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6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威斯敏斯特宮的議會大廳內,哥特式拱頂高懸,橡木鑲板的墻壁在昏暗的燈光下訴說著日不落帝國的衰老。

  張伯倫站在首相席前,身后是紅色皮革長椅組成的執政黨坐席,反對黨議員們交錯的噓聲與掌聲在扇形布局的廳堂內回蕩。

  這是一次下議院的會議,與去年9月他從慕尼黑回來時并沒有太大區別。

  或許其他國家的人們會認為,這個以綏靖政策著稱的首相將會在開戰后遭到罷免,但事實相反,他的位置現在依舊穩固。

  自1937年上臺以來,他推進工作時長改革,幫助企業紓困,為1100萬工人提供帶薪休假,為棚戶區與住房擁擠區域提供補助,控制房租水平上漲。

  哪怕是在經濟環境愈發惡劣的20世紀30年代,整個不列顛還能在各國瘋狂崛起的浪潮中,逐漸走向“福利國家”的道路。

  與這些實實在在的利益,首相拋棄捷克斯洛伐克又如何?

  難道要讓他們這些盎格魯撒克遜人放棄美好生活,前往那片“野蠻”的大陸為的國家打生打死嗎?

  不,他揮舞的并不是廁紙,而是不列顛百姓的生存權。

  沒錯,對于拋棄捷克斯洛伐克,張伯倫得到了絕大部分國內民眾與高層的認可。

  他們不會為了任何人火中取栗,必要時刻,為了遠東的利益,重慶也是可以舍棄的。

  等熙熙攘攘的大廳安靜下來,張伯倫的面對眼前這些議員,有支持他的,也有抨擊他的。

  只不過現在,大部分人都站在黨派的立場上,而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

  哪怕是履行義務對柏林宣戰,國內竟然還有不少反對者。

  他輕輕咳嗽一聲:“我能夠理解民眾對于戰爭的恐慌,上一次世界大戰時,在座的,或者是在座的父輩都參與其中,那是我們不堪回憶的過往。”

  “但你們不能因之前的政策抨擊我,為了不列顛人民,我確實在避免戰爭,但我從來沒有害怕過戰爭!”

  盡管說這句話的時候,張伯倫聲音并不大,甚至引來了不少哨聲與嘲諷,但這位已經70歲的首相仍舊繼續著自己的匯報。

  “我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準備戰爭的?我可以回答你們,是1931年!”

  “數百家企業經過改造,已經具備了軍工生產能力,現在,我可以驕傲的告訴你們所有人,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軍工體系!”

  下議院瞬間安靜下來,他們有些不知所措,因為在此之前他們只看到了柏林的陸軍在東歐平原上肆虐。

  他們害怕,他們擔憂,面對這樣的恐怖,國家的未來在哪里。

  張伯倫很累,眼前的這些家伙就是之前最支持他放棄捷克斯洛伐克的那批人,現在他們竟然想要自己下臺?

  誰還能掌舵這個龐大的帝國?

  那個酒蒙子丘吉爾嗎?

  “在3年前,我們的軍費開支一年是1.5億英鎊,如今是15億英鎊,政府正在努力保護這個國家,保護他的人民!”

  “明年,軍費預算將達到史無前例的的32億英鎊,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保衛不列顛!”

  兩句話讓整個下議院變得安靜,但張伯倫卻似乎變得更累了。

  不久前,他已經查出了自己的癌癥,是晚期。

  但他知道,在這個國家交給下一任之前,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有賴于諸位一起努力通過的《國防貸款法案》,我們在這三年里生產了近8000架戰機!”

  哦——!

  下議院被這個數字驚訝到了,這可是從來沒有被公開的數字。

  “皇家海軍新增了2艘航母、13艘巡洋艦,我可以拍著胸口向各位保證,柏林的軍艦絕對無法戰勝皇家海軍!”

  哦——!

  又是一個好消息,下議院的議員們哪怕是反對派,也只能跟著歡呼。

  和平與安全?

