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你一個問題 外敵入侵,帝都決策層不出力,國家資源貧瘠,應該如何抗洪?
很多人會說,哎呀,能撤多少百姓算多少。
地沒了,重新開墾就好了。
人沒了,可就什么都沒了。
但總有人給出不一樣的答案,因為他見過流離失所的百姓,也見過食不果腹的流民,更見過整片大地變成洪泛區。
有人會說,等洪水退去,回去重整家園不就好了?
這個問題也正是楊守義在鄭縣指揮部提出來的!
此刻,所有人都看向沈復興,除了王博之外,所有人都覺得楊守義的話很有道理。
遷移百姓,帶走財物,等洪水退去,就抓緊時間回去補種。
根據其他地區的經驗,一般洪水泛濫也就十幾天的功夫。
作戰室里靜悄悄的,沈復興輕嘆一聲,普及教育同樣很重要啊。
他緩緩來到地圖前,眼前中有對楊守義等人無知的悲哀,還有對洪水肆虐區域百姓的憐憫,沈復興拿起指揮棒,沒有點向衛河,而是點向太行山:“衛河沙多,常年接受太行山支流輸沙,當年,黃河還未改道,衛河便是黃河支流,泥沙之多,難以想象。”
他的指揮棒又緩緩從太行山沿著衛河向東:“來的時候,我去縣衙拿到了濮陽的縣志拓本,里面有記載,北宋年間黃河北浸,與永濟渠長期合流,泥沙淤積。”
看著眾人還是一臉默然,似乎不明白他這么說是什么意思。
可沈復興卻陡然加重語氣:“你們那,一個個都跟廖耀湘學學,至少他看的曾胡兵法里面就有教你們怎么當官!”
“洪水沖走了肥沃的泥土,留下河里的泥沙,3天不清理,三十萬畝地就要變成鹽堿地,寸草不生!!!寸草不生你們懂嗎!!”
說到最后,沈復興直接吼了出來,可見他對于這些軍官的不學無術有多么痛恨!
這吼聲在指揮部內回蕩,就連忙碌的參謀都停下腳步,悄悄地離開。
楊守義與老王還是第一次見沈復興如此憤怒,楊守義自知理虧,還想上來安撫一下,但沈復興直接甩開他的肩膀:“我就把話放在這里,部隊即刻開拔投入抗洪,內黃、南樂兩縣18個鎮10萬老百姓等著我們,誰不去,自己脫了衣服,滾回老家去!”
沈復興一拍桌子,指著所有人喝道:“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嘶——!
白遠樵與賈幼慧倒吸一口涼氣,沈復興已經將事情拔到這個高度,那便沒什么好說的。
白大爺主動站出來:“我3團距離近,我先帶人打前站,戴安瀾老弟城市人,沒什么經驗,你白大爺我懂。”
說完,白大爺看向王博:“還望準備撤離境內百姓,并非白大爺沒信心,萬一大爺年紀大,喂了魚,百姓走了我總放心一些。”
賈幼慧想了想:“應該是要加固河堤吧?搞點工兵鏟子,什么的,士兵也不能空手去吧?”
楊守義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但沈復興的話根本無可辯駁,他只能小聲嘀咕:“重慶為什么不賑災,7月份北方也有水患,他們不是撥款了嗎?”
這時候王博翻了個白眼,學著沈復興的話講了一個冷笑話:“重慶的賑災就跟路易十六寫的支票一樣。”
“什么意思?”沈金生沒反應過來。
賈幼慧有些無語,他向沈金生解釋:“空頭支票。”
會議室頓時陷入尷尬,這個時候,張緒從通信室跑過來:“龍長官回電,他已經組織專機從昆明起飛,水利專家施教授、土木專家陶教授、張教授,水利專家、結構專家吳教授已經搭乘飛機。”
“哦,對了,第二批次他們的學生也正在路上,總計22人的國家頂級團隊今晚就到!”
沈復興長出一口氣,他知道該怎么做,如何動員,但具體的事務還是需要專業人士來解決。
“重慶方面怎么說?”沈復興試探著問道。
說到重慶,張緒便有些支支吾吾。
“說!”沈復興沒耐心猜啞謎。
“撥款一百萬物資,支援豫北抗災。”張緒小聲回答。
聞言,老王笑著看向眾人開口:“這不是好事嗎?啊,哈哈哈!”
張緒低著頭,聲音越發小了:“從重慶起運,等送到猴年馬月都不知道,我剛問了運輸部門,他們沒接到通知,讓我們誰說的找誰去”
瞬間,眾人扭頭看向王博,真他媽是路易十六寫的支票。
沈復興擺了擺手:“別說了,你們趕緊出發,炮兵就不動了,1團2團各留一個營,在東明與蘭封。”
他又指向張緒:“給我通電全國,稅警總團奉命北上抗洪,在此期間,誰敢在豫東、豫北向我發起進攻,哪怕一顆子彈,那就是與我沈復興不死不休!”
老王張了張嘴,可看到沈復興那表情,還是閉上嘴。
沈復興最后看向王博:“王博,現任命你為衛河河道總督,全權負責衛河抗洪事宜,轄區內,所有人、事、物都可以隨意調動!”
這一日下午,全國震動。
《大公報》這邊還在批判波蘭立場不堅定,沈復興一紙通電直接打得所有軍閥措手不及。
抗洪救災!
軍隊抗洪救災?
還特么赤裸裸通電全國,警告日偽軍,任何向豫北、豫東的軍事行動都將視為不死不休的挑戰。
可偏偏,受到威脅的日偽軍竟然真的動都不敢動。
負責駐守菏澤、商丘的鈴木貞次第1旅團與佐久間為人騎兵旅團更是直接要求部隊后撤10公里,嚴禁與稅警總團發生沖突。
中午1點,各部隊放下武器,高舉自己的稅警團大旗或是乘坐火車,或是乘坐卡車直接前往濮陽。
一面面沈復興親自授予的大旗被亮了出來,舉得高高的。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洪救災,保衛家園 下午2點,沈復興親自擒著國難時刻見忠誠大旗,從鄭縣南城門前往火車站。
下午3點,李宗仁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北上抗洪,表示日寇膽敢有所異動,第五戰區將全力出擊!
下午3點20分,龍云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北上抗洪,表示云南已經籌集2000萬斤糧食起運!
下午3點40分,張發奎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北上抗洪.
下午3點50分,友軍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北上抗洪.
下午4點10分,委員長終于坐不住,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北上抗洪,表示重慶方面將全力支持!
下午4點30分,閻錫山沒有辦法,只能跟著通電全國支持沈復興.他不想自己成為異類。
繼豫北會戰之后,沈復興再一次搶了薛伯陵的風頭,全國各地掀起了捐款救災的活動。
這個時候的長沙會戰已經來到了反攻階段,岡村寧次的10萬大軍節節敗退,倉皇逃竄。
眼看就是一個驚天大捷,結果卻被沈復興這抗洪搶險占了風頭。
薛岳站在地圖前,嘆了口氣,語氣悲涼:“既生瑜何生亮。”
可對于沈復興來說,名,我所欲也,利,亦我所欲也,名利不可兼得?
通電全國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