承認,阿美莉卡瘋狂增兵南越企圖挽回敗局的幻想已經破滅,形勢對阿美莉卡來說非常不妙。

  《紐約時報》刊登一篇十日從西貢發出的報道說,“據一些重要的軍事權威人士說,在越來越多的阿美莉卡戰斗部隊采取行動九個月以后,阿美莉卡在百越仍處于防御地位。”

  “人們真誠而坦率地承認,由于作出了錯誤的假定,約翰遜總統在今年七月決定的美軍的‘第一次增加’并未取得預期的結果。”

  “一位非常負責的人士說,‘我認為誰都不會說我們現在處于良好的攻勢地位’。”

  “目前的一些趨向說明了百越的局面,這個局面看來已不再象兩個月前那樣有希望和令人樂觀了。”

  “美軍尚未表明他們適應于在西貢以北叢林和樹叢中的長期作戰。阿美莉卡部隊的所謂‘持久力’是有限的。”

  “在波來梅附近以一些營輪流進行了約三周的戰斗以后,第一騎兵師部隊不得不撤退。”一個美軍作戰軍官承認,“第一騎兵師遭到了嚴重的戰斗傷亡和瘧疾傷亡,這個師‘在散兵坑的兵力減少了兩三千人’。”

  美聯社在十二月初的一篇報道中說,“盡管美軍大量增加,在百越的盟軍仍然沒有足夠的力量同越共有效地作戰。”

  象朱萊、安溪和邊葛等叢林地區,“基地已經建立了,但是問題是:‘我們從這里可以到哪里去呢?’”

  駐守在峴港空軍基地的阿美莉卡海軍陸戰隊承認,百越南方解放軍“仍然能夠滲入防衛圈,用地雷炸公路或對這個空軍基地發動進攻。”

  英格蘭《觀察家報》最近刊登的一篇從西貢發回的文章說,“百越戰爭現在正在演變成一種無法預測會持續多久的高麗式的局勢。……這是自從高麗戰爭結束以來美軍指揮官們一直說永遠不應當陷入的局面。”

  “現在百越的人們(按指南越傀儡集團)對這場戰爭具有一種完全新的感受,這同今年年初時的感受成為驚人的對比。”

  1965年,全年人們的感受就是,在白宮的宣傳口徑中,阿美莉卡正在取得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在宣傳勝利方面,六十年前的白宮和六十年后的白宮沒有區別。

  而在民眾的感受中,就是越來越多的阿美莉卡軍隊被投放到了百越。

  媒體上不斷有來自百越一線的負面消息傳來。

  總之絕對談不上勝利可言。

  林燃心想,該不會是要自己加入指揮部,身在五角大樓,決勝萬里之外吧?

  這下自己也要成為像光頭一樣的微操大師?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畢竟自己在軍事上從來沒有證明過自己,科學家和軍事指揮家十萬八千里。

  林登·約翰遜該不會因為一個教授的人生只有成功沒有失敗,就把指揮任務交給自己吧?他應該沒有這么迷信。

  在去華盛頓特區西南方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五角大樓的路上,林燃思緒萬千。

  五角大樓的會議室光線昏暗,厚重的窗簾遮住了窗戶,墻上的時鐘指向下午3點。

  比起之前的會議室,這回桌子上除了文件、地圖和傷亡報告外,還擺著數個印有通用電氣標識的便攜式電子計算器。

  一張大幅越南地圖占據中央,IaDrang谷地的紅藍標記格外醒目。

  空氣中彌漫著紙張的味道和緊張的氣氛。

  麥克納馬拉時不時敲擊計算器的鍵盤,試圖計算他們的戰損比。

  這種完全可以交給顧問做的工作,因為麥克納馬拉的習慣,他非要自己算一遍,美其名曰確保顧問不會騙他。

  說白了,就是他自己想要計算,不算感覺內心不舒坦。

  麥克納馬拉坐在桌首,面前攤開一份標有“IaDrang戰役總結”的報告。

  他眉頭緊鎖,目光在文件上掃視,手中的鋼筆停在“151人死亡”的數字旁。

  麥克納馬拉抬頭,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各位,IaDrang戰役的結果讓我深感不安。

  LZAlbany的損失太大了,151人死亡,121人受傷。

  這表明北越的戰斗力和戰術靈活性遠超我們的預期。”

  他內心略微有些挫敗感,數據是他決策的基石,但此刻卻揭示了戰略的缺陷。

  遠在百越的威斯特摩蘭通過電話聲音傳來:“麥克納馬拉先生,LZXRay展示了我們的火力優勢,但LZAlbany的伏擊暴露了叢林作戰的弱點。北越的近戰能力和撤退速度讓我們措手不及。”

