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的時間對盧卡斯來說是煎熬,對羅南和佐伊來說只是換了一個環境做平日里每天在做的事情。
自從開始準備結婚,羅南和佐伊就過起了形影不離的日子。
羅南接手斯特斯加后,兩個人合體的時間更長了。...
車子回到市區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了。街邊的路燈一盞接一盞亮著,像是在迎接我們歸來。我媽下車后伸了個懶腰,說:“終于到家了,還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味道。”
我爸把車停進小區車位,熄了火,靠在椅背上長長地吐了口氣:“這一趟走下來,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不少。”
我笑著打開車門:“那下次咱們就多安排幾次這樣的旅行吧。”
我媽一聽立刻來了精神:“云南那邊你得好好計劃一下,我想去麗江古城看看,還想嘗嘗那邊的臘排骨火鍋。”
我爸搖頭笑道:“你這人啊,一提旅游就來勁兒,等真去了,說不定第一天就想回家。”
“哪能呢!”我媽不服氣地說,“我這次可是做好了準備,提前查了攻略,還下載了地圖導航。”
我們一邊說話一邊往樓里走,電梯緩緩上升,樓道里的燈有些昏暗,但那種熟悉的歸屬感讓人心里踏實。
回到家,貓還在沙發上趴著,聽到鑰匙轉動的聲音,抬起頭看了我們一眼,然后慢悠悠地跳下沙發,繞著我們轉了一圈,蹭了蹭我媽的腿。
我媽彎腰摸了摸它的頭:“小家伙,想我們了吧?”
我爸放下相機包,脫了外套掛在衣帽架上,笑著說:“這貓比人都懂感情。”
我把行李拖進房間,簡單整理了一下,然后出來泡了杯茶,坐在客廳沙發上,看著爸媽各自忙活自己的事,心里一陣溫暖。
我媽翻出買回來的海鮮干貨,準備明天煮粥吃;我爸則開始整理這幾天拍的照片,一邊看一邊念叨:“這張構圖不錯,這張光線太暗了。”
我端著茶走到他身邊坐下:“爸,你最近拍照進步挺大的。”
他得意地笑了:“那當然,練了這么多年,總得有點成果。”
我媽插話:“你別聽他吹牛,上次他給我拍的照片,臉都拍歪了。”
我爸不服氣地說:“那次是鏡頭沒調好,不是我的問題。”
我們三人笑作一團,仿佛時間從未流逝,生活依舊如常。
晚上吃過飯,我媽收拾完廚房,坐在我爸旁邊看他整理照片,我也打開筆記本電腦,繼續寫著新書的內容。
窗外的城市燈光閃爍,遠處偶爾傳來幾聲汽車鳴笛,但屋內的氛圍卻安靜而溫馨。
我敲打著鍵盤,寫下這樣一句話:
“幸福不是轟轟烈烈的瞬間,而是日復一日的陪伴,是在平凡的日子里,有人愿意陪你一起慢慢變老。”
寫完這一段,我抬頭看了看爸媽,他們正低聲交談,臉上帶著笑意。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寫作的意義不只是講述故事,更是記錄生活的點滴,將那些看似普通卻彌足珍貴的瞬間,變成永恒的文字。
夜深了,我媽打了個哈欠:“困了,我去睡覺了。”
我爸點點頭:“你也早點休息,別熬太晚。”
我應了一聲,目送他們回房,然后關掉客廳的燈,只留下一盞臺燈照著書桌。
我繼續寫著,寫著屬于我們的生活,屬于這個時代的溫情與希望。
第二天早上,我醒來的時候,發現客廳里已經傳來我爸練字的聲音。
我披上外套走進客廳,看見他正在認真地寫著“幸福”兩個字,筆鋒穩健,墨香四溢。
“怎么樣?”他回頭看見我,笑著問,“比昨天寫得好吧?”
我點點頭:“確實進步了。”
我媽端著一杯熱茶從廚房走出來:“他說要把這張字裱起來,掛在家里最顯眼的地方。”
“那就掛在客廳墻上。”我說,“正好讓大家都能看到。”
我爸笑了笑,沒說什么,只是低頭繼續寫字。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生活就是這樣,在平凡中慢慢累積幸福,在點滴之間找到意義。
吃過早飯,我回到書桌前,繼續敲打著鍵盤。新故事才剛剛開始,但我已經知道,它會像之前的那本一樣,記錄下我們的生活,講述屬于我們的溫情與希望。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鍵盤上,映出一片溫暖的光暈。
我知道,屬于我的普羅旺斯幸福生活,才剛剛拉開序幕。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家的生活依舊平淡卻充實。
我媽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跳舞,中午回來做午飯,下午織毛衣或者看電視,晚上和我爸一起散步。
我爸則繼續他的攝影愛好,有時帶幾個老朋友一起去郊外采風,回來后便興致勃勃地沖洗照片,一張張擺放在客廳的相冊里。
我則沉浸在新書的創作中,每天按時起床、吃飯、寫作,偶爾也陪爸媽出門逛逛。
有一次,我媽心血來潮,說想學做蛋糕,于是拉著我爸一起去報了一個烘焙班。
我爸一開始不太愿意:“我都快六十了,還學什么做蛋糕?”
