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三九章 每一條離譜的律法背后,都有過離譜的事

  華蓋殿內,滿朝文武齊齊愣住,

  這個時候皇帝所說出來的話,對他們所造成的沖擊,簡直比不久之前,皇帝整出來了諸多新花樣,對考核完成的人進行表彰,發放獎勵還要更加的讓人震撼。

  這話,是他們所絕對沒有想到的。

  以至于眾人,一時間全都安靜下來。

  怔怔出神。

  還有不少人彼此對視,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強烈的不可置信。

  皇帝要放年假?

  還一下子放十一天?

  這事兒……是假的吧?

  怎么可能!

  肯定是他們聽錯了。

  就皇帝的性子,怎么可能會干這種事?

  皇帝那當真是恨不得把一個人,當成兩個用。

  本來就勤政,后面這又弄出了考成法,獎勵考成完成的好的,懲罰那些考成完成差的。

  從各個方面都說明了,皇帝要讓人更好的干活。

  結果現在,居然從皇帝口中聽到了要放年假。

  這話,他們是真不相信。

  以往他們覺得,哪怕天塌了他們該干活還是要干活,皇帝也不會給他們放假。

  洪武朝時期的官員,假期是真少。

  一年只有三天假。

  分別是冬至,過年,還有皇帝的生日。

  除此之外,就沒了別的假。

  皇帝極其勤政,所以很是反感偷奸耍滑之輩。

  結果現在,竟是從皇帝口中聽到了這么一個消息。

  這是真的?

  咋這般虛假呢?

  “恁大伙沒有聽錯。

  咱說的是真的。

  從今年開始,后面都要實行。

  忙了一年了,也該歇一歇了。

  勞逸結合嘛。”

  朱元璋看著群臣,臉上滿是笑的出聲說道。

  對于群臣的反應,他還是挺滿意的,符合他心中預期。

  嗡的一聲,像是陡然之間炸開了鍋。

  整個華蓋殿內,瞬間爆發出來的嗡嗡聲,像是無數的蚊蠅在這里飛舞。

  這是眾多的人,在這里低聲說話所造成的。

  哪怕很多一向很守禮的人,這個時候都忍不住了,不斷的向身邊的人出聲交談。

  真的?

  竟然是真的?!

  皇帝居然真的要在過年時,一下子放十一天假?

  不可置信的同時,有些人一時間都要喜極而泣了。

  天知道這些年來,他們是怎么熬過來的。

  當皇帝的官太苦了,根本不是人過的日子!

  皇帝今后只會變本加厲的讓他們干活,哪能想到,突然間就大發慈悲,放這么多天的假。

  這下子,能過個好年了。

  也能好好的休息一番。

  別管是走親訪友,還是陪著家人,或者是拜訪上司,都是很好的。

  就連太子朱標,都有些驚愕的望向了自己家父皇。

  很顯然,朱元璋的這個舉動,就連他也是同樣沒有想到。

  在這件事情上,父皇的嘴是真嚴,竟是連自己都沒透露分毫。

  “哈哈,標兒,咋樣?被咱驚到了吧?”

  朱元璋望著自己家老大,臉上帶著一些笑意,得意洋洋的說道。

  “父皇,說實話,孩兒是真有被驚到。

  真沒想到父皇您居然會在這個事情上,做出此等安排,

  父皇,這……您是怎么突然間,就想到這個事兒了?”

  朱元璋笑道:“這事兒咱在心里面,琢磨很久了。

  正如咱平日里,常和你說的那樣。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有些時候弦繃得太緊了,也不是好事兒。

  該休息一下的時候,也要休息一下。

  這一年到頭的長期這般的工作下來,也確確實實讓人容易感到疲倦。

  很多事兒,時間長了都會提不起精神來。

  與其一直在這里熬時間,反倒不如在一些重要節日時,適當的放上一些假。

  讓人也都輕松輕松,放空一下腦子。

  如此,說不定反而還能更好的提高效率,激發人們做事兒的積極性。”

