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的秋日依舊炎熱,從機場驅車路過市區,沿路早已沒有了當年的景象。
不斷在車窗外向后倒去的廢墟,掙扎求活的百姓,還有四處滅火的消防人員。
沈復興的飛機是下午到的,小鬼子的轟炸是上午來的。
盡管聯合空軍奮力作戰,可重慶還是免不了被轟炸的命運。
看著無家可歸的百姓,沈復興問隨行的陳布雷,今天委員長安排他親自來接機,代表對沈復興的重視:“現在日寇幾天來轟炸一次?這些百姓怎么辦?”
陳布雷嘆了口氣:“一個月23次吧,日寇每次都是無差別轟炸,居民區的損失比較大。”
“不是每個月都在往重慶送高射炮么?我記得上個月還送了18門高射炮,一點用都沒有嗎?”沈復興有些不理解。
“高度不夠,炮彈不夠,幾個兵工廠一個月的產量,還不夠這幾個高炮連打半小時的,上個月倒是擊落了一下,但墜落在居民區,又引發了大火,煩得很!”陳布雷連連嘆氣。
盡管山城的居民已經習慣了聽到防空警報就躲進防空洞,但家就在那里,跑不掉的。
“那下個月就不送了,這些家伙放平了打坦克,小鬼子的97式都扛不住幾炮,兩公里內,比戰防炮都猛!”沈復興扯了扯嘴角,反正他已經下定決心,下個月開始就不送了。
陳布雷無所謂的聳了聳肩,你是大爺,你開心就好。
“老百姓呢?”
見沈復興還要問,陳布雷只能苦笑回絕:“別把自己當圣人,這里畢竟是陪都,國際觀瞻所系,自然會妥善安置。”
沈復興只得閉眼假寐,看不見,心里好受一些。
很快,轎車駛入NA區的黃山,路邊的建筑開始變得稀少,但來往的車輛卻變得更多了。
汽車在半山腰的沈府門口停下,坐在副駕駛的陳布雷轉身:“去換一身衣服,看一看孩子,給你15分鐘,委員長現在應該還在召集智囊會議。”
沈復興自然知道這是陳布雷在向他示好,他在下車的時候拍了拍留在后座的包裹:“帶了些土特產,還請陳主任笑納。”
說完,不等陳布雷反應,他便直接下車,帶著小滿走入沈府。
得到消息的俞程早就抱著沈念北站在門口,而小白則是怯生生地站在沈母邊上,不敢有一丁點小動作。
四個女人就這么等著他回家。
見到這一幕,沈復興覺得自己再苦再累都值得了。
“我回來了。”
“你回來了。”
沈復興與俞程的對話就是這么簡單,她接過他手里的公文包,他接過她手里的沈念北。
當然,親了一口小嘟寶后,沈復興還是蹲下來,攬過小白:“小白,你干娘在信里夸你乖來著,但不用這么乖,我們家沒那么多規矩,既然帶你回來,你就跟我們一家人一樣,明白嗎?”
小白連連點頭,卻是沒有回答。
沈復興知道,有些事情,說那么多沒用,他摸了摸小白的腦袋:“去找你小滿哥,他給你帶禮物了。”
聽到小滿哥,小白終于露出了笑臉撲了過去。
見到這一幕,沈復興笑著對母親說:“還是給小白找個大師,畢竟是周大師的宗門心血,為了不拖累孩子,周大師可是舍棄了自己逃出去的機會,這孩子,應該是萬里挑一的天才。”
沈母點頭:“那是自然,小白怕我們不高興,總是悄悄練樁,悄悄練嗓,其實她心里清楚著,跟你說的一樣,太懂事,也太可憐了。”
看著那邊與沈小滿兩個如同孩子一般打鬧著的小白,兩人又是一陣心疼。
但旋即,小嘟寶“嗚呀呀”的叫喊還是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沈復興立馬將小嘟寶舉高高,樂呵呵地哄著進了屋。
他沒注意到,兩人進門的瞬間,小白扭頭羨慕地看了一眼。
這世界哪有絕對的公平,就連人心都是偏左的。
沈復興很快就換好一套衣服,與生完孩子愈發豐腴的俞程膩歪了幾分鐘,兩人約好晚上將小嘟寶交給母親帶。
告別家人,沈復興留下小滿,自己跟著陳布雷前往黃山官邸。
沒什么風險不風險的,除非委員長親自去稅警總團的軍營,否則沒人指揮得動那些士兵。
不光足額發餉,一年到頭還有年終獎。
這次抗洪救災,還有特別抗洪津貼,沈復興大手一揮,找來每個縣的土豪,只是一頓飯的功夫,每個士兵都額外發了三個月的軍餉。
有時候沈復興也覺得很有趣,時常對老王說:“哎呀,土豪這個東西誰發明的,敲打兩下就吐錢,真是神奇。”