我媽瞪了他一眼:“你不學可以,我自己學。”
結果她真的一個人去了,還學會了做戚風蛋糕、奶油泡芙、曲奇餅干……
每次她做完,都會讓我和我爸嘗,雖然一開始味道一般,但她越做越好,后來甚至還能做出造型可愛的卡通蛋糕。
我爸被她的熱情感染,也開始嘗試做一些簡單的甜點,雖然做得不如我媽精細,但他樂在其中。
有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圍坐在餐桌旁,桌上擺著我媽做的草莓慕斯和我爸做的巧克力布朗尼。
我媽得意地說:“你們嘗嘗,我這次做得可好了。”
我爸夾起一塊布朗尼遞給我:“你也嘗嘗,我這次沒放錯糖。”
我笑著接過,咬了一口,點點頭:“味道不錯。”
我媽不服氣地說:“那你先吃我的!”
我只好又吃了一塊慕斯,嘴里滿是草莓的清香和奶油的香甜。
我爸看著我們倆,忍不住笑了:“你們娘倆真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連吃東西都這么講究。”
我媽白了他一眼:“你這是夸我還是損我?”
我爸聳聳肩:“當然是夸你。”
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吃了頓甜點大餐,喝著熱牛奶,聊著天,笑聲不斷。
我忽然意識到,這就是最真實的幸福不是豪華的別墅,也不是昂貴的奢侈品,而是有人愿意陪著你一起變老,一起經歷生活的酸甜苦辣。
幾天后,我媽又有了新的想法:“我想學畫畫。”
我爸一聽,驚訝地問:“你怎么又想學畫畫了?”
我媽理直氣壯地說:“我看人家退休的人都學這學那的,我也不能落后。”
我爸無奈地笑了笑:“行吧,你想學就學。”
于是,我媽真的報名了社區里的繪畫班,每周上兩次課,學習水彩畫和素描。
剛開始她畫得歪歪扭扭,連蘋果都畫不像,但她不氣餒,每天在家練習,漸漸地,畫得越來越好。
我爸見她這么認真,也跟著學了幾筆,雖然畫得不算專業,但也算有模有樣。
有時候,我們會一起坐在陽臺上畫畫,我媽畫風景,我爸畫靜物,我則在一旁寫點文字。
陽光灑在畫紙上,微風吹過,帶來一絲清涼。
那一刻,我忽然覺得,人生最美的畫面,莫過于此。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去,我們在平凡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
我知道,屬于我的普羅旺斯幸福生活,才剛剛開始。
我媽自從報了繪畫班之后,生活節奏明顯加快了不少。每天早上跳完廣場舞回來,她就一頭扎進書房練習畫畫,有時候連午飯都忘了吃。
我爸看不下去了,說:“你這畫畫也不能當飯吃,別太拼。”
我媽白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我這是為了陶冶情操。”
我爸搖頭笑道:“你以前不是說跳廣場舞就夠陶冶情操了嗎?”
我媽不理他,繼續專注地畫她的水彩風景。畫紙上是一片湖光山色,遠處還有一只小船漂在湖面上。
我看她畫得認真,忍不住夸了一句:“媽,你這次畫得比上次好多了。”
她聽了很高興,笑著說:“真的嗎?那等會兒我給你爸也畫一幅。”
我爸一聽立刻擺手:“別別別,我可不想被你畫成歪瓜裂棗。”
我們笑作一團。
那天晚上吃過晚飯后,我媽忽然神秘兮兮地拿出一本筆記本,遞給我:“你看看這個。”
我接過翻開一看,里面全是她的繪畫心得,還有幾頁是寫給我的話。
“……看到你的書出版,我真的特別驕傲。我一直覺得,寫作是你表達世界的方式,而畫畫,是我記錄生活的方式。我們都用不同的方式,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我看完心里一陣感動,抬頭看著我媽:“媽,謝謝你。”
她笑了笑:“謝我干嘛?這是我發自內心想做的。”
我爸坐在一旁,聽著我們母子倆的對話,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早上,我媽照例去上繪畫課,我爸則拿著相機出門去了公園拍照。
我一個人在家寫作,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鍵盤上,暖洋洋的。
寫著寫著,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再過幾個月就是我爸的六十歲生日了。
我心里開始盤算著,該怎么給他一個驚喜。
我想了很久,最后決定辦一場家庭展覽,把我媽的畫、我爸的照片,還有我的小說放在一起展出。
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我媽,她聽后眼睛一亮:“這個主意好!我可以專門畫幾幅新作品出來。”
我爸聽說后雖然嘴上說“沒必要”,但眼里掩飾不住的高興。
于是,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三個人各自忙碌起來。
我媽開始創作一系列以“家”為主題的畫作;我爸整理了這幾年拍下的照片,準備做成相冊和展板;我也抽出時間修改了一下之前的小說內容,打算出一本紀念版。
日子一天天過去,展覽的日子也漸漸臨近。
有一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陽臺上吃飯,我媽忽然感慨地說:“你們知道嗎?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生活,就像一幅慢慢完成的畫,每一筆都很珍貴。”
我爸點點頭:“是啊,以前總覺得日子平淡,但現在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我們也經歷了很多事。”
我笑著說:“那我們就繼續畫下去吧,把未來的每一天都過得精彩。”
夜色漸深,風吹過陽臺,帶來一絲涼意。
我知道,屬于我們的幸福生活,還在繼續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