  在現代時,朱元璋不再是皇帝,而是一個普通人。

  以普通人的視角,去生活了那么多年,對于很多的事情,都有了一個新的感悟。

  比如假期的事,就讓他感悟很深,觸動很大。

  以往的他,恨不得一年下來連三天假都不放。

  全年到頭,都讓官員們好好干活。

  但在現在走了一遭之后,才發現自己的這種想法,并不正確。

  一直干活并不怎么成,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要適當休息一下子。

  勞逸結合才能走得更遠。

  “父皇,您的這個想法太對了,如此才好。

  孩兒之前在觀看一些書籍的時候發現,之前的諸多朝代,官員們都有一些節假日的。

  有些甚至于一旬一個休沐日。

  逢年過節也同樣會放假。

  我大明的節假日和那些朝代比起來,確確實實比較少。

  朱元璋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家標兒說的很對。

  而這個時候,經過初時的震動之后,華蓋殿內安靜下來了不少。

  “臣拜謝陛下天恩,陛下如此體恤臣,臣等必然盡心竭力做事,如此才能對得上陛下的這份恩典。

  這份苦心孤詣。”

  丞相胡惟庸上前一步,對著朱元璋恭敬的行禮。

  聲音里也都帶著濃濃的感動。

  在胡惟庸開口之后,眾臣紛紛對朱元璋躬身行禮。

  表達心中喜悅與感動。

  并說今后更加忠心做事。

  這一次,不論是那些因為考成受賞,還是受罰的。

  在說這些話時,都是心甘情愿,都是發自肺腑。

  放假可是好事,不好好的衷心恭賀一番,怎么能成?

  萬一皇帝反悔了呢?

  這……皇帝到底是怎么突然間就開竅了?

  竟然要干出這種事兒,這當真讓人感到欣喜。

  朱元璋笑呵呵的擺手,讓眾人不必多禮。

  而后再次開口道:“不光是年節時放假,咱覺得今后,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都要放假一天。

  該看花燈的看花燈,該去踏青祭祖的就踏青祭祖。

  該包粽子吃的就包粽子吃,該闔家團圓就闔家團圓。

  該去登高就去登高。”

  這話說出口,再一次令的華蓋殿內,響起了巨大的嗡嗡聲。

  眾人驚愕之后,一個比一個的欣喜。

  彼此之間不住交談。

  每一個人的臉上,都帶著而極致的喜悅,以及強烈的不可置信。

  什么情況?

  到底是什么情況?

  今天是自己沒有睡醒,還是說陛下突然之間受到了什么刺激?

  怎么接連說出這么多,絕對不應該是從皇帝口中說出來的話?

  突然之間給放年假,一下子放了十一天就不說了。

  現在居然連元宵,中秋,重陽等節日這些也給放假。

  這……還是皇帝嗎?

  不會是今天起猛了吧?

  幸福來的太過于突然,把滿朝文武都給整懵,整不自信了。

  這種事,真不像是皇帝能干出來的。

  “臣拜謝陛下天恩,陛下的恩情,永不能忘,也永遠還不完。

  陛下當真是愛民如子,關愛臣子。”

  胡惟庸又一次對著朱元璋下拜。

  華蓋殿內的滿朝文武,也都紛紛下拜。

  表達著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的欣喜與激動。

  朱元璋看著眾人的反應,臉上露出笑容來。

  這要是讓他們知道,后世很多人可以過雙休,還有其余的節假日。

  還不得一個個瘋了?