  有時候,他們要的不是和平,而是自身安全。

  張伯倫還想再說些什么,但他的身體已經不允許了,看著這些盲目歡呼的議員們,他靜靜地回到自己座位上。

  或許,有一天人們會罵他是個綏靖主義者,被惡魔欺騙的蠢貨。

  這些他都會承認,但只要罵他的還是英吉利人,那就說明,他做的這些戰爭準備,被他的下一任用上了。

  而且,他們打贏了這場戰爭。

  只不過,這一切,他注定是看不到了。

  “您最多還有一年的時間”

  這是醫生的原話,多么殘忍,可那就是上帝的安排。

  結束會議之后,他便回到了唐寧街。

  將身體陷入柔軟的沙發,張伯倫有一種自己又活了一天的慶幸。

  如今的局勢還沒到最壞的時候,至少他們的盟友法蘭西還在,戰火還沒有燒到頭上。

  可他剛坐下,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就開口了:“低地三國還是不愿意公開站隊,丹麥、挪威都表示中立,羅馬尼亞.比薩拉比亞地區問題。”

  張伯倫疲憊地揉了揉眼睛:“能說一些好消息么?哈利。”

  陸軍大臣霍爾搖頭開口:“遠東地區的武器裝備,軍隊數量都需要擴充了,法屬印度支那的情況看起來并不好,而暹羅在經歷安南事變之后,似乎在向著東京靠攏,我們駐守緬甸的部隊恐怕不夠。”

  “哈利,你有什么建議?”

  哈利法克斯想了想:“幾天前,東京方面外交照會我們,希望我們關閉滇緬公路,或許我們可以答應他們。”

  霍爾跟著表態:“這樣至少不會讓我們同時在兩個洲作戰,陸軍擴軍計劃還在進行,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保護印度。”

  張伯倫嘆了口氣,努力坐直身體,他生病的事情還處在保密階段。

  否則,人民是不會相信一個得了癌癥的首相,可以帶他們走出戰爭的泥潭。

  “陸軍現在情況怎么樣?”

  霍爾看了眼左右,小聲開口:“正規軍9個師,23萬.”

  聽到這個數字,張伯倫再次向后仰去,23萬,甚至不夠柏林一個方面軍塞牙縫的。

  但霍爾又開始補充:“地方軍與預備役60萬,主要還是陸軍武器的問題,軍工都向海空軍傾斜,實在沒有辦法。”

  呼——!

  張伯倫也明白,發展海空軍是保衛本土,發展陸軍是保衛其他國家。

  這個輕重,不是軍事上的考量問題,而是政治上的考量問題。

  “哈利,必須推動重慶與東京繼續和談,讓重慶出讓東北等區域,保留既定占領區,或許這樣可以阻止東京方面的野心,維護我們的利益。”

  聽到張伯倫的這些話,眾人覺得有些無奈,但又情有可原。

  如果沒有歐洲局勢的變化,他們會繼續向亞洲保持強勢,畢竟英吉利的盟友遍布天下,并不會懼怕一個剛剛崛起的東京。

  可如今,情況變了!

  龐大的殖民地體系,讓他們無法守護那么多的領土。

  霍爾也跟著提議:“可以威脅重慶方面,如果不同意,我們也有理由關閉滇緬公路,陸軍沒法同時在亞洲與歐洲開戰。”

  哈利法克斯嘆息一聲,這才剛簽署《有田·克萊琪協定》,這么快又要讓步了。

  他想了想問道:“這樣,會不會將重慶方面逼到莫斯科那邊去?到時候蘇德中日聯合.”

  張伯倫擺了擺手:“那就看這次投票,如果重慶方面棄權,我們也有理由做出反應。”

  霍爾顯得更是不耐煩:“這個問題我們討論過很多次,只要蘇德接壤,那么他們必有一戰,之前拒絕莫斯科派兵進入波蘭,就是這個道理,一旦保住了波蘭,兩國不接壤就無法實現禍水東引計劃。”

  哈利法克斯雖然傲慢,但他知道這次外交斡旋要對方答應的是什么條件:“條件會不會太苛刻了?”

  張伯倫無所謂的搖了搖頭:“無所謂,告訴重慶,我們能保住他的地位與和平,否則他什么都得不到!”

  哈利法克斯想了想:“愿上帝保佑。”

  如此,又一個遠東慕尼黑協定即將達成,可偏偏在這個時候,有人拿著電報闖入幾人的會談。

  “首相閣下,重慶方面派出最豪華代表團準備訪問華盛頓,包括首相林森、參謀總長何應欽還有那個一力處置安南的少壯派軍人沈復興!”

  張伯倫猛地站定:“什么?他們竟然直接越過我們與莫斯科去華盛頓?”

好一個垂死病中驚坐起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