特別是鄭縣做物流的幾個老板,更是貢獻了一大筆錢,為沈復興制作了民國二十八年,衛河抗洪搶險紀念章。
所有參與的官兵與百姓都有一枚,所有人都會牢牢記住這次畢生難忘的經歷。
未來等他們老了,只要拿出這枚紀念章,就有足夠的資格跟孫子孫女吹爺爺當年的故事。
這種情況下,沈復興不信有人敢動他。
再說了,他跟委員長的矛盾,無非就是安內與攘外的問題。
在戰爭沒有結束之前,有人要是站出來要推翻委員長,沈復興自然也是第一個不答應。
軍事上,你指望不上委員長。
但政治上,先總理大公子扶不上墻,指定接班人又叛逃的情況下,國內經不起第二次內亂了。
這也是沈復興極力反對安內的原因。
汽車在黃山公館門口停下,重新換上一身軍裝的沈復興還是以軍人的身份進入了黃山官邸。
等陳布雷帶他進去,里面的討論已經來到了尾聲。
王世杰最終還是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如今的情況,還是投棄權票為好。”
眾人一陣點頭,委員長看見沈復興進來,便笑著問道:“維安啊,快來,事情原委你可知曉了?”
沈復興微微前身,看著委員長稀疏的毛發大多已經花白,心中又有些不舍,為什么偏偏是你?
他暗暗嘆了口氣,看著在座的眾人,只是問了一個問題:“想好如何與莫斯科交代了嗎?棄權并不代表著支持。”
嗯!?
眾人一陣愕然,他們現在所有討論的過程都是如何應付英法的壓迫,在這種壓迫下,選擇棄權,似乎就是最好的應對。
但沈復興的問題卻讓所有人陷入迷茫。
是啊,這個時候是站隊的問題,不是投票的問題。
王世杰覺得自己想了半天的答案,被沈復興這么一問,頓時就沒了結果。
沈復興見眾人陷入思考,頓時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點起一支煙看向王世杰:“這從來都不是投票的問題,而是站隊的問題,還是說你們決定好了如何站隊?”
王世杰神情凝重,他思忖片刻開口:“那依你之見?”
“呼”沈復興抖了抖煙灰,顯得很是從容,仿佛這時候他不光是軍事專家,還是外交專家:“英法想要做什么?將莫斯科推向柏林?還是想要將我們推向莫斯科?”
王世杰愕然:“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沈復興冷笑著轉頭看向委員長,但話卻是說給所有人聽的:“委員長,在您的眼中,這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包括莫斯科,更像是什么?”
委員長被這個突然的問題問得有些措手不及,但他拿起白開水緩緩喝了一口后還是回答:“軍閥?”
沈復興微笑點頭:“您啊,別把他們當做列強,就把他們當做一個個不聽話的,強大的軍閥來看,問題就很清楚了。”
說完這句話,沈復興看向王世杰、商震、林蔚、何應欽等人:“您可是軍閥問題處理專家啊!”
啊?!
在座的一個個差點沒反應過來,這是什么稱呼?
何應欽更是差點跳起來,他指著沈復興低喝:“沈復興,慎言!”
林蔚也很是不滿:“沈復興,這是在開會,注意你的言辭!”
就在眾人嘈雜之際,聽到沈復興對他的稱呼,委員長竟然愣了愣神后不自覺地點了點頭。
確實,那一個個國家,也就當年他北伐時遇到的軍閥大小。
只是實力強大一些罷了,如果這么想來,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問問徐永昌,這一批的礦石換援助情況怎么樣了?”委員長突然開口,讓陳布雷去喊人。
在等待徐永昌的過程中,委員長似乎有意緩和與沈復興之間的關系。
對方現在聲望正隆,無論是抗日還是救災,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沈復興,而不是其他人。
當然,第二個便是他了。
等待的間隙,委員長話鋒一轉:“聽說,豫東的偽軍,因為你在衛河抗洪的事情,向你投誠了?”
沈復興微微點頭:“確有此事,都被王博安排去大名挖沙子去了,可不能因為投誠了,就能有什么赦免!”