  他為前線士兵的犧牲感到痛心,但作為指揮官,他必須保持冷靜。

  威斯特摩蘭其實很想罵麥克納馬拉蠢貨的,但他忍住了。

  知道這種時候開麥毫無意義。

  他希望阿美莉卡能繼續增兵,此時的他堅信增兵是唯一出路。

  國務卿臘斯克·邦迪輕咳一聲:“鮑勃,今年我們的死亡人數已達1928人,遠超去年的216人。國會和媒體的壓力在增加,公眾支持正在動搖。”

  邦迪擔憂高傷亡會影響總統連任,他希望找到軍事與政治的平衡點。

  麥克納馬拉揉太陽穴,沉思片刻:“我知道,麥克,但我們不能讓北越得逞。‘搜索與摧毀’雖然有些進展,但不足以迅速結束戰爭。我們需要重新評估戰略。”

  科默翻閱文件:“各位,‘滾雷行動’的轟炸并未切斷胡志明小道,北越的補給線依然堅韌。我們需要加大空襲力度。”

  科默深知后勤是戰爭命脈,擔心無休止的消耗戰會拖垮美軍。

  邦迪接著說道:“鮑勃,如果我們升級戰爭,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沖突。我們需要在軍事和外交間平衡。”

  “北越的抵抗超乎預期,我們需要更多部隊和資源。我建議向總統請求增兵,同時加強空中打擊和情報收集。”麥克納馬拉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

  邦迪問道:“我聽說總統同意讓教授從技術上支援我們了,他什么時候到?”

  邦迪心想,如果非要把戰爭簡化成數學問題,那么讓教授來總不會比麥克納馬拉更差了,在數學領域,教授是無敵的存在。

  麥克納馬拉說:“不不不,教授的支援需要時間。

  我們只是有國防科研項目要交給教授,而不是說讓教授來指揮戰斗。”

  遠在百越的威斯特摩蘭本來還高興了一會,不考慮教授本身的光環,教授至少是正常人,麥克納馬拉那可太不正常了。

  而且他的想法也和邦迪差不多,當前形勢下,換任何一個人來都不會比麥克納馬拉更壞。

  結果麥克納馬拉的話很快把他們的火苗給熄滅了。

  還是得讓這個微操大師指揮。

  邦迪猶豫后開口道:“增兵或許能穩住局勢,但我們需要長期方案。秘密談判也許會是一條出路。”

  麥克納馬拉搖頭道:“談判的前提是我們占據戰場優勢,否則北越不會妥協。我們先展示實力,再談政治解決。”

  這才哪到哪。

  才半年就結束戰斗?史密斯專員們到哪里去撈錢,軍工復合體怎么發財?各大財閥的商品賣給誰?

  他繼續強調道:“軍事壓力才是外交的基石!我們當前絕對不能退縮!”

  會議結束后,麥克納馬拉連文件都來不及整理,他連忙感到自己的辦公室等候著教授的到來。

  “教授,好久不見。”麥克納馬拉語氣熱切,因為戰爭帶來的疲憊一掃而空,“我就說你該來為國防部工作的,國防部上下招來的這些數學專業博士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你。”

  林燃笑道:“如果靠數量就能比得上我,那人類的足跡應該已經遍布太陽系了。”

  麥克納馬拉恭維道:“說的也是。

  教授,我們說回正題,我有一個項目希望交給你,這個項目你之前也參與過,整個過程你也很清楚。”

  林燃說:“我得看看具體是什么項目。”

  麥克納馬拉說:“衛星定時系統,它的前身是Transit系統。

  原本海軍在研發該項目的時候進展緩慢,后來有了你的協助,它已經于去年啟用了。

  效果很成功,我相信你也看過報告了。

  五顆衛星就讓海軍的潛艇定位誤差縮小到幾百米,真是一個奇跡。

  教授,如果沒有你,Transit系統不會這么順利。

  但你知道的,Transit是個突破,但它太有限了。”

  林燃點頭道:“當然,多普勒頻移定位對潛艇有效,可對戰斗機、地面部隊甚至未來的導彈來說,它的速度和二維限制是個瓶頸。”

  林燃心想,終于等到了。

  無論是可回收火箭,還是指點Tranist本身,都是為了獲得這個機會。

  親自參與到衛星定時系統中,這個系統有另外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GPS。

  “教授,你說的非常對,它有非常明顯的限制,雖然已經是奇跡,但我們希望更進一步。”麥克納馬拉說,“教授你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林燃說:“當然,要想打造一個能覆蓋全球、三維實時的新系統。

  我相信大量衛星加上原子鐘能做到。

  小型銫鐘原型現在的技術已經能做到,把體積縮小到可以上衛星,同時保持百萬分之一秒的精度。

  而信號設計方面只需要設計一套新的編碼,能抵抗干擾并支持精確測距就可以了。

  這對我而言是拿手絕活,編碼不過是數學的一種特殊類型。

  至于軌道,只需要讓海軍方面同意共享他們的地面站數據就可以。

  這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可行的。

  對我而言,理論可行就是實際可行。”