  不過,雙休這些朱元璋是不會實行的。

  放假也需要分情況。

  如今的大明,完全沒有達到過雙休的那個條件。

  也沒有過雙休的資格。

  能有年節,并在端午中秋這些節日時放個假,就已經是很不錯了。

  不能再奢求太多。

  而且他也知道,人的欲望都是無窮盡的。

  這個時候自己給他們放假,他們會如此開心,如此欣喜,是因為在此之前,自己把他們壓得太狠。

  一年就放三天假。

  這個時候一下子多出了這么多,他們自然高興。

  但這種高興,過上幾年就沒了,會讓他們習以為常。

  覺得是理所當然。

  同樣還有不少人覺得會非常累,覺得放的假不夠多。

  而后,若是把十日一休沐,或者是過雙休這些給弄出來。

  這些人肯定也會非常欣喜。

  但是這種欣喜,也同樣持續不了太長時間。

  用不了多久,還是會逐漸習慣,并再次進入疲倦期,想要的更多。

  所以,休假這個事,適可而止就行。

  也不能太多了,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

  再說,就算是現代,真正能過雙休的,其實也沒那么多。

  就算是一些單位里過雙休,可過雙休之時,以各種形式進行加班工作的也同樣不少。

  “好好干吧,錢咱也發了,假咱也放了。

  接下來恁家伙要好好的干,別把咱的好心當成了驢肝肺。

  你們的所作所為,要能對得起咱給你們發的錢,給你們放的假。

  別錢發了,假也放了,反而一個個干的還沒有以前好。

  那這事兒可就不成了。

  真敢如此做,到了那時,就別怪咱無情。

  刀子落在身上時別叫苦。”

  聽到朱元璋這話,在場眾人紛紛點頭應是。

  表示他們絕對不敢如此。

  今后肯定會更加盡職盡責的做事,不辜負皇帝的這一番厚愛。

  “既如此,那在接下來就好好的去做事兒吧。

  離過年還有幾天的時間,在這幾天里,都要抓些緊,把該干的事兒都在年前給處理了。

  萬萬不能松懈。

  年關年關,過年就是過關,

不僅僅是哪些要債的人和躲債的人要過關,咱們這些朝廷的人,同樣要過關,也要把事情給做好了  可別咱放了假后,一個個心都野了,做事反倒不如從前了。

  那真要是如此,這假不放也罷。

  還和之前一樣,接著實行一年三天假。”

  聽到朱元璋的話,眾人紛紛應是。

  表示絕對不會懈怠,不會讓皇帝失望。

  開玩笑,好不容易遇到皇帝大發慈悲,放了這么長時間的假。

  這要是在今后,因為一些情況被取消了,那這事兒可就真的讓人難以接受了。

  想想就讓人懊悔的,想要好好揍自己一頓。

  “好了,你們先去忙著吧。

  廢話咱也不多說,說多了你們聽著也煩。

  今后事兒上見。

  很多事兒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聽了朱元璋的話,眾人從這里離去  諸多人,一個二個都像是被打了雞血一樣。

  前所未有的振奮。

  這一次,這個年過的是真讓人印象深刻。

  雖然皇帝現在,越來越不當人了。

  但是在不少事情上,也是比較當人的。

  就比如這放假,還有給百官發獎金就挺不錯的。

  一時間可謂是喜氣洋洋。

  連帶著對朱元璋的評價,都變好了很多。

  翰林院,朱善心情很不錯。

  這次他這邊并沒有拔得頭籌,但得到的東西還是不少。

  他的考成也合格,而且還被評為了優秀。

  得到的獎勵,加在一起能有一百五十貫之多。

  這下子能過個肥年了。

  按捺住心中激動,他將一封已經放了多日的奏章給拿了出來。

  將之打開,仔細觀看。

  這奏章他已經寫好多日了,但一直都在猶豫,要不要將之呈送上去。

  猶豫了良久后,對著這奏章上的內容觀看再三。

  最終把心一橫,下了決心,準備明日就把這奏章給呈送上去。

  他這是受到此番皇帝考成的刺激了。

  覺得如今皇帝,是一個喜歡干實事的人。

  既然這樣,那自己便也做上一些實事。

  自己干的這事,雖然爭議比較大。

  但若是能做成了,也能在皇帝跟前落下不小的好印象。

  甚至于,也能憑此而在今后的考成里拔得頭籌。

  績效獎勵,當真是誰領誰知道。

  越領越香。

  這種通過正當的手段獲得皇帝的獎勵,堂堂正正的賺錢,不比貪污受賄這些來的氣勢多了?