何應欽聞言追問:“就不怕有密諜?”
“吃住都在大名,每天就是開墾土地、挖沙子,搭建房屋,有什么秘密情報?”沈復興擺了擺手,表示這個問題很無聊:“表現好的,便會在鄉下給他們的家人安置土地、房屋,立了功,殺了鬼子,也能用軍餉住進城里。”
何應欽鬧了個沒趣,悻悻然扭頭不語。
委員長斜看了一眼何應欽,暗罵一聲:娘希匹,蠢貨!
“維安啊,這次賑災,花費不小吧?要不要,重慶這邊補貼一些.”委員長剛想試探沈復興的財力,陳布雷這時候卻已經帶著徐永昌進來了。
眾人豎起的耳朵,也只能暫時落下。
“哦,次宸(徐永昌)來了,正好,有事問你,順便也聽聽你的意見。”委員長立馬笑著招呼徐永昌坐下,可比剛才沈復興進來的時候熱情多了。
在座的都有800個心眼子,要是這些心眼子都變成導彈,怕是東京都要被炸沒了。
反正王世杰看沈復興的眼神,就沒有剛才那么忌憚了。
“次宸啊,這莫斯科的援助,現在是什么個情況?”委員長等對方坐下后,才施施然開口。
“回委員長,我國共計從莫斯科獲得貸款2.5億美元,目前還有1.3億美元未交貨,我記得8月份是最后一批物資運抵鄭縣,這個沈總團長應該知道。”
這些數據幾乎都已經成為了徐永昌大腦記憶的一部分,不用小本子就能如數家珍,只聽他繼續說道:
“9月10日,我曾致電莫斯科,詢問大炮與坦克運輸事宜,對方表示重武器運輸不便,且生產周期有些長,讓我們等待。”
“9月26日,再次致電莫斯科,詢問輕武器與彈藥的運輸,對方表示,這些重慶、鄭縣都能自己生產,就沒必要用貸款買了。”
“10月3日,孫大公子赴莫斯科,我曾特地交代他要溝通物資運輸事宜,但孫大公子表示莫斯科有困難,讓我們忍耐一下.”
話說到這里,眾人又齊齊看向委員長,只見委員長看向沈復興。
沈復興自然當仁不讓:“委員長,當今的局勢很明顯,諾門坎停戰之后,莫斯科已經不需要我們拖住日寇,這貸款的軍事援助,自然也就停了。”
所有人也明白這一點,但你主動說出來,不免影響士氣。
王世杰還要爭取:“但盡管如此,諾門坎只是停戰,并不是結盟,莫斯科還是需要我們拖住日寇的。”
沈復興聳了聳肩:“好啊,要么麻煩您跑一趟莫斯科?”
“這”王世杰是智囊,不是外交家,你讓他出主意可以,干活是萬萬不行的。
“維安,好了!”還是委員長出面,他不想王世杰太過難堪。
沈復興微微低頭表示尊敬,然后繼續開口:“其實王秘書說的沒錯,只是不符合我國現在的利益。”
委員長眼睛微瞇,看來這沈復興和他想到一塊去了。
王世杰見到臺階,也就順勢下了:“請講。”
“這如今,英法已經與柏林開戰,雖然沒打起來,但總歸是宣戰了的,依我看,這英法一定不是柏林的對手!”沈復興的話很絕對,幾人又要開口卻被委員長打斷。
沈復興繼續說道:“這最后,便是要看已經完成國內經濟改革的羅斯福,他們的工業產能快要達到全世界的40,甚至遠遠高于莫斯科與柏林之和!”
“仗打到現在,為什么日寇打不動了?物資匱乏!”
“打仗除了要人力、土地,剩下的就是物資!”
“如今全世界誰有物資?華盛頓!”
說到這里,沈復興只能違心開口:“委員長,我們與華盛頓沒有地緣沖突,只有共同的利益,與其現在費力不討好找莫斯科,不如直接找華盛頓。”
“他們不是中立嗎?可以!”
“給我們物資,給我們武器,我們來打!”
商震想了想:“難道華盛頓不會加入他們?”
沈復興還沒說話,委員長翻了個白眼:“維安,你來解釋。”
沈復興暗笑:“他這個體量,只能當大哥,怎么可能給人當小弟呢?”
陳布雷頓時啞然,雖說話糙理不糙,但你這話也太糙了。
偏偏眾人又無法反駁,憋屈。
委員長把心一橫:“就按維安說的辦!”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