  麥克納馬拉瞳孔睜大,因為林燃說的技術方案,和Transit團隊花半年時間做出來的方案沒兩樣。

  無非是Transit團隊的方案具體告訴他,最少需要24顆衛星罷了。

  林燃隨口的方案,能和Transit精心設計的方案不謀而合。

  這既讓麥克納馬拉感到驚訝,感慨教授不愧是教授,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要把這個項目交給林燃的想法。

  不然給Transit團隊,不知道他們要花多久才能搞定。

  什么是口碑,這就是口碑。

  “教授,投入方面你覺得要多少?”麥克納馬拉問道。

  林燃思索片刻后回答道:“10億美元左右應該能搞定。

  把它和可回收火箭打包在一起,從發射到系統研發一起交給NASA,應該還能節約更多。

  不過有一些問題,那就是整個項目涉及到海軍、空軍和陸軍,需要他們的廣泛配合。”

  麥克納馬拉說:“這你放心,衛星定時系統能讓每架飛機、每枚導彈都精確到幾十米,戰爭規則就變了,軍隊不可能會拒絕的。”

  簡潔,描述性強,而且有種未來的感覺。

  如果資金到位,我們明年年初就可以發射第一顆測試衛星,驗證時鐘和信號。

  到1970年,如果可回收火箭計劃順利,那時候應該有20顆衛星在運行,覆蓋全球大部分的區域。

  全球覆蓋的完整星座也能在75年前后完成,這是個長跑,但每一步都會帶來回報。”

  林燃寫下GPS之后,在紙上繪出時間線。

  麥克納馬拉點頭道:“GPS?這名字太棒了!

  教授,我會盡快和海軍部長、空軍部長溝通,我想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

  另外你這邊可以和Transit團隊進行前期溝通,我這邊溝通完,他們團隊會整體從海軍那調到NASA來。

  后續GPS項目由NASA全權負責。”

  林燃內心已經狂喜了,但他表面裝作不動聲色:“保證完成任務。”

  在林燃的計劃里,掌控GPS的研發非常重要,沒有沒事,但有的話,自己想要點燃整個世界的進度能夠加快很多。

  麥克納馬拉的進度很快,第二天Transit團隊就開始陸續搬到紅石基地工作了。

  原本Transit系統團隊成員就經常去紅石基地請教林燃,所以他們對紅石基地也不陌生。

  Transit團隊的負責人理查德·克肖納更是因為過去合作,而是林燃的忠實信徒。

  “教授,我們計劃用多顆衛星,每顆都搭載高精度時鐘,廣播時間信號。

  地面接收器通過測量信號到達的時間差,實時計算出自己的位置。

  我們和APL圍繞小型原子鐘溝通過,它的體積能夠做到衛星里。

  和Transit用五顆衛星覆蓋全球比起來,我們初步估計,GPS至少需要24顆衛星,分布在不同軌道,確保地球上任何一點都能同時看到至少四顆,這樣才能算出三維位置和時間。”簡單寒暄之后,理查德·克肖納匯報道。

  林燃點頭:“很好,三個確定位置,第四個用來校正接收器的時鐘誤差。”

  在座各位核心研發成員,聽到林燃一口道破他們的核心設計邏輯,只覺得教授厲害,沒有感到意外。

  教授就是如此的無所不能,要是林燃不知道,他們反而該感到奇怪了。

  理查德·克肖納接著說道:“在信號調制方面,我們計劃采用偽隨機噪聲碼。

  每個衛星發射唯一的PRN序列,接收器通過相關性檢測區分信號。這樣可以抵抗干擾,提高多徑抑制能力。

  我們唯一的疑惑就是接收器是否能處理過來,畢竟晶體管數量有限,功耗有可能是大問題。”

  林燃說:“做減法,PRN碼長設為1023位,金碼就夠了。

  相關計算可以用快速傅里葉變換去做優化,接收器只處理必要片段,功耗完全可控。”

  理查德·克肖納一下就想明白了林燃的意思,他鼓掌道:“在教授手下工作太輕松了。

  PRN還能支持碼分多址,讓所有衛星共享頻段,避免頻率沖突。這可比Transit的單頻設計先進多了。”

  林燃沒說話,顯然習慣了這樣的吹捧。

  在聽完大致計劃后,林燃點頭道:“你們的設計總體思路是沒問題的,只是在時鐘精度、軌道這些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還得做進一步討論。”

  林燃在聽完他們的計劃之后,給予了更高的評價。這讓在座的研究員們內心感到自豪,教授都說我們的思路沒問題!

  同樣的表揚得看誰來說,林燃的表揚對于研發人員,無疑是最高評價了。

  林燃語氣一轉,最后說道:

  “我沒有太多建議,我只有一點小小的建議,那就是在GPS衛星上要加上爆炸裝置的設計。以便我們能夠遠程引爆GPS衛星。”

  在座的研究員們這回納悶了,衛星里安炸藥?教授不會錯,我們一定是沒有理解這其中的深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