  他這次,就要靠自己的才華,堂堂正正的來爭取一下。

  如此想著,就將奏章重新收好,準備明日呈送上去。

  要抓緊時間,在過年之前,再給自己弄筆政績出來。

  第二日,朱元璋在武英殿里繼續處理奏章。

  如此過了一陣后,眼前的這份奏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這奏章他有些熟悉。

  因為上輩子時,就曾看見過。

  但一時之間,有些想不起來是誰上的。

  翻回去看了一下,發現是朱善。

  頓時不少記憶,也隨之清晰起來。

  “民間姑舅及兩姨子女,法不得為婚。

  仇家詆訟,或已聘見絕,或既婚復離,甚至兒女成行,有司逼奪。

  按舊律:尊長卑幼相與為婚者有禁。

  蓋謂母之姊妹……”

  朱善的這封奏書,大致意思就是,如今朝廷在婚姻法上面要求有些過于嚴苛了。

  之前頒布的律法,長輩晚輩之間不得成婚。

  比如男子不得和其姑姑,姨這些成親。

  女子不得嫁給其叔叔,或者舅等。

  這些是很合理的。

  有直系的血緣關系成親確實不妥,有違人倫。

  但是現在所進行的婚姻法規定,連表親之間也不許成親。

  這就有些太過于不近人情。

  表哥表妹這些之間,相互間沒有直系的血緣關系。

  是平輩,他們之間完全可以成親,不會亂了人倫綱常。

  反而還能親上加親。

  但是現在,朝廷這邊卻有了律法規定,表親之間也不許成親。

  成親便是不合法。

  這導致不少地方。,本在律法頒布之前,便已經成親的表親,很容易被仇家抓到這個把柄,故意去告官。

  從而讓其受罰。

  在朱善看來,這是不合理的,需要將之給廢除。

  最好的做法,還是如同之前一樣。

  表親之間可以繼續成親,是合法的。

  只需要禁止長輩和晚輩之間成婚就行。

  朱元璋看著朱善所寫的這份奏章,忍不住搖了搖頭。

  這就是如今大明的現狀。

  華夏被胡人統治的太久了。

  尤其是北方等地,被統治的時間更久。

  這么多年下來后,很多的倫理觀念,和之前也有了諸多的不同。

  那些蠻夷進入了華夏之后,會不可避免的受到華夏文化的影響,甚至會被同化。

  但是,他們那邊的一些習俗文化這些,也同樣不可避免的會對華夏形成沖擊,造成一些影響。

  比如,最為直觀的就是婚姻這方面。

  華夏講究一個倫理綱常,表親之間相互成親,之前就是不贊同的。

  不是說沒有成親的,而是說不是太多。

  不提倡,不支持。

  至于說和長輩之間成親,侄子娶姑姑,外甥娶姨娘,叔叔娶侄女,舅舅娶外甥女等等。

  基本上可以說是禁絕的。

  可是到了現在,這種事兒,竟也屢見不鮮了。

  顯然是受到北方等諸多野蠻的習俗所影響。

  這也是為什么,會有婚姻法規定,禁絕這些行為的原因之所在。

  每一個看似離譜的律法背后,都會有一些比較離譜的真實事件。

  后面又發現,表親之間成親也很多。

  所以,便又弄了個新的婚姻法,加入了表親不得成婚,否則會有一定懲罰進去。

  在朱元璋看來,這顯然是非常明智的一些規定。

  上輩子他就如此做了。

  在現代生活了十幾年后,他就越發覺得,自己這個做法正確。

  上輩子,朱善所上的這個奏章,他有沒有同意。

  這輩子再次遇到,也不會同意。

  表親之間確實不能成婚。

  除了倫理之外,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則是血緣相近。

  近親成親有多大危害,朱元璋在現代生活過,知道的很清楚。

  如此想著,當即便動手在上面打了x,放到了一邊,去翻看別的奏章。

  但想了想,移風易俗這件事很重要。

  自己也就這般打回去,朱善肯定不會服氣。

  上輩子時,自己如此處理,他就不服氣。

  這次,或許應該不能這般粗暴的處理移風易俗這件事兒。

  這或許是一個契機。

  如此想著,讓人把朱善給喚了過來。

  要親自和朱善就這么個事兒,給分說明白。

  有些事兒,不僅要做,也要說。

  百姓還有百官,自己都可以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不僅僅要讓他們知道,要這樣做,還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

  如此一來,不少事就會事倍功半。

  朱善得知皇帝要召見自己,驚喜不已。

  自己所想果然沒有錯。

  這么一個奏章呈送上去,果然能夠引到皇帝的注意。

  想來皇帝也對自己的奏章大加贊賞。

  不然,不會如此急切的召自己前去相見。

  懷著美好的心情,他朝著武英殿快步而去。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